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585|回复: 0

韩凤鹏:公知与“悖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10-26 14: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知有“悖货”    倚名贩罂花
    流毒害国人    图谋倾中华。

    公知,公共知识分子也。社会上都知道的词儿,没必要多说。

    “悖货”,是笔者起的名,是公知中的另类。也可以说是公知中的变异分子。这个名,是据鲁迅先生的话而来的。鲁迅先生说:“我们的知识很有限,谁都愿意听听名人的指点。”但是,“社会上崇敬名人,于是以名人的话就是名言,却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或事业。”而名人呢,自以为“既是名人,也就无所不通,无所不晓”,“也忘记了他之所以得名是那一种学问和或事业,渐以为一切不胜人,无所不谈,于是乎就悖起来了。”更有甚者,“悖在倚专家之名,来论他所专门以外的事”。(引自《且介亭杂文二集·名人和名言》)。鲁迅先生的话有二层意思,一方面对社会上崇敬名人的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避免上所谓名人悖逆之言的当;一方面揭穿了“倚名而悖”、“无所不谈”“一切无不胜人”的企图心。

    鲁迅先生的《名人和名言》作于1935年7月1日,始发于同年7月20日《太白》半月刊第2卷第9期。这说明“悖货”那个时代就有。鲁迅先生对“倚名而悖”的“悖货”作了分析、揭露,予以无情的鞭挞。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江亢虎博士。江亢虎辛亥革命时曾组织“中国社会党”,投机革命,“以讲社会主义出名”,后沦为汉奸。江博士此类人物,对“马列”、对“社会主义”顶多也就是 “半吊子”,怎么“精通”起来了呢?果不其然,“精通”到马列主义已成为历史遗产,该进博物馆了,你看,这样的所谓救世主不就是“悖货”吗?到底还是鲁迅先生独具慧眼,一下子就把“悖货”看穿了。鲁迅先生说“……江亢虎博士,是先前以讲社会主义出名的名人,他的社会主义到底怎样呢?”先生的话犹如清泉水擦亮了人们的眼睛,犹如清脑剂清醒了人们的头脑,哦,汪伪政府里怎么会有真正的社会主义呢?有的只是汉奸,走狗、卖国贼,这个汪伪政府的考试院长讲社会主义岂不是天方夜谭?然而,江博士到底还是“讲社会主义”出名的,只不过是倚其名而行反马列、反社会主义之实罢了。这是“悖货”的特点。

    到了社会主义时期,公知多了,“悖货”也相应多了。特别是在苏联解体,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崩盘之时,一些“悖货”蠢蠢欲动,着实上演了一番闹剧。他们比江亢虎还江亢虎,江亢虎到底是“讲社会主义”出名的,倚其名而狂悖,污辱、否定社会主义。他们索性连“社会主义”的旗也不打了,仅凭“一种学问或事业”上的名头“悖起来了”。自认为“无所不通”,“最懂国情”,攻击、否定毛主席和毛泽东思想,攻击、否定社会主义制度,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屁股坐在西方,把西式所谓民主、自由、人权奉为“普世价值”,甚至叫喊“要引进总统”,满口胡沁,简直“悖”到极点。“半吊子”、“不懂”者,做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蠢事,这倒也没跑出“名份”十万八千里之外,然而,“悖在倚其名头”,来论“名头”之外的事,到底还是“悖”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你看,明明是红的,他却说“黒”了,要改变“红”的颜色;明明是“人民当家作主”,他却说是“一党专政”,甚至叫嚷“要解散国家”。这“名头以外的事”一出,着实骗了一些青年学生,认为他们“名头以外”的话也是名言,岂不受骗上当。好在很多青年读过鲁迅先生《且介亭杂文·名人和名言》,还有很多青年重温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当时就有不少青年说,他们算什么名人,其画像“半吊子而已”,他们是鲁迅先生笔下的“悖”逆之流,千万别上了当啊!社会主义是人民的选择,是人民意志的集中表现,选择没有错,人民意志不可违,我们应听共产党的话,跟共产党走,信仰毛主席,信仰马克思主义,把社会主义进行到底!由此看来,鲁迅先生的话才是名人名言,青年们对社会主义制度是自信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力量是任何“悖货”所撼不动的。在党的领导指引下,那场闹剧结束了,“悖”到十万八千里之外的“悖货”当然也就渐以式微了。

    那个时期的“悖货”式微了,而新的“悖货”又出现了。这说明“悖货”不会绝迹,不但不会绝迹,而且“悖”起来还十分猖狂。这叫“变异”的“悖货”。你看,是不是有点类似新冠肺炎的毒株,这一毒株式微了,又一毒株生出了。哈哈,变异的毒株,升级的毒株。中国社会越发展,越进步,越文明,越        强大,“悖货”们也就愈要显示自己的存在。看起来,这种现象很奇怪,你也只能见怪不怪了。要知道,矛盾总是贯穿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不然还讲什么斗争呢。你看,中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进入新时代,人们对全面高质量发展的大好势头无不拍手称赞。可“悖货”们却反其道而行之,愈发“悖起来了”。有的写小说,博得了个作家名头,获得不少奖项,便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了,自认为是天上降到世间的一座真神,觉得自己是天下第一“牛逼”。你看,中国人民在抗击疫情的武汉保卫战中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她对此视而不见,唧唧喳喳,“悖”腔“悖”调不断,在人民的眼里是奇迹,在她的笔下却是黑暗。她嗅觉倒也敏感,隔着太平洋就闻到西方要奖赏她的甜美味道,于是,在西方对中国发起攻击时,便把她的“悖”腔“悖”调备足,作为弹药送了过去。洋大人当然高兴了,奖了她1200万美金,或许还赏了个“凤冠霞披”吧,她自是洋洋得意,可谓名利双收,“悖起来”愈发邪乎了。难道就是为了这些?“悖货”自然心里明白,国人心里也明白。还有的写小说,博得不小名气,便以为自己无所不晓,无所不懂了,觉得自己把中国看透了,把中国社会看穿了,“悖”得出奇。“悖”得登峰造极,专攻中国社会的“缺失”,专揪中国社会的“黑影”,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以“恶”盖善,以“丑”盖美,以“偏”盖全,盖来盖去,剩下的只有“血腥”与“黑暗”,这不是严重歪曲历史,丑化社会主义制度吗?!我们承认,在社会主义的进程中有缺失、有失误,甚至有过阴暗面,但这是前进中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的进程是不断修正错误,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这已完全被实践所证明。而“悖货”之所以是“悖货”,一旦寻到一个疮疤,便兴奋起来,极尽放大之能事,看似是拿起刀子剜疮疤,实则剜整个肌体。其实,他不仅仅是剜“疮疤”,在他的眼里和笔下,党和人民的领袖毛主席是他污辱、攻击、仇恨的对象,社会各界人物都是污秽不堪的形象,整个社会都是暗无天日的。“悖”到极致,洋大人当然高兴了,便赏了个“顶戴花翎”。难道“悖货”是为了这个“顶戴”?“悖货”心里明白,国人也心里明白。

    有句古语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此,恐怕得有个新解了。有些“聪明”的教授,就上演了“鱼和熊掌兼得”的戏码。他们是不是公知?在笔者看来几近于公知的,称其为“悖货”更为合适。日本方面邀他们到日本去,开出的条件说白了是“说日本好,说中国不好”。日本人撒些“狗粮”,“悖货”们食之有味,住、吃、喝费用全免,又能得些洋银子,便大赞特赞“熊掌”,大“悖”特“悖”长期享用的“鱼”。你看,“鱼”养肥了他们,又过了一把“熊掌”瘾,这岂不是“鱼和熊掌”兼得了吗?简直是可耻至极!可谓“悖货”加“贱货”!

    记得曾有一句话,叫做“反动透顶”,现在很少提及了。可“悖货”叫笔者想到了这句话。他们对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祖国,对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对日益文明进步的中国社会反之而动也达到了“透顶”的地步吧。你看,中国的高铁建设创造了世界奇迹,可在 “悖货”的论调里这是落后,“美国的高铁在天上,中国建高铁说明中国落后”;中国在绿色理念引领下,人民享受到新鲜空气,享受到越来越丰富的绿色资源,“悖货”说了,这算什么呀,“美国的空气发甜,欧洲干净的一尘不染”,人家“日本下水道的水都能直接饮用”;与此相关的美丽中国建设,环保成就,“悖货”马上就堵你的嘴说,你们知道什么,人家“澳大利亚环境太好了,连苍蝇也找不到一处逐臭的地方,不得不改变逐臭的习惯,像蜜蜂一样在庄稼和花草上传授花粉”;中国抗疫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令世人刮目相看,中国的医疗体制不断完善壮大,对新冠肺炎的防与治费用全免,“悖货”却大赞美国,说还是“西方医疗体制好,看病不花钱,医服很发达,人家是公益社会”呀!……“悖货”们的言词是何等的绝妙,像罂花似的美丽漂亮。笔者断定,这是专供不识货的人享用的。“悖货”这番用心,无非是想把中国比下去,以此来说西方好,中国不好,为了这个连起码的事实也不要了。难怪有国人称“悖货”为“美奴”、“日狗”、“西粉”。在笔者看来。也是对“悖货”的新的画像吧。

    有人说,国人都怒了,何愁“悖”论不止、“悖”流不断?而笔者听到的却是“悖货”的誓言。有的说,“我相信一个强大的国家不会因为一本书的出版就坍塌掉,一个自信政府也不会因为一本书就无端地指责作家。”听听,此话别有味道吧。这是在赞扬强大的国家、自信的政府吗?非也。这是在说,这个国家并非强大,这个政府并非自信,要不然怎么会无端指责我的“悖”论呢?言外之意,“我才是特立独行的强大者、自信者”。有的说“我如同一个看戏人,看着众人的表演。我看到那个得奖的人身上落满了花朵,也被掷上了石块,泼上了污水”。看,在他的眼里,众人都是表演小丑,唯有自己圣洁,难怪在他的笔下众人都是丑陋不堪的。他还说,讲真话是一个作家宝贵的素质,如果一个作家不讲真话,势必讲假话”,“如果谁想用文学粉饰现实,如果用文学来赞美某一社会,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质量是值 得怀疑的”,“文学艺术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用来暴露黑暗的,揭示社会的黑暗”,“我绝不会为迎合读者而牺牲自己文学创作的原则,哪怕只剩下一个读者”。看看人家把作家的素质,文学作品的质量,文学作品创作的原则、标准、指向一一的、鲜明的罗列了出来,中国的作家都须遵循而行,否则就是没有素质的作家,只会歌功颂德、粉饰现实,特别是违背了“暴露黑暗、揭示社会黑暗”这个指向,那你就要开除出作家队伍了。其实,在他那儿,许许多多的中国作家早已被开除了,因为他们赞美新中国,赞美社会主义事物,赞美工农兵,赞美英雄人物,所以是不合格的,是要被开除的。难怪人家立下这样的规矩,人家就是规矩的标杆。人家说了,“我的一切作品都不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你看,人家污辱了鲁迅先生,“悖”了鲁迅先生,还要落个谦虚君子的名声。是的。鲁迅先生揭示旧中国的黑暗用了“吃人”二字。而在这位“悖货”的笔下,社会主义社会同样是“吃人”,显然,新旧社会并没有区别。而且,这位“悖货”还发誓,“暴露黑暗,揭示社会黑暗”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文学主张”。“悖货”的誓言和主张表明,他们对“以洋为尊”、“以洋为美”、“唯洋是从”要坚持到底的,对“去信仰化”、“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主流化”,去、去、去,是要去到底的。总之,“悖货”“倚名而悖”是要“悖”到底的,而这个“底”的底色却是黑的。

    新时代,对于“悖货”“必须有相当的警戒”。我们国家进入了新时代,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令国人振奋而骄傲。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话语,可谓“金声玉振”,使人入耳入脑入心。然而,新时代也少不了“斗争”这个武器,因为“悖”风在刮,“逆”流在行,所以鲁迅先生的杂文、鲁迅先生的风骨永远值得青年、国人们学习、咀嚼,以营养其头脑,敏锐其眼睛,增强其战斗性,这是很有必要的。你看,我们的国家越来越好,正在日益强大,国人反感“悖货”,批评“悖货”,反对“悖货”,可“悖货”们为什么还会出呢,还在“疯”呢?这是一个新问题吧,变异的“悖货”,升级的“悖货”,犹如毒株也、他们何以“悖”而不疲呢?其祸心“就是要推墙,推倒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墙”,毁掉中国人的信仰 ,抛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改天换地,以求西化。对此,青年们,国人们能不与其作斗争吗?我们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看,就可以看到“悖货”们的猖狂。比如 ,新疆曾有“悖货”,香港曾有“悖货”,台湾更有“悖货”。这就是“疆独分子”、“港独分子”、“台独分子”。“疆独”独不了,就成了“疆毒”,“港独”独不了,就成了“港毒”,“台独”独不了,就成了“台毒”,而“毒”就是“悖”施放出来的。这些“独、毒”之货,原有些名头,或带着“洋相的教师爷”名头,或骗取的“议员”名头,或“与洋人杂交”的名头,是升级的“悖货”,变相的“毒株”。他们大“悖”特“悖”,犹如毒蛇、毒蝎,毒气剧烈,着实呛昏了一些青年,毒害了一些青年的灵魂,甚至伤了一些年轻人的性命。有些搞“疆独”、“港独”、“台独”的青年或学生,压根就是闹“独”的吗,是“天独”吗?他们自己是应该清楚的。他们是被“悖起来”的毒浸入骨髓后“疯”起来的。悲乎,悲乎!三地的“悖货”的用心就是要分裂国家,以达到西化之独。内地的“悖货”可谓彼此呼应,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对于臭名昭著的所谓“名人”,欺世盗名的所谓“名人”,“倚名而悖”的名人,不仅“必须有相当的警戒”,而且须摘其名头,剥其“画皮”,打其“七寸”,削其蜇管,挤其“毒液”,烧其“毒窝”的。总之,任何祸害中华民族复兴的“悖货”,都应在扫除之列!

    有一个中国公知被污名后的说法,污名化了吗?有知识、有作为、有良知的公知仍然是公知,他们的正能量是别人所不可替代的,社会需要 他们。但是,公知中有“悖货”, “悖货”行“悖”施毒,污流浊气的,自然是要玷污公知名声的,这赖不得社会。若要正名,那好,就找“悖货”们理论吧。

    作者简介:

    韩凤鹏:男,1949年9月生,中共党员,高级记者。退休前曾任邢台市广播电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编委会总编辑;邢台市广播电视学会会长;河北省新闻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委,省新闻奖评委,省广播电视奖评委,省新闻论文奖评委;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除用本名外还曾用笔名开岩、邢军、黎伦、言实、寒冬雷、寒春雷、书签儿等。在中央及地方媒体发表作品数千件,在囯家或省部级权威刊物及书籍发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应有之义》等有影响的学术论文200多篇。曾获省级“五个一工程”奖;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享受囯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十佳百优”广播电视理论工作者、省管优秀专家、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邢台市优秀知识分子丶拔尖人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07:15 , Processed in 0.31059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