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631|回复: 0

河南一座大桥用木头支撑 官方:为抗战时日本所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7 16:0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近日有网友发微博称,河南罗山县一座钢筋混凝土制公路桥系靠木头支撑。众多网友在评论中指责建桥方偷工减料。当地官方回应称,该桥系抗战时期由日本人建造,目前已废弃33年,木桩支撑桥墩应是旧时施工工艺。



由木桩支撑的桥墩 网络资料图片

当地官方:该桥抗战时期由日本人采用旧时工艺建造,已弃用33年

一架高高的混凝土大桥,河床上的桩基却是用木头支撑。昨日下午,这则附带图片的微博一经发布,就引发众多网友围观,很多人指责建桥方偷工减料。对此,当地官方经核实后回应称,该桥系抗战时期由日本人建造,目前已废弃33年,木桩支撑桥墩应是旧时施工工艺。

1

木头支撑的大桥引发网友吐槽

昨日中午12时23分,网友“@自由人重生” 首发该微博说,“河南罗山县有一座公路桥,现在河流干涸了,奇迹出现了:钢筋混凝土制的公路桥,竟靠木头支撑。”

该微博附带的图片显示,一座高高的混凝土大桥,桥墩众多,但其中入水的至少有两个桥墩均由许多木桩支撑。

截至昨晚9时,该微博已被转发1200多条,很多网友在评论中指责建桥方偷工减料,堪称“奇迹”。

2

大桥系抗战时日本人所建

记者查询发现,去年9月15日,因为同样的问题,陕西省商洛市的南秦河大桥曾被西安晚报报道。

该报道援引商洛市原公路勘查设计所工程师王浩彬的话说,该桥建于上世纪60年代,“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考虑到大桥的承载力不够,用木头打桩加大密度,减缓大桥沉降速度,不存在偷工减料问题,那个时候全国建桥都是用这种办法”。

昨晚8时45分,罗山县委宣传部骆副部长表示,经多方了解,初步确认网友所曝大桥系该县境内的老312国道浉河桥,抗战时期由日本人建造。“这应该是旧时的施工工艺,不能完全用现代的施工工艺去衡量。”

此外,信阳市公路部门也对此进行了调查核实,确认该桥位于罗山县与平桥区交界处的浉河上,始建于1938年,1979年312国道改道后已弃用33年。

网友吐槽

反方

何加正:危险!这可人命关天啊!


BAGE-曾庆生:这是一座报废桥吧!桥上连栏杆都拆除了。

正方

陈如是说: 当年灵渠管理处主任跟我们讲,大坝的基础是松木桩。(上世纪)80年代对坝体进行试探性维修,扒开一看,下面是松木,木质几如昨日才打下去的。闻得此言,那种震惊难以言表。我们对古代科技的认识太肤浅了。

认证为学苑出版社编辑的刘丰:这个用木桩做基础不稀奇。我责编的《钱塘江建桥回忆》(茅以升著)中由我国自行设计和主持施工的首座现代桥梁钱塘江大桥就是用的木桩,这桥现在还用得好好的。

(本文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5 11:38 , Processed in 0.25801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