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16|回复: 0

樊芸:启程岁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0-27 1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革时期,是一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激情年代。
进入一九六八年,文革已由“灵魂深处爆发革命,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思想荡涤,引伸到“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滚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的实践历练。同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毛主席发出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之后,近三万名北京知青满怀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对圣地延安的崇拜和蒙胧向往,蜂涌般踏上火车,毅然挥泪告别父母亲人直达终点站铜川,被久等在那里的备战车队迎上了一辆辆解放牌大卡车,经受从未经受的刀子似的严寒,携着眉脸睫毛上冻结的冰霜,沿路饱尝坑坑洼洼土路上卡车颠簸驰跃掀起的厉风狂卷着的漫天黄尘,分赴到了穷山恶水冰天雪地的陕北各地。
贫瘠土地上苦焦的人们听说毛主席身边娃来了,又喜又奇,就象当年迎接长征红军那样迎接他们,以特有的憨厚和热忱象对待儿女尽情款待。至此,这群天真稚嫩在温室里成长未谙艰辛的北京知青就落户在这里,开启了最刻骨铭心的人生航程。他们竭尽己能效仿当地人吃苦耐劳苦中作乐的抗争精神,将一腔青春热血很快融入这片厚重的土地,与这里人结下了割舍不断的情谊。
我是插队苗店的本地知青,同为知青,有一种本能的亲近感。我虽没有多少机会与身边插队的北京知青朝夕相处,一起战天斗地历练红心,但作为仰望偶像,我却时时关注他们,思索着,效仿着,鞭策自己,将他们的一腔激情珍藏心底,镌刻在岁月轨迹中融为生命基因。在这里我谨将记忆中自己看待他们的心路历程和所闻的一些片断,作以记叙,以示我对他们的思念与敬意。

期盼

我家住在安塞县砖窑湾这个狭长沟川却历来是要道的街镇中段。那时,小镇和全国一脉相承,充满激情与革命气息,但凡毛主席最新指示和党的精神下达,就会锣鼓喧天闻风游行。名曰:指示精神家喻户晓不过夜,立竿见影。
记得一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清晨,我家对面天城店门旁电杆上悬挂的大喇叭,不断传送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最新指示。紧接着,后街涌来伴随锣鼓声口号声的游行队伍。母亲闻声连忙将高粱杆上已粘贴好的小红旗递给我,我激动地喊叫起来:“这下北京知青肯定要来!”遂连蹦带跳夺门而出加入到排列有序不断自发壮大的人流,兴奋地跟着热烈庆贺最新指示的发布。
我随人们不断振臂挥动小红旗,随声附和使劲呐喊:“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迈开双脚农村去,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革命加拼命,改天又换地”……口号声一浪又一浪,我的脑海也随之翻滚:毛主席身边将要来的同龄人究竟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有没有和毛主席握过手的?有什么本领敢来这穷山僻壤吃苦磨练?能吞糠咽菜会劳动?敢起鸡叫睡半夜同受苦人一起爬山上洼出工种地?……诸多问题在脑海里过电影,心里急切地盼望着,期盼他们早早来,我要尽情领略毛主席身边人的魅力……
总之,游行完毕我就开始了火烧火燎的守待,等候他们到来。

好奇

一九六九年元月临近春节,终于等来了期盼的人。
那一日,一辆辆大卡车满载着分配到砖窑湾镇的若干名北京知青,他们在震天的锣鼓声中被接下车,直接分派到各个生产队事先腾扫好的窑洞里住了下来。来时,趣闻也接踵而来,说北京娃连鸡羊牛驴骡马分不清楚,沿途所见,便大呼小叫张冠李戴;所带不知名小吃不顺口味就随地扔掉……我真是好奇疑惑而不信,不至于这样吧!没过几天我亲眼目睹了一场让我惊诧又让我思索的事情,直至现在记忆犹新。
那时,我家门前大山根下是平展展的台地。这天下午,四名北京男知青在台上没命飞追一条黑色毛驴,毛驴风驰般刨蹶飞跑以至尘土飞扬。突然,驴子在飞扬的尘土中栽倒了,四名知青高兴的手舞足蹈厉声尖叫,全骑在驴背上,使劲拍打吆喝驴子站起来。驴子喘着粗气,全身透湿,哪有气力将四人托起,于是,四人就近探起柴棍,没头没脑乱抽。驴子终于奋起,将四人从背上掀翻在地,又刨蹶飞跑,他们不歇心不顾一切爬起,拼命死追压倒骑上,这样反复折腾,驴子抵不住凌飭,软倒卧地,任由他们拽尾、抬腿、抽打,死活不动。这时,他们四人也个个灰头土面泥不溜鳅,围住毛驴仰面咋倒東躺西睡歇息缓气,准备继续征服这条倔强的黑驴!
台地上站观的一位社员终于忍不住了,上前说:“娃娃!毛驴不是耍的,过过稀罕行了,人牲灵一样,要看见死活,你们解下了没有?”
“什么盲流……西汉……死活……害怕……?”他们听不懂,不解地嘀咕。
“毛驴要送粪推磨滚碾,不能玩,懂下没有?”那社员拍了几下毛驴强调;“毛驴,送粪!”
他们似懂非懂摇晃着脑袋;“噢,送粪,送粪,不能玩?”象是明白了毛驴用途,于是牵驴走了。
母亲直看的长吁了一口气,叹息说:“这些娃都是好娃啊!”
我气呼呼地说:“好什么好!这么大的人了,连什么都不懂,也不知害臊!”
母亲说:“这些娃好吃好喝长大,没经过乡山圪崂的世事,怎能知道毛驴不是耍的。主席老厉害啊!你看这四个楞楚楚的小子缠劲有多大,熬的黑水汗脸就是不歇手,到农村吃吃苦,一定是好才才!”母亲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消了气,思索了好久……
母亲说的对啊,这些知青还别说就是与众不同呢!
他们与我同龄,却敢早早离开父母到穷山圪崂“滚泥巴,练红心”,要去面对语言沟通,生活自立,饮食落差,起居艰苦的差异,更要承受罕见劳动强度带来的艰辛,冲这勇气,就够厉害的了!想那天从卡车上下来,一个个风尘仆仆灰头土脸,冻的鼻青耳红,脚碍不了地,可缓了缓就活蹦乱跳,有说有笑,一口悦耳的普通话礼貌暖人,落落大方,毫无娇情之态。穿着虽然朴素,却干净利落,透着雅气,一举一动靓着我们没有见过的气质,我们长在乡村小镇,没见过大世面,那有人家洒脱!假使我们到了大城市闹出的笑话止不定比人家还要可笑哩!于是,我想起父亲的话:“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人要学人之长避人之短。”何况玩弄毛驴在我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举动恰是他们未经历出于好奇的驱动啊,想着想着竟由衷生出攀比之情,我要向父亲所说,学人之长,避人之短。再后来,他们效仿乡亲,潜心请教,激励自己,逐渐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中,用不畏艰辛踏实劳动的担当诠释了自己,让当地人民对这些毛主席身边来的“毛头碎娃”刮目相看,也成了我真心仰慕的偶像。

磨煎

陕北把解决吃喝叫磨煎日月。陕北人世世代代磨煎日月的全部所在,就是解决赖以生存的吃喝。但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东山日头背西山,却从来没有跳出仅为解决吃喝的圈子。直至进入六十年代,仍然贫穷的吞糠咽菜。这样北京知青到来,首遇的难题必然是吃喝了。政府考虑把这么多吃口放给农村解决,压力太大。于是,第一年国家给北京知青每人每月供应45斤粮食,到年底劳动挣的工分分来粮食自给为止。但有粮难做无柴之炊,靠农户吧,农户烧柴也捉襟见肘。这样苗店生产队为保北京知青不被饿着,暂前分派到农户轮流供给吃喝。
乡亲们穷啊!有的甚至连锅都难以揭开。但乡亲们心疼这些远离父母的娃,分派的各农户都倾尽家当俭口缩食,甚至饥一顿、饿一顿也要把粮屯里仅存的自认为是最好的吃食,或者是为农忙家里受重苦的人预留下的小米,分支出来偏吃另喝招待,自己则背过知青吃糠窝头烩酸菜;有的借面款待,然后自家在所剩面汤里烩碗苦菜,掬一把高粱面搅起来熬熟添肚抵饱。
这不是长远之策啊!分派的各农户家有老有小,受苦的也要吃扛硬饭出山劳动,时间长了,贴补的粮食底掏空了,不少农户再无法供给好一点的吃食。于是,苗店大队研究,派人领着知青砍柴起灶,自立门户,这样北京知青过起了爬锅燎灶磨煎日月的生活。我是六八年三月到苗店杏树坪插队的,是父亲怕我和二哥呆着无事“变修”,不知采用什么办法把我们安插的。当北京知青来苗店不久,我已被大队选为赤脚医生,我虽然没有亲眼目睹起灶原由,但乡亲看病时常给我叨唠,我自然知道了这些情形。
乡亲们还给我絮叨苗店北京知青砍柴起灶的艰辛。
说这些娃别看细皮嫩肉,年龄小爱叽叽喳喳,受起罪来一点也不马虎,可刚骨哩!他们没砍过柴,没走过稍沟路,爬过稍林山,可个个打不下马。28个知青就有22个女的,这22个女的,有的比男知青还扛硬,每天鸡叫黑簌簌的,只要本队所派领队一喊,留下做饭的,全一咕噜爬起来,随领队到几里地的后沟砍柴。他们跟着领队趟天滚地走稍沟路,上气不接下气爬稍沟洼,不会砍,不会背,脚手打起泡,又受风寒扫,全都布满了血口子,但他们学着领队不叫苦,看着领队样子往过熬。领队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自然分外用心教照,拉扯着爬崖上树,帮着砍,帮着整柴背,背不动了帮着背,对体弱的拉着走,每日急匆匆去,急匆匆往回赶着吃饭,而后按时出山劳动挣工分。晚上回来吃完饭,不丢从小养成的习惯,又洗漱洗脚洗衣服,直折腾到半夜才入眠。就这样他们一天天体验着当地受苦人的艰辛、担当、憨厚、仁爱,也亲历着强力苦劳的滋味,由不会到会,由受不了到咬牙扛住,再到适应,心志得到了磨练,和乡亲们的心贴的更近了,柴的问题顺然解决。
有柴烧立起灶都不会做饭,饿肚子的滋味也苦不堪言。
在北京家里大部分吃的是白米细面,有妈做饭,到这里全是五谷杂粮,根本不知怎么办整。虽然队里派人教照,乡亲常来调教,甚至抽空帮着做,但咸一顿、甜一顿、焦一顿、生一顿和瞎搅混在一起做的事时常发生。有一次竟将没有去皮的干玉米颗子煮在锅,半生不熟送到了新庄打坝工地上,他们不问瞎好,逮住就狼吞虎咽大吃,乡亲们看得心疼,说:“不敢这么吃,要胀坏肚子的!”他们哪管这些,说:“胀肚子总比饿肚子强,自到这里天天就知道饿,饿的心发慌、眼发黑,天天最盼的就是吃饭。”乡亲们听的心酸啊,这是把肚子里油水困净了!于是,一旦有顺口的便送去,或逢年过节把他们叫到家偏吃另喝。还挤出时间帮他们将五谷杂粮精工细作,传教陕北饭食的各种做法和吃法。随着时间推移,他们学会了做陕北饭,习惯了吃陕北饭,还和老乡学会了养猪,改善伙食,甚至把北京饭食的做法揉合在一起做出一些新花样,以至以后工作的岁月里仍割舍不下陕北饭,尤其是酸菜做的各类饭食,诸如猪肉烩酸菜板粉。但更割舍不下和乡亲们磨煎日月结下的深厚情谊。

苦劳

那时,我不仅欣赏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本领;同样欣赏他们的劳动态度和劳动本领。
乡亲说这些娃很有心,总把乡亲对他们好当儿女看,待人实诚,手把手耐心教照呵护,受那么重苦从不叫苦默默承受的话挂在嘴边,明晰不好好接受煅炼,就枉费了乡亲们的一片苦心。他们这样说也这样做,平日里和社员一样出工,一样劳动,一样黑天半夜大会战修梯田,从不无故旷工。干活爱和老受苦人比,不耍奸,总拣重头活干,象打坝、积肥、送粪之类的累活脏活从不知推辞。苗店人至今说起仍然津津乐道,如数家珍似的叫起28个知青的名字:“李宝珍、赵志云、李素英、王淑兰、杨文华、万季飞、罗博文、金其平、吴铮、张强、何斌文、刘慧明、李又红、迟建军、迟晓焱、何晓玲、刘向红、皱博……”等一个不拉,说他们各有特色,个个好样的,情不自尽描述他们的容颜笑貌、脾性、趣事……象赵志云诚实有责任心,被大队推荐教过学;王淑兰个虽小,特能干,当过生产队长;尤其李宝珍一落队就被选为知青组长,干过妇女队长,还出席了省知青积极分子代表会……。
总之,他们的言行在当时已是如雷贯耳,被乡亲传颂,被我仰慕,总想有机会亲略他们的风采,一次龙王庙沟打坝造地需要人手,我终于如愿以偿。这是我一生唯一参加的一次打坝造地。那壮丽场面让我眼界大开,异常震撼,深切感受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力量。
在那些日子里,凡参加者从不拉队,总是披星晨载月亮,如梭往返龙王庙沟河畔的拐道间。整日里,工地上欢声笑语,你追我赶,干劲冲天,打夯的号子此起彼伏,朝夕不衰,响彻沟空,把人们的劳动热情和能量调动到了极致。北京知青则是壮丽场面一道靓眼的风景线,无论打夯、推车、铲土、放垵、刨土、垫坝梁唯恐落后。他们爱说、爱笑、爱唱、见识广、爱幽默,真是精力充沛活力无限,给少见的强力劳动增添了别样乐活和风趣。尤其是推车,象是北京知青的最爱。他们一路比赛着,跑的飞快不带歇息,我虽然从小爬山上洼,最终没敢和他们比试。
期间,打坝垫底工程是最要命的活什。因为河槽有水,双脚往往要浸泡在水里,我穿高腰雨鞋都觉得凉气渗骨难奈,可不少北京知青嫌雨鞋累熬,干脆高卷裤脚,赤脚浸在水里,一泡就是大半天,让我既惊讶担心又佩服,感叹他们苦其筋骨练其心志的勇气和魄力。
更震撼我的是这次打坝发生的事故。
这天,要从陡坡上放垵来取大量的急用土,北京知青蜂拥而上,奋力刨垵,女知青何圆良只顾埋头使劲刨,未避开他人扬起的镢头,被勾伤了眼,当时鲜血端淌,虽及时送往医院救疗,仍然永久丧失了视力,这是我一辈子不能忘怀的记忆!这些远离父母千里迢迢来这苦地方滚泥巴练红心的北京知青,实实在在做,踏踏实实干,我们被这块厚土养育大的青年,还有什么理由不实实在在做,踏踏实实干!至此,我为自己立下了一生的座右铭“堂堂正正做人、实实在在做事”,直至退休未改。

情谊

进入七十年代,滚泥巴练红心的北京知青,响应各地各行业的招工和恢复高考的召唤,经推荐,陆续离开了插队之地奔赴新的天地。
苗店北京知青亦如此。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供职在北京或各地各行业,有的成了政界要人,有的创办企业成了经纪人,也有的在平凡岗位默默奉献。但无论职位高低,居住如何遥远,都从未忘记人生启程那段刻骨铭心的岁月,他们陆续不断抽空回来寻梦,踏足曾经挥洒青春流汗历练过的山山水水,探望一生牵挂难以割舍的乡亲,感恩那段亲情般至高无上的关爱,及其给予的一生影响。即使进入暮年,仍带儿携孙,眷恋着并不辞辛苦拜竭自称谓之的“第二故乡”。
这种情谊是独一无二的,这种情结是无以代替的,这种影响是定格在生命基因里的。它积淀成了整整一代人踏实无畏勇于面对现实,拥有感恩情怀,具有奉献精神的品格,烙印上了那个时代特色的人生观价值观,决定了这一代人无论在或高或低何种岗位上都这样做人做事。
习近平主席是这代人的代表,“上山下乡大有作为”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大体现。他上山下乡的感受和收获真切地诠释了这种情谊情结和影响,精准地道出了这代人的心声。用他的话说:“一是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我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我的自信心。”在罕见的强力劳动中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基层的艰苦,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而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想起那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干事,就有了一股遇到任何事情都勇于挑战的勇气,什么事情都不信邪,都能处惊不变,克难而进”。还说“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过后的轨迹。经过陕北这一堂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他教了我做什么。”“这是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是啊,岁月无情人有情,北京知青在憨厚真诚朴实无畏的陕北人心中不再是特定时代单纯的名词,已成为陕北人引导后代走向社会对待人生的品牌。陕北人民永远记着北京知青对这片厚土作出的奉献,记着他们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想新视野,至今仍然感受着他们充满活力的人生启程岁月在陕北大地上烙印下的行迹。
启程岁月留下的行迹永不褪色!
(作者单位:原安塞党校付校长、高级讲师。地址:延安嘉陵大夏b座1单元20楼5号。电话:1380911235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5 12:44 , Processed in 0.28122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