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563|回复: 0

寻红色精神泉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4-20 13: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许 佩    文章来源:西安文理学院

            九天的江西之行匆匆的结束了,我想它将给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从庐山到南昌再到井冈山,一路走来,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将其铭记在心。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一步一步进入了我们渴望已久的精神殿堂,我们要在这平凡的日子里去寻找一种伟大的精神,走进理想与信仰的出发地,以此来感悟生命的奇迹和意义。

            走进江西你将走进红色中国,走进红色中国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中华民族能重新崛起并走向强大,因为有一种精神一直在支撑着我们,有一种民族的进取心在鼓舞着我们,它与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它是在红色中国所产生的一种“红色精神”,这种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伴随着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珍藏着这样一个红色情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听到一些红色歌曲时总是止不住热血沸腾,激情澎湃,因为在这些歌曲里融入了民族的情感和民族的大义,所以它才能激荡那么多的深情,激励一个民族的斗志,激励一个国家大步向前……

            是什么使得中国共产党克服种种艰难波折仍然勇往直前?是什么使其在内忧外患的压力下突破险境绝处逢生,领导中国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呢?来到革命老区井冈山,就将寻找到答案,这里是“红色精神”的源头,这里是那个伟大的理想与信仰的出发地。1934年朱德和毛泽东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会师,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军民联合起来粉碎了国名党反动派的多次围剿,在这期间形成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即一种坚定的信念,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

            走进红色景点,触摸着那些革命前辈遗留下来的遗迹令人感慨万千。房屋内简单的陈设,仅仅是一张桌子,一张床,一盏灯,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铸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共产党员,他们为革命呕心沥血,轻轻的坐在椅子上,想象他们在这里思考,谈论着伟大的理想,他们在困苦到“衣不得暖,饥不得饱”的时候,仍然不改勇往直前的精神。这种精神力量是任何东西所不能打倒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伟大精神,我们似乎看到了他们当年在这里生活、生产、革命的火热场景,军民共同耕耘,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他们始终贯彻着“土地革命,武装斗争,根据地建设”的三大路线,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最终成为燎原之势。“先有农村红军,后有城市政权,这是中国革命的特征”,农村始终是革命的根基,农民始终是推动革命的伟大力量,正如朱德所说“我们要与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这朴实的一句话里包含着了浓浓的情意。

            走进井冈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就仿佛走进历史的长河中,在这里呈现了很多令人激动的场面,它再现了很多场景,有我们在小学课本中学过的《一根扁担的故事》,看着那简陋的学堂,想象他们学习的场景,想到了周恩来总理的一句话“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我想当年有那么多的革命先烈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支柱也不过如此了。有几句话令我感触很深,并将其摘录下来:中国共产党从来不怕死,为人民解放死最光荣,若是要我低头除非日头从西天出,赣江水倒流——伍若兰;革命不要怕吃苦,不要怕流血,不要怕牺牲,哪怕只剩下一个人,也要举着红旗干到底——彭德怀;生是共产党的人,死是共产党的鬼——刘真。这些话语里融入了多少民族的大义,民族的精神,如果说以前在读到这些话没有很强烈的感触,那么现在我将会更加激动的欣赏这个过程的美丽和悲壮,这每一句话里都升腾着一颗颗不灭的灵魂,激励着人民奋勇向前。

            井冈山是红色革命基地,在这里处处有红色革命歌谣,老区人民随口都能唱上几首,“树大不怕狂风吹,底稿不怕打水冲,工农有了共产党,坚决革命没二心”,“松柴烤火千里香,穷人骨头坚如钢,死了要埋井冈山,活着要跟共产党”,这一首首的歌谣寄托了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浓浓情意。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如今的井冈山不再是那一片贫瘠的红土地和几间破旧的房屋,井冈山所在地——茨坪,如今已是一个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的旅游胜地,市中心的抱翠湖碧波荡漾,四周绿树成荫,傍晚时分,人们就会来这里散步,一片和谐的场景。抱翠湖是一个人工湖,据说井冈山的男女老少都义务参加了挖掘工作,多少人的心血和汗水凝聚在其中。如今的井冈山之美是几代人艰苦创业的硕果,是承袭了红色精神的表现,是当年井冈山壮丽革命诗篇的延续。

            跟随着历史的年轮一步步向前,红色精神一脉相承,在不同的时期,为其注入了新的内涵。工农红军在反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红军毅然的走上了长征之路,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克服了雪山草地的自然险阻,最后到达陕北不足三万人,这些经过千锤百炼保存下来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是长征精神永远的见证者。长征不愧为我们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诗篇,走过它你将会获得永生。长征精神将红色精神推向高峰。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所获得的累累硕果就足以证明这一点:我国航天事业迅速发展,随着载人航天飞船“神五”“神六”的顺利发射成功,中国人的航天梦想最终得到了实现。在这其中也形成了伟大的航天精神,它是一种开拓创新,坚韧不拔,拼搏向上的精神,是红色精神的延续。

            历史是公正的,顺乎潮流者生,逆乎潮流者死,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条恒古不变的真言。

            很有幸的是在红色革命基地,我们又迎来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华儿女期盼已久的盛会,在那场面壮丽的开幕式上,我国五千年的文明一一呈现,再一次展示了中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看着五星红旗在空中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为之激动和振奋,中华民族崛起了,他又一次向世界宣告了中国在腾飞,中华民族不再是那个任人欺凌任人宰割的民族。最难忘的一个场面是中国代表团出场的那一刻,姚明举着国旗,身旁跟着5.12地震中仅仅9岁的抗震小英雄林浩,全场沸腾。2008年是不幸的一年,接连的灾难侵袭了神州大地,然而2008年有是幸运的一年,我们迎来了期盼以久的北京奥运会,我们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民族并没有被灾难打倒,那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更加使我们凝聚起来“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红色精神”的传承呢?面对着中国如今取得的伟大成就和累累硕果,我们怎能忘记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一切。

            红色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笔财富,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一笔财富,拥有这笔财富,我们将走得更稳,更塌实。我想,在这种“红色精神”的陪伴下,中国将走得更高更远。中国,加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2 19:15 , Processed in 0.25277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