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87|回复: 0

关于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若干思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19 02: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李捷
来源:人民网


    我认为,目前有三个文本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一是《毛泽东早期文稿》。毛泽东在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前的文章能够收录的都收录其中,目前国内研究还不够,但日本学者非常重视,因为这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非常值得研究;二是《毛泽东书信选集》。现在使用率不是很高,引用、提及比较少,但里边有很多很精彩的文章值得我们关注;三是《毛泽东诗词集》。毛泽东诗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发展史上有重要的思想价值,这是毛泽东用中国古典诗词的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和方法论。

  当前的研究呈现出三个值得注意的趋向:一是深入细化的研究;二是综合研究;三是结合现实的研究。在深入细化的研究方面,涉及的研究领域包括现代化建设、区域经济布局、对外开放、新农村建设、工业基地建设、边疆建设、社会发展、政府建设、国防建设、法制建设,以及医疗、教育、水利、科技、外交等各个方面。在综合研究方面,最引人注意的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研究从十五大以后就开始了。在结合现实的研究方面,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这些当代价值可以概括为十个方面:(一)政治制度;(二)和平渐进的改造道路;(三)社会主义建设阶段论和“两步走”的发展战略;(四)“双百方针”和“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五)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六)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规律;(七)国防战略和外交方针;(八)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九)执政党建设;(十)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编辑工作和研究体会,谈谈还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五个方面。

  第一、对民主革命时期的研究。对于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现在有着非常好的条件,公布的档案资料非常丰富,我们完全有条件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民主革命时期需要研究的问题很多。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形成和演变的研究。通过这样的研究可以促使我们在研究的视野上有一个重大的调整和改进,把毛泽东的研究在个人研究的基础上拓展成为对整个领导集体和集体智慧的综合研究,把毛泽东的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放在整个中共党史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大背景下进行。特别是在对领导集体的综合研究上,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研究法,研究领导人之间不同的特点;研究他们是如何在这种不同特点的基础上结成一个富有活力、富有合作精神和创造精神的领导集体。

  还有毛泽东与共产国际的关系,围绕着这个问题,近些年来一些学者根据来自国外的档案发表了一些比较片面的观点。对这个问题总体上怎么看?怎么具体地有针对性地深入研究?怎么进行拓展和细化?这些都需要我们平心静气地进行扎实的研究。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无动于衷,更不能以为这是个老问题,已经解决了,而应该加强研究,要有我们的声音,做出有说服力的回应。

  第二、 社会主义时期的研究。社会主义时期的资料公布得越来越多,大家关注得越来越多,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多。这是好的方面。同时也要看到,这方面的研究受到的挑战很多。境外敌对势力各种各样的歪曲比较集中,从领导干部到广大的青年学生思想上感到困惑的问题比较集中,学者之间的不同看法也比较集中。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下大力气,进行有针对性的重点研究。

  这一时期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个是纵向的历史研究,比如,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体构想和实践,毛泽东“一边倒”外交决策的提出、实践及其得失,抗美援朝的决策及其得失,毛泽东与“文化大革命”研究等等。一个是横向的专题研究,比如,毛泽东与祖国统一问题,毛泽东与台湾问题、新疆问题、西藏问题,毛泽东与国防战略、国防建设研究,对毛泽东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防止和平演变的思想及实践的研究,等等。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值得特别注意和研究,那就是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的理论和实践,这当然被实践证实是错误的,但它本身算不算是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一个重要尝试?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如果“文化大革命”不是一种探索(错误的、走入歧途的探索),那么,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1976年这二十多年的一个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线索就中断了,就是不连贯的。这段时期的主线是什么呢?就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概括提出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中提到的这三个方面,实际上就是这一时期探索成就的重要总结。

第三、有关毛泽东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专题研究。

  专题研究一直是和纵向研究并驾齐驱的两大重点方向之一。这里面可以有所作为的题目非常多,是一座常挖常新的富矿。搞专题研究,要注意方法、角度和视野,就理论谈理论,或者就历史谈历史,是不行的,一定要有开阔的视野、多侧面的角度、科学的方法。研究专题必须做到胸中要有现实。这里从中试举几例:

  毛泽东方法论研究。这是一个基础性的老课题,但是随着世界的发展、实践的深化、随着各种新问题的提出,可以说这是个常说常新、说不尽也研究不尽的课题。在这方面,最近出版的由沧南老师主编的《毛泽东方法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再前进一步,再深化一步。

  “调查研究方法论”的研究。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当年是怎么搞调查研究的?他们是怎样在调查研究中通过发现问题、概括归纳问题而最终解决问题的?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每一位领导人都搞调查研究,总的原则和方法是一致的,但是他们的调查研究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我们需要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寻找出共性与个性的东西,寻找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东西。

  读书方法的研究。最近,《求是》杂志发表了一篇徐中远同志的文章,题为“毛泽东——与书为伴”,很受欢迎。毛泽东一生与书为伴,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作和中国的历史著作,这些著作在毛泽东进行理论创作并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例如,毛泽东经常读哪几类书?读书有哪些方法?他从中吸取了哪些思想养料?还有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他们读书有哪些特点,等等。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在毛泽东读书生涯中,有时也有一些负面的东西对他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比如说,在对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理解上犯过教条或片面的错误,在运用上存在过头或过于强调的地方。

  毛泽东的文化观研究,其中包括像毛泽东的文化发展战略研究。毛泽东对于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怎样对待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怎样对待西方文化遗产、怎样对待我们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中腐朽没落的文化现象等等,都有过比较系统的论述,构成了比较完整的关于中华民族现代文化的发展战略。

  其他的专题研究,也有不少值得继续深化。比如说,在统一思想研究中,毛泽东与民族资产阶级关系研究,就需要把它从民族革命时期一直拓展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完整地加以分析考察。还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问题,毛泽东的民族宗教思想问题等等,都需要拓展研究。特别是毛泽东关于民族独立、民族资治、民族发展的思想,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完整的专题来研究。

  第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个问题,既是历史、也是理论的研究课题。而研究的基础在于历史。也就是说,首先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描述清楚。对于大致的发展脉络、发展进程,其中包括大的发展阶段,都要搞得比较清楚,但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这些大的过程研究,而要在具体过程的研究上下功夫。比如,毛泽东的某一个概念、某一个科学论断,是什么时候、针对什么问题提出来的?毛泽东的这一概念和提法,是从其他哪一位领导同志的提法中得到启发而被吸纳到他的思想体系中去的?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又有什么样的渊源关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什么样的渊源关系?这一思想后来又是在什么样的条件和背景下进一步发生演变的?这些都是属于思想史的研究范畴。当然,任何一种理论的推演都是实践推动的结果。我们在研究思想发展史的时候,还要注意考察实践的发展变化,以及思想观念同客观实践的互动关系。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历程的基础上,还要加强对基本经验的研究。一个基本历程,一个基本经验,把这两个方面研究深、研究透,会有助于进一步认清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趋势,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还有一个现实性很强的课题,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研究。怎样深入理解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怎样深入认识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是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要有个共识,就是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和基本理论,而毛泽东思想的基础和基本理论又渊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胡锦涛同志在论述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在论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时候,每每都从马克思主义老祖宗讲起,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源头——毛泽东思想讲起,这就说明了毛泽东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始终居于基础和基本理论的地位,说明了毛泽东思想仍具有当代价值。但是,仅仅这样讲还远远不够,需要我们深入而具体地研究。

  第五、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方法论研究。深入研究,既要靠史料的发掘,更重要的还是要靠掌握科学的方法。因此,我们要特别提出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研究。这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毛泽东研究的方法学。我们能不能总结和概括半个多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毛泽东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历程和基本经验,在回顾历史、概括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方法学方面的概括总结。这对于我们掌握毛泽东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规律性意义重大,对于学科建设意义重大。把方法学研究好了,还可以更好的解决研究队伍的后继有人问题,培养出更多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的毛泽东研究和毛泽东思想研究的后继人才。对于学科建设来说,这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战略性的工作。还有包括毛泽东研究的史料学。这里有史料的分布情况、史料的利用情况、口述历史的收集整理情况,等等。我们要用更加开放的眼光来推动研究,不但要了解国内同行的研究状况,还要了解港澳台学者的研究近况,还要了解国外研究的最新动态。(来源: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2 20:23 , Processed in 0.2710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