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257|回复: 0

《中国1911》:用新史料解读辛亥革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3-21 15: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1911》是散文作家伍立杨的最新著作,已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1911》出版之际,恰逢辛亥革命100周年。更为难得的是,该书运用了辛亥革命研究的新成果,引用新发现的史料,同时对旧材料的重新解读,为学界所关注。

  三卷勾画一幅民国历史画卷

  《中国1911》全书共分三卷:第一卷“庄严光辉的新页——武昌起义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写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的前因后果;第二卷“争取自由的枢纽——跌仆迭起撞击专制酷虐”,写辛亥革命爆发前的社会背景及辛亥党人此前的历次努力;第三卷“抗御奴役完成使命——继续辛亥革命结成光荣之果”,写辛亥革命的后续事件,直至1928年国民革命军完成北伐。书中对狭义的辛亥革命(即武昌起义)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具体过程进行了详细的夹叙夹议的讲述;又以同盟会人物为主轴,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广义的辛亥革命。

  运用《辛亥首义答客问》等新史料

  《中国1911》史料详实,构思精妙,行文畅达,文采出众。在史料的占有上,《中国1911》较之以往的辛亥革命史著作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其中包括对新史料的运用以及对旧史料的重新解读。比如:以前曾有一些论文或言论,对同盟会和武汉革命党人即狭义辛亥革命的发动者,这两者的关系,认为疏离甚至对立,或以为孙中山先生对武昌首义并无指挥关系,但伍立杨从辛亥革命志士熊秉坤的回忆录中,客观地印证了孙中山先生对于辛亥革命以及武昌起义的精神领袖的地位。伍立杨还通过对旧史料的新解读,得出共进会、文学社与同盟会之间关系的新结论。

  辛亥革命亲历者万耀煌的《辛亥首义答客问》和张任民的《我参加辛亥武昌起义忆述》,则是最新运用的史料,这一类材料在2010年以前出版的辛亥革命著作中尚未见到征引及解读。(□杨艾璐/ 记者/王臻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1-18 07:35 , Processed in 0.27218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