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98|回复: 0

感于周恩来“我这个总理不称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1 00:02: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骈邑安君

  1972年,周恩来回到延安,他走到老乡家中,和老人一起喝稀饭,吃窝头。他一边啃着坚硬的窝头一边流泪,对地方领导说:“解放这么多年了,人们还这么苦、这么穷,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

  看到人民处境艰难,周总理怆然泪下,这种心忧人民的心头之情令人久久感动,同时,责怪自己不称职又让我们为之动容。周恩来情系人民、心忧群众的炽热情怀,不仅展现出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个人品质,更是对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淋漓尽致地诠释。

  反观当下,有些干部总是把“为人民服务”喊得响、说的漂亮,但对群众感情冷淡,对人民利益漠不关心,离群众越来越远;有些干部门要人开、包要人提,高高在上,对群众指手画脚,听不进群众一点“杂音”;有的干部作风粗暴,态度恶劣,思想上害怕群众,甚至讨厌群众,群众反映问题都被视做无理取闹。凡此种种,不仅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与为民亲民之路背道而驰。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周总理一言一行为各级领导干部树立了最好的榜样。真正的“执政为民”绝不是挂在口头或是高高在上,而是要走到群众中间去,与人民一起欢喜,一起流泪,真正关心群众的喜怒哀乐。各级领导干部要从“文山会海”中走出来,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间,穿百姓衣、说百姓话,时刻把百姓放在心里,要把群众呼声当作第一信号,把群众需求当作第一选择,以高度的事业心与责任感践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对群众充满感情,并把这份感情视为政治责任。领导干部要洗涤思想的“尘埃”,时刻牢记“公仆”的职责,多迈开“泥腿”下基层,了解真实的民情,倾听民意,体察民苦;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真正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将实事好事做到群众的“心坎”里,做到群众在乎的“细微处”,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0 08:13 , Processed in 0.38178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