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739|回复: 0

齐天福:客家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25 07: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闽越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传统节日与闽越文化的关系
          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关键词] 客家文化是正宗的传统文化
           
  一、中华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文化”是中国语言系统中古老的词汇。“文”,本义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包括各种象征符号,彩画、装饰、文字等;又由语言文字引伸为文物典籍、礼乐制度;进而由伦理之说赋予德行修养之义,“文”为“美、善”,与“质、实”对称。“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在人类社会中又有教行之义,“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文”与“化”并联,指教行迁善的习俗、风气,“文化”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
  “中华”一词,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诸葛亮传》。其源可溯自“中国诸华”。“中国诸华”一语见于汉朝高诱注《吕氏春秋·简选》,意思是“中国各族圣人的后代”。在公元3—6世纪,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纷纷向中原汇聚,建立政权。当时,中原的中心地位备受尊重。内迁各族都表现出对中原传统的强烈认同意识。“中华”一词作为一个超越当时汉族、兼容当时内迁边疆各族的概念被响亮提出。唐代在法律中正式出现“中华”一词。意思是说,凡行政区划及文化制度自属于中国的,都称为中华。到了近代,“民族”一词传入中国,才正式有“中华民族”之说。
  历代专家学者一致认可,中华之“华”源于华山,清代学者章太炎对此做了进一步考证,“华夏”、“中华”皆因华山而得名。由于华山位于中国版图的最中央,又称“中华山”。中华山周边聚居的民族始称“中华山民族”。这一成果首先被孙中山先生所引用,创立中华民国。所以华山历来就有“华夏之根”、“ 中华圣山”之称。
  相传五千年前,天下混乱,西北的炎帝部族与东南的九黎部族都比较强大,在相互攻伐中,炎帝战败,便向黄帝部族求援。黄帝与炎帝联兵在涿鹿与九黎部族的远征军激战,擒杀了九黎部族首领蚩尤,统一了中国各部落。于是黄帝被诸侯尊为天子,成为中华民族公认的人文初祖。黄帝教导百姓播种五谷,推算历法,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兴文字,作干支,定算数,制乐器,创医学。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亦称中华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华文化按地域区分,大致可分为东夷文化、南蛮文化、西戎文化、北狄文化、中原文化和其它边疆文化几个基本单元。不同的历史时期称谓不同、内容不同、民族区域范围不同,分界线迁移不定、比较模糊。
  需要声明的是“中原文化”不等于“中华文化”,就和“北京”不等于“中国”一样。“夷、蛮、戎、狄、华”都是关于杰出人物的名词,本无歧视之意,只是后来民族区域文化差异的出现,“华”成为溢美之词,“夷、蛮”变成带有侮辱性的词语,“戎、狄”也带有蔑视性。其实,在以陕西关中方言为母语的古代汉语里,“夷和戎”是“人”的本音,蚩尤的“尤”也是“人”的本音,“蛮和闽” 是“民”的本音,“狄(翟)”是帝的本音。“蛮和闽”的汉语意义还和印欧语系相通。
  黄帝部族的前身是北狄,北狄兴起于古代冀州北部,即今河北、辽宁、内蒙三省区交界地带。考古学界命名的“红山文化”,即是黄帝部族的老家——“轩辕古国”,西周时期的“猃狁”部落就活动在这一区域,“猃狁”是对保留传统的“轩辕”后裔的称谓。“帝”是一种神鸟,与雕音近,可能就是座山雕,是王权的象征。以后对其它部族首领也称为帝,比如炎帝,西戎部族原来称其首领为“娲”或“娃”,和现在的“王”、“皇”意同音近。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形成的代表中华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鼎盛时代,形成了诸子百家,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是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西汉董仲舒以儒家学说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黄老”等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建立起一个具有神学倾向的新儒学思想体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新儒学思想体系已非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而是掺杂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它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神化了专制王权,因而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为内核,还有道教、佛教等文化形态。

  二、闽越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闽越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东夷文化和南蛮文化交融的产物。东夷是中原人对东部沿海民族的泛称,东夷不是一个特指的民族。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说夷字“从大从弓”有望文生义之嫌,说东夷人最早发明弓箭实为穿凿附会,“夷”应该是操蛇之神。商周时期甲骨文和金文中夷实际是“尸”或者“人”字,“夷”与“蛇”通假,东夷部落首领以操蛇为能事,显示权威,和弓无关。考古研究证明,东夷人属于海洋蒙古利亚人种。
  东夷部落曾经沿海岸线向北进发,蚩尤部落为东夷部落先锋,也称“尸方”、“ 人方”在淮水流域沿海和山东半岛沿海一带,以东夷人为正种,以西戎人为副种。“蚩尤”就是“蛇戎”,与炎帝部落血缘关系密切。在古老的西北方言里,“蚩”、“蛇”、“尸”三字通假,上古时期中国北方比较温暖,蛇多。因为不断的有海洋蒙古利亚人登陆,接受内陆文明,后来“夷”被赋予侮辱性和蔑视性含义。以至于冷落了“蚩尤”这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先祖。东夷族各部落主要以龙、蛇、凤、鸟、太阳为图腾,以鸟类图腾居多。
  南蛮部落是中国最古老的原生民族,是世界稻作文明、海洋文明的创造者,茶、陶器、漆器等手工业的发明者。南蛮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时间更早一些。南蛮民族成分相当复杂,大体可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百越族系分布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百濮族系分布于今湖南、贵州一带,巴蜀族系分布于今四川、重庆一带。现今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大多由南蛮民族演变而来。
  “夷”、“黎”、“越”音近,“闽”为“蛮夷”、“蛮黎”、“蛮越”的合音字,可见闽越文化确实是东夷文化和南蛮文化交融的产物。武夷山是中国东南屋脊,是闽越文化的发祥地。武夷山的“武”音来源于“瓯”与“午”,在闽越方言即犬的读音。“越瓯”与“月午”同意,“瓯越”与“犬夷”、“ 畎夷”是不同方言对同一部落的称谓,这是闽越部族与西北炎帝部族融合的又一见证。
  距今5000年以前,闽越部族创造了可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的昙石山文化。闽越部族的风俗习惯和中原部族有很多不同之处。其一,聚居在沿海、沿江地方,习惯于水上生活,善于驾舟在江河、海水中捕捞水产。喜欢居住干栏式房屋,人们称之为“巢居”。其二,“断发文身”,在身上刺上龙、蛇一类图案花纹,这是远古人类“图腾崇拜”的反映。其三,实行悬棺葬,将棺柩安置在悬崖绝壁的洞穴中。其四,凿齿,即拔掉左右门牙或者侧齿,以为成年或婚姻标志。其五,胶着语,即一字多音,与汉语一字一音的孤立语有显著区别。
  东周时,闽人形成七个大部落,史称“七闽”。与“七闽”关系较密切的是浙江的于越族。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年),越为楚所灭,不愿臣服于楚的于越贵族和平民向福建迁移。于越首领无诸统一“七闽”,自称闽越王。原先比较落后的七闽迅速发展成为百越诸族中最强大的一支。七闽和于越族融合而形成闽越族;七闽的分布,除今福建、台湾外,还包括浙江南部(古代温、台、处三州)、赣东地区以及广东的潮梅地区。
  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秦兵南下平百越打到福建,削去无诸等王号,置闽中郡,从此福建正式纳入中央版图,中原文化开始广泛传播。汉廷对闽越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从汉高祖五年(前202年)起,先后把闽中地分封给闽越王无诸、东瓯王摇、南海王织。无诸复国后,分别在福州和武夷山建起完全表现汉代风格的宫殿官署。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后,闽越汉化进程再次加快。
  闽越人融狄、夷或濮、闽、越于一体,创造了独特的文化。今天的福建人为闽越传人,以独特的气质、形象、语言、风俗保留着闽越文化的风格。福建人的聪慧和天质非同一般,福建是历代出状元最多的省份。五代时的诗人黄滔,宋代词人柳永,明代文学家李贽,现代诗人舒婷都是福建人。郑成功、林则徐也是福建人。
  福建人具有冒险精神,这是长期与大海斗智斗勇的烙印。闽南人特别爱拼敢拼,这种精神写在一首歌里叫做《爱拼才会赢》。背井离乡谋发展是福建人的传统与习惯。福建籍的华侨、华人遍布全世界160多个国家、地区,共有一千多万人。

  三.传统节日与闽越文化的关系
  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传统节日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人民社会生活的精彩画面。目前,国家法定休假的节日有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四个。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乃至东亚民族重大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比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我赞成闻一多先生的观点(可参阅闻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端午节起源于河姆渡文明,与闽越文化不可分割。农历五月初五是古代闽越地区“龙”部落先民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古代闽越地区先民崇拜龙,端午节的所有活动都与龙相关。
  一.农历五月初五是龙的节日,古代闽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有用“五彩丝系臂”,是“龙”文化的遗迹,起源可能还会更早一些。
  二.“龙”与“农”音同意通,农业与龙密切相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龙的恩德。端午节前新米成熟,家家都吃粽子,互相赠送,并将粽子投入水里以谢龙恩。
  三.端午节赛龙舟与古代闽越民族的关系尤深。龙舟竞渡,一是纪念农耕文明,享受丰收的喜悦;二是继承海洋文明,保持闽越民族的传统习俗,是一种文体活动。
  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长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有一种新石器时代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的族属,是一个崇拜龙的图腾的部族——史称百越族。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示明,他们有断发纹身的习俗,生活于水乡,自比是龙的子孙。直到秦汉时代尚有百越人,端午节就是他们创立用于祭祖的节日。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大部分百越人已经融合到汉族中去了,其余部分则演变为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端午节的遗迹以闽越地区最为典型。
  端午节的神奇之处在于农历五月五日与节气夏至重合,这种重合每7600年才出现一次。农历五月五日曰重五;夏至之日午时,北回归线上太阳正射,物体没有影子,故曰端午。巧遇某年农历五月五日为夏至,端午与重五合并,形成今天的端午节。公元1909年农历五月五日正好夏至,继续上溯,我算出端午节起源于公元前5691年,距今7703年。有待专家证实。
  端午节的叫法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解粽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浴兰节、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端午节的活动内容不同。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为“端阳节”。
  按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为“天中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端午吃粽时,有比赛解粽叶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至于纪念屈原、纪念孝女曹娥、迎涛神伍子胥,还可以纪念秋瑾,都是后来赋予端午节的新内容,不可本未倒置。要尊重科学,不能凭感情用事。韩国人首先申请他们的端午节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大部分国人想不通,只能怨自己不懂自己的历史。

  四.客家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中华传统文化表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客家民系是北方中原地区汉民南下迁徙而产生的,客家文化完全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因为迁徙的时代不同,风格略有差异。据历史记载,秦朝以来中原民族向南方有六次大规模的迁徙。
  第一次南迁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公元前214年,秦始皇再派50万兵丁“南戍五岭”(今两广地区)。这些兵丁长期“戍五岭,与越杂处”。秦亡后,两批南下的北方中原秦兵都留在当地,成为首批客家人。
  第二次南迁是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期,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赣边区。稍后又有大约96万中原人民南迁至长江中游两岸。其中一部分人口流入赣南,一部分经宁都、石城进入闽粤地区。
  第三次南迁是唐末时期,先是唐朝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唐末黄巢起义,又有大批中原汉人逃入闽粤赣区。
  第四次南迁是南宋时期,金人入侵中原,建炎南渡,一部分官吏士民流移太湖流域一带;另一部分士民或南渡大庚岭入南雄、始兴、韶州,或沿走洪、吉、虔州而后由虔州入汀州,或滞留赣南各县。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海南岛。
  第五次南迁是明末清初时期。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巴拿马、巴西等地。
  除以上6次大规模的南迁外,中原汉人也有因旱灾水患逃荒而南迁者,另有历代官宦、贬谪、经商、游学而定居闽粤赣边地区的,但并不是所有南迁的汉人都成为客家人,他们中只有闽粤赣系和源自这一系的人,才被称为客家人。
  特别是第四次大迁徙,南宋时期所谓“衣冠南迁”,朱熹在武夷山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闽越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的成就,为理学之集大成者。在程朱理学思想体系中,不仅熔铸了传统的儒家思想,而且还吸取了佛、道思辨哲学的营养,更富于理论思维色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后世闽越人将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当代学者蔡尚思有诗:“东周有孔子,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和武夷”。而同时期的中原地区,由于受蒙古文化、伊斯兰文化、满文化等草原文化的冲击,中华传统文化发生变异。
  所以,客家文化是正宗的、没有断层的中华传统文化。
  (作者:陕西中华文化学院办公室  齐天福
  地址:西安市长安南路84号  邮编:710061
  电话:18991813196  邮箱:qtfsly@yeah.ne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3 06:23 , Processed in 0.28575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