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73|回复: 0

有感于刘伯承让百姓吃上过年饺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6 10:54: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林伟


    近日读党史,有一个小片断让人感触很深。抗日战争的时候,刘伯承指挥过一场叫香城固的战斗,战斗之前,正赶上过大年。为了让老百姓过年能吃上饺子,刘伯承亲自布置部队做警戒,又指挥部队从侧面把敌人引到偏僻的深山沟,保护老百姓到枣林里包饺子吃。对于这件事,当地的乡亲们都念叨说:“不是刘师长(刘伯承)派队伍站岗,俺们哪能吃上饺子过年呐!”

  想想看,在残酷的战争年代,广大人民群众为什么会铁了心拥护红军,为什么会舍生忘死支持解放军?这是因为共产党人真心实意为人民,时刻心系百姓,与之同甘共苦,用行动与群众建立了难以割断的血肉关系。刘伯承让百姓吃上过年饺子就是我们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的最好见证。

  再想想看,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什么在人民群众中有那么高的威望,为什么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就是因为群众在实践中体会到,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他们利益的代表者和保卫者。尤其是1942年,刘伯承的小女儿诞生,刘伯承依照“密切联系群众”的意思,给女儿取名叫“密群”,更是与群众“鱼水”之情的真实写照。

  所以,刘伯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对人民群众的一片深情,永远都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然而,时至今日,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恰恰出了感情问题。他们高高在上,以“官老爷”自居,脱离群众,对群众的冷暖安危漠不关心,甚至一听到群众反映就烦。如此“感情缺乏症”,既疏远了干群关系,又脱离了群众,危害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密切联系群众,时刻以群众的利益为重,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的人民群众勤劳智慧,应该向他们倾注满腔的热爱;我们的人民群众淳朴善良,应该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在夺取政权的艰难奋斗中还是成为执政党之后,这个政治本色永远都不能变。

  因此,我想,从刘伯承让百姓吃上过年饺子这个细节中,我们至少能得到这样的启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一个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冷漠、轻视,毫无热爱之情,很难想象他会把人民群众的利益装在心上,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献身,更别说“让百姓吃上过年饺子”了。

    所以说,身为党员干部,“穿的是千家衣,吃的是百家粮,老百姓是咱亲爹娘,敢不做个好儿郎”。无论经济怎样发展,社会如何进步,共产党人的心中都不能没有群众、不能没有困难群体,都要把刘伯承“让百姓吃上过年饺子”的为民理念和爱民作风传承光大,将自己的生命与人民群众融为一体,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只有这样,才能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衷心支持和拥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3 07:05 , Processed in 0.2829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