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3401|回复: 0

赏月钓鱼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 22:31: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赏月钓鱼台

年年中秋月,秋思却不同。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漫步到湘江风光带上的小小钓鱼台,心境有别样的滋味。
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心底不由自主地感叹。一百年前,这些欢声笑语的大小生命都没有出现;一百年后,这些以不同方式赏月的万千生命又都已灰灰湮灭。而那一轮皓月依然当空,依然精彩之极。这地球上的亿万生命,有谁能同那一轮皓月一样永存呢。
站在这钓鱼台上,不知不觉就想起了祖国东方的那个钓鱼岛。一百年后,在钓鱼岛上,是中国人居住,还是日本人霸占,还是美国人渔利呢?还是世界大同,在全世界已经没有国界之分,全世界各个民族、各色人种没有战争、没有争执,大家和平共处,自由来往呢?
一身叹息,一百年后的中秋,只有一百年后的人们去体味了。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将成为历史成为古董成为传说了。当然,历史的胶片有限,历史的筛选很严,只有很少的圣贤英雄被历史收留,大部分生命默默出现,默默消失,仿佛从来没有在地球上出现过。
看着互联网上那些不同流派的争论和谣言,很想拷问哥德巴赫,能不能猜想到,唐宋元明清的那些生命是不是也有这样纷争的现象呢;一百年一千年后是不是还存在这些纷争的现象呢?
把时光延长,把心境放大到整过地球或宇宙,一定会感觉这样的争论这样的谣言毫无意义。与其争论故去的圣人先哲,不如好好把握现在,活出自己生命的辉煌。
事实上,不能你做什么小动作,那些圣人先哲已经牢牢地被历史记忆。你歌颂他也罢,你否定他也罢,都无能为力了。只有当你自己有了丰功伟绩,历史才能给你一个位置。否则,你说的天花乱坠,就算你能把死的说活,能把人说成是猪,而把猪说成是人,也只是博得大家轻蔑一笑而已。你穷其一生的造业,还是免不了被历史淘汰。
中秋明月人遥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代诗人王建这些脍炙人口的诗词让历史记住了他。今夜又有多少人在感叹王建的秋思呢。
王建时代没有互联网,也不是现在快节奏的时空,自然也不是现代人这般心境。但是,秋思却是共同拥有的。无法知道王建在那个中秋想些什么,就好像百年后的人们也无法知道今晚的秋思是什么。
如果百年千年后的那些生命,有可靠途径探寻到我们的秋思,那么大家又是否愿意,把今晚的各自不同的秋思告诉她们呢。
一定有不少朋友会把保卫钓鱼岛的故事变成微薄,写上博客,流传后世。此时此刻的中秋之夜,一定又有很多人想起了一个历史伟人,想起了他写的那篇著名的《论持久战》。
的确不可思议,年轻帅哥毛泽东能有如此精准的预测。
毛泽东1916年7月25日预言:中日之间20年内必有一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揭开了全民族抗战的序幕,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八年抗战,应证了20年前一位24岁的师范生的预言。
  毛泽东1919年7月28日预言:日本与德国将会危祸世界。毛泽东以其神奇的观察力洞悉日、德奸情,提前近20年预言轴心国的两大法西斯魔王将会勾结在一起,危祸世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印证了这一预言。
  毛泽东1938年5月预言:中国的抗战要打七八年。据程思远回忆: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白崇禧深为赞赏,认为这是克敌制胜的最高战略方针。又把它向蒋介石转述,蒋也十分赞成。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果然,八年艰苦奋战才迫使日本投降。
毛泽东1939年9月23日预言:罗斯福将会使美国参加二战。延安窑洞里的毛泽东,提前两年多时间预见了美国将会参加二战,这对坚定中国人民抗战的必胜信念是有重要意义的。日本袭击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诺曼底登陆,美军与德军直面交锋。
全世界大多数人崇拜伟人毛泽东已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把三个日本人和一个英国人的评价选录在此。
日本东京大学教授近藤邦康:我很佩服《论持久战》。日本被中国打败是当然的,这样非常好的战略著作在日本是没有的。日本特资方面和科学技术方面都优于中国,武器优越于中国,但没有这样的以哲学为基础的宏远战略眼光,日本没有。日本的军队是速决战,中国的战略是持久战,结果,日本被中国的持久战打败了。
日本国会议员冈田春夫:毛主席和列宁一样,改变了世界的历史,而且正在创造着历史,是2O世纪最伟大的人物。表面上看来,他非常温和豪放,然而其中贯穿着激烈的解放斗争中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敏锐高深的智慧。这样的人恐怕就是举世无双的巨人吧。
日本前总理大臣大平正芳:他是一位无限深邃而豁达的伟大思想家、战略家。他非常真诚坦率,谈起话来气势磅礴。
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对许多海外华人来说,毛是个英雄。他使中国站起来反抗外国的压迫,特别是西方和俄国的压力。
正确的领导,对未来应有科学的预见。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结论中说过:坐在指挥台上,如果什么也看不见,就不能叫领导。坐在指挥台上,只看见地平线上已经出现的大量的普遍的东西,那是平平常常的,也不能算领导。只有当还没有出现大量的明显的东西的时候,当桅杆顶刚刚露出的时候,就能看出这是要发展成为大量的普遍的东西,并能掌握住它,这才叫领导。
《论持久战》和抗战实践对毛泽东的结论作了最好的注释。时下读读伟人之抗战文章,更显意味深长。
世界进入到了一个波云诡谲的时期,几大火药桶已经摆在那里。是谁去点燃?什么时间点燃?对我中华民族有何影响?中华民族又该如何应对?在新的军事雄文出现之前,不妨多读读伟人毛泽东的数篇抗战雄文,以激励中华儿女的豪迈斗志。
因为钓鱼岛,再读《论持久战》,叹服而吟小诗一首:
简陋窑洞著雄文,十万文字百万兵。
以弱胜强创神奇,启迪无数后来人。
hnzzznh@163.com
QQ:185213599写于2012.9.30中秋夜,修改于10月3日
文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0 15:56 , Processed in 0.3087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