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9927|回复: 14

讨论:建“文革”博物馆有必要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10-26 12:23: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华网
  

    网友:徐学江  


   巴金老人在晚年以不同的方式强烈呼吁建一座"文革"博物馆。他作为一位已过耄耋之年、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无党派人士,对这件事如此执着,谁都会理解,绝不是出于他什么个人目的,而是他忧国忧民的良知和责任使然。老人的良苦用心是,企图以他有影响力的声音,引起国民、特别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视。

    有没有必要建立"文革"博物馆?现在是不是建立这样博物馆的合适时机?

    新华每日电讯10月20日刊登的一篇报道表明,中国已有人付诸实际行动了。这个敢于跨出第一步的人,是巴老的四川老乡、四川省政协委员、收藏家樊建川。樊先生创办的私人性质的博物馆叫做"文革艺术品陈列馆",陈列了他精心收集的30多万件物品,包括8000件瓷器,10万枚毛主席像章,10多万件票证,2万多张宣传画以及各种"文革"时期的生活用品。报道说,樊建川"以一种不那么尖锐的方式,首开先河,开始正视和记录那段历史"。

    报道还引用樊建川的话说:"'文革'作为一段特殊历史,是绕不过去的,建立'文革'博物馆是必要的,迟早有人要站出来做这件事。""国家越来越重视政治文明,民众已经有了理性地正视'文革'历史的社会心理环境"。

    笔者赞同巴老和樊建川先生的看法。说建立"文革"博物馆很有必要,主要是让现在的人和后人记住"文革"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干那样的蠢事,不要让悲剧重演。

    我们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镜,就是要以重大的、影响深远的、特别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为镜,才有价值,平平淡淡的历史不能从中得到什么深刻的经验教训。空前绝后(但愿绝后)的十年"文革",就是这样值得为镜的重大事件。

    差不多40年前的那场政治风暴,对党、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创伤是全面的、深刻的。其方式和造成的后果都史无前例。

    它的发生有深刻的政治、历史和社会原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他在党和人民中的崇高威望、阶级斗争为纲的有害理论、多年宣扬个人迷信的政治氛围、缺乏民主、法治和人权传统、无政府主义和极左思潮土壤深厚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由于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弊端在那十年中暴露得淋漓尽致,所以深入研究和总结那场浩劫,对后人有特殊重要意义。没有对"文革"以及建国后其它重大失误的反思,哪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今后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仍然需要从"文革"中发掘依据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革"也是一笔宝贵财富,关键看我们是不是善于利用它。

    从历史上看,我们这个民族不是很善于吸取教训。封建王朝不断更替,哪一个王朝长久地牢记前个王朝覆灭的经验教训,励精图治,强国富民?还不是残酷剥削压迫人民,腐败丛生,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走向垮台。哪次农民起义比以前的起义来得文明?还不是烧杀抢掠,把多年积累的文明成果破坏殆尽。有了权力,就内斗不已,你死我活。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远没有夺取全国政权、尚处于清军和外国列强围剿的严峻形势下,就上演了血腥的内讧。过去学历史的时候,说这是封建阶级的本性和农民的狭隘性以及缺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缘故。但我们这个无产阶级政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也充满自己人整自己人、杀自己人的历史吗?尤其在夺取政权十几年后的和平环境下还自己发动"全面内战",自毁根基。也许"文革的教训太深刻,这二十多年在经济、政治、法制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上到下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才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现在又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决心使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总算进步了,聪明了。但是,重大的历史教训,仅有一部分人记住不行,必须社会全体、至少绝大部分人都能记住才行;仅亲历过历史教训的一代人记住还不行,必须世世代代都记住才行。

    加强有关"文革"历史教训的教育,也有现实的针对性。无论党内还是党外,压倒性的多数和主流民意,都认为不能让文化大革命一类的悲剧重演。但是无庸讳言,对文化大革命性质、危害的模糊认识至今仍然存在,甚至有人公然为"文革"叫好。如网络上不时有人以匿名或假名发帖子颂扬文化大革命,有人称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有人提出要修改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人认为解决当前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有人打着忠于和崇拜毛主席的旗号,否定改革开放。对于巴老对文革的忏悔和自我解剖,也有人认为他是"风派",没有立场。尽管这些声音来自极少数人,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毕竟说明在"文革"这个已有了历史定论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仍存在思想混乱。

    建国以来的历史表明,外部敌对势力要在中国制造混乱不大容易,搞垮中国更不可能,但我们自己失误和内部动乱造成国家元气大伤的先例,则不止一次。我国封建流毒深,腐败土壤厚,极左思想根深蒂固。必须居安思危,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斗争的同时,还应该用"文革"历史教育后人,防止任何以冠冕堂皇的"革命"和"正义"名义制造动乱的事件发生。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机遇期尤为必要。

    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普及知识、教育人们最好的形式之一。西方国家都把它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建了许多专业性博物馆,而且就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建了一些新的博物馆。博物馆的优点表现在,展示内容丰富、深广,形象生动、具体,实物直观、可信,受众面大,使用期长,这些都是文章、演讲、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等形式无法相比和无法替代的。

    明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40周年、结束30周年。现在是建立这样一个大型博物馆的合适时机。一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发表25年(到2006年),这个决议对"文革"定性为"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公正评价,获得全党和全国人民高度一致的拥护,也就是说不存在什么政治障碍;二是"文革"的主角,包括发动者、上层执行者和主要受打击对象,都成了历史人物,过去"文革"中的一些扑朔迷离问题多年来也都陆续浮出水面,相信现在建立这种博物馆是能做到充分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三是"文革"距现在还不太久远,许多人仍记忆犹新,便于收集资料和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从教训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做好这件事,可以说是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抓了一件大事;五是建设这样的博物馆花钱不会很多,不会给国家增加沉重负担,为了节省开支,甚至可以把某些闲置或发挥作用不大的现成场馆加以改造利用。

    笔者认为,"文革"博物馆不必多建、滥建。首先应认认真真建好一个高质量的国家级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对党、国家、民族和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不幸,包括对那场运动的发动者毛泽东同志来说,也是一个悲剧。不忘记过去,是为了未来。(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5-10-27 10: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绕不过的历史:建“文革”博物馆有必要吗?

作者:骑车草上飞

来源: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comments/2005-10/26/content_3682426.htm

  巴金老人在晚年以不同的方式强烈呼吁建一座"文革"博物馆。他作为一位已过耄耋之年、自知不久于人世的无党派人士,对这件事如此执着,谁都会理解,绝不是出于他什么个人目的,而是他忧国忧民的良知和责任使然。老人的良苦用心是,企图以他有影响力的声音,引起国民、特别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的重视。

有没有必要建立"文革"博物馆?现在是不是建立这样博物馆的合适时机?

新华每日电讯10月20日刊登的一篇报道表明,中国已有人付诸实际行动了。这个敢于跨出第一步的人,是巴老的四川老乡、四川省政协委员、收藏家樊建川。樊先生创办的私人性质的博物馆叫做"文革艺术品陈列馆",陈列了他精心收集的30多万件物品,包括8000件瓷器,10万枚毛主席像章,10多万件票证,2万多张宣传画以及各种"文革"时期的生活用品。报道说,樊建川"以一种不那么尖锐的方式,首开先河,开始正视和记录那段历史"。

报道还引用樊建川的话说:"'文革'作为一段特殊历史,是绕不过去的,建立'文革'博物馆是必要的,迟早有人要站出来做这件事。""国家越来越重视政治文明,民众已经有了理性地正视'文革'历史的社会心理环境"。

笔者赞同巴老和樊建川先生的看法。说建立"文革"博物馆很有必要,主要是让现在的人和后人记住"文革"历史并从中吸取教训,不要再干那样的蠢事,不要让悲剧重演。

我们常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以史为镜,就是要以重大的、影响深远的、特别是那些刻骨铭心的历史事件为镜,才有价值,平平淡淡的历史不能从中得到什么深刻的经验教训。空前绝后(但愿绝后)的十年"文革",就是这样值得为镜的重大事件。

差不多40年前的那场政治风暴,对党、国家和民族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在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创伤是全面的、深刻的。其方式和造成的后果都史无前例。

它的发生有深刻的政治、历史和社会原因。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他在党和人民中的崇高威望、阶级斗争为纲的有害理论、多年宣扬个人迷信的政治氛围、缺乏民主、法治和人权传统、无政府主义和极左思潮土壤深厚等诸多因素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由于中国社会的各种政治弊端在那十年中暴露得淋漓尽致,所以深入研究和总结那场浩劫,对后人有特殊重要意义。没有对"文革"以及建国后其它重大失误的反思,哪来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今后推动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仍然需要从"文革"中发掘依据和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讲,"文革"也是一笔宝贵财富,关键看我们是不是善于利用它。

从历史上看,我们这个民族不是很善于吸取教训。封建王朝不断更替,哪一个王朝长久地牢记前个王朝覆灭的经验教训,励精图治,强国富民?还不是残酷剥削压迫人民,腐败丛生,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后走向垮台。哪次农民起义比以前的起义来得文明?还不是烧杀抢掠,把多年积累的文明成果破坏殆尽。有了权力,就内斗不已,你死我活。像太平天国这样的农民起义,远没有夺取全国政权、尚处于清军和外国列强围剿的严峻形势下,就上演了血腥的内讧。过去学历史的时候,说这是封建阶级的本性和农民的狭隘性以及缺乏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缘故。但我们这个无产阶级政党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也充满自己人整自己人、杀自己人的历史吗?尤其在夺取政权十几年后的和平环境下还自己发动"全面内战",自毁根基。也许"文革"的教训太深刻,这二十多年在经济、政治、法制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改革,从上到下一直小心翼翼地维护党和国家的团结和稳定,才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现在又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决心使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吃一堑,长一智。我们总算进步了,聪明了。但是,重大的历史教训,仅有一部分人记住不行,必须社会全体、至少绝大部分人都能记住才行;仅亲历过历史教训的一代人记住还不行,必须世世代代都记住才行。

加强有关"文革"历史教训的教育,也有现实的针对性。无论党内还是党外,压倒性的多数和主流民意,都认为不能让文化大革命一类的悲剧重演。但是无庸讳言,对文化大革命性质、危害的模糊认识至今仍然存在,甚至有人公然为"文革"叫好。如网络上不时有人以匿名或假名发帖子颂扬文化大革命,有人称文化大革命是人类史上的"第二次文艺复兴运动",有人提出要修改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有人认为解决当前社会不公和贫富差距的最好办法就是"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有人打着忠于和崇拜毛主席的旗号,否定改革开放。对于巴老对文革的忏悔和自我解剖,也有人认为他是"风派",没有立场。尽管这些声音来自极少数人,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但毕竟说明在"文革"这个已有了历史定论的大是大非问题上,仍存在思想混乱。

建国以来的历史表明,外部敌对势力要在中国制造混乱不大容易,搞垮中国更不可能,但我们自己失误和内部动乱造成国家元气大伤的先例,则不止一次。我国封建流毒深,腐败土壤厚,极左思想根深蒂固。必须居安思危,在大力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坚决持久地开展反腐斗争的同时,还应该用"文革"历史教育后人,防止任何以冠冕堂皇的"革命"和"正义"名义制造动乱的事件发生。这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机遇期尤为必要。

博物馆是展示历史、普及知识、教育人们最好的形式之一。西方国家都把它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传承文明的重要手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建了许多专业性博物馆,而且就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重大历史事件建了一些新的博物馆。博物馆的优点表现在,展示内容丰富、深广,形象生动、具体,实物直观、可信,受众面大,使用期长,这些都是文章、演讲、书籍、电影、电视、广播等形式无法相比和无法替代的。

明年是文化大革命发动40周年、结束30周年。现在是建立这样一个大型博物馆的合适时机。一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已发表25年(到2006年),这个决议对"文革"定性为"十年动乱"、"十年浩劫",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作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公正评价,获得全党和全国人民高度一致的拥护,也就是说不存在什么政治障碍;二是"文革"的主角,包括发动者、上层执行者和主要受打击对象,都成了历史人物,过去"文革"中的一些扑朔迷离问题多年来也都陆续浮出水面,相信现在建立这种博物馆是能做到充分尊重客观历史事实的;三是"文革"距现在还不太久远,许多人仍记忆犹新,便于收集资料和确保资料的真实、可靠;四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可从教训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做好这件事,可以说是在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抓了一件大事;五是建设这样的博物馆花钱不会很多,不会给国家增加沉重负担,为了节省开支,甚至可以把某些闲置或发挥作用不大的现成场馆加以改造利用。

笔者认为,"文革"博物馆不必多建、滥建。首先应认认真真建好一个高质量的国家级博物馆。

文化大革命,对党、国家、民族和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是不幸,包括对那场运动的发动者毛泽东同志来说,也是一个悲剧。不忘记过去,是为了未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0-31 13:15:04 | 显示全部楼层

南方都市报:建文革博物馆是对巴金最好的纪念

南方都市报

  作者:邱贵平

  巴金去了,人们将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纪念他。我以为,建一座“文革”博物馆才是对巴金最好的纪念。

  巴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建一座现代文学馆,另一个是建一座“文革”博物馆。在他的执着努力下,第一个梦想已经实现,由于种种原因,第二个梦想却迟迟未能实现,这不仅是巴金个人的遗憾,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遗憾。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不让后人知道过去则是双重背叛。十年“文化大革命”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罄竹难书,可我们对于这段历史却是能掩则掩,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好像根本就没有发生过这回事。谁能想到,在“要文斗不要武斗”的“文革”期间,用残暴的手段杀害了几万无辜者,令人毛骨悚然。如果没有充分的物证和史料,对于生活在今天的人们而言,这些都是难以置信的,就像一些日本人难以相信其祖辈在侵华战争期间犯下的滔天罪行一样。正因为如此,巴金才如此迫切地期望建一座“文革”博物馆,大声疾呼二十余年。按照目前经济建设的速度和破坏古迹文物的速度,要是再拖上个三四十年,随着我们这一代最后的“文革”经历者的去世,寻找“文革”的物证和史料将更加困难,到时即使建起“文革”博物馆,由于史料不足,以史为鉴的作用也将大大降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17 03:40:27 | 显示全部楼层
樊建川那是“文革展览馆”,和巴老所日夜希望建立的“文革博物馆”相差甚远!
樊建川那个馆,只是展览出文革当时的崇拜图腾,未必能令人反思,反倒有可能引起怀念
巴老所设想的,是一个能将文革丑恶、苦难、血的教训展现出来,给后人警惕!就像威斯康辛集中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3-29 21:2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有必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2 20: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6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6 20:0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4567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5-16 2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14 21: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了望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6-16 21: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4-29 10:17 , Processed in 0.34751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