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68|回复: 0

坚守与突破——“红色经典”改编热的一点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27 15: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殷晓慧
2011年04月27日10:14   来源:《学习时报》


  “红色经典”的命名并没有严格学术意义上的定义,最初指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作品的改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出现大量的对红色经典的改编,相继由电影被改编成电视剧。其实,早在 90年代初就有“毛泽东热”和《红太阳——毛泽东颂歌》等老的革命歌曲的空前流行,紧接着由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和《长征组歌》组成的“红色经典系列”风靡一时,199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高调发行“红色经典丛书”。

  进入新世纪后,“红色经典”改编剧成为电视屏幕中的主要生产和消费类型。随之“红色经典”的内涵发生变化,按照国家广电总局的界定,“红色经典”主要指“曾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的革命历史题材文学名著”,其内涵已超过了单纯的改编,而泛指以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重大政治题材为主的文学创作,既包括“十七年”间的那批政治倾向鲜明、社会影响大的长篇小说、电影作品,也包括当下具有鲜明主旋律特征的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影视创作。

  近年来,由于抗战胜利 60周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建党90周年等纪念活动,荧屏上红色题材的影视剧此起彼伏,如《潜伏》、《建国大业》、《风声》、《永不消逝的电波》、《人间正道是沧桑》、《洪湖赤卫队》、《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等,这些影视剧的热播掀起了持续性的红色热潮。

  回顾“红色经典”改编的历程,一度出现失去自身清晰的定位和为吸引眼球而严重背离原著精神的“戏说”现象。如电视剧《林海雪原》对英雄人物杨子荣“多重性格”的刻意挖掘,而编织众多庸俗的感情纠葛,完全破坏了英雄人物的主导性格和情感逻辑,也破坏了艺术真实,而招致观众的“口水”和家属的“官司”;再有《红色娘子军》被改编成青春偶像剧,加入了许多并不能贴近人物心理和生活真实的爱情戏,成了迎合市场的肤浅苍白的消费品,最终遭到观众的不满和抵制。

  经过管理层、消费者和市场的纠偏,大多数“红色经典”改编已少了“戏说”,而着力于展现政治的正确和人格的崇高,具有昂扬悲壮的格调和理想的崇高等主旋律特征。如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塑造了李侠这一勇敢坚定、勇于奉献、坚定共产主义信仰的共产党员形象,《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不仅让观众了解了中国“两弹一星”事业的知识,也再次领略了老一辈科学家们拳拳赤子的爱国情怀。从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红色经典”所张扬的对正义、崇高、理想、信念的向往和追求,既契合了当下大众心灵深处的渴望,也增强了民众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感。

  2010年热播的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改编自1958年同名经典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电视剧在尊重原著精神的前提下,基本保留故事主线,即地下党员李侠“潜伏”在上海展开电台情报工作,为抗战的胜利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主要情节。新编电视剧增加了新角色赵子歧和路梦惠,分别与李侠上演“纠结”的兄弟情和“难以相守”的恋情,这些贴近人物情感逻辑的感情戏增加了作品的厚重感和历史感。

  此外,色调浓郁的画面和激动人心的配乐,也增加了该剧的可看性。类似的还有《冰山上的来客》、《洪湖赤卫队》、《决战黎明》、《人间正道是沧桑》等,都是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改编及再创作,添加上符合现代人审美要求的各种“配方”,如悬念、爱情、背叛、家族恩怨、枪战等,在编剧上尝试新的视听手段,用快速的镜头切换、不断倒叙、反转的情节逼近等方式,一直刺激着观众的好奇心,从而达到热播的目的。


  另一部收视不俗的电视剧《雪豹》,演绎的也是屏幕上常见的抗日英雄传奇,却改编自网络小说《特战先驱》(《特战先驱》在2006年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让我们看到网络、电视在“红色题材”开发中的互动。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周卫国及其“雪豹突击队”成员的传奇故事,尤为着力地表现周卫国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军事指挥官形象,是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

  类似于《亮剑》、《历史的天空》对李云龙和姜大牙英雄形象的塑造,《雪豹》对周卫国形象的展示也是全方位的,他辉煌战绩与个性棱角共生,缺点与优点一样突出。另外,由于周卫国出身知识分子军官家庭,与李云龙和姜大牙这样草莽农民出身的将领不同,因而展示出不同的个性,也为《雪豹》吸引观众创造了先天条件。其中编剧对竹下俊形象的塑造有所突破,在回归特定历史情境中让人尊崇内心的道德法则,并没有美化日本军国主义,却让观众对共产党和平信仰的人文情怀有了全面、深刻的认识。

  在现实语境下,我们不得不承认“红色经典”的命名固然经过官方的认可,其内涵较原初有了极大改变和丰富,但它更偏于“红色”而非“经典”,红色体现在革命历史题材上,从思想高度和创新性来看,尚不足以成为文学“经典”。事实上,这一命名在当下语境的出场,显现的是时代的特征,是受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共同影响并以大众文化的形式出场的:“红色经典”影视剧满足人们的怀旧心理、参与热情,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更便于通过审看,进而取得高票房、高收视率,这些可视为此类作品频繁出现的表层原因;深层原因则是这种影视剧尽管披着红色外衣,但其情感和价值取向的主导是大众的,“红色经典”影视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影视类型,按照大众文化生产、消费的运作程式,对内容情节进行填充,添加各种娱乐和流行要素,通过市场化制作和发行,即可调制出一道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料理”。

  其实,不单是“红色经典”的改编,还有四大名著的频繁翻拍,都可以视为消费主义语境中大众文化生产和商业化运作的产物,是大众文化与主流意识形态“合谋”的结果。所幸的是,其后改编的“红色经典”开始遵循影视剧本身的规律,在尊重原著精神和历史的前提下,严谨创作,有所创新,以其打动人心的精神力量和现代表现手法吸引了新观众。

  令人深思的是,现在屏幕上似乎一片“红”,各种红色影视剧不断涌来。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吗?“红色经典”固然有伟大之处,但无论如何也无法取代现实的文学作品,我们除了要对“红色经典”保持尊敬加以传承、创新,还要创作出更多具有现实关怀的作品,以切近大众对现实生活的感悟和对心灵深处的抚慰,以及对理想的追寻,对自我身份的诉求和对主流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07:29 , Processed in 0.28079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