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30|回复: 0

论红色文化与人生意义社会前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0-9 14:1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红色文化与人生意义社会前途



作者:陈永利   



自古及今,人类历史舞台一直有,四大主弦: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发展到今天,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旋律,他将要压倒政治,军事,经济,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归宿。马克思曾经满怀信心的展望,未来的哲学是世界的哲学,未来的世界时是哲学的世界。我今天要讲,未来世界的统一的是来世界文化的和平统一,未来世界的文化必将是世界和平统一的文化。

  红色文化的实质是什么?是革命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最后的胜利,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不怕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私无畏的集体主义精神。



  红色文化作为主题性旅游形式,逐渐兴起,成为人们参观旅游的热点,是一个令人欣喜的。那么,它在当今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青少年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建立具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我通过参观河南的南街村,咸阳的红色窑洞,西安的八路军办事处,礼泉的袁家大队,以及观看诸多红色电影,从中感悟到:红色文化,在当今重新构建构建社会主义信仰促进和谐社会,帮助广大的党员,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

   

  一、政治、文化、经济意义

  

  (一)政治意义

  红色文化之旅,就是重温我党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让人们感受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等革命精神。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搞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出游定位中,游客把红色文化作为首地筛选目标,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现在好多党员,入党不知道是要干什么的,以为就是为了升官发财,走走革命先烈的路,看看先烈的事迹,可以帮助党员不要忘记不要背叛自己的信仰,在要求待遇方面降低要求,密切和群众的关系。我党的确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面临浸蚀,这些是要求我党端正作风的理由,不应该成为一些人取消党的领导打倒共产党的借口,治国先要治党,红色文化可以帮助我党端正党风。

  (二)文化意义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红色旅游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通过红色旅游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经济意义

  通过对红色旅游景点考察发现大多数革命遗址地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红色旅游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红色旅游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旅游的发展,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红色旅游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创造,她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成为发展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重要产业。



二、纽带、动力、培育作用

  

  (一)维系和谐社会纽带作用

红色旅游是激励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坚定理想信念、维系党的领导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我国有13亿人口,56个民族,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必须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否则,就难以有效整合各种各样的利益诉求和价值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意志,实现社会的稳定、有序、和谐。在主流意识形态不断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凸显,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激荡。用什么样的形式去贯穿呢?虽然方式多种多样,但红色旅游文化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不可或缺地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红色旅游文化是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复兴有效载体。

  (二)构建和谐社会精神动力作用

  社会主义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应该得到充分发挥的社会。社会活力首先表现为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离不开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实践告诉我们,越是深化改革,越是扩大开放,人们的精神越是空虚无聊,自私自利,就越是需要弘扬传统的过去的伟大的集体主义民族精神。这样,才能不断丰富人们的日益贫乏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一点精神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增光添彩粉饰太平。

  红色文化是创造性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中华民族在辉煌灿烂的历史进程中,培育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丰富和升华了这一民族精神。扫黄打非,打黑除恶,不断增强公民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全国人民的爱国意识、团结意识和发展意识,增强全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正是红色文化所创建的目的。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利用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室)、遗址等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是深入宣传中华民族的优秀历史文化,宣传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奋斗历史,宣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打击腐败,铲除黑恶势力的辉煌成就。引导和激励人们同心同德地为先富起来的人们创造幸福和谐的美好生活。

  

  红色旅游文化的热潮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迷茫空虚的集中写照,就像当年的青年为什么要到延安去呢?就是在其他地方呆着难受,没有出路,心情不舒畅。所以红色文化是激发社会革命创造活力的推进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只有大力弘扬红色文化革命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战斗者的精神状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考验。让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精神财富的和物质财富源泉充分涌流。为共产主义的早日实现创造条件。

  (三)培育共产主义理想人格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共产主义理想人格,是按照毛泽东对共产党员的具体要求塑造的,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觉悟,一个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不计个人利益,服从集体,服从共产主义信仰事业,不贪图享受,私利。这些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人的要求是完全对立相反的。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社会进步、社会活力重要因素。根据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红色旅游文化正是抓好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革命遗迹、革命文物实地参观,帮助广大青少年,选好人生方向和道路。当他们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之后,就可以感到,人原来可以这样活着,共产党原来是这个样子的。

  红色文化是一个中华民族与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和理论武器,对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润滑”作用“监督”作用。如果说红色文化的实质是无私奉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大无畏乐观主义革命精神,那么毛泽东思想,则是红色文化的灵魂。共产党新中国,之所以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美帝国主义无一不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的神奇作用。渊源于中华传统文化、植根于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的伟大实践的红色旅游文化,是激励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用红色旅游文化创导和谐社会良好文化,不可不说是当前一大举措。

  继承与创新是红色旅游文化的精髓。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从丰富多彩的革命传统文化中吸收营养,丰富精神文化产品的内容、风格、样式和品种,是红色旅游文化的当务之急。

  红色旅游文化是我国各种文化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开创共产主义事业新局面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她适应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巩固和夺回根本利益,找回革命传统的共同愿望。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在某种意义上说,把红色旅游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创造良好文化条件有机地结合起来。

  总之,在历史遗迹中感悟革命传统文化,在青山绿水中体验红色之旅,使革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红色旅游文化活动的宗旨,也是重建社会主义社会秩序和共产主义信仰的宝贵精神财富。

  

陈永利                                         

   陕西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

西安老子文化研究会 副秘书长

西安户外协会常务理事

电话:87762379  1593485518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2 17:05 , Processed in 0.26711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