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141|回复: 0

石仲泉:《非常史录——西柏坡画传》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22 21: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石仲泉
2009年06月22日12: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序跋选)


  西柏坡时期,既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段辉煌时期。黄镇同志曾题词写道:“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这是对其历史作用的一个很科学的定位。毛泽东同志当年在这里说过:“我们不但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西柏坡时期,就是这样一个正在结束过去、并筹划开辟未来的历史转折点。在这里发生的历史转折是多方位的,一是从战争到和平的转折。二是从农村到城市的转折。三是从革命到建设的转折,建设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这三大转折,从某种意义上说,实际是从这里开始的。因此,这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也因此,它孕育了伟大的西柏坡精神。

  改革开放30年来,特别是2002年胡锦涛总书记和中央书记处领导同志到西柏坡学习考察以来,西柏坡的研究更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出现了许多很好的成果。党史界和理论界,对西柏坡历史地位和西柏坡精神的内涵有不少新的认识和感悟。在这里长期工作过的张志平同志一直致力于西柏坡历史的研究。新近编撰的《非常史录——西柏坡画传》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和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作为对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献礼,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画传围绕西柏坡的上述历史主题谋篇布局,充实近年来新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中共中央、中央工委在西柏坡时期的光辉革命历程。“历史选择 坚强屏障”作为开篇,直奔主题,介绍了中共中央选择西柏坡的历史原因,为“旧中国在这里基本打碎”和“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埋下伏笔,具有历史厚重感。随后,浓墨重彩地一一回叙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于千里之外的重大历史活动。画传拉回历史镜头,展现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如何兵分三路,中央前委在陕北转战、中央工委来到西柏坡以及中央后委在晋绥活动的简要情况。在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部署指挥三大战役以及召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等三件历史大事,更是详陈其中。作为谋划新中国的“筹建华北财办”、“创建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五一节口号”、“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创建大党校、大党报、大军校”等“奠基之作”,以宏大篇幅逐一展开,从而让读者清晰地看到新中国的雏形是怎样在这里孕育的历史画卷。

  这本画传是西柏坡历史的一部传记。它与普通传记之不同在于,不仅仅依靠文字表述,而是大量采用珍贵历史图片,抛开文字就是一张张连贯衔接的珍贵画面展现的形象历史。每一张照片都有一段精彩、凝重、引人深思的历史故事,每一张照片都凝聚着作者的心血,来之不易。

  值纪念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6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当弘扬西柏坡精神,坚定不移地实践“两个务必”理念——这是西柏坡精神的核心。同时,还要更加凸显作为统揽西柏坡精神之纲的“赶考”思想。毛泽东同志当年将中共中央从西柏坡移驻北京城比喻为“进京赶考”,不要退回来,若退回来就失败了。60年过去了,这句话是否完全成为历史了呢?我以为,应当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就当年进京建立新中国来说,这已成为历史。改革开放30年来,各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这是任何人都否定不了的。但也要看到,仍有“内忧”和“外患”。所谓“内忧”,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还存在许许多多的矛盾需要解决,有的矛盾甚至异常突出,不解决好,会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所谓“外患”,即在有空前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方方面面的严峻挑战,特别是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方面占优势的巨大压力,激烈的国际竞争给我们带来的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在日益增多。因此,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时刻牢记“不要退回来”,“退回来就失败了”,“决不当李自成”的警世之言,还是非常需要的。

  序跋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4-5-18 12:56 , Processed in 0.252997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