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4647|回复: 5

红卫兵大串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5-25 17: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红卫兵发源于首都北京。1966年5月29日晚上,北京某附中的十几名中学生在学校附近的圆明园废墟上集会,他们要像苏联卫国战争时期“青年近卫军”小组那样组织起来,于是就取了个“红卫兵”的名字,即“保卫毛毛主席的红卫兵”。后来学生们就将这一天定为红卫兵组织的诞生日,不久全国各大、中学,都相继成立了红卫兵组织,并开展了全国红卫兵大串连。同年8月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上,毛主席身着军装,在天安门首次接见了来京进行大串连的全国各地红卫兵,公开支持他们的行动,毛主席自已也被红卫兵们戴上红卫兵袖章。同年9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大中学校组织师生进京串连。从此,全国大中学校开始全面“停课闹革命”,红卫兵“北上、南下、东征、西进”的“革命大串连”如火如荼地开展,并一浪高过一浪。
      
      湖南是毛主席家乡,这里有很多革命纪念地,到湖南串连的红卫兵也特别多。他们中有趁机参观革命纪念地的;有想向红军学习,锻炼自己的革命意志的;也有唯恐天下不乱的。他们走到那里吃到哪里,走到那里就在哪里贴大字报,发动群众参加文化大革命。
      在红卫兵大串连期间,我拍了这样几幅照片:参加革命大串连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湖南财贸学院总部“长征队”的红卫兵们,他们以当年老红军为榜样,身负全部生活用品,赤足草鞋,风雨无阻的走上长征路。他们说:“学了毛主席语录,十么困难也不怕,一定要踏着红军的足迹登上井冈山。湖南师范学院64级“毛主席故乡全无敌长征队”她们全是女学生,但她们不示弱,和其他男生一样,身着军装,肩扛被包、水壶,脚穿草鞋,决心步行到韶山,经遵义循红军长征的道路去延安串连。我看着她们出发时的劲头,真有些钦佩,一群女孩子,背着这么重的行李,还穿着草鞋步行这么远的地方,是多么的不容易呀!队长对我说:“现在学校己停课闹革命,也没有老师给我们上课了,可是宝贵的青春不可浪费,男同学出去串连,我们也闲不住,就自已组织了一个小队伍,到革命纪念地的大课堂去上课,用实际行动向长征路上的红军学习,这样不仅锻炼了意志,还可学到课堂上没有的东西,我们的誓言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还有北京医学院四个女同学,在步行到韶山串连途中,与武汉师院“向红迈”远征队的队员结伴同行,相互照顾,携手同上井冈山。沿途还一块访问革命老人和农民同劳动。当然这只是一部分人红卫兵,更多的则是走向社会“闹革命”的,他们自称为“点革命之火,传播革命种子,保卫红色江山”。这些红卫兵每到一地便分成若干小组,打进机关团体,乃至农村人民公社,在那里扇风点火,建立派性组织,发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并支持一方,反对一方,挑动群众斗群众,看看下面几幅大字报照片,就知道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了。
在文化大革命中,最能制造热烈气氛的,要算是红旗、横幅、语录和画像。运动初期,因为是发动段阶,群众中的派性还不明朗,一有中央文件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传出,各机关团体就马上打着红旗、扛着横幅、抬上毛主席画像、手持毛主席语录上街游行。为了作到拥护、学习不过夜,“指示一到,就吹口哨,马上站队,争打头炮。”在那时,大街上的游行队伍一个接一个,登高俯瞰,就像一条条红色河流。

到了运动中期,各个机关团体都是以派别划线,成立各种名目的群众组织,这时出现了无政府状况,斗争矛头直指“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随着运动的发展,名目繁多的群众组织很快分成了两大派,即造反派与保皇派。出于派性斗争的需要,杂乱众多的群众组织,又实行了“革命大联合”,分成什么“红联”、“工联”等等,为了显示联合起来的势力,不仅上街游行,还出动宣传车,红旗增多了,横幅加长了,画像也更大更多了,甚至是一个人举着一幅画像,以示“誓死保卫”的决心。通常是先游行后聚会,当一支支游行队伍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一块时,那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和“造反有理!”等语录歌曲此起彼伏,打倒走资派的口号惊天动地,整个会场变成了战场。

运动后期,各机关团体开始建立革命委员会,群众组织宣告解散,这时乱哄哄的场面减少了。由于革命委员会是新生事物,是权威机构,为了以正压邪和显示“革命委员会好!”又恢复了以机关团体为单位上街游行和集会,这时,人马多了,秩序好了,行动统一了,但文化大革命中的红旗、横幅、画像、语录有增无减,游行集会的规模更大,场景更热烈。真正的红色海洋要算是这张“革命委员会好!”了。当然,当年的“红色海洋”不仅大会场如此,连一个学习毛主席著讨论会的小小会场也置得一片红,这也就是特殊年代的标志吧!



红色海洋
                                  图.文   唐大柏
      在文化大革命中,最能制造热烈气氛的,要算是红旗、横幅、语录和画像。运动初期,因为是发动段阶,群众中的派性还不明朗,一有中央文件和毛主席的最新指示传出,各机关团体就马上打着红旗、扛着横幅、抬上毛主席画像、手持毛主席语录上街游行。为了作到拥护、学习不过夜,“指示一到,就吹口哨,马上站队,争打头炮。”在那时,大街上的游行队伍一个接一个,登高俯瞰,就像一条条红色河流。

      到了运动中期,各个机关团体都是以派别划线,成立各种名目的群众组织,这时出现了无政府状况,斗争矛头直指“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随着运动的发展,名目繁多的群众组织很快分成了两大派,即造反派与保皇派。出于派性斗争的需要,杂乱众多的群众组织,又实行了“革命大联合”,分成什么“红联”、“工联”等等,为了显示联合起来的势力,不仅上街游行,还出动宣传车,红旗增多了,横幅加长了,画像也更大更多了,甚至是一个人举着一幅画像,以示“誓死保卫”的决心。通常是先游行后聚会,当一支支游行队伍从四面八方会聚到一块时,那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和“造反有理!”等语录歌曲此起彼伏,打倒走资派的口号惊天动地,整个会场变成了战场。

      运动后期,各机关团体开始建立革命委员会,群众组织宣告解散,这时乱哄哄的场面减少了。由于革命委员会是新生事物,是权威机构,为了以正压邪和显示“革命委员会好!”又恢复了以机关团体为单位上街游行和集会,这时,人马多了,秩序好了,行动统一了,但文化大革命中的红旗、横幅、画像、语录有增无减,游行集会的规模更大,场景更热烈。真正的红色海洋要算是这张“革命委员会好!”了。当然,当年的“红色海洋”不仅大会场如此,连一个学习毛主席著讨论会的小小会场也置得一片红,这也就是特殊年代的标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6 17: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6 17: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6 17: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6 17: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6 17: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4-30 03:35 , Processed in 0.17989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