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810|回复: 0

南京行记:人间正道是沧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15: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不知道别人在想到南京的时候,第一感受是什么,就我个人而言,南京这个地名最容易让人联想到的,首先是历史的伤痛:1842年8月29日《南京条约》的签订,发生在1937年12月13日的“南京大屠杀”,这些如今在历史教科书中都以“南京”冠名的灾难性事件,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痛。

    作为历史名城,作为长江以南历史上建都最多的一座城市,南京当然也有其另一面。在它约2500年的建城史上,有450年是作为国都而存在的——自东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以及南唐、明朝、太平天国至中华民国,都曾先后在这里定都。一国之都,自然有其不同凡响之处。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选择在南京这个地方建都的王朝,多半都是昙花一现,成为短命王朝。

    朝代的更替,总是伴随着战乱和纷争,因此南京城就总免不了兵燹战乱的浩劫。和西安、开封、北京等古城定都时在政治上各自较长时间的强盛相比较,南京给人留下文化繁荣的印象似乎更深——所谓的短命也罢,偏安也罢,在故国尽失的伤感中,在山河破碎的悲情里,却每每产生了令人难以忘怀的诗赋、书画等不朽的艺术作品。即便是在中原陷落、朝廷南迁之时,乱象中竟也会显现“人物声教之盛”,南京,似乎成了中国精致文化的一个藏身之地。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孔尚任的《桃花扇》等传世佳作中,我们都能时时感受到南京的存在,感受到它在滋养、传承文化方面的特别之处。“井带胭脂土带香”,历代的文人们不断用手中的笔涂抹着一个温软之都、颓败之都、忧愁之都。南京,实在是可以作为一个城市标本、文化符号从多个侧面加以解读的,它留给今人的也远远不止伤痛和悲情。

    我最近的一次南京之行是在今年7月。所到之处,现代化的南京几乎看不出历史留下的痕迹了,必须努力去寻找,才能窥得一些古都的蛛丝马迹。

    友人盛情相邀,匆匆去了阅江楼、灵谷寺、夫子庙、秦淮河等几个去处。这些地方不同时代的新旧建筑相互叠加,历史的记忆也因之参差混杂。现代人打造的旅游模式,都是试图“一日看尽长安花”,往往让人来不及咀嚼品味,甚至来不及理清思路,每个景点走马观花一番、拍照留念后一走了之。事实上,这些历史建筑、名胜景点背后蕴藏的悲喜、积淀的文化,却无论如何是挥之不去的。

    身处南京,思绪绵延,内心的感悟随着眼前的建筑飘忽不定,而心中始终作为参照的一句诗却愈加深刻。确切地说,是毛泽东诗句中的一个词:“沧桑”。不是“历尽沧桑”意义上的沧桑,而是“沧桑变幻”意义上的沧桑。

    在毛泽东创作的为数众多的诗词中,有一首《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与南京紧密相关联的。因对毛泽东诗词的长期关注和锲而不舍的解读,使我对南京多了几分试图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渴望。

    诗词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在数千年来中国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们的笔下,用于抒发沉郁悲凉之情,用于表达愤懑不得志的感受,用于体现失意伤怀的数不胜数,而用于表达信心和豪情、直抒己见者却相对较少。李白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诗人,放达则放达,浪漫则浪漫,但有时却容易陷入玄想和唯心,甚至不免多涉仙道鬼神,想来走笔也是“偏锋”得有点过了。但是到了二十世纪毛泽东的笔下,诗词中出现了明确的社会历史指向,诗词内容中的人间情怀与正在发生的历史实践紧紧融合,浑然一体,形成了一种前所未有之诗词大气象、大境界、大超越。这样的诗词,往往脱离了一己悲欢,对民族整体命运兴旺的渴盼是其鲜明的基调,并且始终充满了无所畏惧的自信与乐观,一扫过去诗歌中与苦难、磨难不可分割的“沧桑”意象,建立起了与历史进步的必然性认识相联系的“沧桑”境界。如果说,这是现代政治抒情诗的一个重要特质的话,那么我认为是毛泽东首开诗歌与政治相融合的一代先河。

    毛泽东作这首七律时,可能还没有去过南京。但这并不影响谙熟中国历史的毛泽东诗意的具象表达。更何况,南京作为国民党政府的首都,毛泽东带领自己的同志与之已整整抗衡、对峙了20余载。对于南京的历史及现状,毛泽东显然是再熟悉不过了。时在1949年4月,毛泽东已从久居的西柏坡进驻至北京的香山双清别墅。在经历了一系列与内外敌人的艰苦斗争之后,革命成功的曙光已在眼前,改天换地历史抱负的实现已指日可待。百万大军强渡长江天堑,于4月23日占领南京。消息传来,毛泽东的欣喜之情自不待言,诗人以他博大的胸襟,只短短八句就把这种风云变幻、历史转折的宏大气势勾画得气象万千: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我们从这首诗中明白无误地看到,这里既有对百万雄师无坚不摧的信心和力量的赞美,更有对“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历史发展规律的坚信不移。毛泽东是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在他的世界观中,朝向未来的一面远远大于朝向过去的一面,而即便是朝向过去,他也往往反其道而行之:不是虎踞龙盘之地吗?不是帝王之宅吗?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历史潮流下,扫荡钟山,收复南京,都势如破竹;不是说穷寇不可追吗?我们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还有,我虽胜利之师,却非只顾攻城略地的楚霸王,中国革命,追求的是中华民族的彻底解放!这样的豪情和自信,这样的胸怀和气度,都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历史使命感:人间正道是沧桑。什么是正道?乃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而共产主义革命的高远之路!什么是沧桑?亦即变换、革新和发展的新开端,一个近代以来受尽屈辱的民族自我解放觉醒之步骤!

    不曾到过南京的毛泽东,对南京的地理地貌、南京的历史烟云了然于胸。特别是对当时国民党政府在南京脆弱政权的存在,毛泽东已经在另外的文章中明确指出:最好看清历史趋势,与人民解放军合作而不是对立,使中国和平过渡为一个新的人民民主共和国。遗憾的是,当时的蒋介石政府仍想通过所谓的和谈来延宕、喘息,等待时机反扑。对此,与之斗争多年的毛泽东当然是不予理会了。“天若有情天亦老”,除了说明社会历史沧桑变化的辩证法则外,毛泽东引用唐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这句诗——原诗指汉武帝时制作的金铜仙人像在三国时被魏明帝由长安迁往洛阳这一传说,诗人视为人间恨事,故云天若有情,也会伤感变老——比喻冥顽不化的蒋介石统治集团的选择实在是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

    在我看来,毛泽东写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并不是简单地宣布胜利,而在于强调“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一朴素的真理。对于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对于历史进步的坚如磐石的信念,是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成功的关键。而历史的进步,人类社会的发展,并非像中国古人认为的那样,只能听凭“天命”或“自然”造化,而是有着内在规律可循的——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能找到这样的规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准确地把握住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也在解决这个最大最主要矛盾的过程中,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一步一步地把中国的历史推向前进。

    以“沧桑”观世变,南京带给我们的就不应当仅仅是感伤和喟叹,也不仅仅是故国明月、江山无限的亭台楼阁,而是对变化的认知和应对,对历史性的新陈代谢的把握。十里秦淮千年流淌,六朝胜地今更辉煌。屈指算来,毛泽东作这首《七律》距今已经60余载,南京城内雕梁画栋、人文景观依旧,而“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不再,毛泽东在新中国建立前夕为中国劳苦大众勾勒的幸福生活景象已变成现实。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今天,面对一个变化的世界,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风云和中国社会在发展道路上遇到的矛盾和挫折,我们不但需要朝向未来、需要思想的不断解放,需要意识的时时觉醒,同时,亦需要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永不停歇,不懈追求,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一代共产党人的政治勇气,也是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也正是今天的共产党人在探索实践的道路上,需要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并用以鼓舞和激励执政党带领全国人民顽强拼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戴云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4-24 05:28 , Processed in 0.24299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