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047|回复: 0

骆志勇:民俗节上的红飘带——芦山县龙门乡举办“油菜花开•七里夺标”红色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4-24 10:4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中共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 骆志勇



古城村红歌会



瞻仰红军文化


   中红网四川芦山2012年4月2日电(骆志勇)“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暨根雕艺术节是由川西革命老区县——芦山县主办、体现芦山千年民俗文化的主题活动,是全省十大民间节目之一。3月23日,第6届“油菜花开•七里夺标”民俗节在漫山遍野油菜花的龙门山下的主会场开幕,拉开了长达1个多月的“观金色花海、赏根雕艺术,游丝茶古道,览夺标民俗,鉴汉代瑰宝”的民俗旅游活动的序幕。

    然而,今年的民俗节除了金色花海、汉代文化、民俗节目之外,却飘出了一条夺目的红飘带——红军长征在芦山的历史再现和红军长征精神的世代传承。

    1935年6月8日,中央红军攻占芦山县城,进行为期一周的整休、筹粮,在短短一周内筹粮20万公斤,为翻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作好必要准备。于6月12日中央红军离开芦山继续北上。由于中央红军从江西根据地开始长征以来,一直转战各地,十分疲惫,芦山地处开阔,物产相对比较丰富,在芦山、天全能得以休完全的休整。聂荣臻等红军将士称芦山为“红军长征途中的天堂”。

    1935年10月底,红四方面军挥师南下雅安,11月1日进入芦山县境,于12日攻下县城。红四方面军在芦山期间,建立了中共四川省委和四川省苏维埃政府等省、县、区、乡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红军在芦山开办工农学校、工农医药社,领导发动打土豪,分田地,组建游击队,扩大红军队伍,组织群众支援前线。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驻清仁乡仁加村,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和总政治部分别驻双石乡河边村县城北街县主庙,组织指挥红军转战芦山南北东西的14个乡镇,发起比较有名的七里山战斗、青龙场大捷、大川梅子坪战斗和飞仙阁伏击战等。红军在芦期间召开了为期六天的四川省第一次苏维埃代表会,会议任务之一是紧急动员群众参战,扩大红军。红军在芦书写了大量宣传标语,教育和唤醒民众,尚存的100多条幅,刻在太平天主堂门前石坎上的“打倒卖国贼蒋介石”、“拥护中国共产党”、“武装起来组织游击队”大幅标语,依然映射出那段光辉历史。经过艰苦奋战和斗争,在芦结束了张国焘的错误行动,于1936年2月17日离芦北上。芦山便成了南下红军从南下到北上的“转折之地”。而芦山人民为支援红军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资,在3个多月的时间内,为红军筹集粮食170万公斤以及其他物资,芦山有志青年1330余人参加了红军队伍。

    在民俗节开幕式上,一曲表演唱《送红军》寄托人们对那段红色历史的回味和神往;音乐快板《欢迎您到芦山来》在诉说芦山千古文化韵中,也飘出了“红军长征的天堂”、“南下红军的转折之地”的红色文化韵味。舞台剧《感恩天下》向观众呈现了芦山红军石刻标语等红军文化根基,整台节目则贯彻着一根“传承红军精神,挺起民族脊梁,抗震救灾,共建美好新家园”、“从悲装走向豪迈”的红线。

    3月31日,在龙门乡古城坪村举办的,由龙门乡主办,县委党史研究室、县旅游局、县文新广局协办的第六届民俗节“唱红军歌、吃红军饭、走红军路”文化旅游主题活动则将红色民俗主题活动推向高潮。

    龙门乡有着十分丰富的红军文化,1935年由朱德铭文赞誉的青龙场战斗便发生在这里。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三十军军部便设在这靠山临水、漫山菜花、风景优美的古城村,古城村还是芦山县建县以来唯一没有把县城设在芦阳镇的西魏时期建立的始阳县治地。

    与三十军军部仅一沟之隔的一株参天古树见证了那段红军历史,据说当年还是徐向前、李先念拴马的地方,如今树身上长出了一块龙角马头的木榴,所以这棵红军树又叫龙马树。今年,芦山县将该村定为新农村建设”五十百千工程”示范村,捆绑200余万元进行打造,使古城村更换新颜,也在树下打造了数百平方米的龙马广场。而今天,龙马广场成了最热闹的地方,台阶上立起了“弘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家园”等为主要内容的大幅气球标语,四周路边,飘着“中国工农红军”的军旗,四乡四岭的群众从八方赶来,参加这一年一度的红歌会。台下人声鼎沸,掌声四起,台上,各个参赛队伍和选手使出浑身解数,演绎红色经典。看着一身身红军服饰,听着一声声红色经典,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那红火的年代。专程前来观摩指导的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师伟说:“这种形式非常好,通过演出人员钻研党的历史文化,以民俗的表演形式展现出来,使演员、群众,特别是青少年在游玩中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党史,接受了教育,希望以后能继续办下去,并且不断挖掘新的东西,编排新的节目,提升节目水平”。

    穿过龙马广场,走在乡间碎石路,一户户整洁亮丽的农民房园舍钻入人们的眼帘,同竹林小溪、花海远山,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位在院中闲座的老大爷一说起这新村建设,笑得合不拢嘴,高兴地赞说这新农村建设让他们得了实惠,住上了这么漂亮的房子,生活在如此适意的环境中。



吃红军饭



民俗节开幕式上红色节目《送红军》


穿过林荫,跨过小溪,到了红三十军军旧址。据说红三十军军部原是古城坪张继武、张继汤、张继禹三农户的家,原旧址为三个四合院,面积分别为743、945、972平方,后因火灾烧毁两个四合院,现仅存一处四合院。但放眼望去,这仅存的四合院经过打造后,仍然显得十分宽阔大气,很有气势,一看便知当时肯定是大户人家的房舍。房前的院坝已被打造成小红军广场,算是村中最大的农户院坝了,四周凭栏,脚踩红砖,让人感觉非常适意。

    走进军部,《红军在芦山简介》、《三十军军部简介》、《李荣义谈红军攻占青龙场》、《骆国顺老人回忆青龙场红军区委》、《徐向前住过窝卡头》等四合院周边木墙上80年代县委党史办征集当地老人的红军在龙门乡的回忆材料以及正在播放的《红军在芦山》纪录片更让人们通过一个个的红军故事生动地向人们展示了那逝去的岁月在这里留下的红色印记。隐隐约约墙壁上的红军标语也成了无声的明证。

    徐向前旧居的小房间里,还摆着当年徐向前主持召开小型会议曾用过的方桌。这里的住户张万金向人们娓娓向前来观摩的游客述说着祖上传下来的红军轩事:“李先念住在他家东面的屋子里,为了方便李先念,祖上还为他开了道后门。”“徐向前在这张方桌上曾题写过‘吾军之安危走为上’的字。”参观完了红军伟人旧居,累了可以上院子里品红军茶,饿了可以订桌红军饭,热情的农民可以让游客同吃同住,共同享受革命老区发展的成果。

    如果在这里小居,还可以有时间到这里不远处的地方钻钻地下宫殿——龙门熔洞,看看世界最大的人居漏斗——围塔漏斗,走走当年的丝绸之路上的漫漫雄关——青龙关,还可以在对河青龙场旅游一条街上购买自己心仪的旅游商品,更可以在千亩花海中摄影游玩。“芦山古城,千古汉魂,红色韵味,美景人间,真是踏春避暑,休闲旅游的好地方”一位正在拍摄古树菜花美景的游客感慨地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2 21:46 , Processed in 0.26031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