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6|回复: 0

用好新媒体手段 加大对党史成果的转化力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20 12:2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边宁弟   

2024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明确要求党史学习教育要用好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打造党史融媒体作品,增强党史学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怎样紧跟形势任务要求,推动党史新媒体建设工作做出成效、创出特色,是目前党史工作者需要一起思考破局的新课题。

当前,国内社会多样化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多元化、复杂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历史虚无主义夸大党史上的失误与曲折,蓄意摸黑歪曲,恶意炒作。以互联网、新媒体为阵地,通过片面解读材料、表情包、图片、微视频等碎片化方式推销其错误观点,呈现出受众低龄化、隐蔽化的特点。媒体变革融合的趋势已经不允许党史宣教方式停留在传统老路上,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史工作者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适应受众信息获取方式和生活习惯的悄然变化,用好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手段,坚持继承传统与突出创新相融合,展现新时代的独特风貌。

曲青山院长指出,党史和文献部门的同志要带着使命、带着责任、带着情怀做好短视频和新媒体工作。坚持内容为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和新鲜活泼的语言风格讲好党史故事,努力创作出可歌可泣的短视频作品,用事实说服人、用情怀感染人、用道理影响人,用历史“活剧”展现的生动形象打动人。党史工作者,作为党史事业传承者、党史专著的撰写者、党史故事讲述者,必须要有坚定清醒的政治意识,用好党史和文献部门丰厚的编研成果资源,以权威正史和可靠文献为依据,加大对党史研究和理论成果的转化力度,加强党史宣传、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吸引力感染力,积极占领和布局新媒体传播阵地,为移动端用户提供更多优质的权威党史内容,靠权威、准确、鲜活的党史作品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如今互联网动力澎湃,截至2023年12月,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人均上网每天超过4小时,视频用户超过94.5%,短视频已成为新媒体传输的核心内容。

短视频创作可以归纳为六个基本步骤。一是确定主题:即在拍摄前首先确定视频拍摄的基本内容、框架。二是撰写脚本:也称编剧。设计视频的切入角度,镜头画面,与配音旁白的呼应、衔接关系等。三是拍摄准备。根据脚本,准备拍摄所需器材、道具,协调拍摄场地、灯光设备、录音设备、专业团队等等。四是拍摄取材:按照分镜头表进行拍摄,拍摄中注意镜头的动态使用,画面构图、光线、色彩等要素。拍摄过程中导演要做好统筹协调,提前研究脚本,做到胸有成竹。在拍摄过程中尽量充分取材,为后期剪辑制作打好基础。五是视频制作。拍摄完成后,对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包括剪辑、调色、音效、特效和审核修改工作等,以提升视频的质量和观感。六是发布与推广。选择合适的媒体平台,进行发布推广,扩散转发,提高短视频的曝光率、流量,扩大影响力。

与一般视频相比,党史短视频对于视频内容、质量都有更高要求,我们既不能将党史短视频的拍摄简单化、随意化,也不能将党史短视频的创作神秘化,党史短视频创作和新媒体建设工作既要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又要有创新性和预见性。建设好发展好新时代的党史新媒体,必须在体制上发挥专业优势、在产品上坚持守正创新、在机制上汇聚强大合力,建立健全专门领导机制、选题策划机制、审核把关机制、人才培养机制,充分调动党史工作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一、加强系统谋划,精准选题

党史短视频创作和新媒体建设工作要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创新性和预见性。《党史学习教育条例》第三章——党史学习教育的内容为我们框定了党史短视频创作选材的范围,包括党的创新理论和党史基本内容、党的历史结论、党的历史经验、伟大建党精神等方面。在党史选题过程中,我们可以围绕党史事件类、党史人物类、红色资源类、精神谱系四个大类具体实施。例如“陕西党史网站”——“图说陕西党史”栏目对陕西党史资料按照党组织沿革、重要党史人物、重要会议、重要战役等八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归纳梳理,资料翔实,可以为地市拍摄党史视频提供借鉴。

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深入挖掘资源,在调研、培训基础上,提前谋划,紧跟时事热点,策划宣传主题,做到有的放矢。党史工作者要注重积累,处处留心。有些工作经验丰富的同志可能对党史领域有什么书籍资料、文字底稿、图片、素材比较熟悉,年轻一点的同志或者干党史工作时间不长的同志一定要静下心来,多翻阅党史书籍资料,先将平面化的文字资料消化吸收,加强调查研究能力,搞清楚本地重要党史事件的时间节点和关键环节,加强选题策划能力,激发党史潜能。

二、体现亮点特色,推陈出新

党史短视频普遍带有较强的理论性,有些党史题材视频过于注重历史还原,在叙事上比较刻板,容易造成枯燥乏味的感觉,也是很多观众对党史题材视频敬而远之的原因。因此,我们在设计党史短视频时要注重挖掘党史题材的故事性和感人瞬间,增强吸引力和感召力,与网络新媒体短平快的叙事特点结合在一起。

一要结合热点。就是要善于抓住社会热点、党史焦点、重大节点,策划党史专题。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各媒体平台关于三中全会主题的短视频播放量点击量持续走高。2024年是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策划制作的《红相册·邓小平的故事》,以及与邓小平同志相关的党史视频持续爆火。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切热点,从党史的角度紧跟时事热点,进行阐释解读,抓住机会,搞好宣传教育工作。

二要挖掘亮点。善于运用独特的视角和展现形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制作的《红相册·毛泽东的故事》之《从“毛委员”到“毛主席”》,从细节入手,讲述了从“毛委员”到“毛主席”称谓的变化,故事角度新颖,既引发观众兴趣,又浅显易懂。6集微纪录片《“党史六对”启示录》,编剧通过巧妙构思,将毛泽东与党内外人士的六次重要对谈穿越时空凝结在一起,一次次重要对谈,激荡云天,发人深思。从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感受思想脉动,获取真理启迪。14集水墨动画《奇迹 有密码》系列短视频,以水墨画的展现形式,通过小切口讲故事,推动伟大精神在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中入脑入心。这些经典视频或是在展现形式,或是在内容构思方面,无不展现出高超的策划能力和制作水平,值得反复揣摩,研究学习。

三要抓住情绪点。通过观看视频,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如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选取了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素材,包括夏明翰的“就义书”、赵一曼的“示儿书”等,运用大量第一手材料,真实生动的再现了英烈人物的奋斗精神和无畏气概,展示了共产党人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信念与忠诚,链接观众情感。透过熟悉的人物关系、生活细节、情感元素,用真挚、真情、真诚引发观众共情共鸣,自然而然链接起大众共同的家国记忆。

四要展现知识点。准确向观众传达权威党史知识,完成党史成果转化。例如:建党百年微纪录片《百炼成钢:中国共产党的100年》,实现了党史主题作品“破圈传播”,成为党史学习教育经典之作。《党史上的重要会议》系列微视频,通过对党的历史上重要会议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的简要介绍,帮助广大网民轻松学习党的历史。

三、善于借势借力,联动合作

一要坚持全省党史系统“一盘棋”。充分调动党史部门同志工作的积极性,盘活丰富资源、发挥独特优势,集中力量开展党史短视频拍摄制作。各地市在制作党史短视频时要尽量打破行政地域限制,资源制约因素,省市之间、市县之间,资料上互通有无,创作思路、技术方面互相学习借鉴,支持配合,把薄弱的力量和资源组织起来,形成合力,联合拍摄一些党史精品力作,在全省、全国推广发布。

二要健全完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史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加强与宣传文化部门、新闻媒体、红色纪念场馆的联系合作。新闻媒体有大量的素材、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纪念场馆拥有鲜活的史料、优秀的讲解员、氛围感很强的空间和场地,这些都是拍摄制作党史短视频的重要资源。要探索完善党史新媒体建设的领导机制、选题策划机制、审核把关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为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党史融媒体作品提供保障。

三要整合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高校、媒体创作公司、党史专家、党史爱好者等社会资源,通过作品征集、洽谈合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社会层面一些有潜力的创作者和优秀视频作品吸收过来,形成一个党史新媒体矩阵核心。一些退伍军人,退休教师,他们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宣讲党史故事、传播红色精神的热情和积极性很高。要善于关注和发现社会人士、党史爱好者拍摄创作的党史类短视频,主动甄别把关。有意识地引导、组织地党史短视频创作,形成良好的创作氛围和土壤,激发大家的创作灵感与创作热情。对于涌现出的优秀党史作品,及时向上级党史平台推荐、推送,扩大影响力,探索形成党史新媒体工作的高效手段和模式。

四要用好各类奖励激励机制。党史新媒体建设工作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对于一些优秀的党史新媒体平台和短视频作品,给予适当补助奖励,通过召开表彰会、发放荣誉证书、署名权等奖励激励办法,激发党史短视频创作的参与度与积极性。通过资源整合、跨界融合、真正构建党史新媒体工作的强大合力,形成聚集效应。

四、播出前要严格审读把关

一要严把政治关、史实关。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正确认识党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人物,正确对待党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失误和曲折,坚决反对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让正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坚持“宜粗不宜细”的基本原则,科学评价历史人物,严格遵守党的三个历史决议精神。

二要慎重把握重大问题和重要标识。涉及党和国家领导人、涉及旗帜、徽章、歌曲等标志物、涉及地图以及涉疆、涉藏、涉港澳台,乃至涉及国家安全、民族、宗教、军事、外交等重大历史问题,均要注意把握好政策、把握好分寸、把握好详略、把握好位置,按照有关规定把握宣传口径,避开敏感话题和争议人物。在选题、素材运用、后期审核的各环节,一定要十分慎重,火眼金睛地找出不宜宣发的元素,及时调整修改。

三要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党史无小事,短视频传播力强,影响广泛,党史短视频宣传的内容一定要有史可查,有据可依。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党史人物和重要决策过程的历史事实要严格审核,确保客观、真实、准确。叙述史实不解释、不推断。总结历史经验,不溢美,不讳过。互联网上,非主流的观点很多,有些史实和观点是不正确的,引用素材要注意甄别。把好导向关,坚持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社会伦理、尊重逝者、客观全面,充分考虑不同年龄、不同群体观众的感受,避免引起炒作。

总之,党史新媒体发展前景广阔,党史宣教工作责任重大,我们要坚持边干边学,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更好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不断提高新媒体宣传本领,推动短视频和新媒体工作打开新局面,努力在新时代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作者为陕西省宝鸡市委党史研究室宣教科科长)

(来源:《陕西党史》2024年第11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3-25 17:07 , Processed in 3.03818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