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97|回复: 0

王聚英、尤秀斌、全世杰:青春理想开始的地方——栗战书在冀中岁月(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1 19: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四十八年前的1968年冬天,一个天真烂漫、单纯而热情的青年学生走出学校,回到了西柏坡附近的平山县杜家庄,他呼唤着人世间的善良、真诚和温暖———太行山深处的家乡一下子接纳了这位来自古月中学的知识青年,之后他开始回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就是年仅17岁的中学生栗战书。

    四十八年后的今天,一批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当代大学生到西柏坡参观后,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栗战书他们这批回乡知青是如何迈开人生第一步的?他在基层县乡村度过了怎样青春?他的青春理想是如何形成的?有那些故事?对我们当代大学生有何现实的指导意义?

    红色文化专家王聚英认为:作为一个在河北基层工作了二十年的干部,栗战书从农村基层干起,先后当过农民、大队会计、生产队长、机关干部,一直到县委书记。他把生命最宝贵的年华留在了河北那片土地上;而作为那个时代的一个杰出代表,河北绝对是他事业起步、实现个人理想的处女地……我相信,这里曾经有他彷徨困惑的沧桑岁月,也是他们个人青春理想开始的地方,在这里他产生了早期的理想和对世界最初的幻想,当年一个小小的人生目标实现的瞬间,一个艰苦奋斗实干创业的梦想便已穿越生命的时空,义无反顾地开始飞翔了……

    近日,笔者来到河北冀中,沿着栗战书当年的“青春工作路线”,重上太行山、平山县、西柏坡、山西盂县,走进石家庄、无极县,遍访老乡、老干部、老工人、老知青,人们充满感情地讲述一个个平凡而感人的“故事”……我们发现栗战书在冀中“不寻常的二十年、非同一般的二十年”,同样是河北冀中人民一直珍藏在心中的一段难忘岁月。人们钩沉起的不仅仅是一段过去往事的记忆,他们更称赞的是那个年代青年的一种艰苦奋斗精神,珍视的是一种青年干部和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情感,记下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作风,更是一个理想青年的青春向往。熟悉的场景,亲切的话语。又让当地干部群众想起当年那个回乡知青、青年干部——栗战书。

    在中国华北的冀中平原,有一座历史上著名的英雄城市——石家庄。石家庄地处京畿重地,西倚太行,东眺渤海,北接京津,南通中原,历史上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他是千年古郡,百年城市,四十余年省会。在石家庄西北方向90公里之遥,就是著名的革命圣地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现在早已名扬华夏。西柏坡是“两个务必”的诞生地和进京“赶考”的出发地。石家庄还是全国解放的第一个大城市,发生在半个世纪前的石家庄战役,曾被朱德总司令誉为“解放大城市之创例”。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华北人民政府在这里宣告成立,《人民日报》在这里创刊,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创建,第一套人民币在这里诞生,解放区第一座红色水电站----沕沕水发电站在这里兴建。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西柏坡指挥了著名的“三大战役”,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西柏坡成为石家庄乃至河北最靓丽的名片。同时,巍巍太行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屏障,这里有百团大战指挥所旧址。为人们所称颂的“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太行山上铁的子弟兵“平山团”、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词创作者曹火星等等都出自石家庄、平山这片热土,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柯棣华也在石家庄战斗生活过。



    特别是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培育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支柱。这里走出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革命者、战斗英雄,劳动模范、文艺家灿若群星……任余晖舒卷,暮雨奏乐,阅尽世间沧桑。五十年代,栗战书就出生在革命圣地西柏坡附近的一个红色革命家庭。

    一、艰苦朴素的家风



    1950年8月,栗战书出生在平山县西柏坡附近的一个革命家庭,家里给他起的名字叫栗战书。“战书”这个名字里,隐藏着的不仅是一段家史,也是一种对叔父栗政通的怀念。

    栗战书的祖父弟兄四人,其中祖父栗再温在北京上大学时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回到家乡,成为当地百姓公认的“大共产党”。解放后,栗再温职位曾至山东省委常委、副省长。不过,对栗战书的人生产生直接影响的除了爷爷,父母,还有叔叔栗政通。

    栗政通生于1923年,1937年入伍,追随王震将军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以及后来的保卫延安的战斗。

    1949年,在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时,这位身经百战的营长在陕西眉县壮烈牺牲,年仅26岁。出版于1949年6月的《人民军队》报刊登这样的通讯:“1949年6月12日,噩耗传来,毛主席的好战士、优秀共产党员栗政通营长于陕西眉县马家山战斗中光荣牺牲了!……为完成任务,栗营长不顾一切带领三连冲上山去,不幸腹部连中数弹,与人民永别了……”

    就在战书出生的前半年,其为营长的叔叔栗政通牺牲于陕西眉县战场。在其叔叔牺牲的前几天,家中接到他“一封战地家书”,并附北面有题词的唯一一张照片:“这是我寸心的表白:当我为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的时候,让这张被战争锻炼成的肖像,随着你们漂泊吧”。战书父亲硬是步行四个多月,用牲口将弟弟的尸体运回家乡。为纪念弟弟,战书父亲以弟弟最后一封 “战地家书”为儿子命名。表达对兄弟的怀念之情。

    栗战书的父亲栗政修,1934年入党,曾任党的地下交通员和村支部委员,经常受栗再温等人派遣传递情报、散发传单、站岗放哨等,为党的事业和抗日救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尤其是当父辈和兄弟们都参加了革命工作,家中只留下他一个男劳力,其余都是老人、妇女和孩子时,他以自己的勤劳、善良和坚韧,毅然肩负起耕种农田和管理家务的重担,为这个拥有几十口人,先后走出多位高级干部和多位县团级干部、专家、教授等各方面人才的大家庭,默默无闻奉献了一生,是栗氏革命大家庭的好后勤、好管家。栗战书的同学齐梅鹿说,栗政修常教导战书,让他吃亏让人。对他说:“吃亏是福,让人是德”。

    祖辈、父辈们的事迹深深影响教育着他,使他从小就对党产生了真挚浓烈的感情,对为民族解放英勇献身、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英雄无限景仰。他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那里的沟沟岭岭、一草一木和勤劳善良的人民,更热爱自己那个充满传奇故事的革命大家庭。因此,他总有许多感情要抒发,总有许多心里话要倾诉。这或许就是他作文写得好的“秘密”;或许也正是由此,他的心底开始萌发一缕缕诗思,为他后来爱上古体诗词创作埋下了“伏笔”。

    父母对他家教的严格,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他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老布尔什维克和共产党人的家风。这样的好家风应世代相传。受家风熏陶,栗战书自幼上进,憧憬能像先辈一样做一番事业。

    受革命大家庭的熏陶和影响,栗战书自幼勤劳善良、聪敏上进。在杜家庄读小学时,成绩就很优异。后来,他考到古月中学读书,他一上中学,就被选为53班学习委员,他曾写过一首诗:“同学选我当干部,我的心里犯嘀咕。难得同学寄厚望,又怕学习误功夫”。此诗齐梅鹿同学记忆犹新。

    读初中时,他写的多篇作文成为学校范文。其中有一篇是《母爱的灯光》,结尾的话让同学王素闻至今难忘:“……每当周末踏上回家路,我会深深想起:杜家庄南沟是我的家乡,家乡里总会有亲人热情的目光。在那家乡路的尽头,是一条泥土的街巷,那里有母亲为我点亮的灯光,母爱的光芒,照亮我回家的路,也照亮我前进的路,给人以力量,激励着我走向远方……”。

    由于在学校成绩优异,表现突出,初中一年级第二学期就被吸收入团,在保存他的入团档案中,介绍人王素闻在他的鉴定评语栏里写道:“该同学热情大方、淳朴善良、艰苦朴素、成绩优异,勤俭节约、阳光向上……因此,我志愿介绍他加入中国共青团”这是一个初中学生获得的最珍贵的奖励。应该说,人生的梦想从这第一份鼓励开始,便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我深信,入团评语鉴定开头的那“十几个字”的评价,成为他日后精神与心性的永远牵引。

    据栗战书的同学齐梅鹿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年三月是天桂山的庙会。届时,上山看“白毛女”洞、烧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栗家门前是人们必经之路。每年这个时候战书的曾祖母便和家人在门前支一口大锅,搭起席棚,给过路香客免费供应茶水。有的还管饭。在家庭的熏陶影响下,栗战书从小就知道关爱他人,为人民服务。

    上世纪60年代,齐梅鹿与战书同在平山古月中学读书。同为班干部。那时学校条件非常简陋,每天千余名同学都在操场露天吃饭。一个班一筲菜汤,一筐窝头。 13、4岁的少年,一开饭一拥而上,枪勺子捞稠菜。战书总是站立一旁,等同学们“捞光抢完”,再下勺子舀汤喝。

    1966年初秋,邢台发生大地震,波及冀中的古月中学。学生们在操场搭席棚居住。秋雨绵绵,寒凉袭人。战书让同学睡里边,他却把头睡在门口,稍一有风,雨水便浸湿其被窝。

    “文革”开始后,学校停课闹革命,他和同学们保护了学校一大批教师和干部。

    1968年4月,中央发出中共中央提出毕业生分配,实行“四个面向”方针以后,各地陆续动员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一年秋天,栗战书他们开始办理毕业手续,准备毕业回乡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二、回乡知识青年

    1968年秋,毛主席发出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全国形成上山下乡运动高潮。这年初冬,年仅17岁的栗战书从河北省平山县古月中学毕业,他兴致勃勃地离开了学校,回到了平山县乡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小村的名字叫杜家庄。这是一个仅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这个小村东北边不远有岗南水库,隔滹沱河与西柏坡相望,这里西邻天桂山“白毛仙姑”洞。栗战书从此开始了他的知青岁月。



    记者齐梅鹿当年笔下的平山县杜家庄南沟村是:一道山梁自天桂山蜿蜒而下,到南沟如“龙归故池”,弯身而卧。一道小溪,潺潺流过。三座石桥,沟通两岸。两三灯火,八九人家。一山林木,万千生机。就这么一个小山村,战争年代,可是“名满冀西,声震平山”,“南沟一家栗姓,平山半部党史”;战争年代,几十口人的南沟栗家,产生平山第一位共产党员、走出15名革命同志,捐献三位革命烈士!

    他们写道,1968年冬天,我们这批中学生回到了太行山区乡村,在这里度过了寒冷令我们难忘的第一个月,“我们开始每天在完全和平与自由之中劳作”,小村外地里覆盖上了厚厚的雪层,白天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山上的白雪在阳光照射下极为耀眼;夜里,月光洒在闪闪发亮的雪上,“附近是死一般的寂静,踩在脚下的雪嘎吱嘎吱地响着,真是令人畅快”。

    栗战书的同学王素闻说,栗战书以艰苦朴素、勤劳善良出名。那时,每日伴随他的是玉米、果林、牛羊、锄头、镰刀、牧鞭……他有时赶着几十头牛羊来到被洪水冲决而形成的几丈深的断涧深壑里,牛羊在沟底无声息地啃草,他在草沟里望天望云,心事像天空飘渺的白云,充满了迷茫。不知归宿在哪儿?

    当他们用辘轳从几丈深的水井里一次只搅上半桶水再推回时,当他们赶着毛驴车从田间收回每人一年的口粮时,当他在北方炕头大锅里烧玉米秸贴玉米面饼子时,太行山四月的雪花棉絮般飘逸在他们纯真的惊诧和虚妄的激情里时,他是那样单纯热情、虔诚无瑕、无欲无望地接受着华北太行山偏僻小山村的“再教育”啊!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青春的激情,生活的艰辛,让他陷入了无边的困惑与迷茫:“文化大革命”究竟要干什么?我们回乡知青的青春是什么?农村年轻人的青春该怎样度过?难道我们永远在农村扎根一辈子吗?我们的前途命运归宿又在哪里?一年多以后,在杜家庄的回乡知青们开始陆续离开,有的当兵参军、有的外出做工。

    在农村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农民一样,除了放羊还学会了耕地种田拉车打场等多种农活。他每天早出晚归,不辍劳作,为这个大家庭尽着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杜家庄一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加上当时政策上的诸多失误,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都很差。因此,他吃了许多苦,但也得到了从身体到心智的磨砺和锻炼,为他后来走上日益重要的工作岗位做好了多方面的准备。就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中,栗战书仍然保持着极强的求知欲。他想尽办法找书来读,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他还常常赶着羊群来到埋葬叔叔栗政通的地方,遥想着当年叔叔驰骋疆场、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壮烈牺牲的英武身姿和悲壮场景,憧憬着自己也能像革命先辈一样做出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

    1969年春天的珍宝岛之战,把整个中国都推入最高战备状态。为了保卫祖国,平山县各村全民皆兵,开始挖地道。有一天,栗战书正在挖防空洞,突然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信中说,“栗政通,我的战友,我时刻怀念着你。随着岁月的流逝,我要来看你了。我最后的心愿,就是能找到你的妹妹或家人,把你牺牲前的口信亲口转达给他们,还他们一个生活中最真实的英雄,我还想亲口告诉他们你的那些让我永不能忘怀的故事……”这封信迟到二十多年,使他想起牺牲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叔父栗政通和在山东含冤去世的祖父栗再温,一种亲人般的温情感动得他不由自主地两眼充满了泪水……

    2005年,栗战书在从未见过面的叔叔栗政通牺牲56年的时候,以饱蘸亲情与激情的笔触,写下了《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一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份不同寻常的英雄情结。他这样写道:“我中学毕业回乡务农,在生产队里当了几年农民。每当我赶着羊群,来到埋葬叔叔的这座山头时,不尽的思念总是涌上心头。我常常蹲在山头上,两眼凝视着叔叔的墓,没有见过面的叔叔的形象总是浮现在眼前:他站在山头上吹响了冲锋的号角;他端着冲锋枪向疯狂的敌人扫射;他用刺刀扎向敌人的胸膛,敌人应声倒下;他骑着战马,高举着手枪,率领着千军万马向前奔腾,势如排山倒海,锐不可挡;他受伤了,额头上裹着绷带,用手捂着淌血的腹部,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冲去……他,在我的想象中,就是手托炸药包的董存瑞,就是用身躯堵住敌人机枪眼的黄继光,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端着爆破筒跳入敌群的王成!”

    “文化大革命”开始,栗战书的祖父栗再温在山东遭到错误批判,被林彪、“四人帮” 及其在山东的代理人打成反党分子,蒙受不白之冤。但他始终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坚持党性原则,不向林彪、“四人帮”及其代理人的极左路线妥协和屈服,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栗再温,“文革”中因不屈服于“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 最后在狱中被迫害致死。临死,他口中尚喃喃自吟南宋郑思肖诗句:“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栗战书去追忆亲人,继承他们的遗志,完成他们未尽的事业。

    三、栗家的故事与党中央选择西柏坡

    “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一夜秋风松江月,两三灯火是故乡。”

    2004年9月28日,从陕西调往黑龙江的第一个中秋,栗战书写下了这首题为《江畔思乡》的诗。在注释中,他写道:“是夜,秋风习习,独自在松花江畔走步,见明月倒映水中,两岸灯火也在水中闪烁,不觉念及故乡杜家庄南沟。回到住所,洒泪而作。”这首诗本是栗战书几十年来积累的数百首诗词中的一首,然而,令很多人更为关注的是,栗战书这位常年奔波在外的党政高级干部何以对自己的家乡如此眷恋?那个西柏坡附近叫做“杜家庄南沟”的地方究竟是个怎样的所在?

    河北省平山县杜家庄村位于平山西部深山区,南沟是它的一个自然村。这里四面环山,沟岭纵横,只在溪水长流的沟盆中散布着七八户人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上去很不起眼甚至十分闭塞的小山村,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却曾上演了一幕幕壮丽的革命大戏。这里仿佛一个小小的指挥所,领导和指挥了平山县乃至整个冀西中共党组织的建设、农民武装斗争的开展和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斗争。有多少人曾来到这里寻求革命真理或者共商救民大计;有多少人在这里走上革命道路,然后一步一步成长为党的高级干部,至今没有谁能一下说得清楚。但人们都知道,这个小村里有一个“满门忠烈”,先后出过三位革命烈士和两位省部级以上干部的栗氏革命大家庭。

    栗战书的祖父栗再温,1908年出生在平山县,8岁进本村小学读书,后考入县立洪子店高小,1924考入北平大同中学读书。曾经在北京孔德学院读书,任北平孔德学院党支部书记。1925年“五卅”惨案后,参加了李大钊领导的三次示威游行。1927年在北京上大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平山籍第一位共产党员。后曾任河北省委秘书长,山西特委书记,直西特委宣传部长、书记,冀鲁豫特委宣传部长,冀西特委组织部长、书记,晋察冀四分区地委书记。他从1934年至1940年,前后在冀西工作战斗了5年多的时间。作为平山早期党组织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又是老百姓公认的“大共产党”,他居住的地方自然成为当时平山革命的重要聚集地和指挥中心。“南沟出了个栗再温”、“南沟闹起了共产党”,“南沟是共产党的一个基地”,这些在当时民间广为流传的话反映出了人民的心声和南沟的影响。后来在晋察冀革命斗争史上做出过重要贡献的李德仲、王昭、于光汉、徐达本、姜占春等都曾到过南沟,请他指导工作,和他共商对敌斗争方略。



    这个仅有五六户人家的南沟,也因此成为敌人眼中的“赤色村庄”。从1935年—1943年,国民党反动派和日寇对这里恨之入骨,十几次奔袭抓捕,数次抄家抢劫,三次放火烧房,栗家始终坚强不屈。家破人亡,革命信念不动摇;环境险恶,忠心赤胆不畏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栗再温先后任华北总工会主任,中华全国总工会组织部长、书记处书记,中共山东省委常委、候补书记、书记,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等职。1967年2月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终年59岁。1979年平反昭雪,并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1947年5月,西柏坡被中央工委选为解放全中国、筹备新中国的领导中心,不仅有其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而且有多年来建立起来的革命基础和政治优势。正是因为栗再温和他的战友们领导冀西人民,逐步把冀西建设成为铜墙铁壁的抗日根据地,平山县被誉为“抗日模范县”,为后来全国解放战争时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奠定了坚实基础。
平山县革命发动较早,大革命时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到1946年,全县党支部为608个,共产党员由1931年的60人发展到19.535人,人民群众听党的话,群众基础较好。自抗日战争以来,平山县为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边区两大根据地所环抱。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第四军分区和第二军分区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晋察冀边区政府、晋察冀军区等首脑机关也曾在这里居住长达三年半之久。平山县是晋察冀边区的模范县,西柏坡是个模范村。西柏坡1937年冬建党,到1948年时已有党员40名,分布在33户,占全村人数的12.3%,占全村户数的33%。

    栗战书的叔父栗政通生于1923年,1937年抗日战争中参加平山团入伍,编入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八团,在王震将军率领下参加了抗日战争,亲历了百团大战、保卫延安的战斗、南泥湾大生产、南征北返。解放战争中,他参加了著名的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1949年在西北战场上进行的带有战略性质的扶眉战役中,叔父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一兵团第二军六师十八团独一营营长,在攻占马家山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6岁。



    2001年4月,时任陕西省委常委的栗战书同志曾为纪念在扶眉战役中英勇牺牲的叔叔栗政通烈士撰写了一篇题为《寸心的表白》的纪念文章,连续刊登在《中华儿女》杂志第187期、188期上。关于这些在栗战书的回忆录“寸心的表白——缅怀叔父栗政通烈士” 中可以看到栗政通的革命人生:

    从参加革命到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十几年里,叔叔就是靠这些家信、相片与亲人们相会。叔叔牺牲留下的这些家信,我每看一遍,灵魂就受到一次洗礼,从中体味到叔叔作为一个革命战士的内心世界,对叔叔为革命英勇献身的大无畏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革命战争年代,叔叔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他们付出的不仅仅是鲜血和生命,更重要的是泣血的高尚灵魂和品质。叔叔虽然没有给亲人留下物质财富,但却用光辉的瞬间,为我们留下了伟大的永恒——勇士对真理的追求,战士对幸福的追求,智者对自由奋争以及在这样的追求、奋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坚毅、果敢和忘我献身的伟大的品格。亲爱的叔叔,您安息吧!您的精神就像那波涛滚滚的渭河之流水,奔腾永不息;您的品格就像那巍峨雄壮的秦岭之巅峰,永矗我心中!作为您的晚辈,侄儿也将以“战士的心”与您相会——“共产党人是刚强的,共产党人是勇敢的,共产党人是无畏的,共产党人是无私的”。叔叔等老一辈革命先烈高尚的精神和品格,将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作风,做人民的好公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满腔热忱地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然而,栗政通为革命做出的贡献还不止这些,他与中共中央落脚西柏坡紧密相关。

    1941年3月12日,毛泽东亲自到南泥湾视察,在接见平山团(三五九旅七一八团)时讲道:从目前的形势看,若抗战胜利了,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终究会有破裂的一天,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到时候形势恶化,靠山的上山,临水的上船,我们决不能放弃武装斗争。并说,如果不得已的话,他准备打算带一些部队上六盘山去打游击。



    据平山团老干部王凤仪回忆录记述,这时,平山团的干部栗政通说:去六盘山干什么?晋察冀有座更好的山,就是我们太行山的平山县,被聂荣臻司令员称为“晋察冀的乌克兰”,何不到那个地方去?

    毛泽东问道:“那地方如何好?”

    栗政通答:平山县位于河北省西部太行山中段东麓,北岳控其东,太行揖其西,北依林峰,南对光禄; 右襟冶水,左带滹沱;万山峨峨,百川浩浩;钟灵毓秀,物华天宝……西柏坡位于我们平山县中部、滹沱河的北岸,正处于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会处一片马蹄形的山坳之中,背靠山湾,面向河川,进退之间,临山直接可以进山……

    毛泽东又问:“平山县名的来历哪?”

    栗政通不假思索回话:据说在唐朝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在房山集结十万兵力,到陕西潼关平定“安史之乱”,唐玄宗为了表示平灭安禄山的决心,诏改房山为平山。又改鹿泉为获鹿(获取安禄山之意)。平山还是汉代名将韩信以7000兵力打败20万敌人的“背水一战”之古战场。这一带历史典故极多,包括著名的 “背水一战”。

    毛泽东自言自语地说:平山、平安,靠山的进山……。

    这一切都给毛泽东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使他同平山县亲近起来。毛泽东虽然没有到过平山,平山却似乎就近在眼前。

    栗政通没有想到,他的一次与领袖的随便漫谈对话,会给平山带来一次成为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的机遇。再加上毛泽东在延安就平山情况问过曹慕尧,确信这里是一个好地方。

    四、毛主席在延安礼堂观看流传于平山县的故事《白毛女》

    歌剧《白毛女》取材于栗战书的故乡晋察冀边区平山县天桂山广为流传的“白毛仙姑”的故事。据杜家庄的老乡们说,几十年前,他们家乡附近的天桂山上住有零星人家,还有一座不大的山神庙。抗日战争爆发初期,天桂山上就开始闹“白毛仙姑”,说有人看见“白毛仙姑”来山神庙收取贡品,吓得村里人不敢去天桂山打柴、种庄稼。眼看着山那边的地一天天荒下去,乡亲们心里发急,可没人敢去抓鬼。于是,胆子大的人带上土枪,去了天桂山的山神庙,最终也没有结果。



    1938年八路军解放平山县燕尾庄后,抗日工作很难开展。据说村里有“白毛仙姑”出没,村民们讲迷信,每逢初一、十五,全村人要到奶奶庙供奉。一天,区干部在村里召开村民大会,但村民大多没来参加,原来那天是十五,村民都去上供了。当晚,区、村干部与民兵隐藏在奶奶庙里,三更时分,果然看见一个披着一头白发的“仙姑”到庙里来拿贡品。他们大叫:“你是人还是鬼?”那“仙姑”急急地夺路而逃了。区干部等紧紧追赶,后来追到一个山洞,看见那“仙姑”还有一个小白孩。区干部和民兵举枪问她:“你到底是人还是鬼?”这时“白毛仙姑”突然跪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她是山下杨家庄的村民,9年前,她才17岁,被恶霸地主看中,以讨债为名逼死她爹,把她抢走。到了地主家,她被地主奸污,怀了孕。后来地主又订了亲,要害死她。一个女佣将她放走了。她逃进了深山,住在山洞里,生下了孩子。因为晒不到太阳,吃不到盐,几年后全身毛发都变白了。她以野果、野菜充饥,吃奶奶庙里的贡品,以石头、树枝抵抗野兽,顽强地活了下来。区干部告诉她,共产党、八路军来了,世道改变了,把她救出了山洞,重新回到村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这个广为流传“白毛仙姑”的故事,传到了延安,深深的吸引了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学生们。为了搞清故事真相,刚从延安鲁艺毕业的李满天,千里赴太行,担任《晋察冀日报》和《冀晋日报》编辑、记者,他深入西柏坡地区的天桂山一带,在栗再温一家的帮助下,走访有关白毛仙姑传说的附近村庄,经过深入采访,写出了报告文学《白毛仙姑》发表在《晋察冀日报》上,后又写成短篇小说《白毛女人》发表。1945年,在时任鲁迅艺术学院副院长周扬的主持下,由贺敬之、丁毅执笔以“白毛仙姑”故事为题材创作出了歌剧《白毛女》。准备在党的七大期间演出。

    1945年4月10日深夜的延安。延安中央党校礼堂,鲁迅艺术学院正在彩排一个新的大型歌剧——《白毛女》,为即将召开的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献礼。

    台上演员在激情忘我地表演,台下坐满了身穿灰色军装、荷枪实弹的八路军战士,几乎所有的观众都沉浸在白毛女感人情怀的悲剧中。当剧情进行到地主黄世仁向喜儿(白毛女)施暴时,几个看戏的女同志失声痛哭起来……“啪”台下突然响起了一声枪响。黄世仁应声倒了下去,戏立刻停了下来。剧场一派寂静。“谁乱开枪?!这是演戏啊!你们当真的把我们演员枪毙了!把他的枪下了!”一位团长怒吼。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因为演员把黄世仁的坏,演绎得入木三分,看戏的指战员完全进入了剧情。平山团战士王大春怒火中烧,向“黄世仁”开了枪。演黄世仁的演员,帽子被打掉,子弹从他的头发上穿过去,人无大碍,有惊无险。从此规定,剧团到部队演出时,事先都要把战士佩枪的子弹卸下来,看戏干部们的枪弹也不许上膛,以免再发生意外。

    王大春向“黄世仁”开枪的事,很快传到了中央首长那里。由此引起中央首长,尤其是毛泽东对歌剧《白毛女》的关注。1945年4月22日,也就是党的七大召开的前一天,延安中央党校礼堂座无虚席。歌剧《白毛女》在这里举行首场公演。来自全国各解放区的527名正式代表、908名列席代表以及延安各机关的首长,几乎全体出动,观看演出。毛泽东来晚了,他不声不响地进入自己的座位。

    雷动的掌声意味着演出的成功。于是,延安首先刮起了一股《白毛女》热的旋风。延安唱红了,陕北唱红了,晋察冀等解放区唱红了,全中国唱红了。然而,《白毛女》带给平山的并非只是这些。

    五、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



    1947年春天,胡宗南大举进攻延安,中共中央开始向陕北转战,为了化解中共中央被国民党军队全歼的风险,中央在陕北清涧县枣林沟召开会议,决定中央机关一分为二,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的中央前委留在陕北继续转战,刘少奇和朱德带领中央工委先行去华北晋察冀边区寻找中共中央新的落脚点,在中央工委临行前,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你们到白毛女的故乡去吧!”

    栗再温一家谁也没有想到,他们会给平山带来这次机遇。命运开始叩响平山县的大门。他们为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成为解放战争时期的中共“红都”做了基础准备。

    毛泽东通过观看歌剧《白毛女》和接见平山团战士栗政通,开始关注河北省平山县,这给了西柏坡成为全国解放战争时期红都的历史机遇,使西柏坡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浮出了水面,至此,西柏坡站在了历史的前台。

    西柏坡,这个冀西山区滹沱河北岸的小山村,不仅风光秀丽,而且水土肥美。据史书记载,西柏坡原名“柏卜”,始建于唐代,因村后坡岭上翠柏苍郁而得名。1935年,该村一位教书先生将“卜”改为“坡”,又因与“东柏卜”村相对而居,遂改名为“西柏坡村”。她地处华北平原和太行山交汇处,在一片向阳的马蹄状山坳里,三面环山,一面环水,西扼太行山,东临冀中平原,距华北重镇石家庄仅90公里。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经济供给,可为中央驻地提供物质基础。

    1947年春天,刘少奇、朱德等率领中央工委从陕北来到平山县(1938年为纪念在平山战斗过而病逝的第四分区司令员周建屏,在平山西部曾设立建屏县。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又改归平山县。),接见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聂司令留下他们“帮助工作”,聂司令说:“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中央工委发现平山果然是个好地方,由此他们选择留在平山,后落脚西柏坡。



1948年,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率领的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辗转数千里,东渡黄河,风尘仆仆来到西柏坡,与一年前先期到达的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委会合。5月1日,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开始办公。5月26日毛泽东进驻西柏坡,至此,五大书记在陕北分手一年后在西柏坡又走到一起。从此,西柏坡与三大战役、土地改革、七届二中全会、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人、整个中国革命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红都”西柏坡一度成为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

    西柏坡,这个不足百户人家的北方小山村,全国解放战争后期是党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的所在地,在这里完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历史任务,实现了中国革命最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从这里走出了一个新中国。

    六、艰苦的乡村磨练

    杜家庄村民深情的说,日复一日,栗战书和老乡们在太行山深处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穿梭,拦河、打坝、挑粪、种粮、种菜、看牲口、牧羊、铡草、拉煤、担水。在春天农历二三月,冀中冰雪初融,他穿一件蓝色的旧棉袄,常常卷起裤管、光着脚,站在冰水中打坝;夏收时节,打场扛着麦子交粮;秋凉的时候,他们向邻居的老乡们学会了腌菜:粗实的芹菜梗、硕大肥厚的青椒、鲜红的胡萝卜、嫩绿的黄芥菜、瓷实的圆白菜,他都能把它们切成很细的丝,然后放进河北人特制的黑亮黑亮的釉缸里腌起来,几缸腌菜够我们一家人吃整整一个冬天。在寒冷的冬天,他学会了烧炕,烧炕后,冰窖般的小屋便逐渐地暖和了起来。在漆黑的夜里,他背着村民去医院给他们治病。

    他白天顶烈日、冒酷暑,磨、爬、滚、打,学劳动、练技术,脸晒黑了,脱了一层皮,两臂红肿,腿磨出了血泡。夜间站岗、放哨,战备紧张的时候,他们刚刚入睡一阵紧急集合号声,摸黑捆背包。跑步到集合场,有时捆不好,时间已到,抱着被子往外跑,什么洋相都出过。后来又奉命打坝淤地、挖水渠,引滹沱河水进村,浇灌"农田。冀中的4月乍暖还寒,跳进水中,冻得直打哆嚷。脚踩冰渣,两腿划出一道道血口子。他几乎一年365天没有歇着,除了生病。什么活都干过,与群众打成了一片。

    齐梅鹿讲述,当年平山县人们冬季取暖,主要靠煤炭,但是平山本地缺少煤炭。栗战书家乡一带青年多去山西省盂县“推炭”。当时平山青年有谚语曰:“是不是英雄好汉,看你敢不敢去盂县推炭”。推一辆“夹楼车”,带一卷破棉被,揣几块红薯窝窝头,翻山越岭去盂县。一走七八天。推炭尽在冬天,“白白岭”、“十八盘”人称“鬼门关”,坡陡、路窄、弯急、风大、雪厚、冰滑,“白毛风”刮起沙一样的雪粒,打在脸上针扎一样,打在眼里泪流满面,看不清路,稍不留神又有坠崖之险!吃的是雪水咸菜烤窝头,住的是一张光席的小店土炕。推500斤炭一天赶路近100里。“能受了推炭的罪,天下没有受不了的罪!”18岁的战书“五上盂县”。

    有一次母亲给栗战书带了块烙饼。栗战书一路舍不得吃。在离开盂县的最后一晚,战书拿出烙饼准备吃下,看到房东的小孙子眼巴巴瞅着他手中烙饼,垂涎欲滴。那时盂县缺细粮,尤缺白面。有谚曰:“平山的白面面儿,盂县的黑炭炭儿”。平山人带几斤白面,就能到盂县换回一车子黑炭。栗战书招呼房东小孙子过来,把烙饼塞进孩子手里……

    特别使他们难忘的是有一年冬天,他们从盂县“推炭”回平山县,全程共200多华里。他们这一支“推炭”队,兴致勃勃地离开了山西盂县煤矿。由于“推上了炭”的喜悦和兴奋,开始上路的几天,大家还精神咆满,笑声不断,可是上了太行山来到贫瘠的晋东北山区,那长途跋涉的艰辛使开始显露出来。再加上沿途要道都是大山,有时他们还不得不绕道而行。这一带原本是古战场,如今更是人烟稀少、满目荒凉。“推炭”队过境时,有时连水粮也供应不上,他们不得不饥一顿咆一顿,每天以五六十华里的速度艰难前行。有的人腿都走肿了,有的双脚打起了水泡,掉队的情况时有发生。队伍只好走走停停,等候掉队的人。

    冀西太行山区的十一月已进入寒冬,而目越往前走,天气越冷,来山西时的一身装备,此时已根本挡不任呼呼的北风。很多人脚上的鞋已磨得不成样子,土布袜子也露出了脚趾。再加上山路崎顺,食不果腹,其艰苦和狼狈的行状,实在难以形容。特别使我难忘的是路经太行山“十八盘”的情景。那天他们原打算在“十八盘”下的一个村庄宿营,全程也不过五十华里。谁知一出发就遇上了一场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把群山盖成了白茫茫的一片。雪地推车行军困淮更大,他们从早到晚翻山越岭,才走了四十余里,距宿营地还有十几里路程。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而他们正走在一条大山的梁上。山里面人烟稀少,很难找到村庄。他们不得不借着积雪的光亮,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跌倒了再爬起来,遇到险要的路段,大家使手拉着手相互扶持着前进,深怕有人不小心滑下山去。这时侯他们真担心,如果再找不到人家,漫漫黑夜,被困在这雪狂风大的高山上,那后果真不堪设想。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最后,他们终于在山窝里发现了一点灯光,虽然只有微弱的光亮,但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找到一户人家,虽然只有三间小屋,却帮助他们度过了一个可怕的风雪之夜。

    经过千幸万苦,他们终于回到了河北省平山县家乡杜家庄,圆满的完成了大队交给的推炭任务,让社员们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七、知识改变命运

    栗战书回乡参加劳动一年多时间,与栗战书一起回乡的知青同学们,有的当兵了,有的进县城当了工人,有的当了民办教师。杜家庄就剩下他一个人回乡知青还坚守在那里,他感到孤独、徘徊、彷徨。但他认为燕子有燕子的信仰,毕生追求芬芳的春光。今天不努力,明天会失掉一切。新的终要战胜旧的,干什么事不要被别人遗忘,把任何事融化到自己的行动中,就是要做一个新时代的革命青年。

    月光中荡漾着那份期盼,深入农村,老乡们举家欢迎他的那份热情,诚挚朴实、亲如一家的浓厚氛围,让他多年以后,还经常久久回味。晚上,偌大的生产队场院有时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宁静的乡村中他伴着孤独的星光漫步,仰望天空,繁星璀璨却没有一个可与他私语,只有无尽的孤寂围绕着他。回到窑洞,为了排遣这种寂寞,他就打开收音机和他们说话。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夜晚,就这样度过……

    战胜孤独需要学习,孤独的求学者,当他轻轻地翻动书页,整个世界把它拥在怀中;需要友谊,孤独的小屋,因为有了书的陪伴,他镇定地迎接暴风雪来临;需要信念,孤独的小舟,因为有了竹篱的支持,它在茫茫的水中稳住了方向;需要劳动,孤独的耕耘者,当他在大地上留下深深的犁沟,一朵绚丽的花已开在他的心中。

    他开始伴着春花秋月,斜阳衰草,昏黄的油灯在太行山深处的偏僻农村苦读哲学、历史、地理和古今名著,同时刻苦练习写作、学习音乐、锻练身体,吟诗作赋。他把自己写的条幅挂在宿舍的墙上,让这些从生命底蕴中散发出的活力支持他走下去。

    在这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他在与农民老乡的相处中寻找到了无尽的乐趣。一年以后,跟群众一起干活,生活习惯,劳动生活关都过了,群众对他好起来,到他这串门的人也多了,他那小小的窑洞逐渐成了山村的中心,每天晚上,老老少少都络绎不绝地进来。进来后,他就给老乡们摆书场,讲古今中外,讲他们不懂的事,渐渐地就连支部书记有什么事都找他商量。书记说,年轻人见多识广,比他懂得多。这样,他在村里有了威信。他那时不过十六七岁,村里人有什么事也都找他去商量。

    在三年多的时间里,靠着一股子气,一种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遇到任何事情都有挑战的勇气,什么事都不信邪,知难而进。栗战书在担任杜家庄村生产队会计、小队长期间,带领社员打坝淤地造良田。通过修田,打井,挖防空洞,引进拖拉机,改变杜家庄村的面貌。

    白天,栗战书带领大家劳动;晚上,他坚持看书学习。在几年的时间里,他不仅在理论学习上有了深度的提高,而且,他把高中课本全部自学了一遍。但他从来没有寂寞感。因为,他心里很充实。还有,身边有着全村那么多关心他的群众。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71年夏,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有两个招生名额给了平山县,其中给古月公社的有一个。公社领导看栗战书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就推荐他上学。

    先是初选,随后开始政审和体检,这时却又遇到了麻烦,有一个公社革委会副主任说,他家的阶级成分高,即使他初选上了,也未必能走。他在栗战书的政审鉴定表上填写了负面意见,什么不讲阶级斗争,走白专道路。公社书记看了鉴定后,非常生气地说,为何在考生鉴定上做手脚?既然基层推荐上了就让人家去念书。他把旧表作废,重新给填写了鉴定,他政审才得以通过。

    当秋天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生产队广播大声喊他名字的时候,栗战书盼望已久的好消息终于来了。这一年,栗战书终于如愿以偿,以他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表现,优异的成绩,被公社党委推荐上了石家庄地区财贸学校。成为七一级年轻的工农兵学员之一。

    栗战书就要离开杜家庄,到石家庄市去上学了……消息一经传开,生产队的男女老少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他能上学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不负他回乡3年来天天坚持学习的硕果。难过的是大家都舍不得让他走。他即将告别了杜家庄的回乡知青生活,进入另一个新的世界。

    栗战书17岁回到太行山深处的乡村时,曾经迷惘、彷徨过,3年多的时间里,栗战书从一个懵懂少年,经过一步步磨练,成为样样农活精通、业绩突出的回乡知识青年。

    当21岁离开这片黄土地时,他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他的同学王素闻对记者说:回乡的艰苦生活对他的锻炼很大。最大的收获有两点: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农村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他的自信心。”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使他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基层的艰苦生活,能够磨练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在那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

    离开平山县家乡后,他始终怀念在山村那段很清贫、很辛苦、很琐碎、也很困苦而快乐的岁月。怀念的何止这些呢?作为一个祖国新一代青少年,他始终认定,他是在平山县那块土地上开始了青春理想的发端。在太行山区度过的漫长的日子,那块黄土地上的寒凉和艰辛,以及所有的愉快与愁苦,包括屈辱、隐忍、奋斗,包括高尚、卑劣、劳动、创造……他确实把这里作为人生的一个起点,最终都成为他后来从政永远的营养。

    红色文化专家王聚英认为,这也是栗战书人生逆境中的,是他人生中最需要各方面帮助的时候,家乡人民向他伸出了无私的帮助之手。他现在所形成的很多基本观念,形成的很多的基本特点,也是在平山乡村形成的,所以他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看作是黄土地的儿女。这份感动,让他一直珍藏在心!在这里他们开始对文革进行批判和反思。那时他真正体会到了人民、团结、群众的力量,在这里他产生了对中国未来前途的好奇,在这里也产生了他早期靠个人奋斗改变命运的雄心和对中国未来最初的幻想……

    八、为更奋然前行而刻苦学习

    进入财贸学校读书,这是栗战书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上学报道那天,他在学校宽敞的大厅里驻足良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在同一个人身上表现出的反差竟如此巨大!上初中时,本来学习成绩优异,准备考国家重点大学,由于“文化大革命”,他的大学梦破灭了,后来上大学搞推荐走后门,他被人顶替,名落孙山,靠公社书记的据理力争,他才得以升学,上了财贸中专。变迁,蕴含着多少耐人寻味的哲理!

    学校充满活力充满书卷气息的氛围一下子便打动了他,在这所学校里,他开始发奋努力,决心把“文革”造成的损失夺回来。虽然那时的他们开始上课用的多是油印教材,许多观念仍然是文革的旧观念,老师水平也参差不齐,但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他又有了坐在课堂学习的机会。

    他很珍惜这个难得的求学机会,除认真学好课堂知识外,还不断拓宽知识面,阅读了大量课外书籍,政治、经济、文学、历史等,均有所涉猎,专业水平逐渐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学功底也日渐深厚。毕业考试时,8门课程中有7门是满分,总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一。在毕业典礼上,他还代表全体毕业生作了热情洋溢的发言。他以优异的成绩被选调分配到石家庄地直机关上班。

    1972年12月栗战书走上工作岗位。在河北,他从石家庄地区商业局办公室干事做起,1975年4月,他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被提拔为石家庄地区商业局办公室副主任。这一年底,栗战书写了商业局总结,全地区年终考评大会上,商业局的总结受到与会干部的一致好评,地委领导认为商业局有人才,写的材料超过了地委办公室,地委办要选调好材料员。

    1976年2月,石家庄地委办公室面向全区选拔给领导写材料的秘书,这一年新进入地委当秘书的人不论是谁,都要经过选拔考试,让每人写点东西试笔。栗战书交了一份调查报告的答卷,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一些基层干部利用职权横行乡里,贪腐问题严重。言词尖锐是很容易让一些当官的人反感。出乎意料,新任地委书记大喜过望,亲自召见他交谈,批示地委办:此报告作为机关交流文件,内部传阅。地委书记说,我们就要选他这样的人。一个星期后便将他选调到地委办公室资料科,开始给地委书记写材料。这样的高速度,让一些同志们惊异,他们断定,他有个很粗的腿可抱。其实,这里面包含着地区领导亟待石家庄地区崛起,敢于放言纳谏用人的广阔雄心。

    栗战书直接调进了石家庄地委大院,与地委领导拱手抵足,参与起草文件,制定规划和机密大事。他怀着一种强烈的报恩心情拼命地工作着,在地委工作七年多的时间里,他几乎牺牲了全部的星期天和节假日。当年在石家庄地委,栗战书有“一支笔”之称,人称地委的材料是“战书就是地委,地委就是战书”,重大社论、报告多出其手。在这里他结识相遇了一批老领导和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朋友,使他的人生变得多姿多彩。在地委几年学到的东西让他终身受益,那段时光令人难忘,1979年地委选调他下乡锻炼……

    九、到基层挂职历练

    1979年代,栗战书被派往基层挂职锻炼,他来到了河北省辛集县王口镇,王口村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辛集最南端,地处束鹿、冀县、宁晋三县交界处。距辛集城区30公里。传说古代这里为打鱼晒网处,渐成村落,名晒网口,简称网口,后演变为今名。这里还是有名的花炮之乡。据说那里的烟花爆竹,早在明末清初就享有盛名。束鹿县志载:“城南惟王口一村擅爆竹之利。”因这里临近滹沱河,人们常在这里打鱼晾网,那时滹沱河里有条黑龙,常兴风作浪,吞噬土地。有一户渔民用硝磺木炭赶制火药,想要吓走黑龙。近天明时,制炮人的手被炸破,鲜血一滴滴流进火药,爆竹终于放响了,映红了天际,吓跑了黑龙,从此王口爆竹也出名了。1966年邢台大地震波及王口,周恩来总理曾亲临慰问。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改革开放前的辛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已经吹遍神州大地,辛集乡村却还在走大集体,吃大锅饭。栗战书到了王口通过调研很快发现,这个全国闻名的花炮之乡竟有不少农民连温饱都不能保证。由于长期的思想和体制束缚,辛集仍在单一经营的死胡同里兜圈子:片面追求粮食高产,踩棉花,挤油料,压瓜果,砍副业。当时该村是全县的生产典型,一些村民为了填饱肚子。

    栗战书团结王口村支委“一班人”为克服走人民公社化运动带来的消极后果,与广大干部、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深入农村、厂矿,研究探索改革开放、发展生产的具体办法;果断地停止“大锅饭”,为一批农村的冤假错案大胆平反;果断地煞住过时的极左思潮;创造性地提出并试行多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诸如农村的粮食征购大包干、包产到户、“三包”到组(包工、包产、包投资)、林木分户管理、果树包产到户、羊只草半养、大牲畜分户喂养下放到户等等;还采取了各种保障农民生活、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农村生产力的措施,如允许农民种少量自留地、允许农民养少量家禽家畜、允许农民开小片荒收入归己、开放农村集市贸易等等;并且还搞了生产核算单位由大队下放到生产队的试点。同时,还对乡镇工商业提出了超额奖励、计件工资、自负盈亏、个人开业等措施。所以这些办法和措施,都是对当时当地生产责任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对克服多年大锅饭造成的农民生活困难,发展农业和工业生产,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通过改革试点,解除了村干部群众的各种顾虑,吹响了该村思想解放发展经济的号角。王口村同时开始多种经营,形成以民用机械制造和烟花为主的多种成份的乡村工业,由此,王口村80年代开始进入辉煌时期。“大包干”的推行,一年的努力让王口村面貌改变,粮食大增。村支书在大喇叭广播:“小栗到谁家吃饭,必须吃细粮!谁给小栗吃粗粮,我和你们算账!”。

    栗战书下乡挂职一年期满,腊月回家,王口村给他送礼,被栗战书一概拒之。王口村生产花炮,腊月三十晚,村支书带着一些村民开一辆汽车,拉了半车花炮到平山县杜家庄南沟,为战书老家乡亲送放鞭炮,表示对栗战书的下乡帮扶、粮食高产的感谢。

    经过下乡锻炼,1980年,提升栗战书为石家庄地委办公室资料科长。这期间,解峰出任中共石家庄地委第一书记。他带领石家庄地委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地委一班人,坚决拥护党中央的领导,敢于冲破“左”的思想束缚,大胆拨乱反正,全力清除极左路线带来的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积极落实党的干部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团结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创造性地、富有成效地发展地方经济,为石家庄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栗战书作为资料科长、地委书记的材料秘书,经常跟着解峰书记下乡调研,写了许多报告材料,作了大量工作,赢得了地委领导的一致好评。栗战书非常尊重老领导,从解峰身上学到了许多东西。

    解峰1922年12月出生于河北省易县东杜岗村的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受进步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活动。1937年考入保定师范,1938年7月参加革命工作,任双峰初小教员。1939年10月任易县第九区公所财政助理员,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1月至7月,受组织委派参加晋察冀边区抗战学院学习,之后历任易县第八区区长、县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主任、县武装部组织股股长、县前方工作团科长,定易涞县六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县武装部长。在艰苦激烈的抗日战争中,他机智勇敢,在组织、动员军民和广大青年联合抗日、开展支前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解放战争时期,解峰先后任晋察冀一分区武装部秘书、政治股股长,康庄县公安局副局长,怀柔县公安局局长、县委敌工部部长、联络部长,昌平县公安局局长,察哈尔省公安厅治安科副科长等职。在十分艰苦的条件和环境下,他出生入死,锄奸反特,同各种反动势力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他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和方针政策,动员、团结群众联合反蒋,出色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

    新中国建立初期,解峰任察哈尔省检察署副处长、秘书主任。1952年10月起,先后任张家口地委常委、副书记、第二书记,张家口行署副专员、专员等职。通过艰苦的努力,使张家口地区的生产得到恢复和初步发展,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1964年12月任“四清”工作团副队长、分团政委。在“四清”整训中遭到错误批判,“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被关进“牛棚”,但他始终对共产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坚持党性原则,不向林彪、“四人帮”的极左路线妥协和屈服,表现了一名共产党员无私无畏的崇高品质。

    粉碎“四人帮”后,解峰同志先后任石家庄地区畜牧局副局长,石家庄行署副专员,中共石家庄地委常委、书记、第二书记、第一书记。

    1982年7月至1986年4月,解峰同志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书记,期间先后兼任省委组织部部长、省政法委书记、省委党校校长。1986年5月至1988年5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河北省人民政府省长。

    1982年春天,社会上出现一种否定共产党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全盘西化的思潮,中国面临严重的思想风暴,当人们重新考虑社会主义时,引起他的思考。年仅30岁出头的栗战书主动向总书记胡耀邦写信,他在信中建议大唱《社会主义好》,并将原歌词中“右派分子想反也反不了”改成“反动分子想反也反不了”, 可见栗战书年轻时就树立起了坚定的社会主义信仰。没想到,这封信后来被胡耀邦批转到中宣部,并发表在1982年的《求是》杂志上,这年5月26日《人民日报》第四版全文转载,署名是“中共河北省石家庄地委办公室栗战书”。栗战书从此声名鹊起,名声大振。

    十、实现富民强县的无极之路

    1980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使我们的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革命化。1982年12月在中共十二大上,干部四化标准被写入了大会通过的新党章。

    1983年7月,经过在石家庄地委办公室的七年培养和锻炼,年仅33岁的栗战书刚好赶上干部年轻化的浪潮,从正科级岗位上被破格提拔为河北无极县委代理书记、书记,步入政坛快车道,他开始在基层独当一面。

    栗战书上任之初,就乘上一辆212吉普车向田间、工厂和贫民村走去。令人感到惊奇的是,出发前,材料员和司机竟然不知道要去哪里,考察什么地方。没有警车开道,没有预定的考察点,没有事先向任何地方打招呼,就一辆吉普车,包括工作人员共3人,说走就走,随时可停,直接进车间、到村户,边走、边看、边调研。越走栗战书心里越沉重。

    上任之前,他对无极县的困难心里是有准备的,但他没有想到局面竟是如此严重:当时无极县发展水平仅相当于全石家庄地区发达县70年代中期水平,比邻居正定县落后大约5年左右;农业更是凄惨。全县有好几个公社县戴着贫困帽子,靠吃返销粮生活。石家庄地区的许多贫困人口在冀中平原县的无极县农村……

    如此严峻的局面,急需一双手,一双巨人的手来开启这道沉重的闸门,创造出一派万马奔腾、排山倒海的气势。改革的时代,古老的无极县大地上满载苍生的期待,县委书记栗战书心中奔涌着创造的动力……

    栗战书回到县城,立马和县委班子成员不分昼夜地缜密谋划。审视县内外历史发展的经验得失,梳理县内外现实发展的宏微案例,他们发现“商品化、工业化”的旋律总是最为强劲。直面无极县情,求解“调整转型”、“三农破题”、“消贫解困”,离开工商业发展,同样是“无米之炊”、寸步难行。县委班子成员认识的高度统一,为实施“工农商业强县”战略奠定了思想基础。

    随后,栗战书主持召开了全县商品经济发展大会。他站在主席台上,代表县委作动员,台下坐满了黑压压的听众,他们是无极县几十万人的领路人。

    栗战书动情地讲道:实践证明,贫困落后,不是无极县永久的标签;无奈,更不是无极人的本质常态,无极是一片充满希望、前景广阔的热土,无极人将在不甘落后、顽强奋斗中实现崛起。他在无极县提出了“近学正定县,远学安徽凤阳县。”

    当年,无极县老百姓对栗战书的深刻印象是:高高的个子,身高1米8几,富有热情,充满自信。他,大公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亲民、作风朴实、领导能力强、经济意识强、既懂政治工作又懂经济工作、人缘好、善于团结干部、工作踏实、工作能力强、善于与人民打成一片、为人民谋福利、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在干部中威望高、在百姓中口碑好、鞠躬尽瘁、忘我工作、不偷懒、不耍滑、不整人、胸怀博大!

    由此,八十年代中期,无极县成为河北省粮、油、棉主要产区,也是河北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之一。工业上发展了装饰板材、装备制造皮革、化工、制药五大主导产业。主要产品有合成氨、苯胺等30余种、专用汽车、景观灯杆、沙发革、汽车座套革、箱包革、皮鞋革等,是中国最大的成品革生产基地之一。该县还产生了在全国有名“年广久瓜子”、全国灭鼠药等。栗战书主政冀中无极县以来,外界评价甚高,被中国新闻媒体、报告文学作家称赞为改革开放的“无极之路实践”。有记者说:“栗战书在无极县三载,建设进步,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爱戴!”



    齐梅鹿对记者说,栗战书初踏政坛,主政无极县。他经常“乘一辆212吉普”下乡,到地委开会。无极明朝有个知县名郭允礼,山东人氏。曾在县衙大厅立一石碑,上镌刻:“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据说栗战书对此“官箴”尤感兴趣,特嘱材料员为其抄写保存。

    栗战书在河北省无极县委书记任上,卓越的政治才干和为富一方的敬业理念,着实让地委书记解峰很是欣赏,栗战书经常向老领导请教学习。同时,他还向近邻正定县学习,那个时候起,栗战书对正定县有着敬仰心情,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他们两个相邻县有着很好相互学习交流往来。

    因为栗战书在无极县的突出成绩,1985年10月,35岁出任石家庄地区行署专员, 走上了地市厅级领导岗位。

    1986年春天,共青团河北省委换届,省委组织部从全省选拔团省委书记候选人,栗战书成为候选人之一,1986年4月,36岁的他当选为共青团河北省委书记。这时栗战书向全省团干部提出了:共青团干部要加强学习理论,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争取成为学习知识的模范,要当研究型的干部。他率先垂范,考入了河北师范大学政教系在职进修,1988年2月,又到中央党校党建理论培训班学习。期间,他学习刻苦,勤于思考,编著出版了《民族脊梁》(与河北师大合编),主编出版了《中国近现代爱国主义运动史略》(与王聚英教授等合作)等专著,全面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因此,他被团中央称为:既有实践又有理论的研究型的团干部。

    1990年11月,40岁的栗战书再一次下基层锻炼,调任承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1993年4月,43岁出任河北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从而走上省级更重要的领导岗位。

    齐梅鹿认为:栗战书人性类其祖父,实而耿直,为人处事牢记父亲教导“吃亏是福,让人是德”。多与人为善。在省委任秘书长工作期间,由于栗战书的正直,对秘书们严格要求,他对“河北一秘”李真不尊重老干部提出了批评。但在河北时那个权倾朝野的省委“狂妄一秘”因战书不依附于他的门下,李真对这位严格要求自己的秘书长心怀不满,他俩发生激烈冲突,而被他惨整,在三个候选人,选任两个河北省委副书记时,栗战书考评得票第一,但却遭到了排挤,名落孙山。最后外调,远赴西北任职。老天有眼,这个“狂妄一秘”不久事发,被中纪委查办,司法机关将其送上了断头台。(通过此事,中纪委的同志对战书有如下评价:“看来战书同志是个很有原则性的同志”。)

    十一、中国乡村调研:向农民道歉



    1998年后,他奉调到陕西工作,任陕西省委常委、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陕西老干部说,走马上任的栗战书,身穿一身旧中山装,脚穿一双绿胶鞋,遍访陕西的每个角落。他利用这段时间,深入陕西农村,走遍三秦大地,研究三农问题。写出了《中国农村调查报告:向农民道歉》,该报告引起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此报告随后被中组部改编成20集电视连续剧《走进八里堡》,中组部常务副部长李景田出任总顾问。

    该剧根据栗战书的调查报告编剧,取材于陕西,演员在剧中讲陕西话、吼秦腔,并由郭达、刘远等陕籍演员主演,“陕西风”扑面而来,令老陕备感亲切。以《走进八里堡》及先前几部“陕西味”剧作登陆央视为标志,“荧屏陕西味”已开始飘向万千寻常百姓家并日渐弥漫开来。

    剧情介绍:新任镇长李俊生,在赴任的路上受到八里堡村村民白日举灯的欢迎.村支书武建孝曾是李俊生的战友,二人见面旧情未叙,就为税收之事赤面生战为此,他决心留在八里堡碰一碰这个欠税的钉子村……



    2003年,该20集电视连续剧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该剧前面字幕打着:根据栗战书同志《向农民道歉》的调研报告创作。因此,中央关注三农问题,出台一些列农村优惠政策,取消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栗战书再一次声名鹊起……

    随后,他凭着个人的超常能力和出色的工作实绩,于2000年出任陕西省委组织部长,2002年出任西安市委书记。栗的党内工作经历再得到丰富。2003年底,栗战书从大西北转战东北,调任黑龙江省委副书记,次年出任黑龙江副省长,2007年出任黑龙江省长——历经三省,从华北到西北再到东北,在副省级岗位上锻炼14年后,栗战书升至正省级职位,其行政经验再上新台阶。

    十二、“诗人省长”的诗有“烈士情结”

    齐梅鹿在分析战书的诗歌时写道:2008年,时任黑龙江省长的栗战书两会间做客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崔永元不知从何处搞到战书几首诗,其一曰:“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一夜秋风松江月,两三灯火是故乡。”据战书讲,此诗作于2004年中秋之夜松花江畔。当时其调任黑省不久,孤身一人,白云舍下,见月思乡,輒动情思。

    战书善学习,文学底子好。中学时作文全年级第一。常作范文上墙展览。且善诗。刚入中学即当选班干部,在“黑板报”发诗一首:“同学选我当干部,我的心中犯嘀咕……(大意是,不当怕辜负同学信任,当又怕耽误学习)。毕业后虽在“一个庄上”工作,但各忙各的,再未见其诗文。倒是闻其“地委才子”之佳称。有“战书醉酒,不误公文”的美谈。

    战书“儿男纵马”诗,不解其家庭历史背景的人恐难解其深层滋味。用曾任战书家乡西柏坡革命纪念馆馆长、后又任河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张志平(其人对平山党史及战书家党史颇有研究)话说,“南沟一家栗姓,平山半部党史”。其一家在战争年代,15人参加革命,三人为国捐躯。(栗政通、栗吉子牺牲于战场,栗政牺牲于天津日人监狱)“文革”中,其时任山东省常务副省长的爷爷栗再温因坚持原则,不以出卖同志而阿曲权贵,被“林、江两个反革命集团”在狱中残害致死。犹为其叔栗政通,新婚次日即别妻辞父,跨马出征,一走不归!转战大半个中国。按照毛泽东的战略图谋,跟随王震将军从延安南下广东,继而北返,突破蒋介石重重包围,迤逦27000余里。被毛泽东称为“第二次长征”!真可谓“东讨西杀,南征北战”。栗战书在陕时获得叔叔栗政通牺牲前一张照片,照片背后有这样的绝笔文字:“我是一个热心的战士。将自己最宝贵的生命赋予祖国。当我咽下最后一口气时,就让这个寸身的灵魂愉快的漂泊吧!”    “儿男纵马家万里,志士吟诗泪千行”、“大将出征当狂吼,一代男儿要图强”、“男儿不惧请临危,山岳多姿看峰回”——战书的这些诗作,不仅有其祖辈、父辈为人民“纵马出征”的悲壮背影,亦有其“转战三北(华北西北东北)”的意蕴。

    2008年3月,中央电视台“名嘴”崔永元专访时任黑龙江省長的栗战书时,栗不无自豪地自称“三北干部”,指自己先后在华北、西北、东北工作过,这些地方都不是发达地区,但他引以为豪。

    战书由冀到陕,再由陕到黑龙江,华北、西北、东北“三北转战”,人称其“三北干部”。这不是“儿男纵马家万里”么?但不管走到何方,官至何位,战书乡音不改,思想之情难泯。其家那只有十余户人家、战争年代不知掩护了多少革命同志的小山沟,永远是他心中的“圣地”;家乡的“两三灯火”,永远照耀着他的心路。但亦如古人诗云:“情随官位移”,好男儿四海为家。记得战书在承德当专员时就说“承德人好,实在”。2004年我们去东北看他,说到黑龙江人,他说:河北有赵燕狭义之情,陝西有三秦豪爽之风,东北多属移民后代,故古道热肠、宽厚包容。“黑龙江人豪爽、仗义。栗战书久居三地,欣赏“三北”人的品质,自己也兼具“三北”人的性情。更重要的是其家一脉相传的“党性”(仅解放前其家就有党员十多位),和“儿男纵马家万里”的“男儿性”及“邑有流亡愧俸钱”的“官性”。有这“三性”,加之他对崔永元说的“三不”(不耍花、不整人、不偷懒),“周公吐脯,天下归心”,没有理由不相信黑龙江人民会不喜欢他,没有理由不相信他对黑龙江人民的承诺:在省委的领导下,让每个黑龙江人民享受到党的阳光的温暖!

    栗战书虽有“诗人省长”之称,但他很少写诗。主要是公务繁忙。他“有诗心有诗意但无诗时”。“儿男纵马、志士吟诗”,这样的诗句,对战书和他的家庭不太了解的人,很难理解其中含义。作为栗战书的同学齐梅鹿在理解战书诗方面“有些优势”,他当时依战书原韵和其一首:

    “南沟一别家万里,回首脚印唯一行。忠臣庭前无二月,孝子心头有故乡”。

    在黑龙江省长任上不到三年,栗战书于2010年调任贵州省委书记。在两年的省委书记任内,栗战书更是充满对贵州的责任感,“贵州不能再等,贵州不想总是垫底”,栗战书受访时说。到任不久,栗战书提出:贵州要构筑“精神高地”,冲出“经济洼地”。需要有凝聚人心的核心价值、引领人生的理想坐标、启迪心灵的精神生活,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和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支撑和推动,才能实现“洼地崛起”。随后他携省长赵克志一起进京,向中央要政策到央企要支持。半年后,国务院发布2012二号文件《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贵州迎来史上最好发展机遇。

    至此,栗战书横跨四省,党、政、团兼具,多级多岗的历练臻于完备。在强调资历、历练的中共政坛,栗战书的履历极为罕见,堪称经典。

    2012年,栗战书在贵州工作两年后,出任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直属机关工委书记。 对于被民间俗称为“大内总管”的中办主任一职,不仅直接为中央高层领导服务,更是中共全党上传下达、协调联络的中枢核心部门。栗战书的完备履历,在中办主任职位上料将游刃有余。同年,他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他是第十六届、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十八届中央委员,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

    “男儿不惧请临危,山岳多姿看峰回。秋风浩荡欺弱骨,鹰击长空展雄飞。”

    这是栗战书在黑龙江哈尔滨“江畔思乡”的中秋之夜写下的另一首诗作。与前一首不同,从中人们读到的是志士男儿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从1972年参加工作,42年的时间,栗战书先后在华北、西北、东北工作、任职,有专家称他为“三北干部”。后走进祖国的西南省份,如今进入京城,在中央办公厅、书记处工作。

    凭着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他实践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实践着对叔叔许下的诺言:“作为您的晚辈,侄儿也将以‘战士的心’与您相会---‘共产党人是刚强的,共产党人是勇敢的,共产党人是无畏的,共产党人是无私的’。叔叔等老一辈革命先烈高尚的精神和品格,将激励着我在工作中,密切联系群众,做人民的好公仆,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满腔热忱地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栗战书一个个闪光而结实的足迹,证明了他是一位富有激情又发奋有为、长于思考又长于实践的开拓者,证明了熔铸在崇高信仰中的激情定能激发胆识、锻铸力量、增长才干、缔造辉煌,同时也证明了党组织一直关注、激励着栗战书这位德才兼备的才俊。

    综观栗战书基层二十年,从乡村社员、生产队会计、生产小队长干起,后任石家庄地区商业局干事、副主任,地委书记秘书、资料科长、县委书记、石家庄地区行署专员。他那里前有平山,后有石家庄地区、无极县。人们所说的那里是他“青春理想开始的地方”。专家认为,河北冀中二十年基层经验为栗战书日后主政西北陕西西安市、东北黑龙江省、西南的贵州省提供了诸多借鉴。



    栗战书同志在河北工作二十年,度过了7000多个日日夜夜,在这里度过了他人生的青春年华,与故乡河北人民朝夕相处,为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呕心沥血……他用心血和汗水、聪明和智慧在祖国燕赵大地上书写了一部年轻知青毕业生青春无悔的感人诗篇。

    回望河北,为他的青春理想做注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满足人民的美好愿望,解决人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关注三农、关注民生,让人民群众生活幸福,这是他当年的青春理想。

    如今,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阔步前进。老一代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名人荟萃,新一代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在新一届大学生求职即将走向社会贡献青春的时候,仅以此文献给2016年即将毕业的新一代青年大学生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8 13:22 , Processed in 0.2872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