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79|回复: 0

人民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记我对毛泽东主席的崇敬和怀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4 13:2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映农




欢庆新中国60华诞心潮澎湃,纪念毛泽东116周年诞辰激情满怀,心弦奏响《祖国颂》、高唱《东方红》。抚今追昔思绪万千,回忆我由童年、青少年到中年、老年,从热爱、崇敬到深切怀念毛主席,时达75载的体验,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他是心中不落的红太阳。

难忘1935年春,毛主席等率中央红军长征过云南北上抗日,入滇攻克的第一座县城,是“四大穷州”之首的马龙。革命宣传影响震遍城乡,五岁的我始闻共产党和红军救国救民,领袖是毛泽东,童心生热爱。抗日战争后期,我离山乡到县城读高小,品学兼优成爱国少年,投入救亡运动,多次街头演讲,坚信抗战必胜。

抗战胜利时我刚读初中,幸获革命教师启蒙,密阅中共南方局报刊,从重庆谈判报道,首次见到毛泽东光辉形象,倍感亲切。而蒋介石反动本性难改,搞独裁悍然掀起内战,致和平建国无望,我从反感到愤恨。寒冬黑夜盼黎明,寻求真理解迷惘。校内刚建中共地下组织,受到一年半培育,密读了毛主席多篇名著,照耀我心明眼亮,成学生运动骨干,经历考验,向往革命。刚毕业险遭敌人迫害,奉命转移外地参加党的秘密工作,在艰险斗争中成为中共党员。

云南解放前一年,受省工委调派,密返本县,在农村直接搞武装斗争。靠毛泽东思想指引,从组织家乡农民暴动,到投身全县游击战争,成为中层干部,做党政军群工作,完成各项任务。在战火纷飞中锤炼,为解放大业作无私奉献,虽毁家纾难无怨言。上下团结左右支援,浴血奋战历艰辛,终获胜利庆解放,迎来了春天。故乡军村高扬五星红旗,补庆新中国诞生,把毛主席画像挂好,干群同瞻仰,鞠躬致敬。

万物生长靠太阳,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沉浮得失,重在忠于信仰,真诚为人民服务,就活得高尚。建国后26年岁月峥嵘,我在县区调地直单位,亲历会师建政、征粮剿匪、镇反、减退、土改、合作化等运动。从百废待兴到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深切体验到:凡按毛主席教导办事,就有成就,反之就出失误。自己层次低,只是个区级干部,岗位变换频繁。其间曾因领导的失误,受冤屈被两次错处,但有毛泽东思想暖心田,而赤心向党志不移。经得住历史检验,终获实事求是沉冤昭雪平反纠正,感党恩工作更努力。

1976年,是我人生悲痛的岁月,周、毛、朱三伟人如巨星陨落相继逝世,远比丧父母哀恸。曲靖地县万人集会悼念毛主席,悲伤至极的我昏厥倒地,送医急救方苏醒。事后任省参观团副领队,赴湘鄂老区考察种子标准化。特地经韶山小住,瞻仰毛主席故居凭悼受激励。回曲靖贯彻后,迎科学的春天,亲自蹲点三年,成为示范样板,省地县推广经验。1982年,全省党史征集上马,应组织需要调地委党史办工作五年。甘淡泊,勤劳苦,奋笔耕,征编研红军长征过境史、地方党史军史。以大量史实记述党的光荣历史,讴歌毛泽东思想的战无不胜。为省定曲靖是云南解放战争时期的最大革命老区,成论证基础,对存史、资政、育人有实效作了奉献。

因身患多病申请提前离休,组织上关怀备至。我特旅北京观光,到天安门前纪念堂拜谒,瞻仰毛主席遗容。鞭策自己:离休不离志,离岗不卸责,边治病延寿边为党史工作当义务兵,协助多出成果。更注重治史准好全,作深入发掘查考论证拾遗补缺,晚年著述达三百多篇。为了传承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远奔革命圣地延安见学,受诸多教益成人生“加油站“,带病在城乡奔波数年,先后作宣讲70多场次。为红军长征、边纵战斗等重要遗址多处建纪念设施,奔走呼号,进言献策不息,多方促进,终于如愿建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有曲靖西山三元宫最重要,经十多年努力查清史实反复宣传保护遗址,终获市党政高度重视,修复建成纪念馆,中央政治局决策渡江的会议史迹面世,而大展异彩。毛、周、朱三伟人铜像伟岸齐立,瞻仰人群络绎不绝。今年市电视台策划摄制十集电视大型文献片《解放曲靖》,我鼎力相助尽半年义务完成,作为庆祝新中国60周年华诞献礼,为全面宣传革命老区光荣历史有良好效应。人的生命有限,为人民服务无限。我虽年进八旬,又多病困扰,余年不多了,愧生平报效党和人民太少。要牢记毛主席教导:“继续革命”,生命未息,奋斗不止。

拙文写于2009年12月26日
纪念毛主席116周年诞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9-4 04:05 , Processed in 0.2694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