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78|回复: 0

红色精神铸就民族魂 再现红色少儿经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6 15:0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 环球时报-环球网(北京)

被骂作“野孩子”、与生父相见却不能相认、吃百家饭、与革命战火相伴,在江西这片红色土地上,不仅孕育了中国革命的摇篮,也哺育了一群在战火洗礼中自立、坚强、倔强的娃娃,他们被叫做“红小鬼”。 随着《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等课文逐渐退出课本,红色精神的传承问题又被教育界广泛关注,青少年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自古就有“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红色精神不可遗忘。

11月25日电影《红小鬼》将在北京中影集团举行首映式,全国妇联主席顾秀莲等国家领导人将出席。《红小鬼》是江西籍全国著名作家、苏区精神研究会副会长郭晨的“红色题材电影三部曲”的第一部,该片形象生动地宣扬江西红色精神和青少年英勇战斗精神。在红色精神教育出现断层的当下,孩子们在物质攀比、利益冲击下缺失信仰、自私堕落;非主流、各种“校园门”、学生自杀频频出现。郑州一所学校为杜绝学生喝酒、吸烟赌博现象全面推行红色教育得到了显著效果。这给我们以启示:红色精神完全具有跨越时代的精神品质,正如《红小鬼》从调皮捣蛋,不断给游记队制造麻烦的“野小鬼”转变成在战火中成长、踏着父辈足迹艰苦奋斗的“红小鬼”,这是对素质教育回归,对当今提升学生思想道德、弘扬民族文化、红色革命精神有着极大的教育价值。影片的诞生是一次红色精神的礼赞,更是电影人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创新青少年教育方式”的一份诚意奉献。

作为一部纯正的江西本土电影,影片填补了我国解放战争时期塑造“红小鬼”少儿英雄电影的空白,填补了江西人自己创作摄制主旋律红色少儿题材电影的空白。与耳熟能详的《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不同之初在于,《红小鬼》突出文学性、故事性,运用独特的人物关系和亲情渲染、纯朴厚实的客家乡土气息、饶有趣味的少儿战斗情趣等戏剧元素呈现出生动精彩的红色少年回忆。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身手灵活、鬼灵机智的“红小鬼”曾百姓的扮演者甘飞龙是一名小小的跆拳道冠军,他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蛋,英姿飒爽的小平头,从最初的调皮捣蛋到坚强懂事,“曾百姓”就像我们身边任何一个调皮的孩子那样可亲可爱。制作手法上的创新突破也是该片的亮点,这是第一部使用3D科技制作片头片尾的红色英雄少儿电影,让现代代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同时,也顺利地将红色精神融入现代教育。在孩子们需要榜样力量的时代,《红小鬼》足以影响他们一生并给予巨大精神动力,这光芒投射入他们明亮的眼睛和年轻的心灵。诚如《红小鬼》在物质条件极其匮乏、亲人不能相认的年代,他们乐观积极、自立坚强,在逆境和灾难中遵循实践、勇于挑战,突破自我,在战火硝烟中走向成长,这一切的平凡与不凡终能激荡起我们当今少年儿童,在影片中反观自我、反思进取,最终将树起未来中国之脊梁!

瞻仰一次圣地、净化一次灵魂,挖掘一种内涵、铸就一种精神。在不断创新学校民族教育进程中,少儿英雄电影焕发的光彩别样动人。在红色中国气势磅礴的交响乐中,“红小鬼”无疑是一曲催人奋进而明媚温暖的音符,奏响雄浑激越的华彩乐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07:36 , Processed in 0.27952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