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43|回复: 0

创刊号红色文章:《中国地震预测预报从这里走来》/和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31 03:5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地震预测预报从这里走来
                   和   平
    正是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季节。2006年9月8日,河北省邢台日报社迎来了她的50华诞:五十年春华秋实,五十年沧桑巨变。作为在外的家乡人和新闻界同行,我有幸被曾是我启蒙老师的邢台日报作为嘉宾相邀,和全国、全省新闻界精英及多家媒体的老总们汇聚牛城,畅谈在邢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邢台日报的成就了不起!邢台的变化真大!”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赞叹。可我更想说的是,和周总理亲属一行的寻踪、走访当年地震重灾区之旅,更让我思绪万千、感慨不已……
那是9月8日下午,在参加完邢台日报社成立50周年纪念大会后,我放弃了和多数嘉宾们一起去游览华北最大的溶洞——临城崆山白云洞的机会,而跟随周总理的亲属周秉德一行8人,迈出了他们这次“追踪伟人足迹行”的第一步。
据悉,周总理曾四次来邢台考察指导工作,并与邢台日报有着不解之缘。1959年,周总理曾到邢台冶金厂(现邢机公司)视察;1966年邢台大地震,周总理三次冒着频繁余震视察灾区;1961年4月,周总理为《邢台日报》题写报头,《邢台日报》成为全国极少由周总理题写报头的报纸。今年适逢邢台日报50华诞,报社请来了总理的大侄女周秉德、二侄子周秉均夫妇、三侄女周秉宜、四侄子周秉华夫妇、五侄子周秉和、六侄女周秉建来邢。周秉德说,为了某个活动六姐弟聚齐的情况不多。这次齐聚邢台,一是被邢台日报社邀请的诚挚感动;二是因为总理与邢台地震的情结。庆典大会后,他们将沿着伯父周恩来的足迹,走访隆尧县、邢机公司等地,重温周总理与邢台的点点滴滴,沿途传承总理的殷殷深情。
四十年后,我寻踪而至
其实,说起40年前的邢台大地震,我并不感到陌生。1966年3月8日5时29分及22日16时19分,隆尧县白家寨、宁晋县东汪先后发生6.8级和7.2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左右,震中烈度为9度和10度。地震波及百余县、市,极震区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震中区造成8064人死亡、38451人受伤,1639个乡镇的17633个村庄房屋倒塌,还有110个工厂矿山、77座公路桥梁、52个县市邮局等都遭到严重破坏。也正因为如此,考入“邢台商业学校”刚半年的我就作为地委抗震救灾工作队的一员奔赴到地震第一线。也许因为我们多为十六七岁的学生,当时的地委并没有派我们到主震区,而是让老师带领我们到边缘区——南宫县的高村、苏村一带。但我至今仍清晰记得3月22日下午4时那次地震的情形:当时我们正和社员们在地里掏机井,忽然,井架上的人“啊!啊!!”喊了起来,只见井架左右晃动着咔咔作响,上面的人站不住歪七扭八的往下掉;我在水沟旁也站不住了,只觉得地在转、天也在转,晕得我赶紧趴在地上,水沟里的水溅起了一人多高,水花也随着大地的晃动左右扑匐着。当我好不容易站定脚跟向北边的村子里看时,只见铺天盖地的黄土在村子上空盘旋……后来,我还在四周见到了胳膊粗的地的裂缝,机井口大的一片片的黑水,那黑水都是从地眼中挤出来的。可因这里不是地震重灾区,所以尽管周总理三次到邢,我无缘见上他一面不说,甚至连他去的震中区隆尧县白家寨也未去过。这一晃就是40年啊,未料……
汽车行驶在弯曲的村间路上,距白家寨村还远,周秉德姐弟就开始翘首询问:“是这个村子吗?”驶入村庄,为首迎接的是40年前的老支书靳景印。“那是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1966年3月10日上午,周总理乘坐专机来到白家寨。当时,周总理下飞机后,第一个握住的,就是俺的手!”靳景印激动地说,“总理从飞机上下来时,穿一件银灰色大衣,看到我们,总理把大衣脱了,快步向我们走来,我们也涌向了总理。在和总理汇合时自然形成的会场里,总理站在解放军战士临时搬来的装救灾物资的空木箱子上,对全村老少讲话:‘乡亲们,你们受灾了,我代表党中央和毛主席来看望大家’。”
说到这里,当年的生产队长国所成抢过话头:“就在这个简陋的木箱上,周总理迎风而立,振臂高呼:‘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现场所有的群众也跟着总理一起振臂高呼。”
周秉德大姐认真地做着笔记,不清楚的地方还要再问一遍。其他兄妹们也都全神贯注,听得特别认真。
当靳景印说:“总理说,等俺们把家园重建好,他还来看俺们,俺一直记着他这句话,可如今,俺的生活这么好了,总理却再也来不了了”时,他的双手颤抖着,眼圈也红了。周秉德姐弟们的双眼湿润了……
白家寨的村北,有一块空地,那是总理当年下飞机的地方,村民们自发在空地上立了块纪念碑。纪念碑碑身仅有3米多高,但这座碑,在白家寨村民心中,在震区人民心中,却是无比的巍峨。每年的3月10日和总理的忌日,村里都要在这里召开纪念大会。今年3月10日晚,当40年前的一幕幕通过电影《周恩来》出现在村民们面前时,两个多小时里,全场一片寂静。77岁的武吉林老人看到电影中周总理的音容笑貌泣不成声。
周秉德姐弟仰头凝望着纪念碑,良久静静无语……
我也终于明白了自己心中长达40年的情结:白家寨是不幸的,白家寨也是幸运的。不幸是它曾是地震中心,死伤惨重;幸运是它见证了一代伟人的伟大人格和精神。如果白家寨是一首歌曲,它的旋律本应该无比的悲凉,可周总理的到来,十六字方针的诞生,它的旋律却变得那么铿锵!
希望之火,在最悲恸的时刻点燃
下午3时30分,中巴车停在位于隆尧县城邢台地震纪念碑前的广场。由李先念主席题名的“邢台地震纪念碑”建成于1987年3月。碑座高19.66米,象征着邢台地震发生于1966年。碑的两侧刻有《蒙难》、《救援》、《重建》三组雕塑,碑的背面刻有周总理当年慰问灾区时提出的“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发展生产、重建家园”十六字救灾方针。
站在纪念碑前,周秉德一行的神情变得凝重起来,8人自行排成一排,向地震纪念碑行注目礼并三鞠躬。
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在纪念碑广场的北面。陈列馆内,周总理2.06米高的青铜像前,秉德兄妹一行久久伫立。这座塑像是按照当年周总理在白家寨讲话时的情景塑造的。凝视中,秉德大姐动情地说:“这幅铜像塑得确实很好,伯父的眼神既有关爱,又有焦急,真的十分传情。伯父就是这样,心里只想着群众,希望大家能够重建家园,过上好日子。”凝视良久,周秉德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来,请给我和这铜像照张相吧。”趁此机会,我和邢台日报的副总编张俊娥也凑了过去……
陈列馆西墙上,悬挂的是著名画家周思聪于1979年创作的国画《人民与总理》。画面生动再现了周总理在地震灾区慰问灾民的场景。东墙上则是当年隆尧群众自发传颂、著名作曲家劫夫谱曲的抗震救灾歌曲《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表达了灾区人民热爱党、拥护社会主义的心声。
陈列馆共分东西两个展厅,分邢台蒙难、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地震研究、邢襄巨变等六大部分。一份份珍贵的文献资料,一张张生动的历史照片,记载着周总理在余震不止、大地抖动的情况下,先后3次亲临震区视察慰问的情景,记载着40年前那场浩劫和震后人民群众重建家园的难忘岁月。
当时,震后的惨状几乎摧毁了灾区人们生存的意志,人心惶惶,谣言四起。因在解放前,每逢天灾大难,为了活命,百姓只能拖儿带女四处逃茺去。悲剧,是否还会重演?就在这危急关头,在人们最恐惧无助的时候,周总理来到了震区,来到了百姓身边。“我不能每个村子都走到,希望乡亲们告诉其他人,不要惊慌,房子倒了,国家盖,家里有困难,大家帮。”总理的话如此朴素,可句句都说在了灾区人民的心坎里。人们奔走相告:“周总理来了,我们有救了!”随后,相同的一幕,宁晋耿庄桥有过,巨鹿何寨村有过;相同的声音,灾区的每一个村庄都曾响起过。希望之火,就在人们最悲恸的时刻被点燃了。
确实,我认认真真地端详当时的每一张照片,遭那么大的灾,灾区群众眼神中透出的信息却少见游离、阴郁,多为坚定、明朗。
为什么呢?苦苦思索之后,我明白了、释然了:“天行有常”,几千年来我们都难以阻止灾难的降临;但短短的十六字救灾方针,却展现了一种辉映千古的昂扬气魄。在历史的长河中,那场地震也只是一场普通的劫难,可因为有着山一样高海一样深的真情,灾难却变得无比壮丽和非同寻常。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奇迹:整个震区,从哀声遍地、谣言纷纭到昂头挺胸、投入生产,只用了两天;人们从恐惧灾难,到藐视灾难,立志战胜灾难,也只用了两天;一片受到严重创伤的大地,从经历残酷的寒冬到开始温暖的春天,还是只用了两天。
如今,昔日总理驻足的地方已建起排排新村,喷沙冒水的土地上也已禾苗茁壮。新城市日益靓起来,新农村变成小苏杭。新邢台遍开“和谐”花,新土地上冒出一批批世界之最……抗震精神已化作人们心头永远的丰碑,发扬光大,代代传承。
“必须加强预测研究,地震预报要好好搞一搞”
参观到第五部分时,我被一块“隆尧县历史地震资料统计表”展板吸引住了。展板上表明该县最早的地震记载是周幽王5年即公元前777年,第九次亦即最晚的一次为清咸丰5年(1855年)10月17日。难怪有关资料显示:1966年的邢台地震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发生在人口稠密地区的毁灭性大地震,邢台地震揭开了20世纪中国第4个地震活动高潮,催生了中国的地震预测预报,在我国地震科学史上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接着的一块展板的内容更使我惊诧不已:原来,“这次地震,我们付出的代价很重,损失很大,必须从中吸取经验,不能依然停止在只有记录而没有经验的地步。虽然地震的规律问题是国际间都没有解决的问题,我们应发扬独创精神,来努力突破科学难题,向地球开战!这次地震给予我们很多观察地震的条件,要很好地利用这样的条件……”这些字字千钧、气吞山河、继往开来,不,准确说是开天辟地的“向地球开战”的指示,竟是周总理1966年3月9日晚在隆尧县委听取汇报时就作出的。哦,这就是伟人的伟大之处,这就是伟人特有、独有的气势!他何止仅仅是亲民、爱民的总理,他还是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科技兴国的总理!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地震被列为群害之首。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对地震有这样的描述:“任何天灾都比不上地震,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如此广大的范围,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约占全球陆地面积十四分之一的国土上,每年发生的地震次数却占全球陆地地震次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千百年来,我们的先民,就对地震做过大量的记载和研究,举世闻名的张衡地震仪就是世界最早的观测地震的仪器。然而,如何找到预报未来破坏性地震的办法却收效甚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周总理把邢台地震的坏事变好事,对今后地震工作的方针、队伍建设做出了一系列极其重要而又明确的指示。
“要抓住邢台地震不放……”1966年3月8日下午,李四光在出席了周总理召开的救灾会议后,晚上就向地质部传达了周总理的指示,决定派出由23人组成的地震地质考察队连夜前往震区,并详细交待了任务:要他们根据震区的地质构造特征,查明地震发生的原因和范围,推测地震可能扩展的趋势,探索地震预报方法。4月22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李四光不顾患有动脉瘤等疾病,带领地质部副部长张同钰、地质力学研究所研究员陈庆宣等10余人亲临邢台地震现场,同科学工作者一起探讨地震预报的途径。
同年3月12日,杨成武代总参谋长向军委工程兵陈士榘司令员转达了周总理的指示。陈士榘司令员迅速组织工程兵司令部、总后营管部、国防工程设计院、建筑工程部、建设设计院、北京市建委规划局等4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邢台地震区工程建筑综合调查组,自任组长奔赴地震第一线,展开了我国地震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空前的、卓有成效的考察工作。
随后,中央有关部委领导纷纷赶到邢台地震现场视察、考察,副总理李先念,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副秘书长杨放之,国家科委副主任于光远、武衡,国家建委副主任吕克白……
据统计,国家有关部门自1966年至1969年组织了100个科研单位,到邢台地震现场进行地震科学综合考察,参加人数达4000余人。考察之规模、地震预报之实践在我国地震史上实属罕见。
之后,在广泛考察的基础上,邢台地区首先开始了地震预测预报的实践。根据当时的实际,地震监测预报的试验项目有测震、地形变、地倾斜、地应力、地磁、重力、地电、地下水、水化学、气象、天文、人工地震、超声波、生物14个专业,30余种手段,58个台站,共有100多个观测项目。同时,还有大量群众性的测报站、宏观哨,观察水位、动物反应、简易地应力、地电、地声、地温、水导电、电磁波等十几种手段,在邢台震区形成了多学科多工种联合的综合性观测台网。
随之,邢台地震后催生的地震预测预报科学研究象“星星之火”,在全国普及并成燎原之势……
与地球的眼睛对视
说起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的群测群防模式,就不能不提到1966年3月8日邢台地震伤亡最重的隆尧县马栏村(该村1929间房屋倒塌,503人遇难,36户人家全部死亡。重伤484人,轻伤无数)村民袁桂锁和一口井。因为中国地震预测预报群测群防的模式是从马栏村这口井开始的。同行的《牛城晚报》记者范骁、侯东杰、麻国栋告知了我有关袁桂锁的故事。在今年3月纪念邢台抗震40周年时,他们专程去采访了他。
在1966年3月8日突发的6.8级地震中,袁桂锁一下子失去了6位亲人,他自己也被砸晕。地震过后,村民们认为震前出现的鸡飞狗跳,各类动物反应异常,可能跟地震有关系。于是,畜牧中专毕业的他担任起了村里防震减灾预报员。想起震前村里井水也曾反应异常,如被他后来称为的1号井——这眼7米多深,井口直径60公分的普通水井,3月5日时就井水暴升,溢出井口,并伴有多种异常现象。3月8日地震时,该井喷出的水柱高达4米,持续6个多小时,涌出泥沙300余立方米。因而,从3月12日起,袁桂锁开始挨个观察村里所有的水井,进行观测、记录,有异常情况及时向村里汇报。当然,他重点观察的就是1号井。观井几天后,根据1号井再次出现的异常反应,他就判断3月20日后还有一次大震,果然,3月22日就发生了宁晋7.2级大地震。
1967年3月,地质部长李四光、地球物理研究所所长顾功绪来到马栏村,实地考察了1号井后说:“因为地壳在动,震前地下水一定会有变化。你们这口井,在地震前反应这么强烈,肯定有特殊的原因,它就是地球的眼睛。你们一定要长期监测下去。”得到李四光等人的肯定和鼓励后,袁桂锁更坚定了观测水井变化预测地震的信心。
这一观测就是40年。
40年来,经过袁桂锁的潜心摸索,他发现了地下水和地震之间的不少“秘密”。
1967年,他写出了第一篇论文《地下水与地震》刊登在《地震战线》上,并被邀请参加了当年4月份在北京召开的京津地区地震工作会议。1981年又写了论文《地下水物理现象与地震》,并协助省地震局完成了《社会地震学》一书的材料收集整理和调查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1985年7月31日,当马栏村西北2公里处发现一条2公里长、70公分宽的东北走向大裂缝,当地出现了“大震”、“地陷”说法,闹得人心慌慌时,他与科研组同志一道,一边密切监视震情,一边紧张地查找地裂原因。结合当前地震活动水平和各项前兆资料,在对裂缝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科学论证后,很快得出了这条裂缝是1966年3月8日6.8级地震产物的结论。而这条隐伏地下19年的裂缝之所以重新裂开,是因为今年这里天气特别干旱,水份大量蒸发,地表土层收缩,而后连降大雨,浮土顺水下沉的缘故。原因查清了,群众情绪也稳定了,都说:有科学为咱壮胆,今后再也用不着大惊小怪了!这一年,他又发表了《马栏震后19年地裂成因》的论文。
2003年,作为特邀代表,袁桂锁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地震台站工作会议,中国地震局局长宋瑞祥为他颁发了写有“兢兢业业,爱岗敬业”的荣誉证书,并亲手给他戴上一枚寓意“地球的眼睛”的金扣。
让中国地震科研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自然,袁桂锁的井水测报,只不过是地震预测预报群测群防模式中的一种类型,一个缩影,一朵小小的浪花。尽管,它也可以起到“窥一斑知全豹”的作用,但和“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作战,还需要中国地震科学界努力攻克地震预测的重重难关。
地震预测预报究竟难在何处呢?地球,人类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了几百万年。然而,人类对地球母亲的了解仍极期浮浅。地球表面之下是怎么回事,我们知之甚少。而相比之下,我们对宇宙空间的了解,却要深刻、丰富得多,天文学家能看到100多亿光年以远之地发生的事,而地下10千米、20千米深处的情况我们却茫然无知。比如,我们的天气预报越来越准了,这受益于人类对大气圈的深入了解,受益于气象科技的进步,有气象卫星巡逻、气象站观天,有超级计算机不停地运算,短期、中期、长期天气预报都唾手可得。而地震专家需要和期盼的地震“云图”——地下应力场分布图却难以觅踪。如果地震专家能对地下10千米、20千米、30千米地下应力的分布情况了如指掌,预报地震就简单多了。可现实是,全世界属日本地震科学最先进,而日本设有地下地震观测网的,也只有它的首都东京,且仅有3个地下探测器,深度仅3千米。真可谓“上天有路,入地无门”。
我国科学家把地震预报分为4种:几年至几十年的为长期预报,几个月至几年的为中期预报,几个月以内的为短期预报,几天以内的为临震预报。公众最关切的,是短期、临震预报;科学家最感困难的,也是短期、临震预报。
全世界地震专家大都认为:目前地震研究仍处于非常初级阶段,地震预报的准确率一二成足矣。但有关资料显示:中国防震减灾工作开展以来,已实现20多次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中国地震预报已跻身世界前列。如在第4个地震活跃期内,曾成功地对海城等几次大震做过短临预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中国作为唯一对地震作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被载入史册。那是1975年2月4日19时36分,辽宁省海城市及附近地区发生7.3级强烈地震,波及9000多平方公里的800万人口,海城境内2734平方公里顷刻间房屋倒塌,受灾人口达800余万。庆幸的是,这年的1月份,有关地震科技工作者就作出了在营口、海城到大连一带可能要发生6级左右强地震的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报,各级政府随后采取了有效的防灾措施。2月1日起,海城地区开始发生小地震,次数越来越多,频次越来越高,因此到了2月4日凌晨0点30分,地震部门认为可能在24小时内要发生一次大的地震,并迅速向政府通报……辽宁省副省长胡晓华回忆说:“震区房屋倒塌达90%以上,按通常估计,在当时的条件下,像海城这样一座中等城市,如果没有预报的话,一次7级以上地震的死亡人数会有10万人,但此次数百万受灾人口中的大多数已经睡在了室外,所以仅有1328人遇难……“难怪全世界都把海城地震预报当作成功的巅峰和神话。后来,我国又对1976年四川松潘7.2级地震、1985年新疆乌恰6.8级地震、1995年云南孟连7.3级地震等作出了较为成功的预报,取得了减灾效益。刚刚解密的中国地震局2004年全国地震趋势预测资料则显示,我国科学家用20年时间开创的地震预测理论,成功预测了2004年全国16起5级以上地震当中的14起。而更令我兴奋的是,研究地震预测的专家黄相宁对2006年7月4日上午11时56分发生在距北京城区110公里的河北文安地震的说法。他说:“河北文安5.1级是在北京附近已经有几十年没有发生5级以上地震的一个地震。这个地震的出现非常非常的特别,但在它出现之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天灾预测委员会等4方面有对这个地震的预测。”
无庸讳言,“海城”告捷之后的第二年,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7.8级唐山大地震,那场地震灾难带来的惨重教训,把自邢台地震后十年间,中国千百名地震专家,舍生忘死追赶地震艰难探索出的曾经成功的预报经验好一番考验,国为在唐山地震面前那一切成功都显得那么无力。“从海城地震预报成功的巅峰,到唐山地震预报失败的深渊。谁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当时,说这是地震预测预报业的一个“坎”并不过分,不管说过去的成功只是“经验性预报”也好,甚至持“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悲论也罢,最难能可贵的是,众多的地震科技工作者始终对地震预测的未来充满着信心与决心,甚而有专家断言:“在某一天,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就会增加一个栏目叫‘地震预报’”。
诚然,地震预测预报成熟尚有待时日,但经过40年的探索、磨砺,我国的地震预测预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还是有目共睹的:全国已建立了1200多个地震监测台站,布设了总长度达数万公里的流动测线,建立了近万个群众业余监测哨,数字化地震观测网络也初具规模。特别是“数字化”,让中国地震观测和预报的质量及速度得以飞跃提高,如以往一人一天只能进行数次观测,如今每一分钟甚至一秒种就可采集到可靠的数据。这必将大大提升防震减灾能力,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好的发挥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新中国的地震预测预报从邢台发源,从邢台走来。40年过去,周总理倡导的抗震精神使邢台旧貌换新颜,更使中国地震预测预报崛起并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这无疑是对伟人最好的纪念,也无疑是伟人最愿意看到的。让我们继续高扬抗震精神的旗帜,执著前行!

(注:由于时间关系,“追踪伟人足迹行”活动我只参加了半天。感谢邢台日报、邢台地震资料陈列馆为我提供了难得的素材。)





                                              2006年9月23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3-28 23:21 , Processed in 0.2988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