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97|回复: 0

长缨在手缚苍龙——为纪录片《三大战役》播出而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2-7 16: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胡缨   

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纪录片中心出品的大型纪录片《三大战役》,成功播出。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人民解放军取得辽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胜利,已经过去四分之三世纪。可它硝烟烽火、枪炮雷鸣、摧枯拉朽和英雄壮怀的战争往事,仍会不断在人们心中唤起,从而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这是因为,它是新中国缔造的前奏曲,是历史转折的光亮点,是初心使命的激励处,是牺牲精神的感奋源。

历史的生成,从来有它自身的逻辑,而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

公元1948年,国民党统治的旧中国,正走向它的覆灭,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正迎来它的黎明。在这前一年,“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已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示而出。饱受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压迫、奴役的人民大众,正张开双臂,拥抱新生活的来临。正如《宣言》所说:“我军所到之处,敌人望风披靡,人民欢声雷动”。一个不可扭转的历史拐点,就在眼前。

纪录片《三大战役》以12集总共300分钟的篇幅,生动而微地描述了这个不可遏止的时代趋势。它既富有历史哲理而又饱含人间深情。它对战争的剖析和解读,紧扣脉络,给观众以极大的代入感。当观众展开它时,一个清晰的意识扑面而来:从1947年底开始,解放战争形态已经发生根本变化。它已不在解放区内纠缠,而是进入到国民党统治区;人民解放军不再是“小米加步枪”、装备落后的军队,它已具备了夺取敌军坚固设防的大、中城市的攻坚战力。由此,解放战争拉开了战略进攻和战略决战的大幕。

进入1948年,战争的显著特点就是“仗越打越大”。毛泽东在他重要论文《中国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中指出:“我们原来预计的战争进程,大为缩短。……现在看来,只需从现时起,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三大战役》为我们揭示的,正是这个“加速”的战略决战进程,以及战争样式、战争特色、战争艺术、战争成果和它们对整个解放战争的意义和影响。从影片叙事中,我们充分体悟到了战争“加速”和它所透露出的胜利魅力。所有这些,带给我们解放战争的新鲜意味。

其一,曰“打大仗”。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提出人民解放战争的十大军事原则。其中“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的规则,随战争的推进,很快演变为现实。在他《关于辽沈战役的作战方针》注释里,首先使用了“一次巨大战役”的表述。

战争从“先取中小城市”到“巨大”战役的过渡,其间只经历九个多月。这个转变的速率,不仅来自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更是政治变动的催促。1948年9月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了全党工作重心由乡村向城市转变的战略任务。这是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关键变化。

写“打大仗”,是《三大战役》一片理所当然的核心。《三大战役》用大量篇幅,详尽说明各次战役进行的不同阶段和取得的战果。例如,《三大战役》在反复比较文献、战报以及各类材料的数字后,清楚地告诉观众:辽沈战役从10月15日攻克锦州,到11月2日解放沈阳的战斗全部结束,共歼灭国民党军东北“剿总”集团47万余人。东北人民解放军从此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机动力量,东北解放区也成为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中央贺电说:东北的解放,“奠定了在数年内解放全中国,然后将中国逐步建设为工业国家的巩固基础”。

大战,接二连三打下去,就像一幕幕大戏。淮海战役,歼敌55万;平津战役,歼敌52万。特别是,攻占天津一役创造了大城市攻坚战和诸兵种协同作战的范例。由此,中央政治局庄重指出:三大战役之后,就军事上说,国民党政权已经基本上被打倒了。“我们已经完全有把握地在全国范围内战胜国民党”。

打大仗,当然是说战争的宏大。而在同时,一个重大信息也被释放出来,那就是:战争的摧枯拉朽。国民党军一个连着一个的战场失利,犹如山倒、崖崩、海覆、河退,真正一败涂地,分崩离析。《三大战役》一片好看、过瘾,就在胜利豪情。

其次,曰“打硬仗”。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八路军和新四军,在漫长的革命战争史上。打过无数硬仗。然而,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的硬仗,却独上高峰。《三大战役》第三集,这样描述了塔山阻击战:塔山,没有塔,也没有山,只是一个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在这一马平川的北方原野上,没有任何险要地形地物可作依托,东北野战军的阵地完全处于敌方炮火射程之内。10月5日 ,第4纵队政委莫文骅给即将奔赴阵地的指战员们做最后的战前动员。它的核心,只有八个字——“死守阵地,一步不退。” 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共十万人,可谓强大集团,于10月10日开始向塔山阵地猛攻。密集的敌人,在炮火掩护下发起不间断冲锋。每一块阵地上的解放军战士,都抗击着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敌人。而解放军的每一个指战员,这时在阵地上画出自己最后的作战位置,绝不再后退一步,如果敌人打过这个位置,就与阵地共存亡……。

影视手段与感人语言的相互加持,使一场残酷的硬仗、恶仗,谱写出英雄献身和“敌人失败我们胜利”的战火交响。整个《三大战役》12集,硬仗几乎无处不在。黑山阻击战、配水池之战、徐东血战、双堆集大王庄战斗、天津攻坚战……人民解放军指战员,用生命践行了“人在,阵地在”的瑰丽誓言。

第三,曰“打智慧仗”。

三大战役,在战略维度上,几乎打的都是“智慧仗”。对此,《三大战役》全片给予了详尽阐释。辽沈战役的构想,来自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明布局:置长春守敌于不顾而大军挥师南下,先围歼锦州之敌,锁住东北南大门,然后全军“粘住”廖耀湘的西进兵团,打它一个首尾难顾,分崩离析,最后完成消灭东北全境国民党军的任务。这种运筹帷幄、决战千里的宏大战略理路与精巧战争谋略,为世界战争史所罕见。

而淮海战役从原定少量部队渡江改为经略中原,到迭次扩大战争意图,先“吃掉”黄百韬兵团,再围黄维兵团,到全歼杜聿明集团,两个月消灭国民党军徐州“剿总”全部,使“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同是“神来之笔”。

特别是平津战役,堪称解放战争的战略奇迹。其中,放慢淮海战役步伐,“按下战争暂停键”,最显战争之精妙。《三大战役》披露:还在华东野战军准备消灭被围杜聿明集团时,一封电报却为战场按下了暂停键。1948年12月14日,毛泽东为中央军委起草致粟裕电指出:“你们围歼杜(聿明)邱(清泉)李(弥)各纵,提议整个就现阵地态势休息若干天,只作防御,不作攻击。”原来,这时平津战役已开始,为不使蒋介石企图海运平津地区国民党军南下,毛泽东要求对杜集团攻击暂缓,让平津守军还存有南下期待,以便在华北战场聚而歼之。

南北呼应,上下协调,打而不围,围而不打。这样的棋局谋略,巧如天成。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焉有不败之理?

第四,曰“打人民战争”。

革命战争,本质是为人民利益的战争。在逻辑上,它实际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三大战役》以饱蘸浓情的笔触,刻画了人民群众在三大战役中的动人故事。《三大战役》第8集谈到,淮海战役开始前,中原大地正值秋收。刚刚挨过青黄的百姓,没有为自己做一顿饱饭,却把粮食交到解放军手中。最终,一颗一粒的粮食汇聚成山,为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据统计,淮海战役期间,人民群众共筹粮9.6亿斤,就并不富裕的人民来说,这不啻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而华东、华北、中原等解放区,共出动支前民工543万人,担架20多万副、大小车辆88万多辆、30多万副挑子、76万多头牲口,平均每个战士身后有9个民工保障。数字,在这里已不抽象。它是人心,是力量!

《三大战役》第四集特别记录了一则感人故事:黑山阻击战前,东北已经寒风刺骨,官兵身上仍是单衣,战士们只能靠毯子取暖。当部队来到黑山县时,第10纵队的指战员突然听见,前方人声鼎沸。路边聚集的百姓,纷纷将手里拿着的棉衣塞给路过的指战员。当战斗最激烈的傍晚,101高地上硝烟还未散去时,一位大娘在山脊上出现了。她为整整一天没吃没喝的战士们,带来了干粮和水。渐渐地,大娘身后,涌出越来越多的村民。他们肩扛手提,为子弟兵送来吃食。这个场面,像极了一幅充满意象的油画,感染力无限。它将战争与人民关系的内涵,升华到极致。

有言道:有些场景,总让你记忆犹新;有些时刻,总让你血脉偾张;有些话语,总铿锵发出震响;有些灵魂,由牺牲终成信仰。七十五年流过,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大战役已成往事。但其景、其时、其语、其魂,仍让人们挥之不去。

将近九十年前,毛泽东吟出名句:“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写诗时,他还在艰苦卓绝之中。但对革命胜利的瞩望,却奔突于胸。又经过15年奋斗,他的这个预见,终于变成现实。

(来源:光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12-26 21:10 , Processed in 0.28513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