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157|回复: 0

王锦思:重庆文革墓园(组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11: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王锦思











    2008年6月,唱红歌活动率先启动,《歌唱祖国》、《走进新时代》,一首首飞扬的红歌响彻巴渝大地, 在重庆沙坪坝,在那座名叫沙坪坝公园寂静的围墙角落,有一遍人迹罕至与世隔绝的墓地。在113座寂寥的坟墓里,掩埋着四百多位曾在喧嚣的文革武斗中壮怀激越的红卫兵战士,为捍卫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而倒下去的工农兵阶级兄弟,或因误杀而失去了生命的无辜百姓。

    在他们中间有年仅14岁的少女,有被称为“校花”的女中学生,还有年轻的母亲,以及她们和更多的他们——握着冷兵器和现代自动枪械的儿子、丈夫、妻子、父亲——永远地躺在了这里。

    “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五•一六通知》,成为文革开始的重要标志。”不久就掀起了波及全国的夺权和武斗。因为有大量的兵工厂,重庆成为当时全国武斗最惨烈的城市之一。因意见和利益分歧,重庆的造反派分成“8•15”和“反到底”两派。两派之间由辩论到动拳头,然后使用钢钎木棒、小口径步枪、冲锋枪、重机枪,最后动用坦克大炮相互开火,捍卫“革命路线”。文革墓园就是“8•15”派埋葬武斗中死者的地方。章老回忆说:“因为当时死的人太多,这里不分昼夜地挖墓坑,凿墓碑的叮当声不绝于耳。”

    根据官方统计,从1967年夏到1968年夏,“反到底”和“8•15”组织共发生武斗31起,动用枪、炮、坦克、炮船等军械兵器24次,死亡645人。其中1967年8月18日到20日的潘家园战斗死亡128人,伤者无法统计;当月中下旬,两派4000多人在杨家坪地区发生大规模武斗,经过一周激战,杨家坪街道房屋尽毁,双方死亡人数达200余人。

    1967年4月23日,两派组织在北碚、重钢等地区发生了公开辩论,进而演变成动拳头、砸宣传车、广播器材等武斗事件。

    1967年5月11日,重庆市石油学校、重庆市五一技工学校和重庆市第一机械制造学校等8?15派组织的武斗队,上千人进攻以反到底派为主的重庆市工业学校。这次大规模武斗,两派都使用了包括石头、砖块、木棍、等钝器。

    1967年5月23日,两派人员在重庆石油学校发生激烈武斗。是月之后,武斗之风蔓延全市,重庆医学院、嘉陵机器厂、西南师范学院等处均发生了冷兵器时代的武力冲突。

    1967年6月5日至8日,西南师范学院两派发生武斗,全市两派分别派数千人参战,从此掀开了重庆远距离驰援大规模武斗的序幕。

    1967年7月7日,两派在市中区上清寺嘉陵江南桥头武斗,反到底派的二轻兵团动用小口径步枪打死进攻一方8?15派武斗人员2人。这次武斗事件,史称“打响重庆武斗第一枪”。

    1967年7月8日,反到底派武斗组织——北碚猛虎团进攻8?15派控制的红岩机器厂,双方动用小口径步枪、猎枪等火器展开攻击,死9人,伤近200人。从此重庆武斗全面升级。

    1967年7月10日,重大8?15战斗团301武斗队用自制喷火器和土炮伏击重庆电机厂反到底的武斗人员,至其被喷火器烧死2人,重伤、轻伤各2人,钢钎刺死1人。301武斗队自己也被烧伤一人。在这次武斗中,301武斗队开始运用电台进行指挥联络。

    1967年7月13日,反到底派军工井冈山望江东方红公社与同派的重庆井冈山红卫兵总部,在合办的《井冈山》报发表社论——《人民战争救山城》,文中以江青同志6月3日讲话提出的“对自卫的武斗不能反对”为基本观点,号召:“我们必须拿起武器来”,打一场“千千万万革命人民粉碎李(井泉)任(白戈)反革命围剿的自卫反击的人民战争。”

    1967年7月22日,江青在中央文革领导小组成员陈伯达、康生等接见河南省一派群众组织代表时说:“我记得好像就是河南一个革命组织提出这样的口号,叫做‘文攻武卫’,这个口号是对的!”江青指示——经过上海《文汇报》造反派公开发表——迅速传遍全国。

    1967年7月25日,8?15派文攻武卫指挥部,组织攻打位于市中区至沙坪坝公路旁(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即在此地),化龙桥山坡一侧的重庆市工业学校反到底红岩兵团。战斗从7月24日白天围攻开始,25日凌晨5、6点钟两颗红色信号弹升起,发起总攻至当日下午2时许学校被攻下,打死工业校彭世明等男生9人,重庆幼师女生1人,抓获该校反到底师生近200人,不分男女每人遭匕首刺一刀,并全部递解回重大关押受审。此次武斗中,重大301武斗队员张全兴(学生)和“战地摄影记者”唐世轩(学生)也因枪击毙命。

    1967年8月3日,重庆军分区交通艇在郭家沱江面,被国营望江机器厂反到底“金猴”武斗队以封锁长江铜锣峡航道的37高炮命中击沉,解放军战士3人遇难。

    1967年8月8日,国营望江机器厂、重庆长航、嘉陵机器厂反到底派三条船共同组成“军工井冈山舰队”在增援建设机床厂溯江而上的途中,经过“红港”(朝天门)码头时,双方开枪开炮,打死24人,打伤上百人,击沉长江207拖轮等船只3艘,打坏人民28号登陆艇等船只12艘。长江航运中断数月。史称重庆“8?8红港海战”。

    1967年8月13日,在国营望江机器厂区郭家沱中学校园附近走马岗发生武斗,驻厂军代表,重庆军分区副参谋长张庭勤罹难,54军战士2人死亡。该厂反到底派工人武斗人员也被部队击毙了17人。







   1967年8月,在重庆军工厂集中的大多数地区发生了数十起大小不等的激烈武斗,整座城市形成了两派势力割据的局面,日常生活陷于瘫痪……

    总之,从使用钢钎、棍棒、鸟枪、土炮升级到动用小口径步枪、自动步枪、轻机枪、重机枪、坦克、高炮、舰艇(除飞机以外几乎所有常规武器);从学校、工厂、街垒巷战到区域性运动战、野战,武斗的规模越打越大,死伤的人数越来越多。1967年的的6、7、8三个月,发生武斗事件上百起,山城重庆变成了惨烈的战场。

    碑文刻着“文革墓地”简介:“文革墓地位于沙坪坝公园内碧山湖畔,占地面积约二千一百平方米。此墓群从1921年开始,为红岩村女主人饶国模所在,至1949年共安葬过邓颖超的母亲、周恩来的父亲等十三位原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人员,人们称之为八路军办事处公墓。1958年国务院将《八办》及邓母、周父二老的遗骨火化后,移葬红岩村。尔后,在重庆文革武斗时期,先后安葬派性武斗死亡人员500多人。共建墓穴114座,是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文革墓群,有警示后人的作用。”

    “这个叫叶若飞的女孩子,是当时重庆七中‘8•15’造反兵团的播音员,能歌善舞。在武斗的时候带宣传队上前线演出鼓舞士气,被子弹打死了。”章老指着一张墓碑的照片,刻着“叶若飞”三个字的石片已经掉落下来。照片是他清明节去墓地拍的,现在刻有名字的石片已经无法找到。时至今日,章老还能回忆起当时送葬的场景:叶若飞梳着两条小辫,身穿红卫兵军装,躺在二十多名死者正中,神态安详,貌美如花。

    被湮没的不止叶若飞一个名字。由于长期缺乏管理,这里大多数墓碑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风化和剥落,有的已经露出里面的大片方砖。墓园里草木丛生,阴森潮湿。沙坪公园作为墓园的管理者,由于人力和财力的限制,只能做一些日常的维护工作,对防止墓碑风化无能为力。

    2005年底,《南风窗》曾报道了文革墓园因搞开发,即将被拆毁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是随后也没有进一步报道。“无风不起浪。”章老对此这样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2 21:48 , Processed in 0.2617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