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331|回复: 0

《沁园春·雪》像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山城重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3-29 10: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63年12月,一群诗人、作家受邀来到丰泽园颐年堂,与一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一起,参加了一次特别的座谈会。会议桌上摆着两张字条,一张开列着受邀与会者的名单,一张写着会议的议题,内容很简单,只有一句话:“我写的这些东西(《毛泽东诗词选》中诗词),请同志们一议。”

  《沁园春·雪》像重磅炸弹

  早在这本诗词选出版前许多年,他的诗词成就,就已经举世公认,甚至轰动一时了。

  比如那首《沁园春·雪》。

  陈晋(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在1945年8月,毛主席到重庆出席国共和谈,见了很多文化人,柳亚子就是其中之一,柳亚子跟毛泽东的关系很深,在这之前,柳亚子读过毛主席一首诗,就是《七律·长征》,他希望主席把这首诗写下来,赠给他。

  老朋友盛情难却,毛泽东只得答应了,但却没有送出自己的长征旧作,而是另选了一首不为人知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后来轰动一时的《沁园春·雪》。

  得词后的柳亚子惊喜异常,赞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轼)、辛(弃疾)未能抗,况余子乎?”并立即和词一首,送到当时的《新华日报》请求发表。

  《沁园春·雪》的发表,像一枚重磅炸弹,震动了整个山城重庆。国民党当局却惊慌失措,对主管新闻的官员大加训斥,说他们是“为共党张目,向共党投降”。

  当时在重庆的美国记者路易·斯特朗,也注意到了这场轩然大波,在自己的著作中,她留下了这样的评述:

  《斯特朗文集》解说:他们原以为他是一个来自西北窑洞的土宣传家,可是遇见的却是一个在哲学修养和文学风格方面都远远胜过他们自己的人。

  亲笔回信给普通读者

  求教于专家与朋友,已然难能可贵,毛泽东的虚心却不止于此,哪怕陌生的普通读者提出的不同意见,他同样能认真对待。

  罗芸(罗元贞的女儿):当时我爸爸拜读了毛主席的那些诗词,非常钦佩,但是有一首诗,就是《七律·长征》这首诗,他感觉,那首诗里面有一对句子,如果里面出现两个浪字,是有点不太贴切,是否可以改成水字,他给毛泽东主席写了一封信,就把他的想法提出来了。

  罗芸:当他收到中央办公厅寄来的一封信,拆开信封以后发现里面还有一个小信封。再打开之后,居然是毛主席的亲笔回信。

  元贞先生: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

  此复顺颂

  教祺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

  1957年,《七律·长征》在诗刊一月号上发表,“金沙浪拍云崖暖”果然改作了“金沙水拍云崖暖”。

  谦逊中成就辉煌诗篇

  “诗词不厌百回改”,世人熟悉的,是毛泽东诗词成就的灿烂辉煌,而当我们拿出毛泽东诗词的手稿,与公开发表的定稿相对照,我们却可以列出一份长长的“差异表”,大到整句诗,小到一个标点符号,诗人毛泽东正是依靠这样常人不能企及的严谨、谦逊,依靠他的虚心求教,反复推敲,才于千锤百炼中,成就了这一首首辉煌诗篇。

  而在这诗词声中,回望岁月,我们依稀又见,陕北峰峦起伏的黄土高原上,毛泽东举起套着灰色棉袄袖子的右手,指着自己对一个来访的美国记者说———“谁说我们这里没有创造性的诗人?这里就有一个。”


《长沙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7 22:01 , Processed in 0.2740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