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67|回复: 0

方子翼:第一批红军飞行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14:41: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民网 高雷



方子翼近照(记者 高雷/摄)

人物小传

方子翼,安徽省金寨县人,1917年生,四过雪山草地。新中国创办第一批航校时,奉命在济南筹建第三驱逐航校并任校长;空军成立第一支航空兵部队时,奉命兼任混成4旅11团首任团长;朝鲜战争爆发后,奉命筹建“空军第3驱逐旅”并任旅长,后又奉命组建“空4师”并任师长;在5次赴朝作战中,率部击落击伤敌机88架。毛泽东批示嘉勉“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长征

四过雪山草地:吃鼓皮、吃“马粪”

人们所谓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实仅仅是一方面军的路线,其他几路红军所经过的长征路线远不止这个数字。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所走的路线也是不同的。三次过雪山草地的比较多,四过的相对比较少。我前后经历了四次雪山草地,其中要数第二次和第四次最为艰苦,由于准备不充分,缺衣断粮,而且要翻山越岭,可以说是在挑战人类的极限,与死神作斗争。

第二次过雪山草地是1935年9月包座战斗胜利结束后,由于张国焘分裂红军,没有北上,而是带领一部分红军南下,声称要大举南进,消灭川军残部,赤化四川。我当时感到很疑惑:为什么不集中反而要分散呢?两大主力红军历尽千辛万苦,浴血奋战,好不容易会合了,却又要分开。

在南下的草地上,我们穿着单薄的衣服,顶风冒雨,忍饥挨饿,没有物质准备,更没有思想准备,这个时期缺粮成为了最大的困难。从草地到雪山,沿途的粮食都在北上的时候吃光了,只能吃野菜,吃草根,吃树皮……10月初,我们路过刷经寺,这里连野菜也很难找到,实在饿得发慌,我发现了庙里的一个鼓,把鼓皮割成条,再用火烧糊,刮去碳,掰成块煮着吃。吃的过程中,被杨副师长发现了,批评了我们:“你们不怕砍头吗?这是违犯政策!你们去写张纸条,押上五块大洋,算是把这个鼓买了。”

10月上旬,我们移驻卓克基。这里是红军北上时屯兵的中心,室内室外更是没有任何的食物。当时饿的实在没有办法了,我发现马厩房角堆着马粪,心想藏民用青稞喂马,马粪里一定有没有消化的青稞。我把马粪淘洗了一番,果然淘出了一些青稞,然后把它煮着吃。这样,又解决了一天的饥饿……

第四次过雪山草地与前几次相比,虽然时间不长,只翻过了一座大山,而且走的是干草地,但是由于缺少御寒的衣服和粮食,而且大多行走在黄土高原和严寒冰川,条件异常艰苦。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合后,蒋介石忧心如焚,组织了大批军队挥师北上,全力剿共。为粉碎敌人的“围剿”计划,徐向前等奉中央军委命令率红四方面军强度黄河,执行《宁夏战役计划》,打通苏联。由于敌军的攻势太猛,大军压进,中央决定不等黄河结冰,提前执行战役计划,过黄河!

四方面军的主力三十军、九军等渡过黄河,占领了景泰、一条山等战略要地,与敌人形成对峙。当时中央军委电命:河西红军西进,五军、九军、三十军组成“西路军”,在河西创立根据地。这就是“西路军”的由来。我们西路军在河西走廊打了半年的时间,由于孤军无援,再加上部队的武装力量较弱,弹药不足,子弹打完刀矛拼光,全凭肉搏,甚至把人都快拼光了,后来不得不进入祁连山,也就开始了我的第四次爬雪山过草地。

那段日子,部队经历了千难万苦。我们从战场上下来就进入祁连山,20天什么食物都没吃只是吃水,在冰山雪地里行军,就是一身单衣,冻得几乎麻木。夜晚在山边露宿,没有铺盖,不敢睡觉甚至不敢坐下,只能站着跺脚,防止冻僵。下到青海草原,脚上的草鞋已经散架,只好光着脚走路,脚底被草根冰碴子扎破,脚背冻裂流血,忍着疼痛一瘸一拐地,一直挨到马兰大坂。在那里,我向牧民要了一块毛毡,缝了一双“毡鞋”,缓解了一下脚的痛苦;剩下的毡子,我白天披着挡风,夜间再当被盖。其实同志们也都是如此。就这样大家凭借着一腔的革命热情,互相帮助,克服了这些困难,最终战胜了自然,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战士们都是好样的!


航空

见证人民空军初创:25天建起航校

1937年下半年,我们西路军左支队进入新疆,与当地的“土皇帝”盛世才搞好关系,他同意帮中共培养航空人员,我被选中进入新疆航校学习,从理论到驾驶,我们克服了航空知识匮乏、时间紧促的种种困难,成为了第一批驾机升空的红军战士。

1946年,我们回到延安,受到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有延安的同志称我们为“中共第一支航空队”“红色航空队”,我们心里觉得挺亲切。8月底,朱德总司令把我们召集到八路军总司令部驻地王家坪开会,宣布成立“八路军总部航空队”。朱总司令说:中央军委决定,让你们成立航空队,开赴东北,恢复技术,加紧训练,准备参加作战。你们从新疆回来的航空人员编为一个航空队,暂定名为“八路军总部航空队”,命令方子翼同志担任队长;命令严镇同志担任政治指导员……就这样,1946年9月,我和严振刚率领的“八路军总部航空队”15名飞行员、16名 机务员经过五个月的长途步行,1月底抵达“东北老航校”,并在那里与战友们共同度过了三年艰苦训练工作,老航校在激烈的战争环境中和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仅用日军遗弃的破烂器材,培训出各类航空技术人员近千名,这在世界航空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1949年,我在东北老航校当大队政委。一天,航校薛副政委告诉我让我立即去北京接受新任务。11月5日,我来到北京,见到刘司令,他开门见山的对我说“叫你当校长干不干?” 我说:“我没想过,恐怕干不了。”他说:“我是个外行还能当空军司令,你一个内行当校长还不行吗?”我因在新疆学飞行,在刘司令员眼里,我算是内行了。我说:“服从命令,学着干吧。”

那天晚上,刘司令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跟我谈了两个小时,他告诉我说,毛主席和党中央下最大决心,要建设强大的人民空军,决定要撤销东北老航校,另外成立6所新航校,任命我成立济南第3驱逐航校。紧接着,他语重心长的从目前的形势谈起,提了很多具体的办校要求以及存在的困难,最后,刘司令说:“今天是11月5日,从明天起,你就是第3驱逐航校的校长,限你在25天之内建起航校,12月1日开学!”

当听到“25天建起航校”“12月1日开学”的时候,我的心跳加快,脸上发烧,心想:目前的条件,白手起家,25天内建起一座现代化的航空学校,这在世界航空史上也没听说过,我怎么能行?

刘司令看我面有难色,遂说道:“我们虽然是白手起家,但并不是一双空手,一无所有,我们有飞机、有燃料、有保障设备,还有专家和山东军区帮忙。”然后给我一封信:“我给你一封信,是周恩来总理写给山东军区司令许世友的信。你拿着这封信去找他,他一定会帮助你的。”

11月7日,我赶到山东军区司令部见到许世友司令员,把周恩来的信和航校的编制表一并呈上,许司令非常爽快的答应说:“这事儿包在我许世友身上!”并且给我派了作战科长阎木欣同志做助手。

万事开头难,当日查看机场和营房。张庄机场,年久失修,水泥跑道严重风化,不能使用。两侧的草地,草比人高,凹凸不平,难度很大。张庄营区房子不多,大部分以前是骑兵部队的马厩和家属院,我们确定了机场和营房的修缮工程,并规定了各种房屋的规格和完成期限。

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我的工作陡然繁忙起来:一是到火车站接站,运送飞机、器材和燃料等,两昼夜不停歇;二是与山东军区调来的百名各种业务干部谈话、分配、安排食宿;三是与东北俄专和新疆招来的几十位俄语翻译逐个谈话、分配、安排食宿;甚至买一把扫帚都要我批条……这段时间我基本上没有一秒钟的闲暇,没有一次按时吃饭、按时睡觉。虽然饥疲至极,但精神百倍,浑身是劲。

12月1日,第三驱逐航校如期开学!那段时间,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飞行训练和理论学习。在那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随着解放初期的战事和局势的需要,我的职务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校长,到团长再到旅长,后任空4师师长。

抗美援朝

第一批入朝作战的空军:毛主席嘉勉“空四师”



1950年11月30日空军第四歼击师第一任领导在辽阳合影。左二为方子翼(记者翻拍)

空军第4师,是人民空军最先成立的第一个航空兵部队。空4师一成立就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是第一支参加抗美援朝的空军部队。空4师先后5次进驻安东地区作战,期间同优势的美国空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开创了年轻的人民空军对阵老牌美国空军首战胜利的新纪元,揭开了空战之“迷”,为年轻的人民空军“在实战中锻炼,在战斗中成长”开辟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12月4日,空军首长来电正式给空4师下达了作战命令。在沈阳,刘亚楼司令员特地嘱咐我说:“方子翼呀,你要记住,人民空军初建,训练很不成熟,毫无作战经验,你的部队首次作战,你作为闯关的指挥员,责任重大,胜负成败全靠你了,你要谨慎小心!”

12月21日,我率队到达安东浪头基地后,便同苏军师长巴什盖维奇协商拟定了实战计划。为了便于协商问题,双方决定将友军和我军两个指挥所设在一起。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刘亚楼司令员的批准。为了便于协商问题和向巴什盖维奇学习指挥,双方决定将友我两个师的指挥所设在一起,并移到浪头机场北端西侧山坡上的一个旧木板棚子里。

1951年1月21日,我们终于迎来了第一次空战。上午,雷达发现在平壤西面有数批敌机沿铁路线北上,巴师长令其29团出动8机截击,我令28大队李汉率8机迎敌。队长李汉为了争取在友军前面发现敌机,高度不足3000米就出航过江。编队接近安州时就发现敌机在攻击清川江桥,遂即迂回到敌机后面,在距敌400米处,用固定光环瞄准,三炮齐发,将美国空军的一架战斗轰炸机F-84击落。

空军首长对初战胜利非常重视,来电说:“这次空战的胜利,证明年轻的中国人民空军是能够作战的,是有战斗力的。这是志愿军空军继续取得更大胜利的开端。”

1951年1月29日,我再次指挥李汉率领8架飞机击落击伤美空军F-84战斗机各1架。两次与敌交锋,28大队取得了击伤、击落敌机3架的战绩。实践证明,美国空军同它的陆军一样,在战场上是可以被打败的。

2月10日天刚亮,雷达发现在平壤西北有近100架敌机在铁路线上活动。志愿军空军司令部首长令4师两个团出动到军隅里地区打击敌人。作战中,12团3大队队长张积慧与团编队失散,在博川上空与敌机相遇,将对方击落后自己也被击落而跳伞。张积慧回来后自报击落了敌机,可是没有射击胶卷证明,还待查证。

2月13日,空军首长来电说:据《参考消息》载美国合众社报道,美国空军第5航空队的“空中英雄戴维斯”于10日在北朝鲜上空被击落。经过实地核实,我们找到了戴维斯被击落的现场,确认了身份,加之多方面资料确认这位被美国空军誉为“百战不倦”、“勇敢善战”的“空中英雄”戴维斯为张积慧击毙。

击毙戴维斯具有重大意义,对敌军来说是一个大打击,对我军来说是一个大鼓舞。空军和总政均对这一胜利给予了高度评价。1952年12月,空军授予张积慧“一级战斗英雄”称号。

朝鲜空战,堪称当时世界上技术战术水平最高的空战,在中美空军之间“决不是势均力敌”的空战中,空四师和兄弟部队一道,两年多的时间里与敌人数次争锋,沉重的打击了美帝国主义不可一世的霸气,在中国乃至世界空战史上涂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空4师经过抗美援朝作战而获得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一师的殊荣。获得了毛主席“空4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的嘉奖!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0-22 04:28 , Processed in 0.2236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