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0|回复: 0

加深领会“破窗效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6 17:3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加深领会“破窗效应”

    在最近政治局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规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他说:对违规违纪、破坏法规制度踩“红线”、越“底线”、闯“雷区”的,要坚决严肃查处,不以权势大而破规,不以问题小而姑息,不以违者众而放任,不留“暗门”、不开“天窗”,坚决防止“破窗效应”。所谓“破窗效应”,是指如果有人打破了窗户玻璃,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这是“七一”前夕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又一警示。十八大反“四风”以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政心为之一振,呈现出我国社会的新常态、新风气。要使新常态发扬光大,正气凛然的社会风气是制度法规的文化氛围。习近平总书记曾用“针尖大的眼进斗大的风”的比喻,告诫领导干部不注意小节会产生大影响。 大自然的风是自然空气的聚流,社会风气也是连锁反应,无时不在互传互染风化社会风气。

    人是社会风气的载体。人有从众心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便会有言行聚流的气场。人与人的言论行动有相互感染力,无人不影响别人,无人不受别人影响。不过因为知名度的大小、地位的高低、风情的分量,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罢了。普通人的言行,影响家风和周围。领导干部和社会著名人物比普通人的影响力可能大百倍、千倍、亿倍。有的人,生前有影响,死后还影响后人,影响历史。领导干部的活动,每一天、每做一件事的言行举止都是社会风气重要的分子单位。好作风有好口碑,风传不止,为党增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公车私用啦、公款吃喝啦、多占办公用房啦、一次两次啦,等等是小事。须知这些小事、小节里有政治、有方向、有大德、有形象、有人格,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最能感染社会风气。群众耳闻目睹,嘴上不言,会想“他能公款吃喝,我就能公款旅游”,比着学,按着干,歪风越刮越大。

    无论好风气还是坏风气,一旦形成社会风气,便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甚至成为麻木不仁的常态。要扭转风气,就要建立新的法规制度,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各项制度法规落地生根。想一想,中国的民俗、民节和传统文化的风头,多是与历朝历代施行的政风有关。秦始皇统一文字,汉皇帝以孝治天下,隋唐兴科举考试风,这都是帝王出的好招好风;一些俗风,如清朝留辫子风,古代妇女缠足风,也是帝王之举;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文化也是历代统治者捧起来的。政治领导者是社会风气的领风者,自然也是扭转社会风气的关键。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党中央树立政治新常态,领导干部从自己抓起、从“关键少数”抓起。 打虎打霸扑乱蝇,案件公诸于世,胜似一个个龙卷风。“三严三实”教育,从严从实,抓小抓早,不留泄气的空洞,防止缝隙漏气邪风反弹。开弓没有回头箭,防腐没有休止符,加强宣传教育,强化法制意识,坚决防止“破窗效应”,使新常态载入历史,新风气成为新文化新风尚。

    姚文





    “当干部不易”辩

    “当干部不易”这话,过去没听说过。近来屡屡听到说这话。

    当干部怎么不易呢?百姓心里明白,说:“现在,党中央持之以恒整风肃纪,干部手中的权利被笼子管住了,有的干部感到不如过去任意用权那么容易了。”百姓的一句话揭穿了如今“当干部不易”的谜底,原来是反腐清风一吹,感到掌权当干部难了。

    当干部感到难是好事,是弄懂了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党,旧中国为推翻三座大山,二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容易吗?七十年前抗日时,日寇实行残酷的“囚笼政策”、“三光政策”,根据地的县、区、村党员干部,舍家撇业流血牺牲不用说,艰苦奋斗的环境多么不易。由于敌人扫荡,虫灾、涝灾、旱灾,粮食歉收,和群众一起吃糠咽菜,提心吊胆吃饭无准时,睡觉钻地洞,青纱帐起来多数在田野露宿,向群众借一床被子,用鞋当枕头,也不准能安全睡一夜。秘密开一次干部会,三个地点,会后马上转移。就是那样的环境,也是整风学习、减租减息、锄奸打敌、救济灾民,不叫苦、不叫难、不说不易。反而乐观地坚定信仰,相信未来的胜利。革命烈士张玉梅,曾任东光县战委会主任和沧县、盐山县县长,一次胜战后,在田埂上对战友说:“待打败鬼子,我们胜利以后,干什么工作好呢?我看当太平县长没啥意思,不如在火车站上打打红绿旗子满不错的”。看!他当干部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而是为国为民。所以,他浴血奋战不觉难。

    建国后,党为了建设民富国强的社会主义也是困难重重,改革开放,步步为艰,不容易走到了中华民族复兴的今天。过去救中国,现在建中国,对共产党员来说是一样的。面对当前的任务和困难,做为党员干部,党和人民赋予了权利和重托,出自内心的敬畏和责任,出自当一任领导要“有为”、有贡献,发展经济、为民解困、公事难办是必然的。攻坚克难是理所当然的职责,当干部就应当感到“不易”。否则,要我们党执政干什么?要公务员职业干什么?

    党的干部本质意义不是人上人的“官”,而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战争年代“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牺牲;和平建设时期掌权执政,也必须是敢于担当,乐于为民,勇挑重担,不惧风险的英杰,而不是为谋求升官发财、谋求铁饭碗争着抢着上的高贵台阶。如果图权势、图发财、图享乐或者图安逸、图清闲、图享受,干部队伍是不可入围的。

    “当干部不易”还有的出于“不敢为”,“怕出事”,守摊子,看位字,推着干,看着干,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也有的“不会为”,过去的“闯红灯”、“擦边球”、拉关系跑办事等老办法不行了,对调结构、转方式、互联网等新事物不熟悉;也有的怕触及别人利益得罪人,怕被公众关注、监督等等。这种情绪和不熟,都是在政治新常态下的不习惯,都是与反“四风”焕发出来的新社会风气不适应。只有横下一条心,献身“不易”,努力学习新事物,时时用“三严三实”要求自己,才能适应政治新常态。

    姚文





    从“针尖大的眼斗大的风”想起

    我是十八大后考入公务员队伍的年轻新兵,一入伍就赶上群众路线教育的沐浴。现在又在接受“三严三实”教育的实践活动,党风、政风阵阵清风,步步为民,使我想到如何当一名政治新常态下的公务员。
我敬读总书记习近平的系列讲话,有一句话使我久久联想不已,这话就是“针尖大的眼进斗大的风”,我有些不解,为什么总书记把社会风气和自然风气联系在一起?于是查资料、想问题、咨询老者、、、、、
大自然的风是自然空气的聚流,风小时看不见、感不到,但是天天有、时时有,而且风向多变、大小多变,只要有空气,便会产生聚流之风。要防透风漏气,就要严严实实的防空隙、防透气。社会风气呢?其实,社会风气也是这样聚流成气、无时不在风化社会的。“三严三实”教育,就是党中央要求把反“四风”呈现出来的政治新常态、新风气强化、固化,不留泄气的空洞,防止反弹。

    “风化”出现新常态

    在政治新常态、新风气下,我们很需要加深理解“针尖眼”和“斗大风”的深刻道理和辩证关系。
人是社会风气的载体。人言可畏,事出有传。人有从众心理,只要有人群的地方,便会有言行聚流的气场。利国利民的好风气人人有关;误国误民的坏风气,每个人也大都受影响。说近点的,这些天我市街摊上买不到草莓,据说是因为有个人测出草莓上有农药,一传十,十传百,买卖停了,莓农哭着拔了秧。说远大的,古代妇女缠足成风,多么痛苦?多么不科学?人云亦云都说大脚丑、小脚美,无情地延续千多年,这就是社会风俗气场的冲击力。

    语言是传递意识的重要工具,行为作风、事件效果更是生活舞台上的一出出无名戏。在这用计算机也难于计算的人群言行事例当中,每一个事例并不是静止地孤立地出现和逝去,而是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大海一粟的波动作用——人的作风的影响力。
    每个人的作风是社会风气的分子单位。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活动,每一天、每做一件事的言行举止都是社会风气重要的分子单位。好作风有好口碑,风传不止,为党增光。“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是坏作风,如“什么县长架子大,不敢惹”、“谁托关系办了什么事”、“谁花钱买了个官”、“哪个女的和谁有私情”等传的特别快,往往添油加醋,影响扩大。

    有的干部重大节而轻小节,日常里只看到自己受人尊重,看不到自己是社会风气的风头,认为公车私用啦、公款吃喝啦、多占办公用房啦、一次两次啦,等等是小事。说什么失大节有大影响,失小节没影响。不想想失小节也是“白袍染墨,终不可湔”。

    须知小事、小节里有政治、有方向、有大德、有形象、有人格,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最能感染社会风气。群众耳闻目睹,嘴上不言,会想“他能公款吃喝,我就能公款旅游”,比着学,按着干,歪风越刮越大。

    如此说来,我们每天生活在世界上,离不开自然风气,也离不开社会风气(风俗、文化)的演变。习总书记把社会风气比做自然风气是很形象很逼真的。社会风气是可变的,要恢复和树立社会风气新常态、新风俗,必须依法律固风,以制度挡风,奖惩严明。

    “关键少数”是风头

    人与人的言论行动有相互感染力,无人不影响别人,无人不受别人影响。不过因为知名度的大小、地位的高低、风情的分量,影响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罢了。普通人的言行,影响家风和周围。领导干部和社会著名人物比普通人的影响力可能大百倍、千倍、亿倍。有的人,生前有影响,死后还影响后人,影响历史。

    无论好风气还是坏风气,一旦形成社会风气,便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成为公众言行的常态。一旦形成社会风气,要扭转风气,抓大多数搞群众运动呢?还是从“关键少数”做起?谁是“关键少数”?

    想一想,中国的民俗、民节和传统文化的风头,多是与历代少数统治者施行的政风有关。秦始皇统一文字,汉皇帝以孝治天下,隋唐兴科举考试风,这都是帝王出的好招好风;一些劣风,如清朝留辫子风,古代妇女缠足风,也是帝王之举;儒家学说成为主流文化也是历代统治者捧起来的。政治领导者是社会风气的领风者,自然也是扭转社会风气的关键。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党中央树立政治新常态,领导干部从自己抓起、从“关键少数”抓起。 “十八大”中央常委一出场就訂出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表明“打铁本身硬”。七大常委在八千万党员中是极少数,这个极少数首先亮出来作风底牌、画出来作风红线,震动了社会。接着,打虎打霸扑乱蝇,案件公诸于世,胜似龙卷风。举国上下巡视,实事求是,依法问罪。抓关键少数,而大多数人是洗洗澡、照镜子端正自己,修理本身的作风。八项规定一条一条的监督落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检察、有法制,合理合法却又稳妥渐变,正气凛然。

    姚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4-24 09:07 , Processed in 0.25786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