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7091|回复: 1

学习邓小平同志《发扬五种革命精神》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3 16:35: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顾文霞 文章来源:互联网

  这篇文章是邓小平同志在1980年12月2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中的选摘,重点是教育全党同志发扬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精神,坚持共产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奋斗中,历来注重精神力量的培养和运用。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中国革命战争时期,尤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我们党总结出许多具有代表性的精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党既要解放思想,又要实事求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的实践的发展的观点,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它要求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不断把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推向前进。不断用当代最新知识丰富自己,与时俱进,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

  “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时刻清醒地牢记,要把现代化事业干成功,必须有一种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一种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

  “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它要求在全党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勤俭建国、勤俭办事。大力倡导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形成工作尽心尽责的良好风气,反对搞花架子,搞形式主义的坏作风。

  “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正确地对待自己、同志、组织和群众。多学习、少应酬,多奉献、少计较,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利于人民的人。

  通过这次学习,我认识到“五种精神”是新的历史时期全党和全社会应当具有的精神风貌的高度概括,它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党员,尤其是对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精神品格的培养具有具体的指导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是党交给的一项政治任务,我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必须不折不扣地完成这一伟大的任务。


  邓小平在1980年曾讲过这样一段话:“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在长期革命战争中,我们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导下,从分析实际情况出发,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取得了伟大胜利。搞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大大发扬这些精神。如果一个共产党员没有这些精神,就决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虽然这段话是邓小平在20多年前讲的,但在今天新的历史阶段和新的形势下,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必须在全党内部和全体党员中发扬五种革命精神。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们党开始了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伟大实践。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还存在经济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就业矛盾突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的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20多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定了一系列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方针政策。这些政策概括起来,就是改革和开放。邓小平一再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历史的趋势,是人民的要求。没有改革,中国就没有希望。同时,在改革开放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教训之一,就是放弃了四项基本原则,结果使得已经相当严重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酿成了制度剧变、国家解体的历史悲剧。十六大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人追求的共产主义最高理想,只有在社会主义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这是由社会主义历史的短暂性、社会主义革命的彻底性、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社会主义实践的探索性、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的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资本主义不甘灭亡的顽强性决定的。正如邓小平所说:“改革开放要贯穿中国整个发展过程,不是三年、五年、十年、八年,也不是二十年,因为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因此,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我们每一个党员和干部都要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有持久作战的思想准备,必须发扬革命和拼命精神,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又坚持扩大开放,引进和吸收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发扬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
  党的纪律是执行党的路线的保证。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正是依靠正确的路线和严格的纪律,不断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巩固和增强党的团结,从而把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严格维护和遵守党的纪律,是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能否贯彻执行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发挥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保证。
  遵守纪律与自我牺牲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没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不可能遵守党的纪律;同样,一个能遵守党的纪律的人,就一定能做到在关键时刻牺牲自我利益而顾全大局。目前,我们绝大多数党员能够自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但也有个别党员忘记了党的纪律,为了谋取私利而违法乱纪,在群众中造成极坏的影响,严重破坏了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作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不仅要自觉遵守党纪国法,还要勇于揭露和批评各种违法乱纪行为,敢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做斗争,成为维护党纪国法的模范。
    我们党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十六大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员纪律处分条例》为核心的比较完整的纪律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宣传纪律、群众纪律、保密纪律、外事纪律、经济纪律和人事纪律八个方面。党章规定:“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的约束。”“共产党员必须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这是共产党员的党性要求,也是党的纪律的要求。我们每一名共产党员,在实际工作中,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面对各种可能的困难、风险和考验,必须发扬严守纪律和自我牺牲精神,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始终做到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服从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加强和严格执行党的纪律和法律,始终做遵守党的纪律和依法行政的模范。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发扬大公无私和先人后己精神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在,也是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共产党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而献身。当前,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表了工人阶级和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就成为共产党员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共产党员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就能够实现最大人生价值。但是,由于受市场经济负面作用和各种消极、落后、错误思想的影响,一些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把追求金钱、名利、享受作为自己人生的目的。他们强化地位、权力和当官意识,弱化职责、服务和公仆意识,这种腐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与共产党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本对立的,是为共产党员所鄙视和唾弃的。
  俗话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一个人活在社会上,应当有一种为他人、为社会而献身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社会进步、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共同幸福,才能促进历史发展。早在一千多年前,范仲淹就曾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新时代涌现出来的焦裕禄、孔繁森、郑培民、任长霞等英雄模范人物都是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我们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就必须紧密结合自己的思想实际,发扬大公无私、先人后己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中,尽我们所能真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办好事、解难题。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四、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发扬压倒一切敌人、压倒一切困难的精神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现代化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人民的愿望,意义十分重大。
  虽然我国已经实现了总体小康,正在向全面小康社会迈进。但目前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还不健全。在这种条件下,要建设一个惠及13亿人口的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任务十分艰巨。
  
  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必须发扬坚持革命乐观主义、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
  理想信念是人们的政治信仰、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我们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永葆生机和活力的根本保证,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要求,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对共产党员来说,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比生命更重要。有了它,人们就能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始终保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克服各种困难的勇气和力量。在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面对凶恶的敌人还是面对艰难困苦的环境,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刑场上,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信念始终激励着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坚忍不拔、前赴后继的英勇斗争。方志敏、夏明翰、刘胡兰等烈士,面对敌人的屠刀和绞刑架,之所以能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胸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信念。正是凭着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我们党涌现出了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牛玉儒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他们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富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才使我们党历经艰辛而不断壮大,才使中国革命历经风雨而终于胜利,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坎坷的道路上不断开创新局面。
  目前,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历史遗留问题和改革中的一些深层次矛盾日益显露,加之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西方敌对势力乘机加紧实施“西化”、“分化”我国的战略图谋,千方百计地推销他们那一套政治观点、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在这种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我们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和干部对国家前途充满信心,保持了共产党人的气节和本色。但也有个别党员忘记了党员的先进性要求,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甚至有极少数党员意志不坚定,经不住金钱、权力、美色的诱惑和考验,走向邪路,走向犯罪,走向毁灭。事实说明,一个党如果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最终会走向垮台;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就等于没有灵魂,迟早会发生问题。胡长青、成克杰就是典型的代表。当前,在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必须认识到,我们在实现现代化的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是暂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只要我们坚定决心、同心协力,办法总比困难多。

  所以,我们要大力发扬坚持革命乐观主义和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精神,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定不移、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1-14 14:24: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3 00:06 , Processed in 0.3992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