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57|回复: 0

解读苏联解体的一个公式——评肖枫的《苏联解体我的解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3-13 10: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刘建飞
2012年03月12日10:04   来源:《北京日报》


《苏联解体我的解读》,肖枫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出版。


  著名国际问题专家肖枫先生的新著《苏联解体我的解读》,堪称目前国内对苏联解体研究富有新意的力作。与一般的论文汇编性的著作不同,该书是由作者一支笔从头写到尾的,所以风格统一、系统性强、逻辑严谨。加上作者长期从事国际社会主义研究的功底,使该书视野开阔,并具有相当理论深度和学术高度等优点。

  ■这部著作既揭示了苏联体制及其弊端的形成过程,又梳理了从演变到突变的发展脉络

  解读历史,首先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这是最起码的唯物主义态度。如果对历史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意裁剪、糅合,那么这样“解读”出来的东西肯定是没有说服力的。在这部著作中,作者用一半多的篇幅来叙述、剖析苏联解体的事实与真相,既揭示了苏联体制及其弊端的形成过程,又梳理了从演变到突变的发展脉络,给读者展示了一幅清晰的图景。

  作者提出:“苏联这个‘庞然大物’的崩溃,可以说不是败在硬实力上,而是败在软实力的丧失上。”这是一个很有新意的观点。1991年苏联解体时,苏联军事力量仍可与美国相媲美,经济实力也大于多数发达国家,然而,由于其政府的内外动员能力全部丧失,所以,国家解体了。苏联这个超级大国的崩溃,是由执政党自己发动的一场“改革”从内部摧毁的。问题显然不是因为硬实力,而是出自软实力,首先是党员和国民的思想“乱套了”,于是凝聚力丧失,组织瘫痪,政府失去了动员力、号召力和组织力,甚至军队也不听指挥了。苏联解体的历史表明,软实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基础,当一国软实力丧失时,无论其硬实力有多大,其综合国力都相当于零。由此可见,国家生存、发展以及崛起都离不开软实力的支撑。作者的这一分析视角,既有新意,又遵循了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作者用“合力论+重点论=内外远近因+党与体制问题”这个公式来解读苏联解体,更让人信服

  该书第二篇“本质与根源:如何看苏共变质苏联解体”,可谓是全书的核心部分,作者探本求源,对苏联解体做了令人信服的解读。对同一个历史事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除立场、观点、利益不同外,很多时候是由错误的思想方法造成的。作者在本篇一开头就提出“如何看:先要把思想方法搞对头”。他所提出的四条:坚持“合力论”与“重点论”相统一;一切从事实出发,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没有完结,认识永无止境,都是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思想方法所要求的。

  作者运用上述方法,在深入分析苏联解体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认为苏联的解体和崩溃“直接毁于”其执政党苏共的变质和危机,而苏共的蜕变虽有“长期性”,但其整体质变却具有“快捷性”,最关键的几步都发生在戈氏后期,垮起来快得很。苏联的崩溃虽然看似一朝一夕的事情,但实际上却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从历史根源看,问题不在这个或那个具体问题上,而在总的指导思想上,这就是:“看近了共产主义,长期存在超越发展阶段倾向;高估了社会主义,不自觉地重新陷入乌托邦;低估了资本主义,总的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忽视了封建主义,使社会主义发生严重曲折。”正是这种长期“左”的指导思想,使苏联的整个政治经济体制长期僵化而得不到改革,导致斯大林时期形成的体制,直到戈尔巴乔夫时期仍基本没有大的改变。这是苏联崩溃的制度上的根源。所以作者认为,“党”和“制度”是造成苏联解体的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两大问题。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作者主张坚持“合力论”与“重点论”相统一,外因、内因、远因、近因相结合,紧紧抓住“党与体制”这个根本点,最后得出“合力论+重点论=内外远近因+党与体制问题”这个解读公式。用这个公式来解读苏联解体,更让人信服。

  ■作者着眼于中国自身,从苏联解体中发掘出十笔“财富”

  中国关注苏联兴亡史,除了在地缘政治上苏联曾是中国北方的最重要邻居、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力量的原因外,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苏联是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道路和制度上曾经是中国的“老大哥”和学习样板。解读苏联解体,主要在于吸取苏共变质的沉痛教训,即“变人之教训为我之财富”。作者专门用一篇“警惕与借鉴:中国怎么办”来总结教训,从苏联解体中理出了十笔“财富”:一是“丢了政权”为最大教训,搞社会主义不能不要“政治前提”;二是必须把握改革的“主导权”,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辩证关系;三是应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大,绝不可违背客观经济规律;四是苏共对外教训:走样的“国际主义”与地道的“霸权主义”;五是民主自由要发扬,但集中和权威绝不可全盘否定;六是资本主义不可不借鉴,但顶礼膜拜要不得;七是人类优秀政治文明成果要借鉴,但照搬西方体制不是出路;八是对西方的西化、分化和演变要高度警惕,但从本质看这是国家软实力竞争问题;九是党离不开人民,归根结底“最终选择权”在人民;十是搞“中国特色”就要去“苏联特色”,既同苏联“切割”,又不“照抄”西方,这就是中国自己选择道路。

  同苏联相比,中国恰恰是因为有了这些“财富”,不仅社会主义旗帜未倒,而且还不断创造辉煌成果,国家崛起进程让世人刮目相看,中国模式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认知。当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继续再创辉煌,还要看这十笔“财富”是否守得住,并且是否继续升值,是否根据新的形势继续发展和创新。胡锦涛同志在201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四个“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考验(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和“更加尖锐”的四个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这些考验和危险,基本都是当年苏共所面对的。只是当年苏共在这些考验和危险面前,没有经得住考验而铸下了历史悲剧。

  (作者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副所长、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12:50 , Processed in 0.2733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