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1685|回复: 0

组图:赵望云的抗战漫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2-20 10: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击战消灭大量的敌人!  
  

  
农民们,起来哟!



    赵望云是天津“起飞”的中国画长安画派的奠基人和创始人,他的抗战漫画也十分著名。

    1906年9月30日,赵望云生于河北省束鹿县辛集镇周家庄一个兼营皮革的农户家里,幼时学名“赵新国”。他上小学时就临摹《红楼梦》、《三国演义》的插图和《芥子园画谱》,毕业时已然能画山水屏和门神。1925年,赵新国只身闯北京,先后在京华美专和国立艺专预科学习。1927年,因无中学文凭而未能被国立艺专录取,遂迁居陋巷,立志发愤,并改名“赵望云”。

    赵望云在京郊终日观摩社会百态,用画笔记录下所见到的事物,创作了第一批描写社会下层普通人生活状貌的作品,并得以在《大公报》艺术周刊发表。1928年秋,他在天津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1930年起,在《北洋画报》发表反映农村生活的作品。1932年秋,在天津大华饭店举办农村写生画展。

    天津的《大公报》总经理胡政之聘他为《大公报》特约旅行写生记者。1932年底,赵望云秉持“到民间去”的创作理念,欣然出发,赴河北农村采访写生。《大公报》辟《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专栏连载。赵望云以毛笔速写的方式,把破产了的中国农民牛马一样的生活,在死亡线上挣扎的苦相,与中国社会贫穷落后的病态,通过新闻窗口活生生地暴露在国人眼前。赵望云的新国画借此与大众的忧患意识相沟通,激发了深沉而强烈的共鸣。《大公报》专门出版了《赵望云农村写生集》,冯玉祥、胡政之为之写序,冯朋弟设计封面。此书连印5次,印数高达五万册,在当时中国创空前纪录。

    1934年春,《大公报》再聘赵望云赴塞上写生,并仍依前例连载。随之,赵望云画、杨汝泉文,冯玉祥配诗的《赵望云塞上写生集》亦出版。

    “七七事变”爆发后,冯玉祥将军被任命为第六战区长官,赵望云应邀随军作抗日宣传。在武汉,冯玉祥策划成立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赵望云被推选为“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常务理事。其后,赵望云成为冯玉祥麾下《抗战画刊》的主编,漫画家高龙生、汪子美、张文元等也进入编辑部。在此期间,赵望云创作了大量抗日漫画。这些漫画,用笔洗练,生动写实,富于感染力和鼓动性,是刺向敌人的匕首、投枪和征讨日寇的战斗檄文。赵望云的漫画水准之高,在1951年他参加土改运动时画的漫画中也可以显见。后来,《抗战画刊》停刊。赵望云从此走上职业画家之路。新中国成立后,赵望云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美协西安分会主席等职,1958年5月被定为右派,1977年3月29日凌晨去世。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和有关部门对赵望云在“反右”与“文革”中的冤案彻底平反昭雪。


文/李健新

今晚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4 11:52 , Processed in 0.28808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