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216|回复: 0

冯壮波:要读点鲁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2 09:3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红网北京2014年8月1日电
要读点鲁迅
冯壮波
在毛主席的话是“最高指示”的年月,听说他老人家就有“读点鲁迅”的讲话。对于这个“指示”,坦率地说,当时还真没有放到“最高”位置上,也没有格外上心。同许多战友相比,觉得我这个读了几年高中的人,已经读过不少了。那时候读鲁迅远没有读“毛著”,读“马列”用功和用心。再说,手头上鲁迅的书也少得可怜,只能说是聊胜于无。书虽然不像现在这么贵,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舍得花钱买书——在窝头与书之间,窝头是当然的首选。
知道鲁迅,读过鲁迅,是在上中学时。读鲁迅不是因为鲁迅的伟大,而是因为鲁迅的文章上了课本。经老师讲解,才知道鲁迅原来不姓鲁,也不叫迅。鲁迅是周树人的笔名,至于笔名,也只仅仅理解为不是真名。几年下来,通过老师讲课,对鲁迅其人、其文就有了些许印象。所谓印象,是说,远称不上“懂”。现在看来,由于中学教育把鲁迅引入课堂,加上崇敬鲁迅的老师把鲁迅的文章讲得有声有色,这才知道了鲁迅,初步认识了鲁迅,继而开始崇敬鲁迅,甚至有了想更多地了解鲁迅的欲望。
上高中期间,买的第一本课外书,是《鲁迅小说集》。之所以买《鲁迅小说集》,是因为课本中鲁迅的小说比较多。还买过一本《野草》。买这本书的理由,一是因为它是鲁迅写的,二是因为价格便宜,仅0.29元。由于看不怎么懂,只随便翻了翻,基本上是束之高阁。1965年春节刚过,我是带着鲁迅的这两本书——当时仅有的关于鲁迅的两本书,走进军营的。那本小说,在文化程度没有我高的战友们的传阅中“丢”了。不过,我也从战友那里“拿”到了鲁迅先生的《坟》。同《野草》一样,虽然读不很懂,也很少读,毕竟十分珍惜。十余年中几经展转,至今还摆在书架上。“文化大革命”中,参加“军宣队”进驻学校,从学生处得到一本《鲁迅语录》,如获至宝。要说象珍爱“红宝书”那样珍爱它,是一点也不过分的。虽然那是由“群众组织”编辑的一本“非法出版物”,内容不算丰富,但也一直伴随至今。而在那个年月,读鲁迅,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也不是为了写作文,更不是为了“利用”鲁迅批判谁,也的确没有用鲁迅批判过谁。关注的是鲁迅先生的思想而不是他怎样写小说、怎样作杂文。在现实的矛盾中,能够从先生的书里找到慰籍和力量,排遣心中的迷惘和苦闷,也想象个勇士似地直面人生。到了七十年代中,口袋里有了一点余钱,在等待从部队转业期间,才陆续购买了他的小说、散文、杂文及书信等一些单行本。在这个时期,的确读了点鲁迅,也仅仅是“点”而已,也仅仅是浏览而已,或者说是无聊中的消遣,并没有目的性,更没有想过日后还会写关于鲁迅的文字。即使这样,鲁迅在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许多。
鲁迅先生是被誉为“民族魂”的人。在他身后,被共产党当时的领袖毛泽东评价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马克思主义者,文化革命的主将,民族英雄。按照一些研究鲁迅的人的说法,那是毛泽东在“神化”他,是为了“利用”才“神化”他。不曾想过,在军阀、国民党统治下经常被正人君子和不三不四的人们骂的鲁迅,在共产党执政的天下,谁还会骂他、污蔑他、攻击他。现在想来,是自己对社会认识肤浅,对人认识天真,没有像鲁迅那样“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好多事,不因为自己想不到就不发生,甚至就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多年前,偶尔听到一点关于对鲁迅不敬的、蔑视的说法,只以为是乳臭未干的年轻人“无知者无畏”的妄语,等他们长大了,成熟了,“有知”之后,会为先前的言论感到羞愧和悔恨的。这样的事,在鲁迅活着的时候,也有小青年做过,被鲁迅痛骂一顿之后,清醒了,甚至变成了铁杆“粉丝”。对于这种现象,当时也没有看成多么大的事。因为不是文化圈子里的人,对那里头发生的事自然并不格外在意。
时间转眼间到了21世纪。在鲁迅先生诞生120周年之际,刚刚学会了“上网”,想看一看“网上”是如何“纪念”先生的。真是不看不知道,原来对先生的评价还好热闹。而有的人对先生的不恭,大出意料。据判断,他们还不是出于“无知”。因为他们已经过了“无知”的年龄,到了“不惑”,甚至是“知天命”和“随心所欲”的年纪。而又有的自以为很知鲁迅,很“公允”的文字,为鲁迅鸣不平的文字,“捍卫”鲁迅的文字,看了也不那么舒服。看着、看着,终于发现自己对鲁迅的无知和以往对于学者、专家的迷信。忽然感到,读鲁迅,只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作为个人之间思想的交流,甚至用以陶冶个人情操,是远远不够的。一些人对于鲁迅的评论,不仅是在评论鲁迅,他们也不象是当做“纯学术”研究。评论鲁迅,不过是“借题发挥”,拿鲁迅说事。这个触动之大是一生中少有的。与其说是触动,不如说是震撼,迸发了读鲁迅的强烈欲望。
七十年代初党的九届二中全会之后,在“批陈整风”期间,中共中央号召读马列的书。在读列宁的书时看到列宁说:“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的胜利,逼得它的敌人装扮成马克思主义者,历史的辩证法就是如此。”(《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列宁全集》第18卷第583页)想不到,几十年过后,这样的事情竟然又出现在鲁迅研究中,发生在鲁迅身上。这,让人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当年,一些人在反对毛泽东思想的的时候,就是把自己装扮成毛泽东思想的拥护者,甚至是捍卫者。那时候,把这种现象说成是“打着红旗反红旗”。想不到,没过多少年,老谱就被袭用,出现了“打着鲁迅反鲁迅”的事。这种现象不但说明“战斗未有穷期”,也说明鲁迅在中国已经深入人心,大得人心。赤裸裸的反对鲁迅是愚蠢的,不会有多少人随声附和。因此,那些反对鲁迅的人们必须学会把自己装扮成鲁迅的拥护者,以捍卫者的姿态出现。
鲁迅说过:“比较是医治受骗的好方子”。在鲁迅的事上,要想不受骗,要想不保持沉默,不做看客,就必须与一些鲁迅研究家一起读鲁迅。不仅需要读鲁迅,还得认真地读鲁迅的反对者和往鲁迅身上泼污水的人们。在进入21世纪之后的现在,读鲁迅不是因为毛泽东曾经有“读点鲁迅”的“最高指示”。那样的“指示”或许已经被当成“神化”鲁迅的“证据”而抛弃。当年有的人逼迫着鲁迅读了一些马列主义的书,想不到在21世纪,一些鲁迅研究家却迫使我不得不读鲁迅的书。这是怎么了?连我自己也想不到。
2001年9月
(选自《飞鸣集——鲁迅辨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5-18 20:22 , Processed in 0.2505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