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396|回复: 0

1956年梅兰芳访日被台特务跟踪 曾决心英勇殉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17: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新民晚报》 马少波

  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运筹下,中国京剧代表团一行,访日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对促进中日友好起了积极作用。我当时是中国京剧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作为中国京剧代表团副团长兼秘书长参加了出访。今年是周总理诞辰110周年,谨以记述这次访日之行始末作为纪念。

  筹备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日两国尚未恢复正常关系。由于近代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交恶,加之当时日本统治集团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使广大日本人民因不了解新中国而存在隔阂与疑惑。然而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睦邻关系又十分重要。周总理为化解阻碍中日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坚冰,创造性地发展了人民外交的战略思想,以文化交流和贸易互惠为先导,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和了解,逐步达到恢复邦交的目的。1956年中国京剧代表团访日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行的。

  中国访日京剧代表团,在周总理亲自关怀下于1956年3月间组成。代表团以梅兰芳为团长,欧阳予倩为第一副团长兼总导演,我任副团长兼秘书长,刘佳、孙平化任副团长,欧阳山尊任副秘书长;由国家派遣,以民间形式出访日本。全团由中国京剧院和梅兰芳剧团为基础,荟萃了我国许多著名演员,如梅兰芳、姜妙香、李少春、袁世海,连同音乐、舞美、工作人员共86人,演出剧目有《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奇双会》、《白蛇传》、《三岔口》等大小剧目25出。阵容之强大,剧目之多彩,前所未有。

  筹备期间,周总理大至洞察全局,小至工作细节,无不躬亲与问,精心擘划。他明确提出代表团挂帅非在日本德高望重的梅兰芳、欧阳予倩莫属。周总理亲自审看了全部剧目,一一提出加工意见,有的剧目审看多次,然后批准。

  周总理既重视出国剧目的艺术质量,又重视出访人员的思想工作。他曾同代表团领导人多次商谈,并在中南海紫光阁接见了代表团全体人员。他在长篇讲话中,从中日两国双边历史谈到长远友好的政治意义,从此行的方针任务谈到具体活动方式和特殊环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细至仪表、礼节、纪律、安全、与国内保持联系等,无不谆谆叮嘱。最后,他激动地说:“日本人民是诅咒战争、盼望和平的,你们此去一定会受到欢迎。你们的演出,一定会取得成功!不过情况是复杂的,任务是艰巨的,相信大家会胜利归来,86位安全回国,就是胜利!”全团人员深受鼓舞。

  出访

  中国京剧代表团于5月20日从北京出发,经香港于26日飞抵东京。果然不出周总理所料,在羽田机场就受到了日本朋友和我国侨胞规模盛大的热烈欢迎。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前首相片山哲致欢迎词时激动地说:“感谢中国人民向日本人民伸出了友谊之手!”

  当代表团住进帝国饭店,已是晚上9点。我和孙平化一一登记、检查前厅成堆的花篮时,突然发现其中有一个藏有定时炸弹,爆炸的时间定在9点30分,爱国侨胞立即帮助拆除了,从而使我们幸免于难。接着我们又收到恰恰86份完全反华、反共、策反梅兰芳的假《人民日报》。我们团的几个领导人晚餐没顾得用,当即安排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梅兰芳公开申明严正立场,他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梅兰芳是新中国的艺术家,此次访日演出,是为了增进中日人民友好和文化交流,只谈艺术,不谈政治,任何政治阴谋,是绝不可能得逞的!”第二天,日本《朝日新闻》等对小丑们的无耻行径纷纷披露指责。
    5月30日,中国京剧代表团首次开幕演出,演出了《将相和》、《拾玉镯》、《三岔口》、《贵妃醉酒》,反应十分强烈。几天的戏票早早就抢购一空。那几天日本国会正在“开打”,不少议员还忙中偷闲观赏京剧。社会党委员长铃木茂三郎正在看《三岔口》看得着迷,突然有人通知他:“国会来电话,有要紧事请你急速回去!”他起身要走,但是《三岔口》的魅力又使他坐了下来。电话频频催促,他立而复坐者凡三次,终于坚持看完了,然后立起身来慨然叹道:“现在该我去唱《三岔口》了!”代表团的演出十分成功,全场掌声雷动,许多日本朋友上台献花。日本天皇之弟三笠宫夫妇上台祝贺,盛赞京剧之美,说:“新中国的京剧既是古典的艺术,又是现代的艺术。”自5月26日至7月17日,中国京剧代表团遍访了东京、大阪、奈良、京都、神户、冈山、广岛、福冈、八幡、爱知、岐阜、名古屋等地,到处洋溢着“东京——北京”的友好呼声。

  整个访问演出活动中,布满了鲜花,但也有不少荆棘。5月30日的首场演出,大轴是梅兰芳的《贵妃醉酒》,突然有人从三楼向舞台撒下大批反动传单,观众一时骚动。由于梅兰芳临危不惊,镇定自若地从容演唱,观众受其感染,也立即安静下来,使演出得以圆满。

  返国

  周总理为代表团演出和友好活动的成功,深感欣慰,也为代表团反破坏的斗争日夜牵挂。关于代表团的归期和路线,7月15日上午,我们曾向周总理请示,他最初电示:7月17日乘苏联商船回到上海,据可靠情报,台湾特务在香港有破坏,切勿经香港回国。7月15日深夜,他又电示:海上恐有某国拦截,7月17日改乘去九龙的班机,香港启德机场已安排好有英国武装警察接应。于是我们全团又改乘去九龙的班机。

  7月17日上午10时30分在检票口排队查票、验看护照时,凑巧排在我前面的那个人出示的护照是“中华民国驻日大使馆”的,这就不能不使我怀疑,按理他应乘去台北的班机,为什么跟我们去九龙呢?上机之后为了安全考虑,我同刘佳、孙平化商量了一下,就派了吴鸣申、李维坤两个大武生把他夹坐在当中,上厕所也跟着。班机经过台北时,按常例需低飞,以便于乘客观赏城市风光。梅兰芳从机窗看到下面车水马龙,低声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怕他紧张,就说:“可能是冲绳吧。”他摇摇头说:“不是,冲绳没有这么繁华。”接着他对身边的姜妙香严肃地说道:“姜先生,下面是台北,如果这班机被迫降的话,我们可得下决心殉了!这样才对得起共产党!对得起毛主席!”姜妙香连连点头回答:“您放心,我跟着,我跟着!”他们的忠诚勇敢,不怕牺牲之情,溢于言表,令人感动!还好,班机平安地飞过台北,到达九龙时已经是夜色苍茫了。

  下机之后,果然有许多英国武装警察在机场等候。我和孙平化趁忙乱之际,扣住审讯了那个可疑之人。我直截了当地问他:“你为什么跟我们来九龙?说实话,放了你;说谎话,带回去处理!”那人连忙说:“我说实话,说实话,因为上面弄不清你们去哪,两个班次都派了人,是为了经过台北放信号的。”因为没有得逞,有犯罪动机,无犯罪行为,我们就对他加以斥责,把他放了。于是,200多名英国警察用武装警车把我们护送到深圳车站。进入候机厅查点人数,代表团86位一个不少,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事后得知,周总理为了保证代表团安全回国,7月15日彻夜未眠,深夜召见了英国驻华代办,恳切委托他们准时在启德机场武装接应。周总理为全团平安归来彻夜操劳,高度的负责精神,感人至深!

  摘自《百年潮》2008年第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0-22 04:22 , Processed in 0.1759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