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86|回复: 0

这个时代,不需要“神”——论从信仰走向信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5-5 09: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潘麟

    “神”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指宗教中所信仰的各种高高在上的神灵,如“上帝”“玉皇大帝”“真主”“菩萨”等等,不同文化对神灵的称谓不尽相同;第二个含义是指我们生命内在的神性。对“神性”,不同的文化也有不同称谓,在印度传统文化中称之为“大梵”,瑜伽称之为“纯粹意识”,儒家称之为“德性”或“仁”,道家称之为“道”,基督教称之为“上帝”,哲学家称之为“存在”“本体”“理性”或“真理”,佛家对此的称谓更是名目繁多,“法身”“真如”“如来藏”“法界”“佛性”等等。

    那么,神灵与神性有何相同之处,又有何不同之处呢?

    不同之处有三点:

    第一,神灵外在,神性内在。
    第二,神灵有形,有格位;神性无形,无格位。
    第三,神灵是人的情感归宿和寄托对象,神性则是理性的生发之源和归宿之处。

    前两点好理解,就第三点我们多说一些。

    人是情感动物,既有浅层的喜怒哀乐,也有一些深层的情感,如恐惧、无聊、无价值感等等这些最为基础、最为根本性的情感,表面上的喜怒哀乐建立在这些基本情感之上。尤其是成年人,常常会感到人生漂泊无归宿,像个孤儿被谁抛弃到了地球上,孤立无援。亲人朋友的帮助是暂时的,根本性的孤立感始终摆脱不了,它像影子一样跟随我们一生。

    这时,宗教横空出世,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个有着具体形象的神灵,让人们可以把情感寄托在这个或这些神灵之上。此时,人们的空虚感、无聊感、恐惧感、被抛弃感等等,会随之消失,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获得了调节和归依。否则,因为情感长期处于无寄托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异化、扭曲。现实中,绝大多数没有信仰的人,比那些有信仰的人,其情感更容易被扭曲。有了宗教信仰,信了某个神,人们的情感就比较舒缓,比较稳定了。因为他们认为找到了自己情感的终极寄托,找到了自己情感的家园,孤独感、漂泊感等,得到了很大的缓解。

    许多人问,天上的神到底存在不存在?其实它存不存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当我们信了它,我们的情感就有了归宿,这才是最为重要的。真正重要的是人而不是神,即人为什么会有信神的需求,这才是我们需要讨论的焦点。

    其实所有的神灵都是不存在的,所有历史上的宗教家都明白神灵是不存在的,那为什么他们还要到处宣扬神灵的存在呢?因为他们知道,神灵是宗教徒及芸芸众生们的精神家园和情感归宿。这些宗教家因为非常珍爱世人,为了给世人一个情感的安顿和人生的归属,便铁嘴钢牙咬定这个世上是有神灵的,这是人世间可能有的最大的慈悲、最美丽的谎言。神灵不生不死,永远不改变他的初衷,永远不欺骗我们,永远不背叛我们——这就是神灵在人类生活中的功用。信仰应运而生,它建立在人类情感诉求和非理性冲动基础之上的,为获得神灵的救赎而存在。

    而神性,则是人类信念的归宿。神性就是理性,理性就是神性。信念以神性、理性为基础,它对神性有充分的理解与身心实证,为彰显内在的神性而存在。

    “理性”在东、西方哲学中都是一个使用率极高的词汇,但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西方人讲的理性,实则指的是知性,包括概念、知识、逻辑等。简言之,知性是通过后天的长期训练,对外界各种信息之综合处理和提炼整合能力,故知性本质而言,是后天经训练而成的逻辑主体。知性适用对象是现象世界,知性所探知之理为外在事物的形构之理,其所成就之科学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

    东方人讲的理性,则是指生命内在的神性,或佛家说的“佛性”,哲学上称之为“存在”“本体”“真理”等。简言之,理性是与生俱来的、心性内涵的本有之理,此理又名存在之理,即生命或曰主体内在的法则与属性。理性适用对象是生命世界,理性所呈现之理为内在的存在之理,其所成就之科学为生命科学。

    理性即真理。真理在我们未出生之前就存在着,比如“否定之否定规律”“对立统一规律”等,我们死了以后它们还在,它超越我们的生死,先于我们的生死。但知性却完全是后天得到的一种逻辑思维,是经过后天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建立起来的。西方哲学中所谓的“理性”,我们中国人没有把它弄清楚,就匆忙地把它翻译成“理性”,实则应该翻译为“知性”更为准确。

    是故,真正的理性在东方。什么叫理性?就是以理为性。性就是本性,或者叫理体。神性就是我们的理性,神性里面就含着人类、宇宙、生命一切的终极真理。只要把这个终极真理显化出来,就够了,就掌握了真理。耶稣说:“我是道路,真理,生命。”不单是道路、真理、生命,也是光明,所有的圣贤都是“四是”。他们开悟了,悟到了他们内在的神性,悟到了真理。所有的真理都隐藏在我们的神性之中,只要打开了我们的神性,就掌握了宇宙和生命的真理。圣贤们掌握了真理,他们就拥有了智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定要打开、显化我们的神性的原因,打开神性就是打开神性中的真理。所以,神性就是理性——以理为性。

    那么,当今社会到底是该与外界的神灵连接(信仰),还是与内在的神性贯通呢(信念)?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深究的问题。在文化不太普及、文明不太昌明的远古或中古时代,人类停留在情感阶段,此时的古圣先贤们主要是以宗教方式引导和教化众生,这是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征和需求的;而当今社会,通讯发达,教育提高,人们的理性和逻辑思维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认为,追求与外在神灵的连接与合一,已失去现实基础,故而特别适合弘扬与内在神性相结合的文化。

    那么,哪些文化体系代表的是与外在的神灵进行连接,哪些文化体系代表的是与内在的神灵进行连接呢?

    信仰型文化体系——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奉爱瑜伽等;
    信念型文化体系——佛法、道法、儒法、皇冠瑜伽等。

    在此,请注意我的措辞:“佛法、道法、儒法”。佛家可分为三个组成部分:佛教、佛法、佛学。佛教是一个信仰体系;佛法是通过系列的身心修行而达到开显本有智慧以实现生命之究竟觉醒与人生之终极关怀的生命科学;佛学是关于佛教和佛法的学术性研究。不仅可以将佛家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佛教、佛法与佛学,道家同样可以区分为道教、道法和道学,儒家亦复如是。面对佛家所构成之三大支系,我们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深入研究佛学;切实修证佛法;坚持不信佛教。(详情请参看:《<金刚经>的智慧论&#8226;佛教、佛法与佛学之区别》)

    传法要与时俱进,讲学要契合众生意趣。过去的人通过信仰就可以获得解脱,每一个教派的大宗教圣徒都是人间的圣人,比如信奉奉爱瑜伽的教徒,无我地奉爱着天上的神,个个都是品行高洁、庄严肃穆的圣人。在当今这个时代,众生的根基、意趣不在信仰上,导致很多人一有宗教信仰就迷进去了,信着信着就信偏了,不仅难以获得解脱,还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精神分裂了,就是成了一名宗教小狂徒。这十几年我在国内外看到这样的问题很多,很是心痛。

    过去是宗教盛行的时代,或者说是信仰盛行的时代,人文文化靠信仰来推动、激发,信仰为人文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多伟大的情感和无私无我的行为。比如中国最典型的四大石窟,建造时间最短的都持续了五百年,最长的甚至有一千二百年之久——一千两百年凿声不断!这是什么样的精神在推动?是信仰的力量。这些工匠们,这些佛教徒们,他们用对佛教的信仰来支撑着他们一代一代地去造像!

    古代信仰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非常可怕的!

    过去的人写经典,是用血写的。旁边放一根针,刺破手指。从手指上滴血到水里,就有了红色的血水。然后,用毛笔沾着血水来写经典。一写就是一百部,乃至一百五十部、三百部。三百部经写下来就得三五年,甚至十年。

    这信仰的力量多么无坚不摧!也正是这种信仰,激发出他们的这种爱心与爱行。信仰来自哪里?来自对鬼神,主要是对神的信仰,这个“神”,在佛家就是佛菩萨。对佛菩萨的信仰就激发了无数代人的慈悲与博爱,这是信仰的一种现实价值和现实意义。这种慈悲与博爱是靠信仰来支撑着的,其次是靠信念。

    走信念之路的以儒家为代表,其代表人物就是孔子。孔子为济天下苍生,周游列国,尝尽人间苦难,九死一生,但是矢志不渝,绝无后悔。如果上天再给他一次机会,他仍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周游列国,继续宣传他仁政博爱之主张。不管对方是否采纳,孔子坚持做他该做的。他身为一个仁者,一个君子,势必要成为爱的化身,成为仁的化身。他就是仁,仁就是他,他的每一个言行都是爱和仁的显化,因为他已经融化到仁中,融化到爱中。

    儒家走的是信念之路,他们不信神不信鬼,所以“子不语怪力乱神”。孔子没有信仰,但孔子有如钢铁般无坚不催的信念:他不信天、不信地、不信鬼、不信神,但信自己、信心灵、信道、信仁。这就是孔子的“信”——无信仰,但有信念,这也可以催发出心中伟大的爱——博爱。不管是通过鬼神的信仰,还是通过某种理念、信念来实现博爱、爱心和爱行,都可以,这个并不重要。

    随着宗教的逐步没落,人们的宗教信仰逐步萎缩。我们认为,未来的文化、未来的人类文明将会由信念逐步取代宗教信仰,即由儒家为代表的信念取代佛教、基督教和印度教等宗教所代表的信仰。西方人抨击我们的文化里没有宗教——我们是没有像西方基督教式的宗教,我们没有神灵和上帝,但我们有“天”,有“道”,有“法”。如果一定要以宗教的概念来解释的话,天、道、法就是我们的敬拜对象,就是我们的上帝,我们的文化就是我们的宗教之教义。因我们的文化是人文文化,我们的宗教自然也就成了人文宗教。在这个人文宗教中,我们同样可以实现西方基督教所推崇出来的全部人之美德:献身、热情、无我、虔诚、奋斗、超越、牺牲、重德、博爱等等,而无一遗漏之,且以更为善巧之方式——信念,而贞定之,成全之,充实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4-20 14:57 , Processed in 0.2628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