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43|回复: 0

大战故地 浴火重生——重访抗战名城台儿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1 15: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仿古建筑韵味醇厚,南北游客川流不息,重建后的台儿庄古城再现了历史上的繁荣。然而,原样保留的弹孔墙、清真寺等战争遗址,以及通过一幅幅老照片看到的断壁残垣、弹痕累累,让人仿佛亲身感受到了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

台儿庄位于京杭大运河沿岸。有水就有码头,有码头就有商铺。人流聚集、货物集散使台儿庄一度“商贾迤逦,一河渔火,歌声十里,夜不罢市”。但台儿庄真正广为人知的是1938年的那场血战。

台儿庄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介绍,1938年3月23日至4月6日,国民革命军与日军在台儿庄进行了“逐院、逐墙、逐街、逐巷”的巷战,双方在不足10平方公里的范围里,血战半月,中国军队歼敌1万余人,以3万人的代价赢得了台儿庄大捷。在现代战争史上,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在正面抗日战场上取得的首次大捷,台儿庄因此被世人誉为“中华民族扬威不屈之地”。

今日走进台儿庄,仍可感受到战火硝烟的味道。当年战地记者拍摄的照片,被悬挂在重建后的古城内。透过这些照片,可以看到战火纷飞、满目疮痍。

袁家后巷李敬善老宅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记者13日在这里看到,高大的土墙上,深深的弹洞清晰可见。旁边的解说词上写着:战后的台儿庄,无墙不饮弹,无土不沃血,通过此墙能让我们感受到当日战况之惨烈。

北大门附近的清真寺是当时双方争夺的焦点。在这个占地不足40亩的院子里,双方整整激战了7个昼夜。记者在这里看到,西讲堂的一段墙壁是后来修补的,原墙体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移走陈列。清真寺的阿訇讲,在这面不足1平方米的墙体上,留下了380个弹孔。

据战地记者回忆,战后的台儿庄6000多栋商铺和民房,十不存一。参加台儿庄战场清扫的国民革命军第27师兵站少尉别志南,在《清扫战场》一诗中写道:三千人家十里街,连日烽火化尘埃。伤心几株红芍药,犹傍瓦砾惨淡开。

台儿庄大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振了中国军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也改变了国际观察家对亚洲战局的判断。为纪念台儿庄大捷,当时的国民政府曾决定“在台儿庄重建新城”,但这一愿望终未实现。

2008年,枣庄市政府宣布重建台儿庄。经过4年雕琢,台儿庄原貌重建,成为了大陆首家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国家文化遗产公园、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自开放以来,台儿庄古城平均每年接待游客200多万人次,其中台湾游客平均每年5万多人次。文化旅游业的强势带动,金融、餐饮、物流等服务业迅速崛起。目前,服务业新增就业占全市新增就业人数的80%,提供税收占地方税收比重超过60%。(新华网济南8月15日电 记者娄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5-2 05:28 , Processed in 0.1620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