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976|回复: 0

毛泽东外孙女那番话怎么就叫人“稍感意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2-25 15:49: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梁煜璋





今天注意到网友“闲散一石”的一篇文章《毛泽东的外孙女不一定理解毛泽东》。该文的由头是另一位网友“罗天柱”的时评文章《毛泽东外孙女这番话让我稍感意外》。“罗天柱”的文章此前我也注意到了,不过我和“闲散一石”的感受更接近一些,作者针砭时弊、语言犀利固然不错,但是以德服人、以理服人或许更好些。
其实这些争议的源头,还是毛泽东外孙女孔东梅不久前在广州举办《毛泽东箴言》读者见面会上讲的那番话,特别是其中的个别关键词。我认为,“闲散一石”的技术分析和结论是比较准确的。而“罗天柱”则是受了孔东梅讲话“失误”的影响,把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引向了一个“时尚化”的前途去了。所以,我对“罗天柱”的分析和结论同样“稍感意外”。
孔东梅那番话是这样讲的:(《毛泽东箴言》)这本书去掉了那些不适用于今天的政治化、口号性内容,留下了真正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格言警句。
对此,“闲散一石”分析认为,“孔东梅只是说《毛泽东箴言》的编辑思路是,没有选择那些不适用于今天的政治化、口号性内容,留下了真正能给现代人以启迪的格言警句。这说明她编辑这本书时,是从生活角度选择内容的,而不是从政治角度选择内容的;是从现代化的视角选择内容的,而不是从革命时代人们的视角选择内容的。”
我认为“闲散一石”是给孔东梅打了一个很好的“圆场”。其实孔东梅讲话原本就是有些“失误”的,在这里不该使用“去掉”和“留下”等词语,会让人“误会”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去留”问题的“裁决”。(实际上,现在确实有些人需要这样一把剪刀,按照他们的意志和利益去裁剪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这是必须警惕的。)同时,不要忘了此时孔东梅的角色,她是《毛泽东箴言》这本书的主持编辑,对于主持编辑而言只有“选择权”或“不选择权”。倘若是别人主持编辑这本书,邀请孔东梅作特约顾问,对这本书的书稿进行审阅修改时,她便有了“取舍”的权利。
但是“罗天柱”讲到的问题确实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现在我们到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正确对待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只不过他的“时尚化”的思维和方法,在“闲散一石”以及我看来,还是有些牵强和主观。正如“闲散一石”质疑的那样,加入了“时尚元素”的毛泽东思想还是毛泽东思想吗?说实话,有时我们正是被我们自己制造的概念给迷惑了,总是信以为真。
易中天有一个很好的说法,叫作“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其实,人们对待毛泽东和对待孔子一样,“时尚化”的毛泽东也正如“一位链接了多彩世界的灰色孔子”,只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理解的,却未必真实的、本色的孔子和毛泽东。显然,对于孔子和毛泽东而言,很难用“对”与“错”去界定,只是取决于我们具体“时空条件下”对他们的需要和理解程度而已,而这种需要和理解又难免包含不同程度的“误读”。所以,现在我们学习孔子,还得回到两千多年以前去原原本本地读《论语》才算正宗。对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何尝又不是这样的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9-4 04:03 , Processed in 0.29160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