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50|回复: 0

坚强的党性 学习的楷模——读《黄克诚传》的几点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1 16:49: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济南军区原政委 上将 宋清渭
2013年02月20日14:02   来源:大众日报



最近,我认真读了由国防大学原副政委谭乃达为编委会主任编写、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黄克诚传》。全书34章,84万字,全面、客观、生动地记述了黄老艰难而伟大的一生,反映了他的政治军事才能和人格魅力。我没有在黄老的直接领导下工作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他的情况了解越来越多。特别是黄老在庐山会议遭受错误批判、“文革”结束后“非毛反毛”倾向猖獗时正确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以及他担任中纪委领导时的讲话精神,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阅读黄老的传记,回忆对他的了解,被他的辉煌功绩和崇高精神所感动,引发了我许多思考。这部传记的出版,适逢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在全党全军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大抓作风建设的新形势下,我更加感到黄老坚强党性和优良作风的弥足珍贵,是共产党人的楷模。特别是他几个最突出的政治品格,在当前非常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

一、信念坚定,对党忠诚。黄老1923年参加反帝爱国学生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经历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革命与建设,有62年的革命经历。从参加革命开始,黄老就抱定了跟党走、不变心、不回头的坚定信念。大革命失败后,黄老所在的党组织被打散,许多人丧失革命信心、脱离党的组织,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到上海、武汉去找党组织,继续参加革命。他一生因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意见而九次降职,又九次因革命需要而得到重新启用,是我军高级将领中撤职降职次数最多的领导同志。无论是什么原因遭受误解、批判、迫害和降职撤职,他都没有动摇对革命的信念和对党的忠诚,始终矢志不渝,不改初衷。特别是在庐山会议上受到错误批判,被定为“反党集团”的主要成员,撤销中央书记处书记、军委秘书长、总参谋长的职务,赋闲、审查、关押近二十年,身心遭受严重摧残,仍然信党爱党跟党、对毛主席始终充满敬仰和深情。在“文革”后党内外刮起全盘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歪风,许多人思想迷茫混乱,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和邓小平同志在理论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才稳定下来。当时,我在北京解放军政治学院学习,听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同时看到彻底平反后出任中纪委第二书记的黄克诚同志的一篇重要讲话,主要内容是要客观准确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看了这个材料,我对黄老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宽广的政治胸怀十分钦佩,觉得黄老非常了不起!他受了那么大的委屈,还能正确对待,这不仅体现了他对毛主席的深厚感情,更体现了他对党的无比忠诚。他不计个人恩怨,考虑的是党和国家大局。他的表态和讲话,对全党全国都很有说服力。黄老一生为伟大的理想而不懈奋斗,历尽艰险不退缩,受尽委屈不抱怨,几经迫害不动摇,充分体现了一个真正共产党人坚定不移、无怨无悔的政治信念。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和立身之本。当前,我们正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前进,这条道路来之不易,是几代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结果,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宏伟夙愿。这条道路已经铸就了祖国的光荣与辉煌,也承载着民富国强的梦想与愿景。我们每个共产党人都要坚信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这是我们必须抱定的追求和信念,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挫折和干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更不能改旗易帜走邪路。现在,动摇我们信仰信念的因素比较多,有些人确实已经淡化了、放弃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信神信鬼、信“钱”信“邪”,不信马列、不信党,甚至有的高级领导干部鄙视共产主义信仰,在事关自己的前途时,占卜算卦,丑态百出。这严重腐蚀着我们党的肌体和党的形象。对共产党人特别是对领导干部来说,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共产党人的信仰是第一道防线,一旦这道防线被突破了,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学习黄老,首先应当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始终不渝地坚信党的领导,凝心聚力地建设我们伟大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攻坚克难,战胜各种考验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坚持真理,刚直敢言。看《黄克诚传》以及平时听老同志们对黄克诚的评价,最使人敬佩的是他刚正不阿,敢讲真话,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敢于直言进谏,从不盲从,从不苟同,从不迎合。1930年6月,红三军团领导人在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影响下,提出暴动夺取长沙、再移兵夺取武汉的主张,作为支队政委的黄克诚坚决反对这种意见,认为以现有的力量去夺取中心城市,无异于以卵击石,被指责为“十足的右倾机会主义”,后来又因为反对盲目攻打长沙,屡次发表所谓“右倾”主张,不仅撤销他原定担任纵队政委的任命,而且还从第五军调到第八军去当团政委。1931年中央出现了肃反打“AB团”扩大化的倾向,黄克诚对打“AB团”由怀疑而进行抵制,上边命令抓捕所谓“AB团”分子,他拒绝执行,坚决不肯抓人,因此有人怀疑他是“AB团”分子,决定将他抓捕审查,彭德怀得知情况后,进行了干预,但还是被肃反委员会撤销了师政委职务。1946年5月,四平保卫战时,黄克诚对四平保卫战我军损失惨重、难以坚守,面临有可能全军覆没的危险,接连给林彪发过几封电报,建议从四平撤退,林彪既不回电也不撤兵,黄克诚在百思不解、十分焦急的情况下,直接将四平前线的真实情况向中央作了反映,后来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说起当年四平保卫战时,毛主席说“保卫四平是我的决定,难道也错了?”黄克诚回答:“即使是你的决定,我认为那场消耗战也是不该打的”。尤其感人的是,在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招上庐山的黄老明知彭德怀的信“捅了娄子”,会议风向已变的情况下,不肯为明哲保身而放弃真理,仍然围绕“大跃进”的缺点错误及原因作了长篇发言,并由此遭到批判,被定为“反党集团”主要成员。黄老敢于直言,在党内是出了名的,他自己曾说:“没有人敢惹彭总,毛主席都让他三分。过去我们在国防部大楼办公时,只有我敢跟他吵。我们坐在办公桌上吵。我们吵了一辈子,是诤友。”多年跟随黄克诚一起工作的沈启贤将军说“他是人民解放军的魏征式军师”。我认为,黄老“骨头硬”、敢于直言,根本的是他党性原则如铁,意志如钢,任何威逼高压不放弃;对党的事业高度负责,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敢作敢为,敢于担当;坚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不管背景,不看来头,不惧权威;出于公心,不讲私利,无私无畏,无欲则刚,是我们党内不惟书、不惟上、只惟实的典型代表。从黄老的曲折经历中我也体会到,一个团体、一个党、一个国家,都是在真理与错误的斗争中前进的。关键问题就在于能够始终坚持真理,及时发现和修正错误,才能不断走向胜利。我们党战胜无数挫折和困难才走到今天,来之不易。靠的就是坚持真理,求真务实,敢于承认错误,及时改正错误。现在,在部分党员干部中原则意识淡化,敢讲真话的人少了。往往只讲成绩,不讲缺点,只讲愿意听的,不讲逆耳之言,只顺着上面的意思讲,不敢讲符合实际的个人见解。更有甚者,有的溜须拍马,投其所好,阿谀奉承,说违心的话、说假话。包括有的领导下去调研,走一路表扬一路,都是充分肯定,过去那种直截了当点问题、哪里有问题批评到哪里的优良传统不多见了。在当前情况下,我们学习黄老实事求是、敢于直言的精神,实在太重要、太必要了。

三、牢记宗旨,人民至上。黄克诚是为了人民大众的解放而参加革命、参加共产党的,他把人民当做靠山,视为父母,时时处处维护人民的利益,竭尽全力为人民造福,以此赢得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拥护和爱戴。1928年,中共湘南特委由于受“左”倾盲动错误的影响,为阻止敌人的“会剿”,要把衡阳到坪石公路两侧15里内所有村庄一烧而光,对此黄克诚坚决反对,说:“烧房子不得人心呀!脱离群众,这样做太危险了!烧掉了人心,我们怎么立足呢?”在他的努力下,当地群众财产免遭损失。1945年4月,阜宁战役胜利后部队召开祝捷大会,参谋人员原来把会场选在老百姓的麦地里,黄克诚知道后说:“要不得”,把祝捷大会改在了乱石滩上举行,受到群众赞扬。在艰难困苦、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黄克诚不仅善于指挥打仗,而且十分重视关心群众生活,发展苏北根据地的经济。他率八路军第五纵队刚到苏北后,目睹人民群众受海啸灾难影响,离乡背井、苦不堪言的景状,决心修筑海堤,防御海啸,造福百姓,组织发动军民历时50天,修建了一条高3米、长90里的大海堤,沿海百姓万民欢呼,要求把新海堤命名为“黄公堤”,但黄克诚坚决没有答应。他还积极组织开展大生产运动,爱惜人力物力,开展减租减息斗争,发展工商业和海上贸易,根据地呈现出百业兴旺、生机勃勃的景象,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抗日热情空前高涨。之后,黄克诚无论是在东北工作和战斗,在天津担任市委书记、军管会主任,在湖南担任省委书记,还是到军委总部工作,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看得比天大,真心实意地爱护人民,设身处地为人民着想,千方百计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在蒙受不白之冤,卸职罢官后,仍然关心人民群众的冷暖疾苦,经常到郊区看庄稼的长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黄老还曾为此写过一首诗:“蜇居矮屋看盛世,漫步小园度白头。惟愿天公不作恶,五湖四海庆丰收。”以此表达爱民忧民的赤子之心。特别是在事关人民根本利益、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上,黄老总是挺身而出,坚定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人民鼓与呼。为了人民的事业,黄老从来不怕被误解受冤屈,不怕被批判“戴帽子”,不怕罢官撤职,一生中还多次主动让职让位,这种崇高的境界和感人的情怀确实令人钦佩。黄老爱人民、为人民有他鲜明的个性特点,同时也从根本上彰显了老一代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境界和情怀。正是一代一代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这种作风,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戴,国家建设得越来越富强,经受住了各种风浪的考验。宗旨意识是根本意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根本问题。我们是靠人民执政的,只能为人民执政。那种心中没有人民,靠坑民害民骗民来营造政绩工程,把为人民群众办事、为基层解决困难当成“恩赐”,甚至靠倒卖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来增加财政收入,用破坏环境资源来换取繁荣发展的错误行为,都是与党的宗旨格格不入、背道而驰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强调要发扬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最重要的应当发扬亲民爱民为民的优良传统。发扬优良传统关键在于务实落实,在于实际行动,在于领导垂范。能不能自觉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核心的是端正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把“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思想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这是对每一个党员干部很现实的考验。是否能经受住这种考验,是否能交出合格答卷,事关民心向背,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在这方面,我们学习黄老牢记宗旨、人民至上的优秀品质,用他的崇高精神激励我们的行动,确实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四、艰苦奋斗,严于律己。纵观黄老一生,艰苦奋斗是他鲜明的政治品格,战争年代是这样,建国之后也始终如一。他任湖南省委书记期间,到工厂、农村调研,总是谢绝对他的一切特殊招待,准备好的小灶他不吃,和工人们一起排队吃大锅饭,喜欢和工人农民坐一起大口大口地吃饭,大家看在眼里、热在心里,说“黄书记一省之长,和我们同吃,真是人民的好官!”为节约经费、保证省里经济发展需要,黄克诚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压缩支出,一切非急需事业应停止开办,一切非急需支出应停止支出”,不准盖办公楼,不买小汽车,在湖南三年中省级党政机关未修建一间房子,将节约的资金全部投入工业建设和农业发展,有效完成了恢复国民经济的繁重任务。黄克诚担任军委总部领导期间,尽力摆脱繁忙的事务,轻车减从,深入机关、部队和院校调研。1957年5月,他只带2名工作人员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调研,没有住学院安排的高级宾馆,在学院招待所一住就是20多天,身着便装,脚蹬布鞋,同院、部、系领导干部、教授谈话,找学员、工人、战士交谈,全面具体地了解学院情况,对学院的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和切中要害的批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重新担任党和军队的领导职务,有关部门看到他住的房子太破旧,多次动员他翻修或搬迁,他都没同意。他住的那间房子,因年久失修,房顶板已经腐烂,有一次从屋顶掉下来一块朽木板,就落在他的床边,幸好没有砸着他。在这种情况下,他才同意翻修房顶,而且是那里毁坏翻修那里,尽量节省资金。黄老不仅自己处处以身作则,而且对家属、子女以及身边工作人员同样从严要求,不允许有任何特殊。他的4个子女都是在他身陷逆境时发奋成才的,至今仍在各自的单位做着普通的工作。他一生没有为家属子女的事向任何部门说过一句话。平时他不允许女子用他的汽车,子女也从来不提这方面的要求。他从未因个人私事向组织上伸过手,直到病危弥留之际,已经讲不出话来了,还躺在病床上,颤抖着双手,十分吃力地写下遗言,叮嘱对他的丧事一定要简办,不准额外向组织上提任何要求。黄老还有个突出特点,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他都坚持自己动手写文稿,他给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报告、在一些重要会议上的讲话、在报刊上发表的多篇重要文章,大都是他亲自起草的。他那篇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正确评价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的长篇讲话,是在他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经过深入思考,即席讲述的,后来报刊上发表的文章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黄老艰苦奋斗、严于律己,有当时时代的特征,但他从严要求自己、从严要求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的精神永远值得发扬,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当然,黄老身上体现的优良作风和政治品格,也不是他独有的,而是老一辈共产党人集体培育和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原生态的政治本色,是我们党十分珍贵的传家宝。越是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越是物质条件不断改善,越应当保持和发扬这些传统优良作风。最近,中央政治局“八项规定”和军委“十项规定”,对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文电、规范出访活动、改进接待工作、严格廉洁自律等,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范要求,这些规定和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完全一致的,体现了当前从严治党的要求,切中了当前作风建设的要害,使人们对党的作风建设特别是反腐败斗争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我完全相信,只要中央坚持不懈地重视和抓好作风问题,只要每个党员干部都能自觉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把中央和军委的规定落到实处,党风廉政建设就一定能够改进,党的威信就一定能够提高,党的建设就一定能够加强,党的执政地位就一定会越来越巩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18:52 , Processed in 0.29978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