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6488|回复: 0

换个角度看“厅级干部读博不上课事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5-3 17: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慕容佳康
    鲁迅曾说:“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鲁迅的讽刺很辛辣,他的这席评论是针对“旧中国”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进行的,如今我们的国家,全民素质有了大幅提升,精神文明建设成就显著,但仍不排除一小部分人的想象依旧“如此跃进”:一听说“厅级干部读博且不上课”,立刻想到滥发文凭,立刻想到权力寻租,立刻想到教育腐败,立刻想到“危害一方”,立刻想到社会不公。如此的想象通过网络新媒体的作用迅速传播,甚至还会引起一部分人的“共鸣”,其实换个角度看“厅级干部读博不上课事件”,我们可能会得出一些全新的判断。
    5月1日,清华大学法学博士生王进文在其微博上称,“山东省国土资源厅一把手正在清华大学法学院读博士,但从未见其上课。”昨日,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莹证实,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厅长徐景颜确实是该院在读博士生,但他并非是全日制博士生,而是“论文博士”。(新京报讯)
    清华大学法学院的及时澄清很大程度上平息了一部分人的“猜想”。其实,论文博士不是全日制博士,各个学校和学院对二者的管理并不同。针对论文博士,各个大学都有一整套管理制度,论文博士要提交研究计划,需要进行面试,但不需要跟全日制博士生一样参加入学统考。清华大学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廖莹称:“不是只有法学院才有,学校招收这种类型的博士也有二三十年了,其他学校也有。这是一个正常的招生类型。”不仅在中国,论文博士也是国外较通行的一种学位授予方法,如英国,日本等实行的论文博士,与全日制博士教育的区别主要是在入学考试、课时标准、日常考核等方面比全日制博士要放宽一些,但毕业时也同样需要提交与全日制博士要求一样严格的“博士论文”,答辩合格后才能获得博士学位。
    既然这位厅级干部读博可以不像全日制博士那样必须上满全部课时,而且是不违反任何规定的合法合规行为,那么为什么还会触发一些人跃进式的联想呢?这首先是因为爆料者本身也是一位在读法学博士,而且还和此厅干部是同班同学,他的爆料和质疑在一般公众看来似乎更加具有权威性,再加上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什么是“论文博士”,在网络新媒体的作用下,于是这起“事件”就不断放大、发酵,引起广泛关注。
    其实,无论是学习、科研还是工作,不仅仅应该重视“形式”,更应该重视“实效”,笔者不否认学校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式,而且是较为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式,但这同样不能否认一些并没上过大学的人也可以“成才”,我们常讲“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学习是一个连续性、系统化、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实践出真知,实践长学问”,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南方的鼠疫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很大危害,一位60多岁从没上过大学的普通农民老太太积极响应政府消灭鼠疫的号召,利用闲暇时间观察野生老鼠的生活,最后利用几个月时间终于总结出了“野生老鼠”的生活规律,为当地消除鼠疫做出了很大贡献,她被邀去各地做演讲,一时成了研究野生老鼠方面的专家;再比如一些技术创新都是由工厂里的一线工人完成的;很多农业优良品种的研制者,都是扎在农田里的“泥腿子”。他们成功的秘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实践”。无论是论文博士,还是全日制博士,都是博士培养的一种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以致用,为实践服务。
    通过这次事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网络新媒体的巨大影响。进入新媒体时代,言论闸口拓宽,信息来源多样,形形色色的“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这就需要加强舆论引导,净化网络环境,掌握舆情主动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5-18 19:48 , Processed in 0.27804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