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54|回复: 0

曹军:矛盾与斗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7-9 15: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红网天津2016年5月9日电(曹军)

    综览毛泽东有关哲学思考的著作和文章,我们立刻就会发现矛盾和斗争这两个概念是被毛泽东反复强调的。其中比较著名的论断有:

    “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论》
    “这十种关系,都是矛盾。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论十大关系》
    “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斗争的结果,走向自己的反面,建立新的统一,社会就前进了一步。”——《事情正在起变化》

    这些关于矛盾与斗争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呢?

    一、考察毛泽东的成长经历,斗争精神显然是毛泽东性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毛泽东幼年时期,与脾气暴躁的父亲的斗争显然在他的性格成长中产生了重要影响。1937年,毛泽东在延安接受斯诺采访时曾回忆道:

    “我家分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对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

    毛泽东23岁时曾在日记中写道:“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见《毛泽东年谱》),斗争精神淋漓尽致。

    1919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写道:“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虽然没有写斗争二字,但鲜明的斗争精神赫然在目。

    二、毛泽东在读私塾时就学习过老子的思想,《道德经》是他一生中经常阅读和思考的中国古代哲学经典著作。老子提出的有无、难易、长短、高下、前后、美丑、损益、刚柔、强弱、祸福、荣辱、智愚、巧拙、大小、多少、生死、胜败、攻守、进退、静躁、重轻等等一系列矛盾的对立统一的概念,以及在矛盾转化方面,关于“反者道之动”,即一切事物都是向相反方向转化的思想对于毛泽东认识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斗争显然是重要的启发。

    三、毛泽东接触到马克思列宁主义后,特别是接受了列宁几部哲学著作的影响(毛泽东在他著名的哲学著作《矛盾论》中引用列宁著作多达13处)之后,毛泽东对矛盾与斗争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高度。

    1915年,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写道:“可以把辩证法简要地确定为对立面的统一的学说。”同年列宁又在《谈谈辩证法的问题》中写道:“对立的统一(一致、同一、合一),是有条件的、一时的、暂存的、相对的。互相排斥的对立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

    1937年,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写道:“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如果把列宁所说的对立面理解为矛盾,那么我们可以说毛泽东写下了一句与列宁意思几乎完全相同的话。

    可以说,以《矛盾论》为标志,毛泽东在这时已经形成了关于矛盾与斗争的辩证的、整体的、系统的认识。而且,从这时开始,这个认识就成为贯穿毛泽东理论思想与革命实践的主线。

    首先,从能够体现毛泽东理论思维的主要著作看,毛泽东关于矛盾与斗争的观点是始终如一的。毛泽东一生中研究的矛盾与斗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针对敌我矛盾的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一类是针对人民内部矛盾的思想斗争和文化斗争。《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是关于敌我矛盾的。《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党八股》、《整顿党的作风》、《论十大关系》等是关于人民内部矛盾的。

    毛泽东在继承了列宁的对立统一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转化的思想,并在强调矛盾的普遍性的同时还鲜明地提出了斗争的普遍性。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写道:“什么是知识?自从有阶级的社会存在以来,世界上的知识只有两门,一门叫生产斗争知识,一门叫阶级斗争知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就是这两门知识的结晶。”既然所有的知识都是斗争知识,那么所有的实践活动都是斗争。

    其次,从毛泽东的革命实践看,矛盾与斗争几乎伴随他整整一生。

    所以,我们可以说矛盾与斗争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核心。不但如此,这种以矛盾与斗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成为了毛泽东参与并领导共产主义革命实践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和行动指南。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几乎可以理解毛泽东的一切。

    毛泽东去世近40年了。现在国际国内形势、政治经济文化与40年前大不相同,这更有利于我们用历史的观点,实事求是地研究分析毛泽东的哲学思想。研究分析的目的是使用。笔者认为,即使在当今,对毛泽东的以矛盾和斗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的研究运用仍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客观更准确地认识这个世界。

老子的世界观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准确理解这句话并不是很容易。但是,如果我们对照之前引用过的毛泽东的两段话:“一切事物中包含的矛盾方面的相互依赖和相互斗争,决定一切事物的生命,推动一切事物的发展。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包含矛盾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斗争的结果,走向自己的反面,建立新的统一,社会就前进了一步。”我们便可以这样理解老子的这句名言:

    所谓道,即世界的本原,是一对矛盾,矛盾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即阴与阳。万事万物中都充满阴与阳这对矛盾的相互斗争与转化,正是这种斗争与转化形成了世界的和谐状态。

    二战以来,虽然世界总体保持和平状态,但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从未停止,大国之间的角逐常常剑拔弩张,国与国之间和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时有发生,一国之内的矛盾更是层出不穷。所以正如老子和毛泽东都强调的那样,世界永远充满矛盾。按照毛泽东的哲学思想,解决矛盾的方法就是斗争。当然斗争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性质的矛盾需要不同的斗争方式。而且,随着矛盾的转化,斗争的方式也要相应地改变。毛泽东的以矛盾与斗争为核心的哲学思想至今依然可以帮助我们应对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

    比如,南海争端涉及国家核心利益,属对抗性矛盾,原则问题上不可调和,处理方法可灵活变通。所以应对策略应是以加强军事斗争准备为主,谈判协商沟通为辅。

    再如,西方经济的持续低迷,使我国失去了过去三十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引发了我们产能过剩的矛盾。这种矛盾属非对抗性矛盾,主要应靠政治、经济而非军事手段解决。中央对内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和对外提出的“一带一路”就是应对这些矛盾的正确决策。

    我们继续把毛泽东思想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在于,这不应该仅仅是一句政治口号,而应该是一种政治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7 07:43 , Processed in 0.2557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