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750|回复: 0

毛泽东逛京城与重庆领导坐卡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5 14:0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背景:2月21日至22日,重庆市领导黄奇帆、马正其等乘坐大卡车对综合整治改造项目进行实地考察。对于为何乘坐大卡车,黄奇帆说如果乘坐中型客车考察,车窗会限制视角,影响直观效果。

  湖南红网发表夏熊飞的文章:渴望打破官场陋习、主动谋求改变、希望掌握第一手真实信息,在这样一个功利浮躁的官场中,确实难能可贵。不过对于黄市长此行的效果却实在不敢抱太乐观之态度,不是笔者心里不够阳光,而是虽然乘坐了大卡车视察,表面上看似创新,其实却并未逃出传统领导视察的窠臼,顶多是“新瓶装旧酒”。黄市长视察所乘卡车并非普通民用卡车,而是前有车辆开道,后有汽车相随;黄市长也并不是以普通人的身份低调出行,而是浩浩荡荡的随从人员加媒体的闪光灯与摄影机。如此盛大的阵势,不用宣传也知道是“大人物”在视察。而一旦有领导视察,我们的国民往往就变得“素质超高”了,不文明的行为不见了,不规范的摊点消失了,久治不愈的顽疾治愈了,总之领导的视察就是有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功效。领导见如此光景,自然也是笑的合不拢嘴,上级领导高兴,下级官员自然也是高兴,只是惟有咱平头百姓高兴不起来,心里默默祈求这样“看上去很美的”视察能少些,再少些。在此,斗胆给黄市长提个建议:以后连大卡车也不用了,在工作之余,以普通市民的身份,上街随处走走逛逛,权当茶余饭后的散步休闲,既节省了视察的大笔花销,还能担保您能掌握到最真实的信息,而这其中大部分是您在大卡车上所无法看到的。

  小蒋随想:电影《开国大典》中有这样一幕,北平刚解放,毛泽东只带一个便衣警卫员,就去京城大街上转悠,还在一家饭馆吃小吃,听百姓议论毛泽东与共产党如何如何,毛泽东身上没带钱,幸好有工作人员找到他,才把饭钱付了……如今电视、报纸、网络的普及,使领导干部在群众中很“脸熟”,但是,这并不代表领导外出不能轻车简从,不能不向下级打招呼。如果真想掌握第一手资料,如果愿意正视底层社会存在的矛盾问题,领导干部在下基层时完全可以搞“突然袭击”,更没有必要让宣传部门通知媒体随行。此次重庆市领导坐卡车巡视,只是在“表象视角”上变得开阔了一些。实际上,下级的“迎接准备”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照旧)。领导坐一次卡车就引起“轰动”,本身就是神经过敏,领导凭什么不能坐卡车?

  宣誓泛滥只留下一地口水

  背景:湖南浏阳市市长带领万名公职人员,高举右手,大声宣誓“为人民富裕而奋斗”;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法院全体干警举行廉洁司法宣誓;重庆武隆县100多名部门“一把手”,面向800名干部代表和电视机前几十万市民宣誓: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重点任务,如果完不成,主动辞职……

  华商报发表毕诗成的文章:我们看香港、澳门特首面向中央领导宣誓,也觉得那是一种庄严肃穆的仪式;现在看到此般集体宣誓,就会质疑与调侃,难道真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成了枳?到底哪里不对劲呢?或许弊病有三:一是宣誓当有敬畏感,心里若无信仰宣誓便没有根基,如果大家对于“说一套做一套”毫不在意,甚至漠然视为“潜规则”,就难免有人要随大流,仪式上满嘴仁义道德,以表明自己的道德高尚,私下里却醉生梦死,“为人民服务”却成为“为人民币服务”。二是宣誓当为自愿,如入党入团宣誓等都要首先强调自愿性,没有外力强迫,誓言才更可信,而上万人齐刷刷宣誓“奋斗”,显然是在“背诵”当地长官制定的统一模板,是在重复别人开出的同一味药方,不宣也得宣,宣了也白宣,焉能“强身治病”有良效?三是宣誓没有制度约束力,成为一种“空口道德”,向全体市民宣誓,等于宣到了空地里,所谓“担责”不过说说而已,真到了追究“不奋斗”“不主动”的时候,会有另外一套说辞与借口。让这种集体宣誓变味的还有另一原因:就是宣誓被用得太滥了。医生宣誓不收红包、老师宣誓不乱收费、考生宣誓不作弊、官员宣誓不贪污、法官宣誓不腐败……忠诚打折,宣誓成风,大家都把宣誓当成“重建社会道德”的重要举措,以为这就是抓住了灵魂、包治百病,却没有注意到,当这些口头承诺与严峻现实差距太大,话语上的巨人与行动上的矮子就会形成极大反讽,誓言就会沦为笑言。

  小蒋随想:旧时北京天桥的把式留下一句不光彩的名言――光说不练。的确,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讲实际的人,就是不说也会做。如今人们反感某些宣誓,是因为宣誓成了甭管做不做,做得如何,先把牛吹出来再说;一些本来正确无比的事,比如不腐败,反而要大张旗鼓地宣誓,简直是正确的废话;某些人说一套做一套,更使某些口头宣誓如同放屁;至于履行不了誓言的惩处,有的是宣誓前就知道百分之百能搞定,还有的则是完不成也没人追究。宣誓过多,用处不大,反衬出的是社会诚信不足。真正的诚信是心灵的契约,是法律的约束。既没有心理担当,又没有书面约束,光费点吐沫星子,没用。


人民网

小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2 11:24 , Processed in 0.49887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