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48|回复: 0

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云南松山战役遗址落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9-4 14: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3日,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之日,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云南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落成,12位中国远征军老兵和部分远征军将士后人走进松山,重拾历史记忆,缅怀抗战英烈。据了解,由雕塑家李春华创作并捐赠的402座单体雕塑是用东方造像方式,按真人尺度1:1.2的比例塑造。贾代腾飞/摄



9月3日,正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8周年之日,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云南龙陵县松山战役旧址落成。据了解,由雕塑家李春华自费两百多万创作并捐赠的402座单体雕塑是用东方造像方式,按真人尺度1:1.2的比例塑造。图为远征军雕像群中的炮兵团。贾代腾飞/摄



2011年,李春华开始了当代“兵马俑”——复活中国远征军兵团的群雕计划。为此,他自费了两百多万。”贾代腾飞/摄



历史三年多的创作,耗资巨大,但李春华拒绝了外界的一切赞助。“好多企业和老板知道我的故事后,都表示要出资赞助,但我都婉拒了。这个题材的艺术创作,我不想掺杂金钱的东西,那样就不纯粹了!”图为2013年9月3日,李春华的402尊远征军雕塑群成功完成,矗立在当年滇西抗战的重要战场,松山之上。贾代腾飞/摄



每尊雕像高两米,重达1吨多。贾代腾飞/摄



远征军雕像群中的卧射兵勇团。贾代腾飞/摄



远征军雕像群中的娃娃兵团。贾代腾飞/摄



整齐划一的雕塑群,重现了当年中国远征军的军纪军威。贾代腾飞/摄



9月2日,远征军段国杰将军的骨灰,被子女从武汉带到其雕像下安葬。贾代腾飞/摄



9月2日,原安放于九峰山烈士陵园的原国军将领段国杰的骨灰,在儿女们的护送下,重新安葬在了以其为原型的雕塑下。四女傅晓方说,父亲在生前,就曾交代,去世以后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撒在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图为9月2日,远征军段国杰将军的女儿,在将军的雕像前失声痛哭。贾代腾飞/摄



从1944年6月4日开始至9月7日,发生在松上战场上的拉锯战,共历时3个月零3天。中国远征军歼灭日军1260多人,但也付出惨重的代价,死伤官兵7675人。贾代腾飞/摄



雕塑群中最引人注目的是,28名在世老兵组成的方阵。“老兵们等得太久,我要用艺术为他们带去迟到的纪念和关爱。”贾代腾飞/摄



在整个远征军雕塑群最后方,矗立着一个司号兵。李春华说,这个兵就是他,他想用自己的行动,让更多的人来关注和铭记这段历史。贾代腾飞/摄



水青山,1913年生,100岁,甘肃临洮人,参加南京保卫战后整编入71军36师109旅107团,参加攻打开封、秋兴集、郑州的战斗。在富金山战役中,与日军肉搏腹部中刺刀,转战太行山开展游击战。1942年为接远征军,从西昌行军至惠通桥,在滇西开展游击战至滇西反攻结束。贾代腾飞/摄



陈宝琛,1925年生,现居云南漾濞。1941年进入黄埔19期滇西干训团学习。1943年毕业后分配至第2军第9师,任少尉连指导员,奉命开赴抗日前线。1944年6月,在远征军十一集团军,奉令攻打松山。贾代腾飞/摄



邵应壬,1922年出生,腾冲马站乡人。1990年从台湾回乡定居。原集团军总司令部政工第二大队,后来返回预备2师,在腾冲和梁河、盈江一带打游击。贾代腾飞/摄



许本祯,1921年生,现居云南腾冲。第六军39师116团第2营第五连,驻扎云南驿白马庙,保卫陈纳德飞虎队所在的机场。贾代腾飞/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4 23:17 , Processed in 0.64200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