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72|回复: 0

略论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在美学境界上的探索与创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31 11:3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黄式宪



《周恩来的四个昼夜》这部新片的可贵之处,不止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开掘及其叙述样态上有了新的突破,更重要的是,主创者是怀着真挚的人文情怀、蘸着滚烫的历史激情投入创作的。而在落笔时,竟又是这样的大气、凝重,透过具有记录式的历史现场感的镜像叙事,含纳着历史自身悲剧性的阵阵痛楚,娓娓道来,举重若轻地为我们塑造了“这一个”亲民爱民的周恩来总理的典型艺术形象,耸立起一座人民总理崇高人格的丰碑。

上世纪60年代初,全民陷于大饥馑的灾难岁月,是他,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历史沉重的闸门;是他,率先深入农村基层、蹲点调研、体察民情,与革命老区的乡亲们展开了心灵对话;是他,抓矛盾一把牵住牛鼻子、捉住了历史沉疴的症结,和人民站在一起,将当年遭到浮夸风侵蚀而几近崩溃的农村经济导向了一个新的方向,有力地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就影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总体的艺术构思和布局而言,它在历史叙事上呈现出这样两个清晰的支点,其一,叩开历史创痛之门,以思想者锐利的笔锋,将我们引回到那一段沉重而不容回避、也不应忘却的历史。当年,我们遭遇到的那一场躲不过去的历史磨难,诚然是有其必然性的——外有苏联逼债,内有天灾三分、人祸七分,尤其是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万岁的政策失误,导致全国的黎民百姓陷于大饥馑。而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便是:“民以食为天”,这是天一般大的政治。周总理风尘仆仆来到河北武安县伯延公社考察,如此平常的四个昼与夜,就是要摸清造成这场大饥荒的历史底线,而他碰到的矛盾就是乡亲们起初讳言真相。然而,总理却默默地体察着民情民心,与农民在田间、炕头、小院、村路上闲话家常,倾听人民的心声;还跟大家挤在一起啃着“代食窝窝头”、喝着树皮草根的糊糊而直接切入“吃”与“饿”的问题。诚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到了座谈会上,因张二廷“开炮”,总理带头鼓掌,老支书郭百岁随之响应,大家伙终于掏心窝子地道出了灾年与饥荒的真相。面对此情此景,总理也掏心窝子地回应了一句:“我来晚了,我这个总理不称职啊!”每每看到这里,让我们这些经历过那一段历史创痛的人,无不热泪盈眶,心灵深受震撼。

其二是开启心灵之窗,着力展现出周总理忧天下之忧的伟大胸襟,而人民竟是如此的通情达理,为国分忧,共度时艰,领袖与人民竟是如此的心心相印。该片采用散文体的叙事结构,把通常形态的戏剧性降低到最小的幅度,凭借着从现实生活里发现的众多感人的真实细节,而让历史的诗意不着痕迹地一点点升华到美的境界,堪称于细节中见精神。不妨说,影片的主创者在投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时是不屑于墨守成规而敢于挑战自我的,他们张扬了一种创新型的叙事智慧,透过一位摄影记者紧紧跟随总理到基层考察的脚步,不断按动快门,咔嚓咔嚓地留下了这四个昼与夜里既平凡又永垂青史的若干定格照片,而这位记者深情的画外旁白,作为历史的见证,则一层深一层地揭示出历史的真切轨迹。是的,我们忘不了总理那深锁的浓眉和严峻的目光,忘不了总理屹立在狂风暴雨中忧国忧民的伟岸形象。尤其忘不了的一场戏是,那位当年拥军支前的模范,如今已是满头银发的连弟奶奶,她特地为总理做了一碗当地风味的拽面,当总理得知这竟是老奶奶卖掉自己的棺材板换来的,内心不觉隐隐作痛,但为了不伤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只得强忍悲楚一口口吞食下去(临离别村子时总理则派人送了钱去给老奶奶)。到影片高潮,宣布解散公共食堂,总理在村子里狭小的广播室内对着话筒对乡亲们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由于我们缺乏调查研究,使得大家受了苦,吃不饱饭,我们应该向大家道歉……”何等沉重的道歉、何等真切的情怀!

观看新片《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由衷地感到振奋,该片敢于触碰历史的创痛,标示着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电影艺术家在书写历史时,已然渐趋大度和成熟,并以其悲剧性的叙事智慧对历史作出了诗意的提升,也为我们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创作带来了有益的启迪。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31日 08 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9 06:53 , Processed in 0.27358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