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79|回复: 0

国民党宣传部长批准出版《毛泽东自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1 15: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 孙琴安 李师贞


民国版《毛泽东自传》

原载于孙琴安、李师贞所著《毛泽东与著名学者》、《毛泽东与著名作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本世纪的中国政治舞台上,邵力子是一位十分活跃而又非常特殊的文人。他于1882年生于浙江绍兴,自幼习诵诗文,早年参加同盟会。在他漫长的一生中,不仅与蒋介石有过密切的交往,被蒋介石委任过各种要职,而且与毛泽东也有过不少接触,私人交情也很好,也被毛泽东委任过各种要职。

  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都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由于各种原因,这3人在1923年时都要退出共产党。当时上海的青年党员对他们3人都很不满意,说他们投机革命,有的甚至说这是叛变。1923年8月,当时身为中央委员的毛泽东在谈到邵力子等想退党一事时,代表中央建议:“对邵力子、沈玄庐、陈望道的态度应当缓和,劝他们取消退出党的意思。”随后,党组织又决定派茅盾去向邵力子、陈望道解释,请他们不要退出党。结果,邵力子同意了,陈望道却不愿意。

  1926年6月,邵力子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监察委员。同年7月,北伐战争开始,他被蒋介石任命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同年8月,他与谭平山从上海出发,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七次代表大会。临行前,陈独秀、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周恩来等曾为他们开欢送会,瞿秋白在会上建议邵力子“这次到莫斯科去,还是做个纯粹的国民党代表好”。于是,按照这一指示,邵力子便正式退出了共产党,全以国民党的身份开展工作。

  1933年4月,邵力子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原省政府主席杨虎城专任陕西绥靖公署主任。

  由于蒋介石当时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置日寇侵占东北三省于不顾,只想剿灭共产党,在他的淫威下,邵力子又不好违背,只得打出“开发西北”、“建设西北”的口号,对于抵御日寇的事在报上一概不闻不问。

  毛泽东阅读当地的报纸,全部与抗日无关,眼看“九·一八”事变快两周年了,陕西省政府也无什么大反应,回想邵力子是共产党的发起人之一,当年在主编《民国日报》副刊《觉悟》时,曾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提倡婚姻自由、妇女解放,在广大青年和妇女中产生广泛影响,何以现在一变如此?想到这儿,也根据当时斗争形势的需要,他于9月8日给邵力子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力子先生:

  阅报知尚斤斤于“剿匪”,无一言及于御寇,何贤者所见不广也!窃谓《觉悟》时代之邵力子先生,一行作吏,而面目全变。今则时局越作越坏,不只一路哭,而是一国一民族哭矣!安得去旧更新,重整《觉悟》旗帜,为此一国一民族添欢喜乎?共产党致国民党书,至祈省览。语云:越人弯弓而射之,则已弯弓而射之,其兄弯弓而射之,则已垂涕泣而道之。此垂涕而道之言也,先生其不以为河汉乎?“开发西北”,“建设西北”,先生之志则大矣,先生之办法则不可。日本帝国主义正亦有此大志,正用飞机大炮呼声动地而来,先生欲与之争“开发”,争“建设”,舍用同样之飞机大炮呼声动地以去,取消它那一边,则先生之“开发”“建设”必不成功,此办法问题也。谈到这个办法问题,询谋佥同,国人皆曰可行,不信先生独为不可行,是则国共两党实无不能合作之理。《三国演义》云: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弟与先生十年矣,今又有合的机会,先生其有意乎?书不尽意。顺颂勋祺!

  毛泽东

  九月八日

  邵力子收到此信不久———12月12日,“西安事变”就发生了。由于邵力子原是中共的发起人之一,又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延安的中共首要人物共过事,了解他们,因此,他赞成毛泽东、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成立,“西安事变”的结束,都曾起过有益的作用。

  蒋介石是深知邵力子底细的人。“西安事变”以后,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形势下,1937年2月召开的国民党三中全会上,邵力子被任命为国民党宣传部长,并在会上积极响应和支持中共提出的五项要求、四项保证的建议。没过多久,邵力子的学生孙寒冰送来了一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的《毛泽东自传》,请示是否可以刊登。这又把邵力子难住了。他知道,如果刊登出来,蒋介石肯定要恼火的,CC特务也会加以攻击。但是,他毕竟是中共的发起人之一,与毛泽东有过交往,共过事,去年又曾收到过毛泽东的亲笔信。因此感到,当前国共合作,如果把《毛泽东自传》刊登出来,对于帮助人民了解共产党和毛泽东,是很有好处的。他和傅学文商量下来,决定刊登。孙寒冰马上在《文摘》上将《毛泽东自传》刊登了出来,一时轰动了全国,有识之士无不钦佩邵力子的超人勇气和魄力。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受蒋介石邀请,从延安坐飞机来重庆谈判。邵力子和夫人傅学文,以及张澜、郭沫若等各界要人都来机场欢迎。邵力子与毛泽东已近20年未见面了,这次重逢,彼此都十分高兴,握手之后,就在机场合拍了一张照片。

  邵力子曾经说:“经过长期战乱,民生凋敝,国力衰弱,百废待兴,人心思治,全国人民亟需休养生息,团结一致,建设国家,岂能再启战端!”因此,他虽为国民党的代表之一,但遇到国共双方看法不一致时,他就力排众议,既能基本上维护国民党的利益,又能满足共产党的要求,千方百计地求同存异,使之达成协议。10月10日,终于举行了国共两党《双十协定》的签字仪式。

  由于邵力子在这次国共和谈的过程中为中国的和平作出了贡献,因此,他获得了“和平老人”的荣誉称号。

  遗憾的是,后来国共发生内战。经过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国民党节节败退。1949年1月,蒋介石宣布“下野”,由李宗仁代总统。2月13日,李宗仁在上海组成了以邵力子、颜惠庆、章士钊、江庸4人参加的“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由龙华机场乘中央航空公司×T537号飞机飞往北平。邵力子是以私人资格前往。当时毛泽东还没有进北平,住在石家庄。于是,邵力子等再由北平乘专机飞往石家庄,傅作义、邓宝珊与他们同行。到了石家庄,毛泽东、周恩来立刻接见了邵力子等人,并进行了谈话。当时毛泽东还给李宗仁写了封信,由邵力子等人交给李宗仁。2月27日,邵力子等由北平飞回南京。当时邵力子听说浙江省主席陈仪被免职,并被汤恩伯扣留在上海,就未回上海。3月24日,何应钦接孙科任行政院长。由于当时的战争形势,在首次政务会上,又组成以邵力子、张治中、黄绍摺⒄率款取⒗钫簟⒘蹯澄代表的“南京政府和平商谈代表团”,并要邵力子任首席代表。邵力子知道和谈希望不大,坚辞不受,结果只好由张治中担任这次谈判的首席代表。4月1日,邵力子等飞抵北平,当晚住六国饭店。4月9日,应毛泽东邀见,与毛泽东进行了个别谈话。此后,邵力子就留在北平。

  6月中旬,邵力子在北平参加了新政治协商会议,为主席团成员之一。同年7月,他又参加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并被选为全国文联常务委员。10月1日,邵力子在天安门城楼上参加了开国大典。随后,他又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1950年深秋的一天,毛泽东邀请邵力子和傅作义到他在中南海颐年堂的住处。二人准时到达。当傅作义下车后扶邵力子下车时,毛泽东已经出来迎接他们了。毛泽东神采奕奕地迎上前,和他们一一握手说道:“欢迎,欢迎,先生和将军都很准时呵!”邵力子说:“主席是珍惜时间的人。”傅作义说:“军人第一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第二是以时间的准确为生命。”毛泽东笑眯眯地说:“那让我们就只争朝夕地进屋吧。”

  说着,3人来到客厅门口。主人示意客人先进,客人谦让着,毛泽东朗朗一笑,说:“客不进,只有主先行了。”边说边领先走进。主客入座后,邵力子发现书桌上文房四宝还没收拾,写好的字幅上墨迹也没干透,于是就问道:“主席正在写字?”“是呵。”毛泽东神秘地笑了一下说。

  毛泽东看看邵力子,邵力子望了望毛泽东的表情,一下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毛泽东接着说:“我刚才做了个谜,想请你这位清朝举人给解一下。”毛泽东说着站起来,拿起宣纸递给他。只见上边有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治淮”。毛泽东对邵力子说:“邵先生,我这可是个续字谜啊!”说完拿起一支烟,用火柴慢慢点燃,又悠然地吸了一口。见邵力子一副既认真又纳闷的样子,便朗声大笑起来:“邵先生,我这续字谜只有两个字。”说着用手指着放满文房四宝的书桌。邵力子顿悟,也笑了起来,说道:“方案!”“对呵!”毛泽东笑着说:“今天我请二位来,就是为治理淮河的方案,听听你们的意见。”毛泽东又风趣地对邵力子说:“先生当年做过西京王。记得我们红军一到陕北就听到老百姓美传先生是大禹治水。先生重视黄河水利,先后修建了泾惠和洛惠两大渠,还有龙门闸、风陵渡的工程,很浩大么。陕西的老百姓至今仍在流传先生当年治水的故事。”邵力子答道:“主席太过奖了。当时是国民党执政时期,我那时任国民党政府陕西省主席,怎能与今天共产党和主席领导下的新中国相提并论。无足挂齿矣!”毛泽东又说:“先生在那时的作为,今天看来也确实是难能可贵啊!今天请先生来,一是想听听先生的意见,二是如先生能离京去实地考察,那是最好不过。这就是我那续字谜的谜底。”邵力子连连点头,应承下来。毛泽东又转过脸对傅作义说:“将军是新中国第一任水利部长。虽将军带兵打仗几十年,但将军博学水利工程,对我国的水利情况是了解的,请将军拟定一个全面的兴修水利方案。要想改变我国的贫困面貌,看来首先要大兴水利建设。能把几千年来的水患化害为利,那可是造福于民啊!”“对,对!”傅作义也连连点头答应。

  1951年5月,邵力子遵照毛泽东的意思,以“中央治淮视察团”团长的身份,率领各民主党派及中央有关各部负责人共32人,分赴皖北、河南、苏北3省工地和南京、上海、海宁等地视察。一面毛泽东亲笔题写的“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锦旗,紧紧地跟随着他的行踪,这是毛泽东特意为这次视察而写的。邵力子回到北京以后,曾给毛泽东写了一份考察报告。没过几天,毛泽东亲自给邵力子打来了电话,说:“先生的报告拜读了,觉得很好,也符合实际。中央已研究决定,先从淮河向水患宣战。”

  文/孙琴安李师贞缩编/岳洪治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12月09日第七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07:18 , Processed in 0.28130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