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815|回复: 0

“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举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5 14: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









白桦/全山石/1957/油画




半身像/张华清/1960/油画、局部





歌舞演员像/郭绍纲/1958/油画

从1953年开始,新诞生不久的人民共和国选派了7批33位青年艺术学子去苏联留学,学习油画、雕塑、舞台美术和美术史论专业。他们肩负历史使命和事业重托,刻苦学习、研究和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岁月;而这批人学成归国后,成为美术教育、创作和美术史论领域的中坚力量。

这些尘封的记忆因这次展览而开启。岁月转过一轮甲子,人们无法将照片中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与今天白发苍苍的艺术家对号入座,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无法磨灭的亮点。

大红的天鹅绒帘幕,浅灰的经典苏式建筑,由历史图片合成的巨幅合影,一张张充满青春朝气的脸庞。在3月的春天里,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的“20世纪中国美术之旅——留学到苏联”美术作品展,以500多件素描、速写、油画人物、人体、风景写生作品,600多件珍贵文献的体量,带领观者穿越时空,从北京老火车站的“走出国门”开始,奔向苏联的涅瓦河畔。

“对于我,青春就是革命,就是爱情,也就是苏联”

“留学到苏联”,是一代学子的艺术求索和青春的记忆。从60年前的1953年开始,直到1961年,国家选派李天祥、钱绍武、程永江、陈尊三、林岗、全山石、肖峰、齐牧东、周正、罗工柳、邓澍、邵大箴、奚静芝等7批33位青年艺术学子到苏联学习,他们在列宾美术学院、穆希娜高等工艺美术学院、莫斯科大学学习油画、雕塑、舞台美术和美术史论专业,他们肩负历史使命和事业重托,刻苦学习、研究和创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留下了难忘的青春岁月。

新诞生的人民共和国为了尽快培养新型的美术专业人才,推动美术教育、外国美术史等专业教学走上正规化道路,采取了选派留学生到苏联学习和请来苏联美术专家举办训练班等举措。选派留学生到国外学习,更有助于直接地研究和引进苏联美术教育体系。与此同时,从发展20世纪前半叶已逐步成为主流的现实主义美术的需求出发,吸收和借鉴苏联美术的思想和创作经验,对于推动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国美术创作的发展,也有具体的现实意义,可以说这是一种美术文化战略上的国家意志和国家行为。

“按照中苏两国政府签订的协议,被派往苏联学习的中国学生,除免交学费和住宿费外,由中国政府负责全部生活费用。普通大学生每月500卢布,进修生和研究生700卢布,与一般苏联学生相比,生活经费相当富足。我一直记得时任教育部部长的杨秀峰在行前给我们作报告时说留苏大学生每人每年的费用,相当于当时250位中国农民全年耕种的收获。深知祖国人民在经济困难的情况下派遣我们出国深造之不易,我们也省吃俭用,除300卢布左右用于膳食外,其余部分几乎都花费在购买图书画册上了。”美术史论家邵大箴说。

青春年少、风华正茂,60年后的今天,他们都已经是白发苍苍的“80后”,不少人已经故去。老艺术家张华清感叹:“如同王蒙先生在《苏联祭》所说,对于我,青春就是革命,就是爱情,也就是苏联。”


“你们是送出去的老母鸡,回来是要生蛋的”

当年留苏的一代人学成归国后,成为美术教育、创作和美术史论领域的中坚力量:罗工柳曾担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并领导了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革命历史画”创作工程;肖峰曾担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李天祥曾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郭绍纲曾担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全山石、张华清、林岗、徐明华、伍必端等成为中国油画、版画、雕塑领域的“领军人物”,邵大箴、奚静之、程永江、晨朋——他们的探索,构筑了中国美术史论的整体科系基础。

有老艺术家还记得当时教育部部长给留学生们临行前作报告时幽默地说:“你们是送出去的老母鸡,回来是要生蛋的。要学成归来,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当时派我们出去,我们的心情是很感激的,希望报效祖国。每周一到周六,我们在学习;周日一天,全在博物馆里,非常刻苦。”全山石回忆。不少年轻的观众在全山石的小幅风景画前感叹,60年前居然画出这么时尚的色彩。

留学的生活是艰苦的,而对这些学子而言,也是丰富而快乐的:进入维·奥列施尼柯夫、鲍·约干松、尤·涅普林采夫、莫伊谢延科、梅尔尼科夫等名家工作室学习,参观列宾故居、临摹冬宫和特列恰科夫画廊中列宾、苏里科夫、克拉姆斯科依、列维坦、谢洛夫和西欧艺术珍品,“心摹”原作,影响了这一代人的艺术理想和美学观念,为他们的创作甚至后来很长时间的艺术取向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

学习油画专业的同学们在结业和毕业前,到列宁格勒的冬宫博物馆、俄罗斯美术馆和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馆、特列恰科夫画廊,临摹了一批俄国与世界油画名作。罗工柳用一个多月的时间临摹了列宾的代表作之一《伊凡杀子》,其他同学也各自有丰厚的收获。这些临摹作品后来在北京展出,引起全国画界强烈反响。在人们无法到国外目睹西方绘画名作的情况下,这些高水平的临摹作品对中国画界和广大观众,起了雪中送炭的作用。

“留学到苏联”展览通过“基础训练”、“写生实习”、“创作研究”、“感受经典”、“青春风采”等板块,将作品与文献资料混编叙事,情境再现与历史线索相结合,既展示涅瓦河畔的青春记忆,也展示一代学子的艺术求索之路。同时展出的还有留学生当年的学生证、课程表、课程笔记以及省吃俭用购买的图书、画册、石膏像,一直到后来俄罗斯文化部授予他们的“普希金文化奖章”和母校颁发的“荣誉教授”证书等,让整个展览有许多“视读”的细节,使观众真切感受那段特殊年代里的火热生活和艰苦奋斗的求艺之路。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说,“留学到苏联”是一个诱人的学术课题,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美术,正是在中国社会的时代风云、沧桑巨变中不断明确起自己的文化观念,特别在打开视域、穿越文化边界的多次“旅程”中借鉴吸收了世界艺术的优长,丰满和强壮了自身,由此建立起了充分的文化自觉与自信。

尘封的记忆因这次展览而开启,岁月转过一轮甲子,人们无法将照片中那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与今天白发苍苍的艺术家对号入座,但他们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一个个无法磨灭的亮点。(图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 记者 张玉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9 02:39 , Processed in 0.26253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