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05|回复: 0

江山:小小方块字 解读大中华——评黄育华、温如昌新作《字解中华》一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14 16:2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红网北京2014年4月28日电(江山)我的老朋友黄育华、温如昌合著的《字解中华》(上下册)一书,经反复推敲,数易其稿,终于在去年世界读书日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这是他们近50年的研究成果。该书的出版,也为他俩夕阳人生的天空映出了满天绚丽彩霞,真乃可喜可贺。

    这是一部较为严肃的汉字研究专著。

    以形表义的汉字,是我们历代先祖在田猎、战争、农耕和生活中,依据其时的思想认识,风俗习惯,一步步造出来的。因此,古老的孩子必然储存着产生它们时的历史、文化、思想和习俗。中华在发展中创造了汉字;同时,汉字也记录着中华的发展。故有“汉字是中夏历史的活化石”之说。

    见形而知义的方块字,是当今世界硕果仅存的智能化文字,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最伟大的贡献。

    两位作者在近50年对汉字的研究中,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当代的考古发现,利用自己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感悟,考证出一些文字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它们在演变过程中传承的博大精深文化信息。从而在汉字解说方面提出了许多独道的见解和有价值的新发现。
中州古籍出版社主任编审王小方先生,在反复精审后,兴奋地说,这些年将汉字得书出的不少。像《字解中华》这样以史说字,以字证史,有师承、有考据的严肃著作,却是凤毛麟角,首度看到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学术性为一体,且短小精悍,通俗易懂,是我国汉字研究的一个历史性突破。

    已是80岁高龄的黄育华先生读大学时曾师从陆宗达研读《说文解字》,师从启功研读古文献学,从事国学和文字学研究五十余载,具有较高的国学修养。温如昌先生年近古稀,曾任宁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宁晋县第一届文联常务副主席,从事宣传工作几十年,学养深厚。两位先生相知相交、亦师亦友四十余年,今联袂建树,对于弘扬国宝汉字,复兴中华文化意义非凡。

    一是助力汉字走向世界。全球一体化是当今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世界上只有文字统一了,才有望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以至于道德的真正一体化。而在当今世界使用着的三千多种文字里,只有汉字脱胎于原始画图,而图画是不论地域,不论古今,不论民族,不论肤色,都能看懂的视觉符号,具有先天优越性。因而汉字是当今时代唯一“可通古今、可通四方”的文字。《字解中华》从原始的象形图画说到今天的常用字,是面向国际友人写作的汉字科普读物。国际汉学家说:21世纪将是汉字的世纪。《字解中华》或可助力这一新世纪早日降临。

    二是让国人更加珍视国宝。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载体,是国粹中的国粹,国宝中的国宝。二十五史,四大发明,四库全书,万里长城,都不能与汉字等量齐观。“不”“正”为“歪”、“小”“土”为“尘”、不“上”不“下”为“卡”……世界上没有哪种文字能像一些汉字那样,可望形知义、不教而会、不学而能。“优”字繁体为“優”,从“人”从“憂”(忧),人必先憂而后優。现代企业家和治国者,讲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以保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其中深刻的道理,早在三千多年前创造的“優”字就明昭天下了。是宝贵的思想理念。你不觉得汉字可贵吗?古人以玉比德,而“玩”“弄”俩字皆从“玉”。让孩子们在玩中进德修身,这就是汉字储存的先哲圣贤的幼教观和教育观。你不觉得汉字可宝吗?

    三是给中华历史文化提供一种可靠的考古手段。人称“教授中的教授”、国学大师陈寅恪说:“依照近日训诂学之标准,凡解释一个汉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汉字正是中华历史和中华文化的活化石,与地下发掘互为补证同样是我国考古的有力手段。书中《神农原本是女人》《第一代奴隶是女人》《官员原本是挑夫》等文,以前都曾在《光明日报》发表过。书中此类短文尚多。

    黄育华、温如昌两位好友赠我《字解中华》一书时,曾表示再版,约我多提些意见。为此,我认真地阅读了五、六遍,还真有百读不厌的感觉。最大的遗憾是篇幅小了,只讲了不到1000个汉字。若能将常用的2500个汉字都讲一下,就够国宝级了。好在二位又在一年时间整理出30万字的书稿,正在抓紧时间写作修改,向着崇高的目标冲刺。我亦满怀信心,期望着《字解中华》再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4 19:25 , Processed in 0.49346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