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查看: 2577|回复: 0

锦州电台前来南街村“探访多情的土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9 13: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街村报记者:雷秀娟 特约记者王炎明

11月25日至26日,锦州人民广播电台“探访多情的土地”前方报道组第二组一行4人到达南街村,并于26日上午通过电波对锦州近千万名听众进行了连线直播。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在此期间,锦州电台以“探访多情的土地”为主题,开展了一项大型采访活动:对中国十大名村进行采访。旨在通过采访报道,为锦州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南街村是第二采访组到达的第一站。

25日下午,报道组在锦州电台节目总监武东茂的带领下到达南街村,全面了解掌握了南街村的综合情况。26日上午9点,在班长办公室对班长进行了现场采访。班长首先谈了南街村30年前的情况和30年来发生的变化。对于“红色亿元村”的来历,班长介绍说:“‘亿元’是指经济发展。我们在过去一穷二白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壮大集体经济,1991年产值超过亿元,率先在全省摘取了‘亿元村’的桂冠,2007年产值达14.7亿元;‘红色’是指思想教育。我们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教育人,这样教育出来的人,有奉献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我们要发展集体经济,必须要有具备这种思想的人。”对于武东茂提出的“一进南街村,随处可见反映毛泽东思想的标语,连宾馆的服务员也都身穿七八十年代陆军的军装”这一文化现象,班长阐释道:“2006年,南街村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4A级景区。南街村所走的道路引起了各级各界的关注和支持。人们认为,社会上的一些红色景点都是历史上的,唯有南街村是现实的,很值得向社会进行推广。适应这一情况,我们除了继续在思想上坚持用红色文化育人外,也注重在外观上体现‘红色’这一特色。”

“随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带给农村新的发展机遇,您和您的班子成员是怎样规划南街村未来前景的?”班长对此回答道:“我们南街村的奋斗目标就是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这个目标一直不会改变。从南街村目前的情况看,尽管我们有很多共产主义因素,但是还有很大差距。今后我们的重点是把经济工作搞上去,同时不放松对人的思想教育。只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我们的理想才能实现。”当武东茂请班长为听众朋友说一句话时,班长语气铿锵地说:“我认为,广大听众朋友尤其是农村的党员同志,千万不要忘记自己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班长还回答了南街村现有企业的数量、产品数量和经济效益情况,村干部为什么每月只拿250元的工资以及社会上对南街村的质疑等问题。对班长的采访即将结束时,报道组成员送给南街村一首诗,表达他们对南街村的崇敬之情:“茫茫中原起红云,难得炎黄贤子孙;卅载程碑惊天地,南街何事不醒人。”

之后,报道组又分别于上午10点、11点采访了集团公司总经理窦彦森、村民张春英,请窦总经理介绍了南街村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工作、村民的环保意识是如何提高的、以前南街村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等情况;张春英则具体介绍了村民住房和福利待遇等详细情况。

通过采访报道,武东茂颇为感慨地说:“南街村是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南街之路应该说与我们整个社会发展的规律是相契合的,而这种契合决定了南街村的成功,因为历史规律是不可抗拒的。在采访过程中,我发现南街人的精神风貌、企业状况、村容村貌等,是我见过的农村中最好的。南街村实实在在地走着每一步!锦州电台的收听人群有800到900万人口,频率覆盖面积比较大,相信我们这次采访,将对我们农业的发展有着深远、深刻的指导意义。”

“整齐、惊讶、启示是南街村给我的三点感受”,报道组成员原野说,“整齐就是南街村的街道整齐、楼房整齐、设施整齐,处处给人以整齐有序的感觉;惊讶就是南街村民能够享受如此多的福利,孩子们从幼儿园一直到大学甚至读博士,所有费用都由集体承担,这在我们家乡是根本做不到的。可以说南街村已经进入了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启示就是南街人把毛泽东思想活学活用,与本村实际相结合,使村民的思想素质不断提升。如果我的家乡、我们中国的农村都能像南街村这样就好了。”他衷心祝愿南街村越来越富裕、越来越美丽,祝愿南街村民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中红网

GMT+8, 2025-5-10 08:33 , Processed in 0.28981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