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24|回复: 0

学学毛泽东的“人情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23:04: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吴学意

来源:解放军报


  领导者通人情、重感情,是获得非权力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但如今,一些人受不良风气影响,为功利思想驱使,人际交往中由注重礼仪而逐渐变为关注利益,导致人情渐渐变了味道。这不由得使笔者想起了毛泽东同志的“人情观”。

  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多次婉拒亲戚朋友们提出的介绍工作的要求。时任长沙某中学教员的李淑一是柳直荀烈士的遗孀,托人找到毛泽东,想去国家文史馆当研究员。毛泽东为此给秘书田家英写信说:“李淑一女士,长沙柳直荀同志(烈士)的未亡人,教书为业,年长课繁,难乎为继。有人求我将她荐到文史馆为馆员。文史馆资格颇严,我荐了几人,没有录取,未便再荐。拟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解决这个问题。”杨开慧的胞兄杨开智,曾捎信给毛泽东,要求“在京或湘安排厅长之类的职位”。毛泽东1949年秋在致湖南省委副书记王首道的信中说:“杨开智……在湘按其能力分配适当工作,任何无理要求不应允许。”同时,又给杨开智写信:“不要有任何奢望,湖南省委派你什么工作就做什么工作,一切按正常规矩办理,不要使政府为难。”

  这些往事,反映出毛泽东同志的“人情观”:讲人情,对亲朋好友给予关心爱护,但不因此而放弃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按原则办事,把党的利益、集体的利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去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毛泽东的“人情观”折射出他的开明气度和博大胸襟。作为党的领袖、国家主席,向一些部门推荐人,数荐不纳,毫不认为这是对自己不恭不敬,而是归结为“文史馆资格颇严”,所以“未便再荐”,便以“我的稿费若干为助”。若党员干部都能做到这样的程度,群众自然会报以钦佩和敬仰之情,就会打心眼里相信党、拥护党、跟党走。毛泽东的“人情观”也反映出他严格自律的革命风范。上级要给下级做好表率,对有悖于政策规定的,敢于说“不”。古人云:“上不正,下不行。”“己不正,焉能正人。”试想,假如领导同志不能严格要求自己,作风不正,以权谋私,耳濡目染之下,“身边人”能不被“污染”吗?若把权力当成是私家财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败坏的必然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

  毛泽东同志的“人情观”并不深奥,关键是身居要职严格自律,以上率下绝不自傲,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它也从侧面告诉我们:“交情是交情、公事是公事”,绝不能让“人情”侵蚀政策,损害党性原则。对比之下,如今一些党员干部在对待人情问题上着实应感到汗颜。有些党员干部,明知道有些事不可为、不能为,但碍于面子、囿于感情,当起了“关系户”的“保护伞”,或成了变味“人情”的俘虏,因此而走上了邪路,教训不可谓不深刻。所以,要想取得人民拥护,要让自己不至于栽跟头,党员干部就必须以身作则,廉洁自律,切实规范从政行为,避免陷入“人情”的泥潭,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以一身正气和高洁品质,经受住各种诱惑考验,做为民务实清廉的表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4-27 19:19 , Processed in 0.29001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