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5|回复: 0

文如其人——纪实文学《近看许世友》重印感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2 17:2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田 力
   来源:解放军报


国防大学原政委李文卿上将撰写的纪实文学《近看许世友》,前于2002年4月首次付梓,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广泛关注,以后4次再版,并依据原著出版了盒带录音。近来仍有不少读者希望读到这本书,以期更多了解一代名将许世友为党为国为民建功策勋的传奇人生,接受党史军史与革命传统教育。故此,经批准重印了这本书。

李文卿上将曾作为首长秘书在南京军区许世友司令员身边工作多年。他以古稀之年奋笔著书,不辞为之殚精竭虑,动因源于责无旁贷的使命感。正如他在《近看许世友》一书“后记”中所言:“许多老领导、老同志都鼓励我把这段经历写一写。他们说,这段时间许司令的情况,只有你了解最多、最具体,你最有资格写。在职期间,整天忙于工作,有时想写也写不成,直到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我才开始动笔。”

初稿送到出版社,编辑接手看后,惊喜与敬佩交织于心。

惊喜,因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亲历者忆述体纪实文学力作。作者曾以秘书身份伴随许司令,且以理性的睿智的眼光见识许司令,距离之近、感悟之深,远远超出一般,乃至“落笔有神”,把老将军政治上的坚定不移、品德上的刚正不阿,以及勇中有谋、粗中有细、刚中有柔的个性特点状写得充分而生动,使人所共知但不尽深知的一代名将许世友以更加接近本真的鲜明形象再现于书稿中。

敬佩,不仅由于那么大的首长不用代笔,亲自伏案劳作,一个字一个字写出了近20万言的长篇书稿。更让人赞叹的是,书稿中涉及大量的事件,众多的人物,无论时间、地点、环境、情节以至一些细节,全都写得钉钉铆铆、清清楚楚。偌大年纪,竟能如此博闻强记。李文卿曾说:“认真做过的事情,总能记住一个大概,记不清的还可以查记录嘛!”原来他长期保持着“要事必录”的工作习惯,给许司令当了7年秘书,光是日记本就存下了一大纸箱。

这本书的撰写特色还体现于不事猎奇,不务雕饰,不取流行却可疑的“合理想象”,从头至尾用有根有据的事实讲话,尽显文风之朴实无华。间或穿插一些作者个人的感怀、见地与评议,也都是在如实表述过程中顺势而发,堪称点睛之笔,在可信性、可读性的基础上,强化了全书的思想力度。

曾有熟悉作者的同志读了这本书,动情地说:“一看就是李政委的口气和手笔,真是文如其人。”

作者一向以求真务实的思想作风与工作作风而深受部属们的信服与敬重。记得他在任职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期间,每当主持研究工作,开会时总是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很少插话。有时打断拖泥带水的长篇大论,提示说:“可以拿出具体办法了。”稍待片刻,如果没什么提议,他就开始讲,要做几件事,做到什么程度,何时检查督促,哪个部门负责落实,一五一十,干脆利落,给人以“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才能如此言简意赅的深刻印象。他一开口,与会者才拧开笔作记录,然后心悦诚服地分头去办。每件事办下来,总会产生优化总体目标的系统效应。

《近看许世友》一书中写到,许司令“打起仗来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而下命令时十分决断,“只讲行不行,打不打”。平实的描述,彰显着军事主官实施科学领导的不二真谛,即戎机紧迫,重任在肩,来不得半点空泛议论和草率举动,务必弄清情况,深思熟虑,找准关键,抓住要点,使决策部署对上符合大局,对下切合实际,具有十足的把握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在适当的时间把适当的力量指挥到适当的部位去执行适当的任务,确保预期的目标圆满达成。李文卿上将的许多老战友、老部下都感到,不只在这本书中,而且在作者身上也可显见传承于许世友等革命前辈在战争年代历练而成的这种求真务实的领导风格。

令人伤怀的是,《近看许世友》的作者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6月14日在北京去世,这本书遂成为作者留给身后的一笔精神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18:54 , Processed in 0.26490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