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26|回复: 0

“铁鸟”上天记——追忆新中国首架飞机诞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1 09: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冯 都


  我作为第一代航空工业职工,曾有幸参加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制造,并亲眼目睹这架飞机翱翔蓝天,感到无比自豪。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回首往事,历历在目。现将亲身经历和所见所闻回忆略述,以飨读者。

  舌辩维氏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举。东北边境在抗美援朝中屡遭美帝飞机狂轰滥炸,共和国没有制空权怎么办?时任重工业部代部长兼航空工业局长何长工在中央财政工作会议上首先放炮,急切地提出创建我国航空工业的构想。毛泽东高兴地说:“‘何铁嘴’这一炮放得好啊!应当尽早抓起来。”为求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技术援助,周恩来任命何长工为“中国赴苏联谈判代表团”团长,于1951年1月9日飞往莫斯科。

  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维辛斯基是个久经沙场的外交“狐精”,先用俄语藐视我国:“搞航空、造飞机,你们没有基础。”后用英语鄙视说:“中国现在连生产飞机轮胎都不行,还谈什么航空工业,岂不是笑话。”

  何长工懂得四国外语,他铮铮铁骨,长中国人志气,先用俄语辩驳:“目前我国经济基础差,那是国民党反动派造成的。”又用英语说:“中国人民有毛主席领导,什么困难也难不倒。”接着用德语说:“莫说将来我们会造飞机轮胎,就是原子弹也能造出。”最后则用法语道:“你不肯帮助,我要向斯大林大元帅告你的状。”维氏见何长工能娴熟地讲几种外语,说得口若悬河,这种人才连苏联外交部都不多见,深感来者不善。他怕闹到斯大林那里去会对其不利,思忖片刻,便诚恳地表示:“何长工同志,不要生气嘛,我们将认真考虑贵国的要求,尽量给予满足。”

  经过18天的艰难谈判,2月19日签订了《中苏航空工业技术协议(草案)》,并经斯大林和周恩来批准。苏方答应派遣一批专家,携带各种图纸资料前来中国,帮助仿制苏联雅克18型教练机。

  加紧培训

  何长工一行回国后,中央于1951年4月17日作出《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从国外归来的专家、学者和国内工程师、技术人员纷纷集中,听候调遣。

  那么兴建航空工业的中央企业放在哪里呢?政务院考虑到,1933年国民党“围剿”中央苏区时,曾跟意大利合作,在南昌建造了飞机厂。后来国民党逃亡台湾,人民解放军在南昌接管了30多台设备,4万多平方米厂房和办公楼,以及一条1500米长的飞机跑道。于是作出如下决定:一、航空工业重心建在南昌,对内叫番号“320”厂,对外交往称“洪都机械厂”。二、将南京国民党留下的航空配件厂347台设备和1123吨物资运往南昌,同时将几百名熟练技工调往南昌,予以合并。三、在南昌工厂旁边,开办一所“江西省技术工人养成学校”,第一批招生1000人,上午学理论,下午进厂实习,以最快速度加紧培训技术人才,满足工厂急需。

  我是江西抚州市人,当年15岁,共青团员,正在一家私人雨伞店当学徒。工会保送我去应试,我记得是考小学毕业的政治、语文、算术题目,由于我政治条件较好,未经过多审查就被录取。1951年底赴南昌读技校,分配在车工班,任副班长,学习《机械制图》、《车床工作法》等专业知识。当时的校长由江西省省长邵式平兼,副校长由320厂厂长吴继周兼。学了一年,吴继周在结业典礼大会上宣布:“技工学校第一批学员原计划学制二年,因320厂技工奇缺,迫切需要大家前去上岗,所以提前一年结业。现已派人前往各县招收第二批学员了。你们这批年轻人,成了共和国自己培养的首批航空工业的工人阶级,应当感到无上光荣。”

  昼夜制造

  1953年,我国拉开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帷幕,其中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个工程项目之一,就是江西南昌320厂试制共和国首批10架雅克18型飞机。这个厂逐渐增加到万名职工,全厂处于保密状态,周围圈起电网,厂里驻有百余名解放军,轮换站岗守卫,生产区与生活区完全分开,车间之间的来往要凭介绍信进出。全厂在党、政、工、团的领导下,分别制订各项计划,开展热火朝天的你追我赶竞赛活动,社会主义建设一派欣欣向荣。

  那时我在80车间任计划统计员,每天要与苏联专家打交道,向他们提供生产统计报表。开始去的那年,主要是修理抗美援朝打下的美帝五种型号、400余架飞机,还有人民解放军经过三大战役,打下的国民党从美、意、德、英、法等国购进的数百架飞机。后来生产的重点则用一半力量投入雅克18型飞机的试制了。我所在的80车间负责生产飞机活塞和精密螺丝、螺帽零件,夜以继日地开展技术协作,若出现难题,便由苏联专家亲自动手解决。

  当时,中央第二机械工业部要求厂里把1955年实现飞机上天的计划,提前到1954年夏天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技术要求高,又面临诸多困难,厂党委组织全体职工刻苦学习,忘我工作。设计部门耗费20多公斤白纸,描绘出17个系统、1067份图纸。各车间开展声势浩大的挑应战竞赛,每天24小时分三班昼夜作业,做到人停机器不停。许多职工连续30多小时不下生产第一线。整机装配车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土法上马奋战9昼夜,胜利排除了最棘手的技术难点,通过静电检验,飞机可以交付飞行了。

  秘密试飞

  1954年7月3日下午5时15分,盛暑火辣的太阳开始西下,首架飞机在对外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紧张试飞。320厂的飞机场上,空荡荡,静悄悄,只有几位领导同志、专家组长、设计人员坐在看台上,全厂职工都站在各自的车间、科室外面仰天观看。驾驶员段祥禄与刁家平登上自制飞机,进行起飞时慢滑、中滑、快滑,陡然腾空而起,昂首冲入云端。人们看见飞机伴着隆隆的声响,像一只雄鹰在蓝天盘旋,忽而迅速上升,忽而垂直俯冲,忽而翻起筋斗,一翻就是四五个,忽而打着横滚,一滚就是五六次,尤其是飞机还未改平,就进入了“失速尾旋”,连翻带滚向下直插,忽而又停止翻滚,以半圆弧线形向上拉了起来,接着轻轻摇摆几下机翼,驾驶员伸出头来向人们致意,全厂职工在不同位置报以热烈掌声。

  经过由远及近的下滑,飞机准确地徐徐降落。驾驶员兴奋地说:“机件性能良好,试飞一切顺利。”在场的厂党委书记兼厂长吴继周说:“新中国第一架飞机在我们厂光荣诞生了,这是震撼中外的一件大喜事。为了经受考验,厂部决定还要进行为期一周的试飞,并将这架飞机命名为‘初教—5’。”于是,从次日起至11月止,又在工厂上空秘密试飞13个多小时,每次约2小时,结果再次证明,飞机质量很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

  晚饭时,我在厂区4个大食堂看见人们欢欣雀跃,又看见许多人回到家中向亲人们奔走相告,引发我的无限感慨。次日,我上班写了一篇《祖国首架飞机在洪都蓝天翱翔》的特写,刊发在车间墙报上,车间领导和同志们看到后大加赞赏,说:“小冯读书不多,进步很快。”从此我申请把名字改为谐音“冯都”,以纪念亲身参加首架飞机的制造。

  万人庆典

  7月25日,是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划时代的日子,320厂万名职工在飞机场隆重举行首架飞机竣工典礼大会。这天上午晴空万里,我排在80车间队伍前面,从生活区穿越生产区,向飞机场进发,按指定位置席地而坐。临时搭建的大会主席台四周红旗招展,上面悬挂着横幅“庆祝第一架飞机制造成功大会”,台上坐着中央二机部、航空工业局、省委、省政府、南昌市及厂领导同志,还有苏联专家组长及夫人。报社、电台的记者忙个不停。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和鞭炮声中开始,几位领导相继讲话,热烈颂扬我国自制的飞机在军旗升起之地南昌胜利诞生。会场上不时响起一阵阵雷鸣般掌声。

  接着飞机开始以矫健的英姿,在喧天的锣鼓声中再次升上蓝天,先后作了一个小时的飞行表演,一会儿高空翻滚,一会儿低空盘旋,那凌空气势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二机部部长赵尔陆高举双拳,在空中挥了三圈,然后在扩音器里连说:“太棒啦!太棒啦!”苏联专家组长瓦西列夫在台上大喊大叫:“飞机性能好极了!好极了!”经历艰苦奋战的广大职工,此时更是兴高采烈,一片欢腾,许多职工动情地流下了热泪,各车间主任紧握身边工人的手,并与技术人员拥抱,共享幸福喜悦,共庆重大胜利。

  这是一个难忘的不眠之夜,厂里张灯结彩,举行盛大联欢晚会,通宵载歌载舞。次日一早,人们在广播里聆听了新华社播发的《我国自制飞机成功》的重要新闻,《江西日报》和首都报纸都以头版头条登载了这一喜讯。

  领袖祝贺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北京获知南昌自制首架飞机胜利成功,并通过国家鉴定,非常高兴,立即发来贺电,表示热烈祝贺。毛泽东主席闻讯,专门寄来嘉勉信,信中说:“第二机械工业部转国营320厂全体职工同志们:7月26日报告闻悉,祝贺你们试制第一架雅克18型飞机成功的胜利。这在建立我国的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希望你们继续努力,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一步地掌握技术和提高质量,保证完成正式生产的任务。?摇毛泽东?摇1954年8月1日。”国家副主席朱德也为320厂写下了“发扬工人阶级积极性、创造性,增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题词。陈云副总理也视察了320厂。8月26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庄重批示:“同意雅克18型飞机成批生产。”不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刘少奇视察江西时,也专程深入到320厂,看望了苏联专家,对他们说:“毛主席访问苏联时,斯大林送给毛主席一架伊尔14型飞机,那是全国第一架。现在我国工人阶级自己能够制造飞机了,谱写了航空工业的灿烂乐章。谢谢你们无私的国际主义援助。”

  
(《福建党史月刊》授权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独家发布,请勿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5-3 01:10 , Processed in 0.17955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