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443|回复: 0

配合电视剧《解放》,俺也来个快板书:抬担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11 14:4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央视1台隆重推出电视连续剧《解放》,引起我的强烈兴趣。有朋友问:“你爱看这类战争片子吗”?我说:“爱看。因为从这里看到了历史风云,看到了革命精神,看到了英雄气概,看到了斗智斗勇,看到了军心民心,感悟了胜败兴亡。”每天的两集看完,总是感到很不过瘾,又翻出回忆解放战争的有关书籍,继续查找当年的主要战役、主要战场、主要人物。忽然看到一段记载周恩来副主席的故事,趁兴改编了一个曲艺,再现当年一个感人场面。一口气编写一个曲艺,还应感谢小时候民间艺人说书唱鱼鼓对我的影响和熏陶呢。







抬担架(快板书)



说的是黎明前的一九四七年,

解放战争炮火响连天。

人民军队开展大反攻,

红旗漫卷捷报传。

山东兵团攻鲁豫,

晋冀野战闹中原。

陈粟回师豫苏皖,

刘邓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央机关驻扎在一个山村里,

运筹帷幄指挥百万军民歼敌顽。



这一天,

反击胡宗南的战斗正猛烈,

硝烟滚滚黑云翻。

窑洞里走出一个人,

神情镇定又果断。

浓眉大眼智慧闪,

消瘦面容露慈颜。

步履轻快忙奔走,

指挥安置伤病员。



忽然间,

他见一副担架停在村门口,

连忙上前问伤员:

“小同志,伤在哪里啦?疼的厉害吧?不要难过,到了医院会治好的”。

说完急促叫老乡,

“快把伤员送医院”。

老乡眉头紧锁直叹气,

摇头指着旁边一老汉,

“本来我俩抬担架,

这位老哥突然肚痛倒路边,

村里人都已上前线,

就我一个人力孤单。”

“警卫员,你扶生病老乡快进医务所,”

“老乡,咱们两人抬伤员,

现在救人最要紧,千万不能误时间。”

老乡一见这人面色苍白身子薄,有些犹豫犯了难:

“同志,您?恐怕不行吧”,

“能,能抬,走吧”。

山村小路窄又陡,

坑坑洼洼行走难。

“老乡啊,担架注意抬平点,

战士有伤不能颠。”

一时间,

受伤的胳臂酸又疼,

两脚沉重直发颤。

只见他,

弯着腰,咬紧牙,

豆大汗珠挂满面。

只见他,

气喘吁吁身子晃,

用尽全力迈向前。

忽然眼冒金星天地旋,

幸好飞快跑来了警卫员。

首长握住伤员的手,

饱含深情细声言:

“小同志,你流血受伤很光荣,

你是人民的好儿男。

安心治疗不要急,

伤好归队凯歌还。”

忽然间——

远处雷声隆隆响,

山风吹来阵阵寒。

猛回头—-

只见抬担架的老乡默默无声埋头走,

赤脚短裤破衣衫。

他脱下身上旧军衣,

亲切披上老乡的肩。

“大哥啊,

胜利离不开老百姓,

人民恩情重如山”。

说罢示意赶快走,

细细叮咛要安全。

老乡激动说不出话,

忽听伤员开了言:

“同志啊,刚才抬我的他是谁?

好像哪里见过面?"

警卫员小声说:

“他就是周副主席周恩来,

前天还在打摆子,

昨晚通宵没睡眠。”

伤员一听猛坐起,

掉转脑袋往回看。

只见周副主席擦着汗水正招手,

身子靠在大树边。

小战士哗的一下热泪淌,

呜呜直对警卫员:

“请您回去捎句话,

感谢首长抢救俺。

我一定重返前线上战场,

誓死保卫党中央,

誓死保卫咱延安!”



这正是:

血浓于水情似海,

领袖百姓心相连。

军民团结打胜仗,

同心同德换新天。




张新民

新华博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1 15:40 , Processed in 0.6606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