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471|回复: 0

当代文艺精英颠覆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学传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15: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草木葳蕤1 | 来源: 毛泽东旗帜网


      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化改革的进行,当代文艺精英也紧密配合,用文艺的形式来推波助澜。三十年来,当代文学出现了一股颠覆中华民族优良文学传统的逆流,直到今天,这股逆流还借助主流媒体继续泛滥。我们在批判资产阶级精英在经济上的倒行逆施之余,不能不关注一下文艺界的复辟现象。  

      毛主席说,革命的文艺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武器。从反面来说,反动阶级往往也借助反动落后的文艺来分裂人民,欺骗人民,打击人民,反对革命。三十年来,我国出版的小说等文学作品可谓汗牛充栋,制作的影视成千累万。但是我们们如果仔细地数算一下,究竟有多少是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立场上来创作的?不能否认,一些真正的信仰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作家顶着文学界的复辟逆流创作出了一些优秀的革命文艺作品,但是这类作品的出版和发行,播放,都是很艰难的。往往要受到出版机关和影视主管部门的严格审查,当主管部门觉得作品虽然带着红色,但却没有从根本上影响到官僚特权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利益的时候,他们便“手下留情”,让你过关。如果一部作品有些对他们不利的情节,它们就拒之门外,或者大删特删,删掉革命的成分,然后让你出版。如此“出版自由”,就限制了大量的革命文艺作品的出版。而作家们为了减少麻烦,也就尽量选择那些“政治敏感性”差一点的题材来写。这样,好的作品越来越少,好作家也就渐渐销声匿迹了,而一些为金钱而奋斗的作家,投机取巧,趋炎附势,不惜歪曲历史和现实,歪曲工农兵形象,歪曲共产党的形象,创作了大量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在广大青少年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可以说,70后、80后的青年,所接触的基本上就是这类作品。这些精英作家们主观上或者客观上对帝国主义在中国推行和平演变政策起到了文化别动队的作用。中国青年之被洗脑,跟他们的作品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这些文学精英,不管在名利的角逐中取得了怎样的桂冠,例如获得本国的什么茅盾文学奖,外国的什么大奖,他们的成就只是昙花一现。他们的作品只是鲁迅说的那种瞒和骗的文学,历史注定他们的作品将成为打纸浆的原料,因为他们全部颠覆了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学传统。他们的作品跟历史上的优秀文学作品是不同质的东西,是没有什么民主性和人民性的。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些精英作家是怎样颠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学传统的。  

      首先,当代文学精英颠覆了自屈原以来的爱国主义传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伟大爱国诗人。面对当时楚国的腐败和秦国对楚国的虎视眈眈,屈原作为一位上层官吏,不忍心看到自己国家的灭亡,对楚怀王提出举贤授能和联齐抗秦的政治主张。但是终因楚怀王的昏庸和宫廷一帮小人的排挤,自己的主张没有实现,最终被楚怀王放逐。放逐途中写的伟大的诗篇《离骚》,表达了他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悲愤的心情。  
屈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从此,历代正直文人都以屈原为榜样,热爱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当这些文人遭到昏庸的统治者的打击和排挤的时候,他们往往以屈原自况。汉代贾谊就曾写过《吊屈原赋》。当一个国家由于皇帝昏庸、吏治腐败、外敌乘隙而入的时候,就会出现一批爱国志士。宋代这样的作家最多。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爱国词人辛弃疾,就是屈原一类爱国主义者。我们看陆游爱国诗歌和辛弃疾的一些追忆抗金的词作,无不受其感动。而张孝祥、陈亮等爱国词人的词,至今读起来有一种豪气冲天的感觉。明代亡于清,多少骚客文人尝到了国破家亡的苦楚,他们用自己的笔抒发了爱国主义情怀。鸦片战争之后,多少爱国志士感觉到国家一步步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办殖民地的痛苦,便用诗歌和文章表达爱国主义思想。  

      爱国主义在封建社会是正直文人的灵魂。虽然他们不免带有忠君的成分,但我们不能苛求于他们,毕竟人的思想是受时代局限的。 
 
      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以后,特别毛泽东等人创立中国共产党以后,中华民族的这种爱国主义传统得以进一步发扬。毛主席就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是空前绝后的的民族英雄。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民跟帝国主义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在朝鲜战场上打败了不可一世的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在越南战场上又一次打败美帝。在中印反击战中,出奇兵打败了印度军队。在中苏边境的珍宝岛战役中,毛的战士狠狠地教训了一顿苏修。可以说,毛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了他是中华民族空前的大英雄。建国以后,我们的教育始终贯穿着爱国主义教育,将黄继光、赵一曼等民族英雄列为青少年学习的榜样。经过毛泽东时代的人都知道,那时候我们为有毛泽东这样有骨气的领袖是多么自豪,我们为我们生在这样伟大的国度是多么骄傲。作家们以反映爱国主义为主要主题。大量的抗日小说,抗美援朝的小说问世,电影上充满着反对帝国主义的火药味。爱国作家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鼓舞了多少青少年立下为国立功的宏志。反映抗日的小说电影不计其数。谁没有看过反映抗日题材的《铁道游击队》和《平原游击队》?谁没看过小说《地道战》、《铜墙铁壁》。可以说,毛主席把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发展到极致。毛泽东的爱国主义思想鼓舞着作家们,作家们为表现爱国主义辛勤写作。这就是那一时代的作家。  
      但是自从否定了文革,特别是边缘化了毛泽东以后,精英作家们也渐渐地淡化了爱国主义色彩。汉奸精英全面否定了毛泽东,否定了毛泽东发动和领导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甚至否定了毛泽东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于是毛泽东这样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爱国主义者成了妖魔。汉奸精英们公然为大汉奸秦桧翻案,为卖国贼李鸿章翻案,甚至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屠杀中国人民辩护。他们攻击抗美援朝战争,攻击毛主席领导和指挥的一切正义的民族战争。在这样的政治气候下,一些精英作家也利用文学作为工具宣扬卖国主义思想。我们熟悉的影片《英雄》,颠覆了传统的英雄概念,将那些没有骨头而臣服霸权的人说成是英雄,暗含的是当今世界的弱国必须臣服美帝国主义。像这样的大片,其制作是国家出资,耗费大量纳税人的钱,反过来为虎狼之辈美帝国主义张目,麻痹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制作这样的影片,难道仅仅是为了票房价值吗?难道仅仅是什么文化产业吗?影视审查机关究竟还有没有一点爱国主义精神? 
 
      当代精英们极力反毛非毛之外,又极力攻击当代文豪鲁迅,直到最后将鲁迅的作品从中学课本里面删掉。我们说,鲁迅不仅是反封建的猛士,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毛主席就称其为是一棵独立的大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卑骨,并说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这种性格是最可宝贵的。正因为鲁迅跟毛泽东一样,是一位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战士,他才遭到精英们的极端仇视。否定毛泽东和否定鲁迅是颠覆爱国主义传统的罪恶行径。  

      否定鲁迅,又将举世皆知的汉奸周作人抬了出来。书店里,小摊上,到处都是周作人的书。周作人在五四时期曾经是一位民主斗士,但是在大节上却是必须否定的。 
 
      前些年我们在影视屏幕上也常常看到一些所谓抗日的片子。这些片子表面上看是宣扬抗日的,但是从调子上看,从细节上看,却有宣扬卖国主义之嫌。有的把法西斯侵略者写得很有人性味。写男女之爱,作品往往用抽象的人性代替人的民族性和阶级性,其实质是宣扬卖国主义和汉奸理论。电影《南京!南京!》表面上是纪念南京惨案的。本来,这类片子应该激起广大观众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仇恨,宣传爱国主义思想。但是它却极力美化日本帝国主义和汉奸,说什么汉奸也是为了生活才当汉奸的。《色戒》岂止是宣扬色情,更重要的是宣扬汉奸意识。这部片子极力美化和同情那个为日本人服务的女汉奸,激起广大观众的愤怒。中国和美国,本来是两个敌对的国家。略有爱国主义思想的人,在处理个人婚姻问题的时候不得不考虑这样的跨国婚姻意味着什么。可是改开以来,多少女明星以嫁老外为自豪,他们毫无廉耻,嫁给老外,又以老外的身份到中国大陆上来吮吸中华民族的血。多少人把美国视为他们理想的天堂,将钱存在美国,将老婆孩子送到美国,使他们变成洋人,自己也怀揣绿卡在大路上做官。反映在文学艺术上,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跨国之恋的小说影视,大量的宣扬美国资本主义没落的思想意识形态和庸俗生活方式的的小说影视。他们以开放的名义,辱没了祖宗,让洋人也不齿。特别是在屏幕上,大量的美国影视被毫无选择的搬过来,以冲击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爱国传统文化。影视的作用远远超过小说,于是少年少女们便被潜移默化,被洗脑。他们脑子里渐渐没了祖国的概念,没了民族的概念,恨不得把自己变成洋人。甚至在打扮上也学着洋人。他们觉得美国什么都好,而中华民族什么都不好,甚至人种也不好。这就是精英卖国文化造成的恶果。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中,相当多的青年人已经不知道历史上还有那么多民族英雄,还有那么多为中华民族而牺牲的爱国志士。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会对社会生活起到极大的反作用。爱国主义被淡化了,汉奸意识泛滥了,一个国家还不危险吗?主管意识形态的当局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资产积极自由化造成了什么恶果?反观毛泽东时代的那些小说影视,是多么令人鼓舞!而看看现在的一些抗日片,不能不叫人心凉。这说明,抛弃了毛泽东思想,远离了革命,单纯搞什么文化产业,必然淡化小说的政治思想内容,为了制造刺激点,必然标新立异。前几年一位文艺界的朋友跟我说过,现在写东西应该大胆,不能因袭旧的那一套,现在已经有作家对抗日提出质疑了。我没有苟同他的看法,毛泽东主义的信徒有一种本能,就是爱国主义思想深入骨髓。这是不可动摇的。  

      第二,当代文艺精英颠覆了自《诗经》以来的反映人民的痛苦生活和反抗剥削压迫的文学传统。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作为其精华的诗歌,相当一部分是反映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的。其中《硕鼠》《伐檀》最有代表性。在《伐檀》中,劳动人民公开指斥统治阶级是些吃白饭的家伙。《硕鼠》更直接地把不劳而获的统治阶级说成是大老鼠。《诗经里》面还有不少篇章是写劳动妇女的痛苦的,例如写弃妇的《氓》。  

      汉代乐府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其中大量的是写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的。例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写统治阶级的不义战争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极大痛苦。《妇病行》写一位濒临死亡的病妇临终对儿子的遗言,令人不忍卒读。  

      汉末军阀混战,人民苦不堪言。于是出现了不少反映人民苦难的作品。就连曹操这样的军阀,都发出了“白骨蔽平原,千里无鸡鸣”的感叹。  

      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作家,在唐代,当推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作品和白居易的新乐府诗歌。杜甫的“三吏三别”,是写劳动人民的痛苦的代表作。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是流传千古的名句。白居易的《红线毯》、《卖炭翁》妇孺皆知,都是揭露时弊同情百姓的名篇。  

      这种同情人民歌颂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的反抗的文学传统,到戏剧小说出现之后,更发扬光大。《水浒》直接写人民不堪剥削压迫揭竿而起,《西游记》则使用曲笔塑造了一位敢于反抗封建统治者的造反英雄孙悟空。伟大的元代戏曲家关汉卿创作的《窦娥冤》等杂剧,把反抗的矛头直接对准了最高统治者,让窦娥喊出了“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戡贤愚枉做天!”至今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可见,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中,同情人民,揭露时弊,揭露统治者的残暴是一种优良的传统。  

      中国几千年的社会都是剥削阶级压迫剥削人民的。只有到了现代,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将此颠倒过来。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牺牲了无数的革命者,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从此人民当家做了主人。无产阶级专政让被压迫阶级——工农等劳动人民成了压迫阶级,成了国家的主人。伴随着革命的胜利,革命的作家便开始了新的创作历程。他们用自己的笔来歌颂人民,歌颂让人民翻身解放的共产党和毛主席。于是大量的好作品出现了。《山乡巨变》《创业史》《三里湾》等一大批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小说涌现了。这样的电影也纷纷上了银幕。而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正是自《诗经》以来的同情人民的文学传统在新形势下的表现。  

      然而随着文革的被否定,随着毛泽东被边缘化,随着资本主义改革的深入,毛时代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的以工农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便一步步变成了弱势群体,不但不是国家的主人了,连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所有制的私有化,催生了一大批新式资本家和一个官僚腐败阶层。工人由原来的领导阶级变成了受雇佣的弱势群体,已经组织起来的农民重新被分田单干。被推翻的剥削阶级又以新的面孔出现了,变成了统治阶级。一大批为新式资本家和官僚腐败阶层服务的精英也随之产生了。这批精英带着时代的特点,贩卖历史上最落后的最反动的文化,将中国文化界弄得沉渣泛起,乌烟瘴气。他们疯狂的攻击毛主席发动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疯狂的反毛否毛,为新式资本家和官僚腐败集团唱赞歌,同时嘲笑以工农为主体的所谓弱势群体。他们利用主流媒体,通过出版社和影视,对文化大革命中那些敢于反对走资派的造反派进行疯狂的丑化和妖魔化,将他们写成毫无理性的暴民,如同历史上反动文人将起义造反的农民写成“贼”和“匪”一样。进而,他们疯狂否定毛主席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的根据余华《活着》改变的电视剧《富贵》,竟然公开为被剥夺了的地主阶级唱挽歌。看,富贵这个地主阶级的大少爷是多么值得同情啊。他在旧社会过够了花天酒地的生活,仅仅因为赌博才变成了贫农。而在文革期间这位地主阶级的花花公子又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还有类似《大宅门》这样的电视剧,不过表现的是地主阶级如何通过自己的辛勤经营发家致富的。看看那些地主形象,一个个简直是大善人了。胡汉三又来了。L某某宣扬的剥削有理剥削有功的谬论又泛滥了。从这些颠倒黑白的影视剧来看,当代文学精英们已经彻底颠覆了中华民族文化中反对剥削阶级同情人民疾苦的传统。 
 
      人类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在历史学家笔下,历史成了精英的历史了。改开以来大量的宫廷戏,都宣扬了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作者往往不厌其烦地宣扬封建皇帝的文治武功,宣扬他们的善良和政绩。大量的清朝戏,大量歌颂康熙皇帝和乾隆皇帝的影视都属于这种情况。才子佳人帝王将相重新占据了舞台屏幕,而以工农为主体的人民,不是被赶下舞台,就是成为拉帮套的小人物,成了被讽刺嘲笑的对象。我们看看连篇累牍的充斥屏幕的影视,尽管也有不少是写农民的,但是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花里胡哨的包装,我们不难看出,这些被描写的农民不过是天生的愚昧弱智。赵本山的长篇小品《乡村爱情》,没有丝毫的同情弱者揭露官僚腐败阶层的情节。在一种欢天喜地的小品式的搞笑中,在一片爱情的呓语中,所有的贫富差别,所有的剥削压迫,所有的苦难都淹没了。这种粉饰太平的戏剧,是跟历史上那些揭露时弊,反映人民的痛苦的现实主义作品毫无共共同之处的。说到家,这是在文艺的市场化产业化中为了赚钱而杜撰出的搞笑的杂耍,是麻醉人民的鸦片,是毫无文化品位的垃圾。 
 
      大量写商场的小说影视,完全将劳动人民这一历史的主人边缘化了。这里的主角都是大腹便便的企业家——资本家,官僚腐败分子个个是帅哥,是体贴弱势群体的慈善家。在一种丛林法则的指导下,作家们完全背离了老一辈作家的现实主义精神,站在强势阶级一边,讽刺弱势阶级。当然也有一些写下岗工人的抗争的作品,这也是无可否认的。但是这些作品往往吃不开。一部揭露房难的《蜗居》深受群众欢迎,却被主管部门禁播了。这看出我们主管部门的立场也已经变了。  

      一句话,当代文化精英已经彻底颠覆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人民性”和“乐府精神”,完全站在腐败集团和新式资本家一边来反对人民了。 
 
      第三,当代文化精英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健康的爱情描写,将美好的爱情变成乌七八糟的淫秽色情。 
 
      上面讲到,《诗经》是最早的一部现实主义诗歌集。其中属于国风部分,有一半是描写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的。这些爱情诗歌,绝无半点淫秽色彩,都是非常纯洁的。我们所知悉的《关雎》、《蒹葭》可视为代表,《蒹葭》写了青年男女的刻骨相思,《关雎》写了青年男女相互思慕之情。《静女》则是一首幽默逗趣的情诗。

      将情人幽会描绘得活灵活现。《子衿》则以“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等丝丝情语细腻地刻画了一个热恋中的少女苦等情人不来那种焦急惆怅的心情。 即使被儒家卫道士斥为淫乱的郑卫之声,也没有任何赤裸裸的性描写。汉代乐府诗歌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写了刘兰芝跟焦仲卿的真挚的爱情,歌颂了他们为爱情而殉情的行动。  

      古代诗歌里面对于权贵阶级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亵渎民女的恶劣行径往往给予无情的讽刺挖苦和鞭挞。汉乐府中的叙事诗《陌上桑》中就写了一个敢于反抗权贵调戏的泼辣女子罗敷。 
 
      这种描写纯洁爱情的创作传统,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直到宋元时代,随着市民阶层的出现,出现了新的文学形式——宋元话本和戏曲,题材就更加宽广了。著名的爱情戏《西厢记》,就是代表。这出戏写的是不为名利的真正的爱情,对后世有极大的影响。  

      近代社会更加复杂了。但是无论多么复杂,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视纯洁的两性之爱为高尚的事情,却是没有改变的主流道德观念。任何赤裸裸的性描写都是没有市场的。  

      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帝反封建,知识青年爱情大胆了,但是并没有发展到像当代精英们倡导的那种纵欲式的性解放的地步。我们从丁玲女士的《莎菲女士的日记》中可以看出,青年们为爱情苦恼过,但也不是如精英们所说的那样,叫什么性压抑。我们从这里面看不到任何淫乱的情节。写性的也有,例如郁达夫的《沉沦》,但是那是借助写性表达了一种反帝的内容。 
 
      至于解放区的文学,其对爱情的描写那就更加纯洁无暇了。解放后的一些小说戏曲,写恋爱的不少,但都是歌颂一种在共同革命理想的基础上的男女之爱。我们从赵树理的《三里湾》等作品里面就看出这一点来。  

      但是当代精英对这一传统却进行了颠覆。他们从欧美引来了腐朽的性文化,借助主流媒体大肆传播。性解放本来是个性解放的表现。但是这些精英们却将性解放变成了性淫乱。在他们的作品里除了赤裸裸的性描写,就没有其他健康的内容。他们把人变成了野兽。他们将自己的性体验不知羞耻的写进作品。这是一种毫无思想内容只有感官刺激的文学垃圾,是应该彻底否定的。贾平凹的《废都》开了当代色情文学的先河,其后的《淫城》《裸城》更是不堪入目。陈忠实的《白鹿原》虽然写了革命,但是其淫秽描写充斥着整部小说,在青少年中造成极坏的影响。还有些地方作家,也来效仿他们,写出一些更加低俗的性文学作品,并以此沾沾自喜,以为赶上了时代潮流。影视作家们在写严肃的题材的时候,例如写抗战题材也尽量插入色情情节。据说这样可以吸引观众。一些人风趣地说,这些淫秽描写好比给作品加的味精。 
 
      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那种纯洁的爱情描写在当代文学精英的作品里面已经很少见了。即使比较健康的作品也尽量加上色情的成分,目的是为了寻找刺激点。  

      至于那些床上戏,对于夜总会生活的描写,对妓女生活的表现,那就更加更加赤裸裸了。  

      一些作家写古代生活,例如写宫廷生活,也是把自己低俗的审美趣味带进去,将两性关系写得毫无遮掩。
  
      这种赤裸裸的性描写,在社会上已经产生了严重的恶果。多少青年因为受淫秽小说影视的影响而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沦丧了道德,甚至走上了犯罪道路。多少党员干部为此丧失了信念和道德,沉浸在性的享乐中,成了混世魔王。色情文化造就了一大批淫官。这些淫官披着共产党员的外衣,干着禽兽不如的勾当,包二奶,奸污妇女。色情文学和色情影视,严重地毒化了文化市场,让无数的好人走上堕落的道路。 
 
      追究这种现象的原因,当联系资本主义的改革来考虑。改革开放本来应当坚持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之,同时坚持社会主义的健康文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吸收外来文化中的合理的成分,同化之,变为于我们有用的东西。这是一种借鉴。这是毛主席和鲁迅一再倡导的正确做法。但是资产阶级精英,为了否定社会主义,否定毛泽东,急不可耐地将西方腐朽的思想和生活方式贩卖过来,以毒害广大涉世不深的青年人。在他们的心目中,西方的生活就是这样的,男女两性之间可以十分随便,可以淫乱,淫乱就是性解放。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资产阶级享乐思想。其实,就是在西方两性之间也不是那么随便的,也有着严格的道德规范。其实精英们大量贩卖的,并不是西方文化中的精华,而是糟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文化精英和文化汉奸为了配合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的和平演变,在文化上也充当了他们和平演变的别动队。今天,不管这些精英将自己的汉奸面孔伪装得多么好,日益觉醒的中国青年已经渐渐认识了他们的真面目了。我相信,这类色情文学,随着人民的觉醒,一定会变成一堆臭不可闻的文化垃圾。描写健康纯洁的爱情生活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将会代替之,逐渐占领市场。但这需要当局认识到三十年来改革路线的错误,积极主动地占领文化市场。  

      还应该提及的,就是当代精英还颠覆了中华民族“寓教于乐”、“文以载道”的文学传统。特别是文以载道,自从唐代文学家韩愈提出之后,为历代文人所重视。历代文人写文章都很重视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因此才有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之类名篇。历代优秀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没有不含有深刻思想的。  

      但是当代文化精英却背离了这一优良传统,将文学作品变成毫无思想内容只有刺激感官作用的小杂耍。改开以来几乎在艺坛上独领风骚的小品大都是这类无聊的东西。 
 
      近来影视作品越来越低俗了。低俗作品的大量出现,已经使观众非常厌倦,以至于电视的收视率大大地减少。影视剧作家避开重大题材,专写低俗作品,其目的就是达到刺激观众感官的作用。这样做,就完全避开了“载道”的目的。而在这种无聊的感官刺激中,青年人麻醉了自己的意志,不关心政治,忘记了国家民族。而这正是美帝国主义希望达到的效果。有司不可不引起注意,不要再单纯强调什么文化产业和票房价值了。  

      现在我们再重复地总结一下,当代文化精英颠覆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文化传统:颠覆了历代文人的爱国主义传统,颠覆了历代正直作家反映民生疾苦抨击剥削阶级和揭露时弊的创作传统,颠覆了历代作家描写纯洁无暇的男女之爱的文学传统,而以色情描写代替之,颠覆了我国文人创作中寓教于乐和文以载道的传统。总之,当代文学精英把中国文化引向了邪路。  

      但是,我相信,随着毛泽东思想的回归,新的社会主义的曙光的出现,广大青年的觉醒,进步的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将会逐渐占领文化阵地。文学创作将会来一个否定之否定,社会主义的文学创作高潮将会再一次到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7 23:19 , Processed in 0.3205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